社会智力、社会支持与初中生校园受欺凌的关系及干预研究

来源 :合肥师范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tianyu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校园受欺凌是指学生一方单次或多次遭受另一方故意的攻击而受到身体、精神或财产损害的情况。遭受校园受欺凌的学生容易出现自杀意念、焦虑、身体伤害等。社会智力、社会支持被认为是青少年发展中非常重要的保护因素,因此本研究考察社会智力对初中生校园受欺凌的影响,以及社会支持在其中所起的中介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团体心理辅导,以提高初中生社会支持水平,增强初中生校园受欺凌的应对能力,进而改善初中生校园受欺凌状况。本研究为减少中学校园受欺凌、提高社会支持提供了理论支持。本研究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采用《中学生社会智力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特拉华欺凌受害问卷中文版》对安徽省四所初中学校1176名学生进行施测,考察初中生校园受欺凌、社会智力、社会支持的现状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第二部分在第一部分的基础上,选取两个同质班级,其中32人的班级作为实验组,33人的作为对照组,实验组开展以社会支持为主题的团体心理辅导,对两组被试的社会支持、校园受欺凌进行前后测及数据分析,检验团体心理辅导的干预效果。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校园受欺凌在性别、是不是班干部以及是不是住校上差异显著;社会智力在是否为班干部、是否住校、父母文化程度具有显著差异;社会支持在是不是班干部、父母文化水平上具有显著差别。(2)社会智力与社会支持之间显著正相关,社会智力、社会支持与校园受欺凌之间显著负相关。(3)社会支持在社会智力与初中生校园受欺凌之间起完全中介的作用。(4)开展以社会支持为主题的团体辅导的实验组社会支持前后测得分差异显著,对照组前后测差异不显著;实验组校园受欺凌的言语欺凌、身体欺凌、关系欺凌前后测都存在显著差异,校园受欺凌总体情况得到改善,而对照组言语欺凌、关系欺凌前后测差异不显著,身体欺凌则比前测更严重;实验组与对照组在社会支持及校园受欺凌的言语欺凌、身体欺凌、关系欺凌上后测得分均存在显著差异。
其他文献
新时代下党的教育方针中指出,教育要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培养出优秀的新时代建设者和社会主义接班人。在课程中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是落实教育政策的重要举措,探索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科课程有机结合的方法,利用二者的有效结合来实践立德树人教育的任务,成为了研究者的探究焦点。本文以文献综述法、问卷调查法、分析归纳法、教育实践法作为研究的手段,以高中化学教科书、课程标准等资料作为研究依据,整理并划分出与化学学科
学位
现行司法解释将前诉生效裁判文书认定的事实纳入免证事实体系之中,其实质违背了自由心证原则、人民法院独立审判原则与程序保障原则。实证研究表明,受该规则固有缺陷的影响,司法实践中人民法院在适用该规则时存在判决说理上观点分歧、认定免证事实时超出法律规制范围等诸多问题。出于回应质疑与指引实践运行之必要,应当从裁判文书之公文书本质着手,区分其形式证据力与实质证据力,规制其对于后诉之应有影响力,从而起到化解立法
期刊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要求引导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引导学生认识化学、技术、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理解科学的本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通过实验探究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多角度认识物质及其变化,辩证看待问题,使学生养成用科学思维处理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理解科学的本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教学很重要的任务。本研
学位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对基础教育课程的要求从知识为主转向素养为本,明确规定了教育的目标和内容。为顺利实现知识目标的同时培育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本研究采用单元教学的方法对高一学生进行“硫及其化合物”的教学,并在教学完成后对学生进行教学结果分析。研究数据表明,采用单元教学法的实验班与采用传统教学法的对照班相比,在考试分数上没有表现出明显优势,但是对学生试卷的分析与访谈分析
学位
<正>《植物学》(科学出版社,2007)主要编写特点总结如下: 教材自始至终都非常关注科学探究和 STS,体现科学、技术、社会的紧密联系。在探究活动中,让学生体会科学探究的概念、过程,以及该过程中所采用的观察、测量、调查、
会议
涉外法治工作的关键是涉外法治专业人才培养问题。培养涉外法治专业人才需要厘清以下问题:涉外法治专业人才的培养定位,要面向涉外法治工作客观需求,以法律英语人才培养为起点,从系统学习法律英语语言走向全面学习英美法知识。涉外法治专业人才的核心素养是"精英明法","精通法律英语"素养在涉外法治专业人才培养中具有基础性先导地位。涉外法治专业人才培养是以法律英语人才培养为起点的系统工程,不可陷入将涉外法治专业人
期刊
新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颁布强调了对于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也是新一轮教学改革的重点。“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作为核心素养之一,是开展科学探究、创新思维发展等过程中必备的素养。项目式教学以学生为中心,能有效发展“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学科核心素养,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具有重要价值。论文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实用主义理论等作为指导,在阅读文献的基础性上对于项目式教学的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分析,对于
学位
<正>对标管理又称标杆管理,是指企业通过寻找标杆,将生产经营的各方面与标杆企业进行比较分析并持续改善提高,最终成为标杆的管理方法。近年来,国有企业不断夯实管理基础,强化管理创新,企业综合实力不断提升。在2020年《财富》世界五百强榜单中有92家国企上榜,中国石化、中国石油、国家电网等企业继续名列前茅,国家电投、中国宝武、中国五矿等企业较上一年排名大幅上升,但从对标先进的角度来看,部分国有企业与世界
期刊
21世纪是教育行业飞速发展的时代,国际化教育将有利于各国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同时也是促进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发展新颖的教学模式刻不容缓,UbD最早在美国流行和发展,是一种以促进学生理解知识为核心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本研究尝试将UbD模式应用于高中化学单元课程教学设计中,旨在通过新的教学模式环节促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学位
“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是化学学科核心的思想观念,是高中化学核心素养的五大组成之一。高中化学必修课程中元素及化合物的知识是“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素养的重要载体,选择性必修课程模块一《化学反应原理》的化学平衡一节内容,是学生建立平衡移动思想,定性、定量分析反应限度的开始。如何打破课本壁垒,建立化学平衡与元素及化合物的联系,既深化对化学平衡的认识,又加深对元素及化合物性质的理解,提升“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