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畏对分享意愿的影响——领地性的中介作用

来源 :武汉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shan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生态环境恶化和全球变暖问题越来越严重,对人类健康、经济发展、生存环境和社会造成了消极影响。事实上,这些结果一定程度上是由人类不良消费行为造成的。为了应对生态环境退化所带来的消极影响,政府及各界人士积极倡导支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消费方式,如,闲置资源分享。与此同时,现有学者就促进可持续发展问题从不同视角展开大量研究,大都认同闲置资源分享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从社会层面上看,闲置资源分享有助于社会闲置资源的整合,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从环境层面上看,闲置资源分享有助于节能减排、减少资源浪费,促进绿色、可持续发展,助力环境保护;从个人层面上看,闲置资源分享能够满足个体对使用权消费的需求,为个体灵活就业、社会价值实现提供了机会和机遇。但闲置资源分享是以陌生人对被分享资源的短暂使用为特征,陌生人的使用,一方面可能使被分享的物品面临着被损坏或丢弃的风险,另一方面陌生人对个体私人领域的深入了解提高了隐私侵犯的可能,进而导致很多拥有闲置资源的个体分享意愿不高。因此,提高个体将闲置资源分享给他人使用的意愿正在成为企业界和学术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了提高个体将闲置资源分享给他人使用的意愿,进一步获得和维持市场竞争优势,分享经济企业通常采用经济刺激等方式吸引更多拥有闲置资源个体的参与。与此同时,学者们也从环境、社会、自我能力评估等不同视角分析了驱使个体进行闲置资源分享的影响因素。虽然短期内取得一定优势,但长期来看,效果并没达到或超出管理者预期。主要是因为以往研究大都基于认知观,从约束视角展开,忽略了个体将闲置资源分享给他人使用过程中所面临的风险。事实上,少量的利益或报酬不足以使人们为了他人和社会福利而参与到对自身意味着高风险的分享活动中来。除了经济激励、社会、环境等压力影响外,个体也会受到与分享和促进可持续生活方式等相关的具有超越自我功能的情绪的影响。如果能够通过自我超越情绪的唤醒,降低个体对自我的重视,增加对他人和社会的关注,闲置资源的分享将变得更加合理且备受欢迎。基于此,本文提出一种实现提高个体闲置资源分享意愿目标的新视角:敬畏(Awe)。敬畏是指面对那些在规模、数量、范围、能力或地位让人感到浩大的事物时,个体用现有知识和参考框架无法对其做出解释,必须顺应其发展规律,从而产生的一种情绪体验。敬畏是一种自我超越情绪,可以使个体不过分计较眼前得失,更广泛的关注社会、自然等的福利。另外,敬畏还可以积累积极心理资源以在危机时刻发挥作用。敬畏在神学、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领域被广泛关注,但在市场营销学方面的关注较少。目前敬畏在营销领域的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仅有少量研究认为敬畏可以促进体验创新和绿色消费、抑制炫耀性消费,却没有研究证明敬畏对闲置资源分享所伴随的消极体验的缓冲作用。鉴于此,本文将敬畏引入分享经济领域中,以尝试回答以下三个问题:Q1:敬畏是如何影响分享意愿?Q2:敬畏影响分享意愿的心理机制是什么?Q3:这些效应在什么样的情景条件下存在?即调节变量的识别本文预测敬畏体验会削弱个体的领地性进而提高分享意愿,另外,这些效应的存在可能还受到调节定向、感知相似性和涉入度的调节作用。通过邀请1239名被试参与6个情景实验,并结合线上数据,本文对敬畏情绪的作用效果、作用机制和作用边界进行实证检验。实验1中,在正式实验开始前先进行预实验。其中,预实验1和预实验2主要采用深度访谈的方式了解大众对敬畏和分享经济概念的整体认知,发现所有被试都对敬畏和分享经济的概念、特征等进行简要描述;预实验3主要是采用线上数据初步探索个体在体验哪些情绪后更愿意分享,发现较之其他情绪,敬畏情绪体验后,个体更愿意分享;正式实验主要用于检验本文的主效应,即敬畏与分享意愿的因果关系,同时排除了敬畏情绪之外的其他情绪的影响。实验2主要检验了领地性的中介效应,同时排除时间感知这一可替代解释机制。实验3主要用于检验自然场景之外的其他可诱发敬畏情绪的场景,结果发现,除了壮观的自然场景外,社会场景和消极自然场景同样也可以诱发敬畏情绪且二者具有相同的功效,都可以通过削弱领地性来提高分享意愿。实验4、实验5和实验6分别用于验证调节定向、感知相似性和涉入度的调节效应。最终,本文的所有假设都得到了验证。本文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从情绪视角出发,通过敬畏情绪体验诱导个体主动、自发的进行闲置资源分享。闲置资源分享积极响应了共享发展理念,加速了社会整体资源的流动,提高了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促进了个体与其他社会单元的协同与合作。尽管分享经济的积极效应得到了肯定及验证,但来自外界约束的压力及分享闲置资源伴随的各类风险,导致个体参与分享经济活动的意愿不高。因此,以敬畏情绪为自变量构建分享意愿模型,通过敬畏体验来激活自主神经系统进而提高个体主动分享的意愿。(2)通过领地性的引入,探索个体分享意愿形成的心理机制。Edney(1974),Brown et al.,(2005)和Malmberg(2019)发现,保护财产和自我的完整性是根植于认知层面的本能反应。目前,现有关闲置资源个体的研究主要探讨分享意愿形成的客观前因,忽略了微观层面心理因素的作用。为了填补现有理论空白,本文以领地性为中介对敬畏的作用路径进行深入探索和研究。(3)本文也进一步指明了领地性在敬畏和分享意愿之间的中介效应存在的范围。领地性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其强弱也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如个体的调节定向倾向、感知与他人的相似程度或被分享物品的涉入度水平等。为了检验这些效应存在的情景条件,本文从个体、环境和资源三个维度进行了整合性探讨。
其他文献
随着时代的发展,企业间的合作模式不仅仅局限于简单的双边关系,而是呈现出越来越多的成员同时参与的多边结构。各行各业的企业为了应对技术发展、经济冲击、市场威胁等机会与挑战,都逐步形成了以多边合作为重要方式的战略联盟,例如,汽车行业的自动驾驶研发联盟,物流行业的“四达一通联盟”,零售行业的采购商联盟,金融领域的多方金融战略联盟,风险投资行业的多边联合投资联盟。多边联盟中的企业可以通过伙伴间的共享机制获得
学位
近年来,虽然中国经济已得到迅猛发展,中国市场经济基础薄弱、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历史遗留问题多、路径依赖强等问题仍旧十分突出。因此,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成为带动中国经济发展和推动经济结构优化调整的重要战略突破口。如何实现以创新和创业为主要特征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学术界和实践界共同探索的重要问题。其中,新型金融体制下的风险投资企业是促进新创企业发展的重要支撑,是推动我国“双创战略”实施的巨能引
学位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塑造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在新时代焕发蓬勃力量。大众日报视频团队深入山东黄河流域基层一线,以新媒体、新视角、新故事、新技术,用心讲好新时代"黄河故事"山东篇。
期刊
当今的企业生存环境已经从之前“大鱼吃小鱼”的时代转变为现在“快鱼吃慢鱼”的时代,时间管理在企业管理实践中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企业中的团队领导已经将时间作为一种稀缺资源来对待,帮助团队成员对时间资源进行合理的协调、构建和管理,并最大程度地减少成员间的时间冲突,将节约下来的时间用于增强团队成员的工作积极行为或促进绩效增长,从而形成了团队时间领导。到目前为止,虽然国内外已有学者对团队时间领导风格进行了
学位
为了理解企业竞争行为的前因和后果,多市场竞争的相互克制假设受到了学者们越来越多的关注。虽然目前的文献为多市场接触对企业在产品市场中竞争强度的影响提供了大量理论和实证上的贡献,但学者们对多市场接触如何影响价值链上游研发市场中企业的竞争行为的理解仍然有限。本文根据多市场接触和要素市场竞争文献,从企业-市场层级,企业-组群层级和企业二元层级分别考察了多市场接触对企业研发强度,创新绩效和联盟伙伴选择的影响
学位
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世界发展道路中无法回避的发展障碍,如何协调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极具挑战和现实意义。同时,分权体制框架下,地方环境行为存在着激励不足和“底线赛跑”的可能,加剧了生态环境治理的难度。近年来,生态补偿政策逐步进入到生态环境治理政策体系中。与市场化的生态补偿政策相比,转移支付政策能够解决地方政府环境治理的“激励不足”问题。转移支付政策作为财政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财
学位
近年来,中国股市经历了跌宕起伏的发展,在现代金融体系中,股票市场拥有着显著的地位,它不仅能够提高资本配置效率,还能起到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作用,也是经济体系健康运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我国股市中,个人投资者在数量上占绝对主体,在不对称的投资者结构下,大量存在的个人投资者的非理性行为一直被认为是我国股市不能发挥价值发现作用和大量异常波动产生的主要原因。同时个人投资者的非理性行为通过社交网络和信息网络不
学位
经济增长的本质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过程,根据已有的相关研究可知,一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主要来源于内部和外部两方面的影响因素。内部影响因素方面,其可归纳总结为鲍莫尔效应、恩格尔效应以及资本深化效应等;外部影响因素方面,则主要是在对外开放的环境下,不同经济体之间贸易、投资等活动对一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影响。自改革开放以来,在对外开放不断加大的背景下,快速的工业化发展促进我国过去几十年经济的高速增长。然而
学位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民是我国人口总数中占绝大部分比例的群体,农村是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的场所。无论是对经济,还是对社会来说,农业的生产,农民的发展,农村的建设都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建国以来,我国三农状况从农业的薄弱、农民的贫困、农村的落后一路发展,成绩斐然,无论是在农业产量、农民收入消费、还是农村经济与生活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与经济社会的总体发展及城乡比较来看,仍然存在不少问题。要想促进经
学位
财政政策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受自然、地理和社会历史等多重因素的影响,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我国财政政策工具逐渐完善积累了丰富经验。2008年经济危机后,政府更是加大财政支出的数量与规模投入,日益扩大的财政支出规模,刺激了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形成中国特有的“发展奇迹”。但近年来,随着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发展模式发生了改变,之前依靠总量与规模促进经济增长的财政支出忽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