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民主宪政运动研究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ll56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抗日民主宪政运动是中国民主进步力量在抵御外来侵略的特定条件下为争取民主发动的一场大规模的民主运动。作为近代中国人民追求民主政治的重要事件,抗日民主宪政运动是中间党派和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为改变国民党政府压制民主以及争取人民基本的民主权利而采取的正义行动。此运动的兴起与发展推进了近代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进程,对近代中国政治发展的走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以抗日民主宪政运动为研究对象,在对抗日民主宪政运动进行纵向历史梳理的基础上,将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国民党和中间党派在宪政方面的理论和实践进行横向比较与研究,从而探析近代中国抗日民主宪政运动的性质及其对当前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启示。本文从运动兴起的背景、演进过程、各党派与运动的关系、运动的历史评析四个层面来阐述这场运动的整体概况,以期对抗日民主宪政运动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本文分为以下四部分进行阐述:第一部分探讨了抗日民主宪政运动兴起的历史条件。首先,近代西方民主思潮对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和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建国方略思想为抗日民主宪政运动的兴起提供了思想理论渊源;其次,近代中国对民主政治的追求和国民党“攘外安内”与消极抗战的影响为抗日民主宪政运动提供了一定的历史动因。最后,从抗日救亡到全面抗战的实践推进、中间党派不断高涨的民主诉求和中国共产党倡导和推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也为抗日民主宪政运动的兴起提供了实践基础。第二部分从纵向角度梳理抗日民主宪政运动的历史演进。按照时间发展顺序,抗日民主宪政运动经历了以下三个历史阶段:“九·一八”事变后到“七七”事变爆发前是抗日民主宪政运动的发端时期;“七七”事变后到第一次宪政运动的发生是抗日民主宪政运动的勃兴时期;全面抗战中后期是两次抗日民主宪政运动的高潮时期。第三部分从横向角度阐述各党派与抗日民主宪政运动的关系。国民党内部在对待筹备宪政的问题上并不是统一的,对宪政工作的实施也只是浮于表面准备工作,更多情况下是出于舆论压力被迫开放了一定程度的民主化措施。中间党派在抗日民主宪政运动中所提出的宪政思想是十分丰富的,并在实践中积极投入抗日救亡与争取民主宪政的运动中。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的新民主主义宪政建设中积极推动民主宪政运动,并在实践中提出了民主选举、“三三制”政权、人权保障等新民主主义宪政思想。第四部分从历史意义、性质和历史启示三个维度对抗日民主宪政运动进行历史评析。从历史意义上看,抗日民主宪政运动不仅增强了中间党派与中国共产党的互信合作,推进了全面抗战和人民政治觉醒,而且凝聚了全民抗战力量,同时也推动了近代中国民主运动的发展。从性质上看,抗日民主宪政运动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它是由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发起的、中国共产党和中间党派共同推进的民主联合运动,同时也是各党派间政治博弈的有限合作运动。从历史启示上看,抗日民主宪政运动的发展过程证明了近代中国民族解放与民主革命是有机统一的、新民主主义的宪政民主是符合近代中国历史潮流的,表明了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才能更好地实现政治民主。
其他文献
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进程中,传播媒介作为人体感知器官的延伸,不断打破时空掣肘,联结社会与个体,成为统治阶级用以塑造、维护和传播主流意识形态,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力媒介。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顺时而动、因势而变,以传播媒介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拓展教育信息流转的域限,开发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交互的通路,对教育对象思想行为实现了卓有成效的引导。彰往而察来,着力追溯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运用传媒载体的史实,探明和厘
学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入新时代以来,党和国家在各个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和任务,201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提出,为了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要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十九大报告中则明确了“铸牢”这个核心关键词,明确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1)。2021年8月在中央民族
学位
典型树德是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方法,发挥着价值引领的重要作用。新时代以来,各行各业先后选树出多种形式的典型,通过典型引领,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发现,当前典型树德面临着新的挑战,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站位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时代高度,深入研究和阐释典型树德的理论意涵、过程规律、历史经验、实践路径等问题,对于提高受众的思想道德素质,推动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
学位
政治信仰作为影响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精神因素,既涵盖了人类对过去政治社会发展经验的理解,又包含了人类对政治社会发展现状的判断,更关系到人类对未来政治社会发展的构建,对促进人类社会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重视政治信仰教育,坚持以教育引导青年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目前,站在网络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做好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既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思考与探讨的重要课
学位
近年来新冠疫情的发生与反复,使重大公共卫生事件进入到人类生存发展的整体性视野,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社会生产生活和思想行为方式的变革,新冠疫情的紧迫性,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在目标设置、内容整合上发挥作用,尤其是方法方面的守正与创新、加速发展。因此,深入探讨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发展,有着很大的理论价值与现实价值。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发展是指在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大学生思
学位
在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领域,域外师德建设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议题。加强和改进新时代高校师德师风建设,需要扩展国际视野,积极汲取域外师德建设有益经验。作为世界教育强国,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制定高校师德规范的国家,在高校师德的建设路径方面形成了自身的特色,具有较为完备的师德建设体系,是世界各国研究和模仿的重要典例。从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的视角出发,深入研究和阐释当代美国高校的师德建设路径问题,不论是对于拓
学位
中共中央在陕北的13年中,延安成为中国革命的主要根据地,也是战争的指挥中心。由于革命形势的不断发展,需要有大批优秀的干部来领导革命,因此这一时期党十分重视干部的教育和培养。经过开展广泛深入的干部教育,培养和选拔出一支素质优良的干部队伍,为赢得抗日战争和夺取中国革命的胜利提供了可靠的保证。对延安时期的干部教育进行研究,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认识中国共产党干部教育的理论、历史与实践,正确总结党的干部
学位
党的十九大以来,由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党的政治建设这一概念并作了重要论述,所以理论界掀起了探究党的政治建设问题的热潮。从理论界目前对党的政治建设问题的研究状况看,一般都集中在什么是党的政治建设、为什么要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怎样加强党的政治建设这三个方面,对党的历史上的政治建设问题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这主要是因为,在党的十九大之前,中央尚未提出党的政治建设这个概念,所以也就未能使用这个概念、未能明确地
学位
节日文化是一个意义聚集体,在人所构建的意义世界中寻求人的生存样态,这对于理解人的本性,指明人的独特之处,提升人的境界,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以文化人”思想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视域下的一个重要理论命题,依据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针对宣传思想工作以及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提出的新策略,紧贴合新时代“大思政”育人理念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所做出的新定位,如何理解“以文化人”思想中
学位
马克思主义自诞生之日起,就把人的发展放在了首要的位置。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不仅是马克思所追求的崇高目标,亦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价值追寻。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工人生存际遇的考察,揭露了工人生活的全面异化和片面畸形的发展现状,极富卓识地提出构建自由人联合体,在那里将会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平等的发展,这是思想史上对人的发展前途最完美的描绘。虽然我国已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也依然处于马克思所说的以物的依赖为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