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北坡蒸散发遥感估算及时空变化研究

来源 :新疆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sa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球变暖引起降水和蒸发变化,正强烈改变着干旱区的水循环过程,蒸散发(ET)过程,是伴随能量交换的水循环过程,明确区域蒸散发变化,对区域的气候变化,水资源科学管理、生态环境保护具有积极作用。地表蒸散发是维持地表水分平衡的重要手段,也是地球系统耗水的主要方式,对水资源匮乏的干旱区而言,明确区域地表蒸散发有利于有限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区域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目前,在此方面的研究中对于多种地表覆被类型、地势起伏大等特征的综合区域研究较少,遥感蒸散发反演在此种综合区域的适用性有待进一步考证。因此,本文选择以天山北坡为研究区,运用MODIS遥感影像数据,计算地表反照率、地表温度、地表比辐射率、植被覆盖度、NDVI,结合高程数据以及气象数据,利用SEBS模型快速实现研究区不同年份植被生长季各月日蒸散量计算,以此深入研究新疆天山北坡地表蒸散发的时空变化特征、蒸散发变化趋势,结合土地覆被数据分析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蒸散发变化,结合气象数据分析蒸散发与主要气象因子的相关关系。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从蒸散发年内时空变化特征看,年内蒸散发会随季节和下垫面特征而发生很大的变化,4月、5月,各年份值存在较大差异,6月差距不明显,均集中在5-6 mm之间;2000、2015年7月日均ET较高,8月日均ET迅速下降,基本均降低到4.6 mm以下,9月份介于2.5-4 mm,10月再次快速降低,各年份均在1-2 mm之间。天山北坡年内ET空间变化与植被指数的空间变化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各月ET的最大值基本分布于天山山脉北侧的林地、草地集中生长区域,沿山脉走向呈带状分布,其次耕地分布区ET也较大,随季节的变化明显,荒漠分布地区为整个区域各月份ET值最小的区域,并且各月份ET的差异较小。(2)从蒸散发年际时空变化特征看,2000-2020年间,研究区ET总体呈略微上升趋势,各年份波动不大,各年份平均ET值受到最大ET值的影响,两者变化趋势一致,最大值和平均值上升速率分别为3.76 mm·(10a)-1、2.28 mm·(10a)-1,各年份最大ET值均在1200 mm以上,平均ET值在600 mm以上。天山北坡年际ET空间分布可大致分为5个类型,0-400 mm分布区域占研究区面积比例较小,主要集中在荒漠化及沙化严重的地区,400-600 mm主要分布于绿洲农业区以北的荒漠地区,分布区面积较大,600-800 mm分布区以绿洲农业区为主,800-1000mm分布于绿洲农业区和山区草地生长区,1000 mm以上分布区主要是林地生长区,分布面积较小,主要沿天山山脉分布于北坡山区。(3)从蒸散发年际空间变化趋势看,大部分区域为上升趋势,位于奇台县和木垒哈萨克自治县交界区域上升趋势最为显著,为0.35-0.91,下降趋势较显著的区域主要分布在乌苏市西部,为-0.35--0.1,其余地区上升和下降趋势显著性较小。(4)从不同土地覆被类型下蒸散量年际特征看,天山北坡土地覆被类型大致分为耕地、林地、草地、水域、建筑用地和未利用地六大类,草地面积最大,其余从大到小依次为未利用地、耕地、林地、水域、建筑用地,除未利用地外,其余土地利用类型下蒸散发均上升,草地蒸散发占比最大,建筑用地和水域ET占比最小。(5)从蒸散发影响因素看,天山北坡ET时空变化受到下垫面土地利用类型的直接影响,在气象因子影响方面,2000-2020年除平均气温外,其他各气象因子与ET的变化趋势相反,均为递减趋势,平均气温以每年0.076℃的速度上升,ET以0.019 mm·a-1速度上升,由此看出,平均气温与ET的变化趋势始终一致,且平均气温和气压与ET的相关性显著,对ET有较大影响。
其他文献
随着俄罗斯中文教育的发展,国内学习汉语的人数日益增多,大学生成为汉语学习者的主要群体。本文选取当前俄罗斯高校广泛使用的两套初级汉语综合教材《新实用汉语课本》(前3册)和《实用汉语教科书》(全2册)作为研究对象,运用统计分析法、对比分析法、问卷调查法以及访谈调查法,从话题的角度进行考察研究。首先,总结两套教材在话题的选择、编排、情景设计以及文化项目选取四个方面的异同点。然后,结合俄罗斯大学生汉语学习
学位
在不断推进的学科教育教学改革中,越来越强调学生对过程知识的探究,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是高中地理教学的教学重点内容,其中地理成因性知识的教学一直是困扰教师的一项难题。希望通过研究达到以下目的:第一是理论研究目的,即通过对高中地理成因知识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期待可以对进一步完善相关的理论体系;第二是实践指导目的,即通过阐述说明具体的教学策略,并运用高考试题和课程设计的形式,论证说明在课堂教学中有效教学策
学位
随着现代化教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外汉语视听说教学逐渐受到重视,各类视听说教材逐渐增多,但质量却参差不齐。在对外汉语教材的研究中,有关汉语视听说教材的研究也比较薄弱,有许多比较有代表性的教材还未被深度研究。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和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教学已成为必然趋势,因此研究汉语视听说教材十分有意义。在前人对于视听说教材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以中高级汉语视听说教材《家有儿女》为研
学位
实践教学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实施人才培养计划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提高学生专业素质的一个重要环节。但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建设较国内传统中文类其他专业比较薄弱,国内学者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起步较晚,这既不利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发展,也不利于设立汉语国际教育专业院校的实践性教学。因此,本研究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性意义。本研究从实践教学目标、实践教学内容、实践教学评价和实践教学保障四
学位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一,于2016年11月被列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22年冬季奥运会的开幕式倒计时以二十四节气短片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的时间观念以及二十四节气所蕴含的文化理念。二十四节气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和影响力。汉语国际教育人才的培养,是宣传和弘扬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以及阐释和对外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的伟大事业。本文以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对二十四节气的认知为切入点,借
学位
区域地图是学习区域地理的重要工具,是各种自然、人文要素的重要载体,是了解人地关系,培养学生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和提高学生地理实践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和实验法开展了相关研究。在对近十年全国高考地理二卷区域地图及相关试题的数量、分值、类型、考察内容及变化趋势及高中区域地图的学校课程设置、教材分析的基础上,利用问卷调查法统计分析了阿克苏地区部分中学地理区域地图教育、学习现状及其
学位
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是两个认知域之间的映射,是人们认识世界和形成概念的一般规律。也就是说,人们用熟悉的、具体的结构和相关的知识或经验来谈论或思考陌生的、抽象的概念,这就是概念隐喻。它作为认知和语言之间的纽带,为理解人类的思维过程、行为经验和外语教学等提供了新的视角。对于以汉语为目的语的第二语言学习者来说,理解和掌握汉语中的概念隐喻的实际运用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汉语水平考试(HS
学位
生态系统的各项服务是人们满足自身发展和生存需求的重要基础,人们从生态系统中获取所必需的各种服务和产品,与人类自身的福祉密切相关。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合理准确的评估并对其驱动力进行分析,关系到流域的生态安全和经济的发展,然而,由于人类对生态系统的过度索取,导致生态系统服务发生严重的退化。本文以博斯腾湖流域为研究区,基于1995-2018年四期博斯腾湖流域土地利用数据,利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模型、
学位
新疆地处“一带一路”倡议的核心区,是中国面向中亚和欧洲的门户,区位优势十分明显。新疆高校立足国家发展的大方向和区域特点,推进中国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文化交流,积极落实并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研究新疆高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探究提升汉硕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策略是适应新疆未来发展的需要。笔者结合新疆高校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学生的现实情况制定调查问卷,通过微信小程序问卷星发放问卷,借助S
学位
玛纳斯河流域是新疆最大的棉花产地之一,长期的膜下滴灌改变了土壤水分的循环过程,导致了土壤水盐和养分在滴灌期和非滴灌期中累积过程存在较大差异;而玛河流域不同灌区间土壤盐渍化水平和滴灌年限均不相同,致使玛河流域土壤水分-盐分-养分运移机理更为复杂。本文在2019年依据滴灌年限和土壤盐渍化水平的不同选择安集海、莫索湾和下野地灌区作为样地,在滴灌期(苗期和花铃期)和非滴灌期(播前和吐絮期)进行定点监测;在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