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P4基因及BMP7基因在MRKH综合征中的致病机制研究

来源 :北京协和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anh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BMP4基因在MRKH综合征中的致病机制研究研究背景:MRKH(Mayer-Rokitansky-Küster-Hauser)综合征是由于苗勒管发育异常所致。尽管该疾病早在19世纪初就已被报道,但目前该疾病的病因仍不明确。由于基因测序技术的飞速进步和使用,多个MRKH综合征候选致病基因被发现。基因BMP4(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4)在胚胎分化发育过程中扮演重要的调控作用。目前研究已证实基因BMP4突变可导致骨骼,牙齿、肾脏等多个器官的发育畸形。但是目前尚无BMP4基因突变在MRKH综合征中的致病性研究。研究目的:基于中国大样本MRKH综合征患者队列的测序数据,从细胞及动物模型水平研究BMP4基因突变在MRKH综合征中的致病机制。研究方法:对442例MRKH综合征患者行全外显子测序,筛选出可能致病的BMP4基因突变位点。采用Sanger测序验证突变位点的真实性,然后通过细胞功能试验评估突变位点对BMP4基因在转录、翻译及功能水平的影响。再构建Bmp4flox/flox小鼠与在苗勒管不同部位表达的Cre(Cyclization recombination enzyme)工具小鼠繁育实现特异性敲除苗勒管不同部位组织的Bmp4基因观察其对小鼠苗勒管发育的影响。研究结果:1.在442例MRKH综合征患者的全外显子测序数据中一共筛选出12个BMP4基因可能致病的错义突变位点,分别是:c.305C>T、c.326G>T、c.338G>A、c.450C>G、c.619C>G、c.712G>A、c.751C>T、c.874C>T、c.918G>T、c.925C>T、c.979G>A、c.1216G>A。2.细胞实验发现突变位点c.305C>T导致BMP4总蛋白表达量降低。位点c.338G>A、c.450C>G、c.712G>A、c.751C>T、c.925C>T、c.979G>A、c.1216G>A导致BMP4蛋白分泌到细胞外的蛋白量降低或基本不能分泌到细胞外,而位点c.326G>T、c.918G>T导致BMP4蛋白分泌到细胞外的量明显增多。蛋白定位实验发现变位点c.326G>T、c.918G>T导致BMP4蛋白在胞内定位异常,蛋白成颗粒状,无法进入内质网。3.动物模型实验中 Bmp4flox/flox:Amhr2-Cre 雌性小鼠和 Bmp4flox/flox:Wnt7a-Cre雌性小鼠均出现类似于MRKH综合征患者的生殖道表型,即子宫、阴道发育异常。研究结论:本研究首次发现并证实了BMP4基因突变是导致MRKH综合征的致病原因,扩大了 MRKH综合征的致病基因谱。第二部分BMP7基因在MRKH综合征中的致病机制研究研究背景:女性先天性生殖道畸形是一种因为苗勒管(中肾旁管)在分化发育过程中出现异常导致的先天性疾病,包括MRKH(Mayer-Rokitansky-Küster-Hauser)综合征、阴道斜隔综合征、阴道闭锁和子宫纵隔等。目前女性先天性生殖道畸形的具体致病机制并不明确。仍需要更多的研究来探寻生殖道畸形的病因。研究已证实基因BMP7(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7)在多种组织器官的生长、分化和形成过程中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基因BMP7突变可导致骨骼、肾脏、眼睛等多个器官的畸形,但是目前尚无BMP7基因突变在MRKH综合征中致病性的研究。研究目的:基于大样本的生殖道畸形患者队列的全外显子测序数据,从细胞及动物模型水平研究BMP7基因突变在MRKH综合征中的致病性原因。研究方法:对442例MRKH综合征患者行全外显子测序,筛选出可能致病的BMP7突变位点。采用Sanger测序验证突变位点的真实性,然后通过细胞功能试验评估突变位点对BMP7基因在转录、翻译及功能水平的影响。再构建Bmp7flox/flox小鼠与在苗勒管不同部位表达的Cre工具小鼠繁育实现特异性敲除苗勒管不同部位组织的Bmp7基因观察其对小鼠苗勒管发育的影响。研究结果:1.在442例MRKH综合征患者的全外显子测序数据中筛选出10个BMP7基因可能致病的错义突变位点,分别是:c.52T>G、c.461G>A、c.496G>A、c.713A>G、c.865C>T、c.866G>A、c.941G>A、c.1126C>G、c.1244T>A、c.1277G>A。2.细胞实验发现突变位点c.52T>G、c.713A>G、c.865C>T会导致BMP7总蛋白表达量降低;突变位点c.52T>G、c.713A>G也导致BMP7基因mRNA表达降低;另外,突变位点 c.52T>G、c.461G>A、c.496G>A、c.713A>G、c.865C>T、c.1244T>A导致BMP7蛋白分泌功能异常,BMP7蛋白分泌到细胞外的量降低,而位点c.866G>A导致BMP7蛋白分泌到细胞外的量明显增多;蛋白定位实验发现位点c.52T>G导致BMP7蛋白胞内定位异常,蛋白成颗粒状,与内质网的分布无明显重叠。3.在动物模型实验中 Bmp7flox/flox:Amhr2-Cre 雌性小 鼠和Bmp7flox/flox:Wnt7a-Cre雌性小鼠的生殖系统均无明显畸形表型。研究结论:通过对大样本生殖道畸形临床病例的测序及分析,筛查出可能致病的BMP7基因突变位点,然后在细胞水平对突变位点进行功能学验证,证明了部分BMP7基因突变位点在MRKH综合征中的致病性。为后续临床分子诊断检测提供了证据。
其他文献
研究内容一 68Ga-NOTA-Evans Blue 淋巴 PET/CT 与 99mTC-ASC 淋巴显像对淋巴管肌瘤病诊断效能的对比研究:一项前瞻性研究研究目的:淋巴管肌瘤病(Lymphangioleiomyomatosis,LAM)是一种可累及多系统的罕见疾病,以肺囊性病变和肺外表现(包括淋巴系统紊乱)为疾病特征。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68Ga-NOTA-Evans Blue(NEB)淋巴正电子发
学位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疗法已经彻底改变了许多癌症的治疗范式,然而受益于ICI治疗的患者有限,亟需筛选出预测性生物标志物对患者进行分层。目前肿瘤突变负荷(TMB)虽已作为一类重要的生物标志物在ICI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但一些携带免疫治疗耐药相关基因突变的高TMB患者对ICI治疗却不敏感,因此有必要筛选出能预测患者接受ICI治疗后预后优于TMB的特定基因。在本研究中,我们构建了一个基于突变的综合基
学位
研究背景和目的:随着核磁共振(magneticresonanceimaging,MRI)技术的普及和社会人口老龄化,越来越多的人群可在脑MRI检查中偶然观察到沉默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病变。沉默DWI病变的主要病因机制包括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栓塞和低灌注,并且可能导致未来卒中风险增
学位
第一部分认知正常老年人基底节扩大血管周围间隙与脑体积和脑血流量关系的研究目的:基底节扩大血管周围间隙(enlarged perivascular spaces in basal ganglia,BG-EPVS)对衰老脑组织结构和功能的影响尚不明确。本研究旨在探究认知功能正常老年人 BG-EPVS 与脑灰质体积(gray matter volume,GMV)和脑血流量(cerebral blood
学位
第一部分:多巴胺D2/肾上腺素α2受体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枢敏化大鼠脊髓背角中的表达研究背景与目的神经病理性疼痛(Neuropathic Pain,NP)是由躯体感觉神经系统损伤或病变所致的以神经可塑性改变为基础的顽固性疼痛,发病率高,治疗难度大,经常伴有抑郁和睡眠障碍等,给病人带来极大的痛苦。由于其病因众多,表现各异,发病机制复杂,在临床的诊断和治疗中,都会面临巨大的困难。因此探索其发病机理,寻找
学位
背景和目的:心力衰竭(HF,heart failure)是各类心脏疾病发展的最终阶段,在全球范围内具有患病率高、死亡率高、再住院率高的特点,是全球慢性病防治的重点。心衰病因复杂,异质性强,针对不同类型的心衰患者群体探索具有针对性的治疗靶点和方法可以提高患者的临床获益。免疫球蛋白E(IgE,immunoglobulin)被认为是过敏反应的关键介质,研究报道,哮喘等过敏性疾病患者罹患多种心血管疾病的风
学位
报纸
第一部分 CBAVD的全球研究趋势:文献计量和可视化研究目的:对有关先天性双侧输精管缺如(CBAVD)的文献进行计量学分析,探讨该研究领域的特点及热点问题。方法:从WoSCC数据库检索有关CBAVD研究的文献,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进行筛选并下载其相关的数据,使用CiteSpace和VOSviewer软件进行该领域的文献计量分析。结果参数为作者、论文发表数量、主要贡献机构及国家、发表期刊影响因子、文献
学位
2003年,人类基因组计划宣布完成,标志着人类对于生命科学的研究进入了后基因组时代。后基因组时代的到来促进了第二代高通量测序技术(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NGS)的发展,推动了生物医学大数据的产生。然而,海量生物医学大数据的产生,即是机遇也是挑战。如何运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开发先进的数据挖掘算法,识别疾病背后的真相,是我们当前面临的最严峻挑战。骨骼发育不良(Skelet
学位
脊柱侧凸是最常见的脊柱畸形,常伴有呼吸系统功能异常,对于脊柱侧凸患者与睡眠呼吸变化的关系尚缺乏研究,本研究拟探究不同病因的脊柱侧凸患者的畸形严重程度与睡眠呼吸监测结果间的关系。第一部分特发性脊柱侧凸对睡眠呼吸的影响研究背景:特发性脊柱侧凸(idiopathicscoliosis,AIS)与肺功能损害的关系已被广泛关注,但与睡眠呼吸障碍的关系仍有待研究。研究目的:探究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的畸形严重程度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