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并购与企业创新绩效研究——基于技术知识视角

来源 :上海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dxwindow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技进步推动产业升级,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加深,企业间竞争逐渐加剧,企业要想保持竞争优势,就要加强技术创新,提升自身竞争力;此外为了推动企业质量、效率和动力改革,国家出台了相关政策鼓励企业技术创新,如高技术制造业企业的认定、科创板的实施等。技术知识基础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关键,技术知识基础的获取来源于内部研发和外部技术并购,其中因内部研发具有周期长、风险大等弊端,技术并购逐渐成为企业快速提升技术创新能力的选择。通过技术并购,主并企业可以获得外部技术知识,通过将其转化吸收,实现技术突破,从而提升企业的创新绩效;但目标企业能否给主并企业带来积极的创新效应与并购双方所具有的技术知识规模和技术知识特性有关。因此,本文主要从技术知识的视角研究技术并购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通过梳理文献发现,国内外学者关于技术并购对企业带来的经济效应的实证研究比较少,而且关于技术相关性对创新绩效影响的研究大多也只强调技术相似性的一面;基于此,本文尝试从技术知识规模和技术知识相关性的研究视角,对技术并购后主并企业的创新产出效应和创新促进效应进行实证分析。本文选取2011-2017年制造业和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两大类中发生过技术并购的103家样本企业,构建多元回归模型进行实证研究。首先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筛选非技术并购企业及技术并购企业样本,加入技术并购的虚拟变量分析技术并购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然后从技术知识规模的角度分析并购双方技术知识规模的差异性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以及建立二项回归模型,从技术知识相关性的角度分析并购双方技术知识相似性和互补性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最后建立技术知识规模和技术知识相关性的交互项分析其对企业创新绩效的调节作用。基于并购双方的技术知识规模和技术知识相关性,系统的研究技术并购后企业的创新绩效,得出相应结论:相比非技术并购,技术并购能够带来积极的创新产出和创新促进效应;目标企业的相对技术知识规模对企业的创新绩效产生负向影响;并购双方技术知识相似性与当期技术创新促进效应呈现倒U型关系;主并企业相对知识规模负向调节技术相似性与创新绩效的关系,正向调节技术互补性与创新绩效的关系。根据上述研究结论,本文提出几点政策建议:主并企业应注重技术知识基础的积累,寻求合适的技术并购时机;在开展技术并购前,主并企业应考察并购双方相对知识规模的差异和技术知识之间的相关性,充分考虑和客观评价自身所具有的技术吸收整合能力,以提高整合效率。但本文仍存在许多不足需要进一步补充和完善:在变量的选取方面,可以从并购双方发展战略、企业文化等多角度选取变量,丰富研究视角,扩充研究样本,以及探索其他衡量创新绩效的指标,增加结论的普适度;在研究方法方面,可以加入案例分析法,将实证检验和案例研究相结合,更为针对性地分析技术并购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及可能作用的路径;在研究内容方面,需尽可能完善样本,深入研究技术相关性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倒U型关系以及拐点的确定,增加研究的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创新是推动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对于国家而言,科学技术实力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而创新能力则是科学技术进步的重中之重。在经济不断加速全球化的背景下,自主创新能力对于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显得至关重要,只有拥有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才可以在深化供给侧改革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税收政策是政府激励创新的重要手段,如何利用好这一手段最大程度的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是当前面对的重要问题。对于企业而言,
学位
自2018年底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会议通过了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并实现我国第七次对个人所得税的大型修订以来,各项减税政策实施效果一直是我国热议的话题。同时,我国居民消费需求不足现象近年来也成为被普遍关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我国需求结构比例失衡,投资率偏高、消费率偏低,经济形势整体表现出有效需求不足、缺乏持久力的状态。此外,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给全球的经济、生活带来不可逆转的影响,
学位
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外关于估值研究的文献,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对我国上市商业银行进行了理论估值计算,通过对比估算得到的内在价值和目前的市场价格,本文认为银行业普遍存在低估值现象。低估值现象的存在使得上市银行通过股权融资补充核心一级资本的能力受到了极大限制,银行的持续经营能力也受到了阻碍。因此对银行低估值现象的影响因素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原因的把握提出相应的措施将最有效率地改善银行的估值问题。首先,
学位
鉴于存款利率市场化是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的最后一步,同时也是最重要的一步,研究存款利率市场化对银行盈利性的冲击具有一定的意义。本文基于收益的角度,运用国内40家商业银行的2010年到2019年的静态面板数据,通过模型考察了存款利率市场化与非利息收入、非利息收入与国有银行、大型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农商行盈利能力之间的关系,即从非利息收入角度研究存款利率市场化对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本文一共分为六章,遵循先
学位
自二十世纪下半叶以来,全球金融市场加速发展,各市场之间的联系日渐紧密。随着固定汇率制被浮动汇率制所取代,各国货币间的汇率波动幅度明显加大,投资者迫切需要相应的金融产品对利率和汇率风险进行管理,金融期权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全球第一个场内标准化股票期权上市交易,标志着全球股票期权市场的开端。2015年2月9日,上证50ETF期权上市,标志着我国股票期权市场的开端,极大推动了我国
学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财富不断增加,物质生活水平大幅度提升,老百姓手中大多都有了闲余资金可以用于投资配置。但近几年面对P2P大面积暴雷、房地产限制性政策频繁发布、《资管新规》出台以及新冠疫情的巨大冲击,中国投资者越来越关注投资带来的各种风险,因此对合理资产配置的需求上升到了空前高度。因此结合这样的背景,本文选择了风险平价这一更加注重风险而非收益的资产配置理论详细介绍。本文首先系统得列举了资产组
学位
2019年7月22日科创板首批25家公司正式挂牌上市交易。科创板主要定位于服务高科技企业,一方面有助于提升投资者对于科创性质上市公司的信心和投资力度,但另一方面全新的制度与其他板块形成鲜明对比。长期而言,科创板对A股其他板块资金的分流势必将对其他板块的股价走势形成一定冲击。本文对2019年7月22日科创板开市前后一级市场及二级市场股市表现进行分析,着重研究了科创板开市对主板、中小板及创业板新股上市
学位
国有银行在中国金融体系中长期占据主导地位,信贷资源的供需存在长期结构性失衡。金融资产收益率高企以及实体经营利润空间的收窄,促使具有融资优势的非金融企业开始充当信用中介,为资金需求方提供流动性,成为中国影子银行体系中重要的参与主体。中国股市长久以来一直存在波动性过高的特征,股价是资本市场对上市公司未来发展前景预期的反映,股票的波动性也一直是研究资本市场的一个核心变量。股价的高波动性对企业持续稳定的经
学位
中国金融机构在金融科技方面资金投入占比逐年提升,根据艾瑞咨询的报告,预计将由2019年的20.5%逐渐提升至2023年的23.5%。金融科技不断推动金融机构的产品和服务逐渐向智能化、数字化方向转型,互联网科技企业也开始涉足金融领域,利用其自身的科技和流量优势变革原有的金融业务型态,金融机构相继成立金融科技部门,积极招聘既精通信息技术又能理解金融业务的复合型人才,积极拥抱金融科技时代的到来。金融科技
学位
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金融体系的发展逐渐走上数字化、智能化、移动化的道路。数字普惠金融正是普惠金融与信息技术交融的产物,其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型技术,将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在社会各群体及阶层中推广,大幅推动了金融行业的进步,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在出口受阻、投资增速放缓的背景下,促进消费成为保持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的必要之举。数字普惠金融可以通过大数据进行信用识别,精准、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