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家陆费逵成长之路研究

来源 :河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qianghuo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陆费逵一生对我国文教事业贡献颇多,对传播科学文化知识、促进文化与教育近代化发挥了积极作用。陆费逵在主编的《教育杂志》陆续发表多篇重要的教育文章,影响了当时的教育制度和方针,同时积极参与教育相关活动,编辑出版民国教科,辑印古籍图书,有力地推动了中国近代教育和文化事业的发展。国家的发展离不开人才,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育,而师资的质量又决定着教育的质量。因此需要大批优秀的教育家努力成为教育现代化改革发展的参与者和推动者。基于此,本研究选取陆费逵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陆费逵成长之路的相关史料进行整理与分析,并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探寻陆费逵的教育家的成长之路及其特点和相关因素,从而探究教育家成长背后的规律,为现代教育工作者提供启示。本文主体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探讨陆费逵早期教育阶段(1886-1901)。这一阶段又分为两个时期:幼童时期,陆费逵在母亲的教育下,培养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及爱学、善思、敢做的品质;少年时期,陆费逵在家人的支持下开始艰辛的自修之路,并收获了一定的理论知识。第二部分主要探讨陆费逵开始教育实践阶段(1902-1911),这一阶段陆费逵开始进行教育实践的尝试,开启服务社会教育文化的开端。陆费逵通过在昌明公司上海支部(书店)、文明书局,商务印书馆的工作与学习,思想上从“革命救国”转变为“教育救国”。正是通过这一系列的教育实践和思考,陆费逵的教育思想逐渐丰满。第三部分主要探讨陆费逵在中华书局的工作阶段(1912-1941),陆费逵顺应时代发展,以“教科书革命”和“完全华商自办”的口号创设中华书局。在这一时期,陆费逵以中华书局为平台,助力近代教育文化的发展,如编辑出版教科书、创办教育杂志、推行职业教育、辑印古籍图书、创办各类教具,在教育领域大展教育抱负,为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第四部分主要探讨教育家陆费逵成长之路的影响因素。研究主要从家庭影响、社会环境及“教育救国”的教育志向、勤学善思的行为习惯、持之以恒的教育热情的个体特征这三大方面进行分析。通过不同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深入分析陆费逵如何成长为教育家。第五部分主要探讨教育家陆费逵成长之路的特点。教育家陆费逵成长之路与大部分教育家成长路程有所不同:他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学校教育,主要是在非正规教育下成长;他的成长融教育与出版事业为一体;他的教育思想和实践的成熟源于其于一切处留意教育。第六部分主要探讨教育家陆费逵成长之路对当代教育工作者的启示:教育家需提升自修能力;教育家需处处留意教育;教育家需肩负时代使命;教育家需秉持严谨态度。
其他文献
目标调整是个体面对难以实现的任务时,减少对该任务目标的投入并开始追求其他新的目标。目标调整能力对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很多心理不适如抑郁是受不能灵活调整目标而影响的。大学生处于能力发展期,但又面临许多学习、就业、人际等压力,面对这些任务,如果不能提高目标调整能力,就很容易陷入不良情绪。完美主义是一种人格特质,倾向于对自己设置高要求,面对困难任务时,不愿意调整高标准、高目标。以往研究在
学位
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是世界多国提高教育质量的共同举措,也是我国自2014年以来重点推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基于UGS联盟的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强调建立并实行由学术导师和实践导师组成的双导师制。双导师作为卓越教师培养的共同责任人,其选聘质量和指导质量,不仅是卓越教师培养质量的保障,也是通过卓越计划整合优化教师教育资源的依托。本文以质量管理为视域,以PDCA循环管理模型为理论框架,以H项目为
学位
今天的时代是走向交往与对话的时代,对话素养对一个人的成长与发展至关重要。对话不仅是一种形式,更是一种精神,缺乏对话精神指导下的课堂教学,由于知识没有赋予个人的独特理解和体验,对师生而言知识意味着缺乏温度的冰冷符号,也就很难对人的学习和生活发挥着重要作用。理想的课堂是师生精神相遇、平等对话、思想交流的场所,课堂教学的根本目的不只是通过知识教学引导学生认识世界,更重要的是师生在对话中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精
学位
乡村振兴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振兴乡村的关键在教育,振兴乡村教育的关键在乡村教师。而当前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是乡村教育的短板,乡村教师存在“下不去,教不好,留不住”的困境。要破解乡村教师的难题,乡村教师的职业获得感是重要突破口。因此,有必要对乡村教师职业获得感的实际情况、所存问题、深层次原因,以及优化路径进行深入探究。本研究以乡村教师为对象,以获得感的视角审视乡村教师工作状态,运用经典人本主
学位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数字技术的蓬勃发展,以微信、微小说、微视频为代表的微文化产品变得随处可见,融入了人们的生活。微文化朝气蓬勃、活力满满,推崇个性化、自主化,满足了大学生多样化的需求。但是,作为网络技术发展的产物,其“零门槛”“大众参与”的属性又使得它的内容良莠不齐、泥沙俱下。大学生是一个易于接受新鲜事物、追求个性解放、有着极强表现欲望、对事物的判断力和辨别力不足,同时又极易受网络信息影响的群
学位
南宋理学家朱熹(1130年—1200年)既是思想家和哲学家,同时他对中国古代教育作出了重大贡献,也是一名教育家。朱熹在中国游学教育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他的游学活动促成中国南宋儒学的新发展,带动了理学思想的热潮,将理学思想不断完善。本论文主要对朱熹游学的社会背景、游学的目的指向、游学路线及交往群体、游学的日常生活、游学的特点与影响等方面进行探析,大体分为五个部分。首先,从主客观方面研究朱熹游
学位
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的青少年生命健康教育就是通过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使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健康观,提高青少年的健康知识素养和健康行为规范,提升生活生存技能,增强体质,防控疫情的扩散,消除潜在危险,提升自我的健康状况;通过生命教育的促进,青少年形成正确的生命观,懂得生命的宝贵和价值,珍惜生命、热爱生命、敬畏生命,提高个体生命质量,创造生命意义与价值。总之,生命健康教育是促进健康和提升生命质量的教育活动,在
学位
伴随着各类重大体育赛事的举办,体育短视频发展迅速,并且其生产、传播和消费也呈现出情感传播的迹象,深刻影响着平台的生产逻辑和受众的传播行为。基于共情传播的理论视角,通过观察卡塔尔世界杯期间抖音平台体育短视频的生产与传播,对体育短视频在传播主体、传播符号、传播策略、传播动力四个层面上所呈现出的情感化特征进行分析,认为其在制造情感连接、传递情感信息、激发情感叙事、促进情感交流上作用明显,并在此基础上认为
期刊
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科不仅在学术影响力上冠绝全美,而且在学科组织平台建设、学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方面具备创新和开拓精神。系统考察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科从创建到走向一流的历史进程,在此基础上找寻其崛起的原因,不仅可以展示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科的一流之路的基本历史面貌,而且可以为我国一流学科建设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研究涉及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科从创建到走向一流的各个阶段,共分为三个发展时期,分别为:创建及早期发
学位
教育的内涵式发展是高等教育事业进步的生命线,也是人才强国的应然要求,亦是立德树人的本真要义。对于学校的教育质量来说,没有什么比教师的知识、技能和奉献精神更重要的了。如今,大多师范教育资源都以教育目标和学科能力为基本单元,设计划分成一个个相对独立的教育项目或者专业,并加以推进和管理这一培养教师核心素养的路径。在教师培养过程中,对师范类专业进行认证乃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澳大利亚作为师范类专业认证框架创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