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广孝史事考辨

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shumin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姚广孝以在燕王朱棣夺取帝位的“靖难之役”中“论功第一”而闻名于世,同时在宗教、文学、科技、文化等各方面也有突出表现,为元末明初的杰出僧人。本文通过发掘与利用姚广孝的诗文、著述,以及碑刻、实录、文集等原始史料,对姚广孝的生平与交往进行了全面研究,对各种以讹传讹的史事进行了考辨,澄清了许多基本问题,提出了新的观点,主要包括:
  1.利用新发现的姚广孝所撰《相城妙智庵姚氏祠堂记》,补充与完善了《相城小志》所载的相关碑刻,对姚广孝的家世、籍贯等问题进行了权威考证,纠正了前人以为该碑系姚广孝“曾孙姚继孝撰”、姚广孝出家“受到其伯父支持”、福建《姚氏族谱》载“姚广孝祖籍福建长乐”、以及“姚广孝曾同郑和下西洋”等流行看法。
  2.姚广孝少时即立下大志,不愿回家业医,这是他对于人生发展方向的重大选择。前人对此少见分析。本文首次勾勒出姚广孝幼年时曾经进入乡校习儒的经历,对他不得不弃儒从释的过程进行了探讨,考证出姚广孝十五岁左右即已父母双亡。这是姚广孝不得不正式剃度为僧、后来又能博通三教的前因。
  3.史籍多载姚广孝早年“师事”道士席应真之事。本文利用姚广孝所撰的墓志铭与祭文等资料,揭示出姚广孝与席应真的交往应在至正二十一年前后,此时距姚广孝正式剃席已近十年。由此可以纠正《罪惟录》等史料称姚广孝出家为僧前师从席应真“涉兵书术家言,攻占候”等说法,可以更好地把握姚广孝与道教的关系。对姚广孝与其他道士的交往,以及其兵法的来源,也进行了新的分析。
  4.对于没有机会系统接受教育的姚广孝而言,游历求学对其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前人对此从未注意。本文利用姚广孝及其友人的相关诗作,分析了姚广孝好游的性格,首次勾勒出洪武年间他西赴淮楚、两游浙东、多次往返于南北的路线与大致时间,并揭示了长年游历对于姚广孝的深刻影响。
  5.全面探讨了姚广孝与燕王朱棣交往的过程。考察了姚广孝应征前赴北平主持庆寿寺的具体过程,分析了明清时期关于姚广孝“(自)帽奉王”种种神秘说法的附会与矛盾之处。对姚广孝与朱棣早期关系的关键史料—姚广孝《东昌道中》一诗的时间进行了重新考证,纠正了姚广孝在洪武十五年与朱棣“一见如故”的观点,并检讨了《明史》等文献的相关叙述。
  6.辅佐朱棣夺得帝位是姚广孝最引人注目的事功,但对姚广孝在“靖难之役”中发挥的具体作用,前人均言之不详。本文详细考察姚广孝在“靖难之役”中的重大贡献,包括参与定策、谋划准备、鼓励士气,直到协守城防、战略部署等各个方面。并考证出“靖难”决策前夕姚广孝所进的相者不是袁珙,而是袁珙之子袁忠彻,纠正了《明史》记载的错误与矛盾之处。
  7.利用原始资料,对姚广孝晚年的行迹与相关史事进行了考察。考证了朱棣授姚广孝太子少师、复姓赐名的时间,纠正了《明实录》和《明史》之误。分析了姚广孝《道余录》中的“护教”思想,对于姚广孝的另一部“护教”之作《佛法不可灭论》,提出现存者仅为序言,而全文已佚的观点。详细分析了姚广孝监修《永乐大典》的作用,提出《永乐大典》初稿与进呈本完成的不同时间。利用王宾《永乐赈济记》和《容光室记》等资料,对《明史》姚广孝还吴时为“旧友唾斥”的传统说法进行了考辨。
  8.通过实地考察,首次公布了现存房山姚广孝墓塔前的朱棣《御制荣国公神道碑》全文,厘清了各种文献记载的《姚广孝神道碑》与碑刻原文的差异,纠正了数百年以来对明代这一重要佛教文献辗转传抄的错误,并据以更正《明史》等相关叙述之误。
  9.对苏州新发现的两块姚广孝碑刻,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对碑文内容、碑文背景、树碑时问、碑刻价值等进行了详细考释,指出保存至今的两块明代碑刻是姚广孝重要地位的历史见证,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与史料意义,为学界的进一步研究与利用打下了基础。
其他文献
公共权力的产生是作为人类自我组织与管理的工具而出现的,本身从价值维度上看应该是中性的,但因为是善者为了善的目的而行使的,因而也使其被赋予了善。但当“特殊的公共权力”随阶级、随国家的出现而出现后,就有了善恶各异的表现,其善恶之根本还是因执权人之善而善、执权人之恶而恶。权力异化已经成为世界性的问题,在当今现实生活中,大量存在的权力异化现象使研究权力异化的原因及寻找权力向善的条件,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参孙·拉斐尔·赫尔施是19世纪德国犹太教新正统派主要创始人和提倡者。在犹太教育中,赫尔施主张宗教教育和世俗教育应当兼施并举、融为一体,他曾以“兼及‘天下通道’的《托拉》”对此进行了概括。这种教育思想实质上就是一种面对现代性的犹太宗教教育。研究赫尔施的教育思想对于认识和理解19世纪德国犹太教育思想的变化与现代正统派教育思想的形成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共分为四章:  第一章首先指出了本文的选题缘起和论
学位
客观性(objectivity)概念是表达和评判世界的实在性与知识的真理性的关键标准。关于这个概念,一个根本的诱惑是设定一个人类认识和行动之外的“实在”来保证客观性。然而,这种形而上学的客观性概念面临着很多荒谬的结论。作为对其的一种回应,感觉材料理论提出,无法把握那些独立于人类经验之外的“客观实在”,而只能从直接显现的感觉(sense)与知觉(perception)中找到经验知识得以奠基的基础。但
20世纪初,古典经验主义借助逻辑和数学的力量获得了新生,现代经验主义哲学家重新开始以经验为基础,借助分析的力量寻求确定性的知识。感觉材料论正是现代经验主义的典型代表,它继承和发展了近代时期的哲学精神,主张知识应该建立在一个确定无疑的基础之上,逻辑是从这个基础中获得知识的方法。然而,看似合理的认识方式在论证的过程中却出现了诸多问题。包括赖尔、奥斯汀、塞拉斯在内的一批语言哲学家对感觉材料论进行了批判,
学位
本文是从梅洛-庞蒂在早期、中期、晚期三个阶段展现的“世界”概念着手,梳理“世界”概念的演变,希求能够借此窥探梅洛-庞蒂思想的内核,并进而阐明“世界”概念正是梅洛-庞蒂思想的“珍宝所”。如何来体现梅洛-庞蒂对“世界”概念的重视呢?本文选了梅洛-庞蒂前后三个时期的代表性论著来说明。它们是《知觉现象学》、《知觉的世界》、《可见的与不可见的》,以此为依据,这篇论文分成了三个核心章节进行阐述。  首章是围绕
学位
亚里斯多德说“求知是人的本性”。求知起源于人对于世界的困惑。从远古时代到今天,几千年过去了,人类对于世界的许多困惑都已烟消云散。从神话寓言、经验总结、哲学思辨、再到科学研究,人类对于世界的理解越来越深入、全面和精确。在人类知识高度发达的今天,科学研究几乎渗透到一切存在领域。在所到之处,它驱除神话和寓言,以精确清晰的语言取代混沌笼统的玄思,用统一的理论解释繁复的现象。然而,有一座古老的城堡始终顽强抵
学位
百年以来伯恩施坦始终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叛徒和民主社会主义的思想教父出现在理论视野和现实语境中。鉴于伯恩施坦在东西方社会主义理论中截然不同的异质评价和当代社会规划中的标杆意义,重新审视伯恩施坦的理论观点、历史地位和现实意义对于厘清百年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分歧与诠释标准以及在全球一体化的时代条件下重新思考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得失和社会主义的兴衰成败都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伯恩施坦较之于其他马克思主
西方“列宁学”是“二战”以后逐步兴起的一种资产阶级社会学术思潮。在这一思潮中,西方“列宁学”家打着“科学”研究列宁和列宁主义的旗号,广泛讨论了列宁各个时期的著作。在他们的讨论中,《哲学笔记》作为列宁一生中最重要的哲学代表作之一备受他们关注。围绕着列宁的《哲学笔记》,西方“列宁学”家在上个世纪后半期掀起了一股颇为壮观的列宁哲学思想研究热潮。他们在收集大量相关资料的基础上,从不同的角度,对列宁的《哲学
学位
葛兰西的整体论的科学观在受到了克罗齐的精神哲学的启发后通过对科学实践的深入认识逐渐建构起来。他吸收了克罗齐的历史学和实践哲学的合理内核,并批判同时代学者对马克思主义的正统解释路径,倡导用历史辩证法的视角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全方位的解读,达到历史与实践、自然与社会、实在与理论的有机统一,这也是他的“实践哲学”的实质。他把这种思想内化到整体论的科学观之中,并运用整体论的科学观对发生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
本论文的研究对象为“胡居仁儒学思想”。儒家思想是长期影响中国社会的主导思想,宋明理学是儒学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阶段。对胡居仁的儒学思想进行研究,就是关于胡居仁对于儒学概念的理解、儒学知识的诠释和历史功用的评价。本论文选取了明初理学大师胡居仁在理气心性、主敬思想、易学哲学、佛道批判、圣贤境界、教育思想和伦理政治等有代表性的思想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胡居仁关于儒学的理解、诠释和评价方面的文献进行搜集、分辨、整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