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菠萝渣对育肥后期肉牛的饲喂效果研究

来源 :华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6951300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国人对牛肉等优质畜禽产品的需求量迅速加大,华南地区对牛肉的消费量更是居全国前列。然而,优质青粗饲料的短缺,一直是制约华南肉牛养殖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的重要因素。而在华南地区,水果加工副产品众多,其中的菠萝渣,因产量大,来源广,营养成分丰富,富含类黄酮和植物多酚等活性物质,经发酵后对反刍动物有较高的饲用价值,用作新型粗饲料资源开发的可行性较强。因此,本论文旨在探究发酵菠萝渣作为肉牛新型发酵饲料的可能性,帮助拓宽华南反刍动物饲粮的选择途径,并研究其作为功能性饲料的潜质。本试验选取30头年龄一致、体重为546±44 kg的西门塔尔育肥公牛,在相同饲养环境下按完全随机化设计等量划分为3个试验组。对照组(CON组)为未添加发酵菠萝渣饲料组;处理组一(T25组)为发酵菠萝渣替代基础日粮中25%青贮巨菌草组;处理组二(T50组)为发酵菠萝渣替代日粮中50%青贮巨菌草组。预饲期3 d,正试期30 d。在试验期内,测量收集牛只生长指标、热应激指标、血液指标、瘤胃发酵参数指标和微生物区系组成数据;饲喂期结束后,进行牛只屠宰取样,收集肉品质和营养指标数据。试验结果如下:(1)试验期内肉牛平均日增重随着日粮中发酵菠萝渣添加比例的提升而增加(P>0.05),平均干物质采食量/增重也随之出现极显著的下降(P<0.01);25%和50%发酵菠萝渣添加组每头牛日均毛利润分别比对照组多5.34元和3.69元。(2)日粮添加发酵菠萝渣组显著降低了育肥牛的直肠温度(Contrast P<0.01),且T50组与对照组相比,血清氧化应激指标HSP70、BHBA、MDA含量显著下调(P<0.05),SOD、GSH-Px与OH-酶活性显著上调(P<0.05)。(3)T50组牛只血清中T4和TC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T3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R含量较对照组极显著降低(P<0.01)。与对照组相比,T25组血清ALB含量显著升高(P<0.05),CR含量显著降低(P<0.05)。(4)各试验组免疫指标,IFN-γ,CRP、IgA、IgG和IgM含量随着发酵菠萝渣添加量的增加呈上升变化,而IL-6呈下降趋势。与对照组相比,T50组中IFN-γ及IgM指标显著升高(P<0.05),CRP指标极显著升高(P<0.01);T25组CRP含量显著升高(P<0.01);IL-4指标中两个日粮处理组均观察到极显著上升的变化。(5)与对照组相比,T50组肉牛肌肉粗脂肪含量显著上升(P<0.05)。T25组肌肉酪氨酸、脯氨酸和苯丙氨酸的含量显著高于CON组(P<0.05);T50组半胱氨酸含量比CON组多0.18 g/100g(P<0.05),而脯氨酸含量比CON组极显著上调6.21%(P<0.01)。且T50组牛肉必需氨基酸组成评分达到FAO/WHO模式优质标准的数目比T25组多2种,比CON组多3种。(6)T50组瘤胃内pH显著高于CON组,但仍在正常范围内,而异丁酸和异戊酸含量显著降低(P<0.05)。菠萝渣未对其余发酵参数指标产生影响。(7)Beta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各处理组瘤胃液细菌区系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合LEf Se差异分析和数理统计,在门水平上,T25组中Spirochaetes菌门相对丰度显著下调(P<0.05)。在种水平上,T50组中Lachnospiraceae_bacterium_RM44菌种相对丰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综上可知,日粮中添加发酵菠萝渣可提高育肥肉牛的生长性能和经济效益,应用于肉牛育肥是可行的。同时,随着发酵菠萝渣添加比例的增加,能显著缓解肉牛的热应激状况,并可改善肌肉氨基酸组成,提高含脂率。因此,初步认为菠萝渣具备功能性饲料开发的潜质。
其他文献
胸围、腹围表型是瘦肉型猪进行选种留种的重要指标,直接决定着我国畜牧工作者目前以培育瘦肉型猪为主,提高猪胴体瘦肉率的种猪育种目标。实际生产中,胸围大、腹围小的猪只在瘦肉型猪的活体评级中得分更高,具有更好的经济效益。然而,由于胸围、腹围等体尺性状的测量往往需要在猪生长至一定日龄之后才具备选种指导意义。因此通过传统选种方式,并不能在猪生长早期做出留种与否的判断,使得该类性状的育种进程较为缓慢。不过随着基
学位
本研究以A系和B系麻黄鸡、C系隐性白洛克鸡为素材,对纯系进行系统选育,测定父母代种鸡生产成绩,利用70日龄商品代肉鸡进行体尺、屠宰性能、肉品质测定并与社会同类产品对比,商品代由配合力测定选出最佳配套组合并命名为裕禾1号,测定蛋重和蛋形指数探讨孵化效果,解剖分析不同品种鸡脊椎骨数量寻找育种突破口。主要结果如下:(1)纯系生长性能、繁殖性能、疾病净化选育结果纯系生长性能、繁殖性能均有提高,禽白血病、鸡
学位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及我国畜禽养殖业的不断发展,具有缓解畜禽热应激症状且优质的青粗饲料短缺已成为限制我国南方地区畜禽健康养殖的主要因素。因此开发优质新型粗饲料对促进养殖业和饲料工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凉茶渣由凉粉草、鸡蛋花、金银花、菊花、夏枯草、布渣叶和甘草等7种中草药煎制后剩余的残渣,富含糖分、多种微量元素和植物多酚等化学物质,具有清热解暑,去湿生津的功效,可作为粗饲料进行开发利用。因此,本论文选
学位
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的营养价值含量高,富含生物碱、黄酮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且具有适应性强、生长迅速等特点,已在全国各地被广泛种植,是一种资源丰富、极具开发利用价值的非常规饲料资源。然而,新鲜构树因抗营养因子和纤维素等成分高而难以被猪消化利用,因此需对其进行生物发酵以提高饲料消化率。本研究旨在探究构树全株在发酵处理后对育肥猪生长性能、血液指标和肉品质的影响。本试验选
学位
我国仔猪在养殖过程中遭受冷应激的情况普遍存在,冷应激不仅会造成仔猪抵抗力下降诱发肠道损伤还会引发仔猪死亡。因此,缓解仔猪冷应激就显得尤为迫切。此外,已有研究表明肠道微生物在调控宿主能量代谢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模拟冷应激环境,以24头保育猪为研究模型,将试验分为4组:常温组、冷应激组、常温+抗生素处理组、冷应激+抗生素处理组,每组6个重复。利用16S r RNA测序和宏基因组学技术以及非靶
学位
家禽的皮肤具有沉积色素的能力,色素沉积影响肤色,而肤色作为重要的经济性状影响着肉鸡的销售。由于影响皮肤颜色的因素复杂繁多,肉鸡的屠体颜色变化很大,某些个体的皮肤可能偏白色或淡黄色,影响鸡群肤色的均匀度,不利于冰鲜销售。本实验以麻黄鸡为实验对象,研究规模化养殖条件下肉鸡皮肤黄度的测量方法,分析肉鸡皮肤黄度的遗传规律,探索肉鸡皮肤黄度的选择方法,挖掘肉鸡皮肤色素沉着的分子机制。主要结果如下:1.鸡皮肤
学位
猪肉是我国最主要的肉类消费产品,同时我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猪肉生产国和消费国,猪对我国的重要性极大。我国育种工作较欧美国家起步晚,育种相对落后,国内瘦肉型猪是以进口猪“杜长大”三元杂猪为主。而大白猪的生长性状和繁殖性状一直是研究的热点,近年来随着高通量测序的成本逐渐下降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研究方法已经成熟,有大量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学
学位
Ⅰ型干扰素(type Ⅰ interferon,IFN-Ⅰ)是动物抗病毒作用中重要细胞因子,通过激活JAK-STAT信号通路来抵御病毒的感染。病毒在进化过程中出现了多种方式逃逸宿主先天性免疫作用,因此研究病毒逃逸宿主先天性免疫的作用机制,有助于我们理解病毒致病机制,对疾病的了解具有重要意义。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
学位
猪人工授精技术作为我国的主流配种技术,相比本交,有着提高良种公猪利用率、充分利用杂种优势、降低疾病传播、提高母猪受胎率和产仔数等诸多优点。而精液品质能直接影响人工授精的生产性能。研究发现,公猪非正常淘汰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公猪精液品质差。因此,公猪的选育不仅要关注生产性状,还要考虑精液质量。本研究利用853头杜洛克公猪、1034头大白公猪、2024头长白公猪和270头皮特兰公猪的精液性状记录数据,对
学位
近年来以CRISPR/Cas9(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CRISPR)系统为代表的新型基因编辑技术能高效地在在基因组靶位点引入DNA双链断裂(double strand break,DSB),从而能有效介导下游的基因敲除(Knock out,KO)和基因敲入(Knock in,KI)效率。目前KI已在基因功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