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H1突变对胶质瘤胆固醇代谢的影响与机制研究

来源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quf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胶质瘤(Glioma)是最常见的颅内恶性肿瘤。异柠檬酸脱氢酶(Isocitrate dehydrogenase,IDH)突变是胶质瘤最重要的遗传学改变,存在于70%~90%的II-III级胶质瘤和继发性胶质母细胞瘤(Secondary glioblastoma)。研究认为,突变型IDH产生的D-2羟基戊二酸(D-2-Hydroxyglutarate,D-2HG)是一种癌代谢物,可以导致表观遗传学异常,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IDH突变直接参与肿瘤的代谢重编程,探讨IDH突变对胶质瘤代谢过程的具体影响和机制,不仅有助于认识胶质瘤的发生过程,也为寻找相应的治疗手段提供重要基础。脑组织是人体胆固醇(Cholesterol)含量最丰富的器官,约占全身胆固醇总量的20%。胆固醇在脑组织中主要用于形成髓鞘,参与细胞膜结构,在维持大脑正常功能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由于胆固醇不能穿透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脑组织中的胆固醇主要依赖星形胶质细胞的从头合成。同时,脑组织的胆固醇稳态由胆固醇摄取、胆固醇合成、胆固醇流出三个部分共同调控。因此,与肝脏一样,脑组织也具有较强的胆固醇合成功能和调控能力,尤其是在脑组织发育的过程中。快速增殖的胶质瘤细胞,对胆固醇的需求显著增加,因此在血脑屏障破坏的基础上,胶质瘤细胞可以通过大量摄取外源胆固醇、抑制胆固醇流出,以促进细胞胆固醇蓄积。胆固醇代谢紊乱与胶质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靶向胆固醇代谢可以作为辅助治疗胶质瘤的重要手段。已有的研究证实,利用肝X受体(Liver X receptors,LXRs)激动剂,促进胆固醇的外流可以抑制胶质母细胞瘤的增殖。然而,IDH突变对胶质瘤胆固醇代谢的具体影响和关键机制尚不清楚。研究目的:明确IDH突变型胶质瘤中胆固醇的代谢特点,确定IDH突变调控胶质瘤胆固醇代谢的具体过程和关键分子机制,并探索靶向胆固醇代谢在IDH突变型胶质瘤治疗中的应用。实验方法:(1)利用TCGA数据库,分析IDH突变对胶质瘤胆固醇代谢相关分子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建立星形胶质细胞特异性突变型IDH1敲入小鼠(IDH1LSL-R132H/+;GFAP-Cre),利用薄层层析(Thin-layer chromatography,TLC)分析脑组织和原代星形胶质细胞中的胆固醇含量。在体外,分析突变型IDH1(R132H)对胶质瘤细胞U87和U251中胆固醇含量的影响。(2)利用人IDH突变型胶质瘤组织,结合星形胶质细胞和人胶质瘤细胞,分析IDH突变对胶质(瘤)细胞胆固醇合成、内流、外流和羟化等过程的影响。胆固醇合成相关分子,包括HMG-Co A还原酶(3-hydroxy-3-methylglutaryl-Co A reductase,HMGCR),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2(Sterol regulatory element-binding protein 2,SREBP2);胆固醇内流相关分子,包括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ow 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LDLR)、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1(LDL receptor related protein 1,LRP1)、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的诱导降解剂(Inducible degrader of the LDLR,IDOL);胆固醇外流相关分子,包括载脂蛋白E(Apolipoprotein E,Apo E)、ATP结合盒转运体A1(ATP-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 A1,ABCA1)、ATP结合盒转运体G1(ATP-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 G1,ABCG1);此外,胆固醇-24-羟化酶(Cytochrome P450 46A1,CYP46A1)是脑组织特异性酶,催化胆固醇发生羟基化。(3)在此基础上,我们利用结晶紫染色法、划痕实验、药敏试验,探讨阿托伐他汀和LXRs激动剂对IDH突变型胶质瘤增殖、迁移和侵袭等生物学行为的影响。结果:(1)TCGA肿瘤数据库结果显示,相较于IDH野生型胶质瘤,IDH突变的胶质瘤中,胆固醇外流与合成相关基因的m RNA水平升高,比如Apo E、ABCA1、ABCG1,以及HMGCR和SREBP2;然而,胆固醇摄取相关基因的m RNA水平降低,比如LRLR和LRP1。在此基础上,我们发现,星形胶质细胞特异性突变型IDH1敲入显著降低小鼠脑组织和星形胶质细胞中的胆固醇含量,并且破坏了小鼠大脑的髓鞘结构。在体外,IDH1突变能够降低胶质瘤细胞U87和U251中的胆固醇含量。(2)为了解释IDH突变如何降低胆固醇含量,我们分别研究了IDH突变对胶质瘤胆固醇摄取、流出与合成的影响。结果发现,(1)IDH突变通过上调CYP46A1的表达,促进胆固醇羟化,生成24-羟固醇(24-hydroxycholesterol,24-OHC)。(2)24-OHC可以直接穿过血脑屏障,并且作为内源性配体激活LXRs,进而活化IDOL介导的泛素-蛋白酶体系统,促进LDLR降解,抑制胶质瘤细胞摄取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此外,活化的LXRs还通过上调胆固醇外流相关分子的表达,如ABCA1、ABCG1、Apo E,加速胆固醇的流出。综上,在IDH突变的胶质瘤细胞中,胆固醇的摄取减少,流出增加,细胞内的胆固醇含量降低。(3)对胆固醇合成的分析结果提示,IDH突变增加了星形胶质细胞、人胶质瘤、胶质瘤细胞的胆固醇合成。(3)他汀类(Statins)药物和LXRs激动剂是两类常用的降胆固醇药物,分别作用于胆固醇合成限速酶HMGCR和胆固醇“传感器”LXRs,我们发现,IDH突变的胶质瘤细胞对阿托伐他汀(Atorvastatin,Ator)的生长和迁移抑制作用更加敏感,而对LXRs激动剂的作用相对不敏感。结论:(1)IDH突变能够显著降低星形胶质细胞和胶质瘤细胞中胆固醇的含量。(2)IDH突变能够促进胶质瘤中胆固醇羟化,增加24-OHC的产生,从而激活LXRs,导致胆固醇流出增加,并抑制胆固醇的摄取,因此减少胶质瘤细胞内胆固醇的含量。IDH突变胶质瘤中胆固醇含量的降低,能够诱导胆固醇的从头合成。因此,IDH突变型胶质瘤主要依赖自身合成的胆固醇来维持肿瘤生长。(3)IDH突变胶质瘤中,胆固醇合成增加导致其对他汀类药物更加敏感,而对LXRs激动剂相对不敏感。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三维CT(Computed Tomography)数据模拟在同一腰椎椎弓根同时置入椎弓根螺钉(Pedicle Screw,PS)和皮质骨通道螺钉(Cortical Bone Trajectory Screw,CBTS)并分析置钉成功率的影响因素,在临床研究中探讨不同螺钉固定方法应用于腰椎翻修手术(Revision Surgery,RS)中的疗效。方法:(1)应用Mimics10.0软件重
学位
研究背景脓毒症(sepsis)是机体在应对病原微生物感染时出现的以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为特征的组织器官功能障碍,是极其复杂、极具威胁又难于治疗的临床病症,也是危重患者死亡的主要病因。脓毒症免疫功能紊乱是其致病的关键原因,包括第一阶段在病原微生物、创伤等因素作用下炎症细胞大量激活、促炎介质大量释放而产生的过度炎
学位
目的:探讨我国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自然退行的规律和临床特征,包括自然退行的眼底表现、退行时程以及影响自然退行延迟的相关因素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眼科确诊为ROP且未经治疗发生自然退行患儿的临床资料。详细记录患儿性别、年龄、出生孕周(gestational age,GA)、出生体重(bir
学位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导致痴呆最常见的疾病,据估计中国现有983万AD患者。随着中国老龄化人口增多,AD将给社会医疗卫生系统造成巨大的压力。AD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疾病,致病因素十分复杂,受基因、年龄和受教育程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且目前尚无确切的致病机理和特异的干预药物。现有证据表明AD患者的血脑屏障(blood brain barrier,BBB)受到损伤,这
学位
研究背景及目的失血性休克(hemorrhagic shock,HS)指机体因创伤或失血性疾病导致短时间内大量丢失血液,进而引起严重多器官损伤最终导致死亡的病理状态。及时、快速控制出血及早期正确有效的复苏是失血性休克救治的关键环节。针对创伤失血性休克,目前国内外指南一致推荐“损伤控制性复苏策略”,其核心内容之一即“允许性低血压”的实施,也就是在出血尚未控制的阶段,采用“限制性液体复苏”和“止血性复苏
学位
【研究背景】乳腺癌(Breast cancer,BC)现已超过肺癌跃居恶性肿瘤之首。虽然三阴性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占比较少,但侵袭性强,而且由于缺乏内分泌治疗及靶向治疗的有效靶点,预后一般很差。多柔比星(Doxorubicin,DOX)属于蒽环类药物,在早期和晚期乳腺癌的治疗中可显著改善TNBC的整体生存率、延缓疾病进展,但容易产生心脏毒性
学位
研究背景食管癌是全球第六大癌症相关致死因素,也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食管癌按照组织学主要可分为两大类型: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与食管腺癌(Esophageal adenocarcinoma,EAC)。据统计,ESCC占全球所有食管癌病例的90%,并且主要发生在亚洲,东非和南美。中国是ESCC的高发地区,全世界将近50
学位
骨性错牙合畸形是一种严重的错牙合畸形,正畸治疗难度较大,而在儿童生长发育时期对错牙合畸形进行早期矫治可以缓解错牙合畸形的程度甚至纠正颌骨畸形。骨性错牙合畸形的早期矫治依赖于发育期颅颌面部骨缝对机械力学刺激的生物学响应。生长发育时期颅颌面部骨缝中存在大量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近来研究发现这个细胞群体中含有一些特异性的细胞亚群。其中Gli1(gliom
学位
涎腺腺样囊性癌(Salivary adenoid cystic carcinoma;SACC)是最为常见的唾液腺恶性肿瘤之一。其具有的嗜神经侵袭(Perineural invasion;PNI)特性,是国内外众多学者关注的热点之一。研究表明,神经营养因子在肿瘤神经侵袭中发挥重要作用,甘丙肽(Galanin;GAL)作为一种广泛分布于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的神经多肽,不但具有神经营养和神经保护的作用,也
学位
【研究背景】胃癌(Gastric cancer,GC)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在全世界范围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列第五和第三位。在中国,胃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恶性肿瘤中均排名第二。据统计,每年因胃癌死亡人数达到67.9万人。肠型胃癌的发展模式遵循Correa模型,其中肠化生(Intestinal metaplasia,IM)是重要的胃癌癌前病变。无论是否根除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