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肠杆菌目细菌耐药分析及多黏菌素耐药菌株的流行病学研究

来源 :河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nan87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了解2019年河南省肠杆菌目细菌的耐药情况及分布特点,为临床经验性用药提供科学依据。2.研究河南省耐多黏菌素肠杆菌目细菌的分子机制及流行病学特点,以防耐多黏菌素菌株的传播。方法:1.用WHONET 5.6软件分析2019年河南省144所医院肠杆菌目细菌的药敏情况、耐药特点,以及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目细菌(Carbapenem-resistant Enterobacteriacea,CRE)的检出情况。比较豫东、豫西等5地区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多黏菌素、替加环素和碳青霉烯的耐药情况,比较二、三级医院检出的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对上述3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收集2019年1月-2019年12月来自河南省6所医院的非重复性耐多黏菌素肠杆菌目细菌13株,其中大肠埃希菌5株,肺炎克雷伯菌8株。通过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多黏菌素对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oi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技术鉴定所有耐多黏菌素菌株的mcr-1基因和碳青霉烯酶基因(bla KPC、bla NDM、bla IMP、bla VIM、bla OXA-48),通过PCR技术和Sanger测序检测多黏菌素耐药肺炎克雷伯菌中mgr B、pho PQ和pmr AB的突变。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Pulsed 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PFGE)和多位点序列分型(Multi-Locus Sequence Typing,MLST),以确定耐多黏菌素分离株之间的亲缘关系。结果:1.2019年河南省肠杆菌目细菌门急诊送检率仅为4.4%(2728/61989),主要的标本来源为呼吸道标本42.9%(26593/61989),其次为尿液标本17.6%(10910/61989)。肠杆菌目细菌对大部分抗菌药物具有较高的耐药率,仅对多黏菌素和替加环素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其敏感性均>90.0%。CRE、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arbapenem-resistant Klebsiella pneumoniae,CRKP)和耐碳青霉烯类大肠埃希菌(Carbapenem-resistant Escherichia coli,CREC)的检出率分别是12.1%(7493/61989)、26.1%(5288/20256)和3.2%(889/27539)。CRKP检出率最高的是豫东地区(32.0%),CREC检出率最高的是豫西地区(3.5%),且不同地区差异显著(P<0.05)。肺炎克雷伯菌对多黏菌素和替加环素的耐药率,以及大肠埃希菌对替加环素的耐药率均有显著地区差异(P<0.05)。三级医院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的耐药率高于二级医院(P<0.001),但二级医院大肠埃希菌对碳青霉烯的耐药率高于三级医院(P=0.01)。2.2019年收集的8株耐多黏菌素肺炎克雷伯菌的MIC为4-64μg/ml,5株耐多黏菌素大肠埃希菌的MIC均为4μg/ml。多黏菌素耐药菌株对大部分抗菌药物具有较高的耐药率。共检出4株携带mcr-1基因菌株,且均为大肠埃希菌,其中1株对碳青霉烯类耐药,同时携带bla NDM和mcr-1基因。8株肺炎克雷伯菌均对碳青霉烯类耐药,且携带bla KPC基因,7株(81.8%)耐多黏菌素肺炎克雷伯菌中检测到mgr B的插入序列,ISkpn14(71.4%)是本研究mgr B中观察到的最常见的插入序列,pho P、pho Q、pmr B中均未发现突变,仅1株在pmr A基因中携带M66I。5株大肠埃希菌分别属于4种序列类型ST2、ST132、ST632和ST983,8株肺炎克雷伯菌均属于ST11。经鉴定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均属于不同的PFGE型,遗传相似小于95%。结论:1.河南省门急诊标本送检率低,主要的标本类型为呼吸道标本、尿液等。临床分离肠杆菌目细菌总体耐药率偏高,尤其是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的检出率高于全国水平,且不同地区和不同级别医院都存在显著性差异。提示各级医院在经验使用抗菌药物时应根据本地区和本医院的具体分析结果选择性使用。2.携带mcr-1基因的菌株对多黏菌素耐药水平较低,多黏菌素耐药肠杆菌目表现出广泛的抗菌药物耐药性特征。携带mcr-1基因是河南省大肠埃希菌多黏菌素耐药的主要原因,将ISkpn14插入mgr B是肺炎克雷伯菌多黏菌素耐药的主要原因。PFGE显示多黏菌素耐药菌株均属于不同的克隆型,为散发流行,但需要加强医院感染控制并持续监测,以防耐多黏菌素菌株的克隆传播。
其他文献
背景:新生血管是许多致盲性眼病的病理基础,它源于现有的血管系统,在缺血、缺氧的环境下被刺激生长,眼底新生血管的形成不遵循正常的血管方向,它会侵入玻璃体腔,最终导致玻璃体出血、牵拉性视网膜脱离和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大量研究证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是促进视网膜血管生成的主要因素,因此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药物已成为针对眼底新生
学位
背景: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病情晚期容易发生僵硬固定的胸腰椎后凸畸形,典型的畸形表现为腰椎前凸减小或消失、胸背部后凸增大、头颈部前倾,部分患者合并颈椎强直,髋关节活动受限等,导致患者站立、行走、平视等活动功能受限,脊柱截骨术是目前矫正AS胸腰椎后凸畸形最有效的方法,然而脊柱截骨的方式,截骨部位和程度与术后矫形的效果密切相关,单纯经验性截骨往往不能获得理想
学位
研究背景:纤维脂肪血管异常(FAVA)是2014年由波士顿儿童医院的Alomari等人最早提出来的一种脉管畸形类疾病,组织学表现为纤维脂肪组织的过度增生,同时伴有特征性静脉畸形(Venous Malformation,VM),临床上以疼痛、肿块及功能受限等为主要表现,比较少见。通过“知网”“万方医学网”等数据库检索“纤维脂肪血管异常”、“FAVA”“法瓦病”关键词。截止到2022年2月,发现国内仅
学位
背景室间隔穿孔(Ventricular septal rupture,VSR)是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um infarction,AMI)少见但死亡率极高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病率为0.2%-2.0%,死亡率高 90%,多见于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常发生于急性心肌梗死后第1-2周
学位
研究背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rt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不完全可逆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以肺功能进行性下降为主要临床表现特征。有效的防治及管理是延缓COPD患者病情持续恶化的关键。若疾病在发生过程中不能得到有效控制,随患者呼吸困难渐进加重,其生活质量也将持续下降,最终导致残疾甚至死亡。2021年慢阻肺诊疗指南等多项研究都曾提出,COP
学位
目的:对伴咽喉反流(laryngopharyngeal reflux,LPR)的难治性鼻窦炎(Difficult-to-treat rhinosinusitis,DTRS)患者术后给予口服8周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ump inhibitors,PPI),观察其术腔恢复、咽喉反流症状体征的改善以及反流标志物唾液胃蛋白酶浓度的变化,探讨伴LPR的DTRS患者术后应用质子泵抑制剂的临床疗效。方法
学位
背景及目的据《2020年中国心外科手术和体外循环数据白皮书》统计我国每年心脏瓣膜手术量约为7万例,约占心外科手术量的30%;在接受择期心脏瓣膜手术的患者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CAD)的患病率约为20-30%。《2021年ESC/EACTS心脏瓣膜病管理指南》建议;对于心脏瓣膜病(Valvular Heart Di
学位
目的: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是老年男性最常见的泌尿系统肿瘤。临床上通常根据基线PSA、病理Gleason评分、TNM分期及去势抵抗等特征对患者进行预后分级,从而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然而,即使是相同临床亚组的患者,其预后和临床结局仍有较大差异。因此,需要更多的预后指标帮助前列腺癌患者危险分级,从而改善患者远期生存。大量证据表明,血液学标志物与前列腺癌预后相关,可以有效预测
学位
目的观察炎症细胞因子血清无翅型MMTV整合位点家族成员5a(Wnt5a)、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5(sFRP5)水平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的影响及相关因素分析,探讨血清Wnt5a和sFRP5在T2DM大血管病变发生发展中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从2020年09月至2021年12月于河南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T2DM患者中选取163例为T2DM组,年龄25~75岁,病程
学位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比分析全耳廓再造中综合改良技术与传统技术对胸部肋软骨供区的影响,探讨综合改良技术的优势,为改进相关手术技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6年6月-2021年6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整形外科收治的诊断为单侧先天性小耳畸形行Nagata法耳廓再造Ⅰ期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肋软骨获取技术不同分为传统组(2018年12月以前资料)和改良组(2018年12月以后资料),改良组综合了小切口、不切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