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攻击行为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以往的研究表明攻击行为会给大学生身心健康、人格发展和社会适应性等方面带来一系列消极的影响。攻击行为会受到周围不良环境的影响,学校是学生的主要学习与生活场所,校园中的现象如社会排斥与大学生攻击行为的形成有着密切联系。社会排斥是一种消极的人际关系,会导致大学生的社会联结遭到破坏,从而引发其攻击行为。但是也有研究发现社会排斥后大学生会做出更多的亲社会行为,目前没有得到一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攻击行为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以往的研究表明攻击行为会给大学生身心健康、人格发展和社会适应性等方面带来一系列消极的影响。攻击行为会受到周围不良环境的影响,学校是学生的主要学习与生活场所,校园中的现象如社会排斥与大学生攻击行为的形成有着密切联系。社会排斥是一种消极的人际关系,会导致大学生的社会联结遭到破坏,从而引发其攻击行为。但是也有研究发现社会排斥后大学生会做出更多的亲社会行为,目前没有得到一致的结论。学生在遇到冲突事件的时候,有一种对情境进行解释的认知过程,并将其自动处理为敌意或非敌意的,从而导致行为的产生。敌意归因偏向是对他人意图的敌意性解释,是一种认知加工偏向,是形成攻击行为的重要认知因素。因此,本研究探讨敌意归因偏向在社会排斥与攻击行为关系中所起的作用。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与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探讨大学生社会排斥与攻击行为的关系以及敌意归因偏向在二者间所起的作用。研究一运用问卷调查法,选取533名被试,探讨大学生社会排斥、敌意归因偏向以及攻击行为的现状及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情况,并对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考察。结果发现,大学生社会排斥、敌意归因偏向与攻击行为总体状况为中等偏低水平,社会排斥总分、攻击行为总分与敌意归因偏向在性别、年级、生源地以及是否独生子女上存在显著差异。大学生社会排斥、敌意归因偏向及攻击行为之间两两相关显著,进一步分析表明,社会排斥正向预测大学生敌意归因偏向与攻击行为,敌意归因偏向正向预测大学生攻击行为。研究二运用实验研究法,招募100名被试参加实验,自变量为社会排斥(社会排斥组/控制组),因变量为攻击行为,采用单因素被试间设计。在实验中使用社会排斥中的网络掷球范式,操纵被试的社会排斥,探究其对大学生攻击行为的影响,厘清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而探讨敌意归因偏向在二者间所起的作用。结果发现,社会排斥促进大学生敌意归因偏向与攻击行为的产生,敌意归因偏向促进大学生攻击行为的产生。敌意归因偏向在社会排斥与大学生攻击行为之间起中介作用。这些发现能够促进研究者了解大学生攻击行为的产生原因及内在机制,并且可以为心理健康教育及家庭教育提供指导,对干预大学生攻击行为提供一定思路。综上所述,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社会排斥既可以直接影响大学生攻击行为,也可以通过敌意归因偏向的中介作用对大学生攻击行为产生间接影响。
其他文献
由韩礼德提出的心理过程是语言的三大元功能子系统当中的及物性系统所包含的六个过程之一。语言的三大元功能包括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语言的概念功能由及物性系统实现。及物性系统用来描述语言使用者在现实世界(包括内心世界)的经验。其包括六个过程类型:物质过程、心理过程、关系过程、行为过程及存在过程。心理过程是及物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为语言学领域聚焦的一个话题。本研究从语言学视角分析文学作品《都柏
奇玛曼达·恩戈齐·阿迪契(Chimamanda Ngozi Adichie,1977-)是尼日利亚当代最著名的小说家之一,也是活跃在美国和世界的著名女权主义理论家。阿迪契的小说创作视野非常广阔,跨越了历史与现实,除了展现本国本民族的文化特质,也关注到了跨文化、后殖民、离散语境下的身份认同、女性主义等多方面问题。而她的短篇小说集《绕颈之物》则全方位地展现了这种广阔视野,并和其长篇小说构成一种互动,对
二战结束之后,纳粹屠犹的真相得到了很好的曝光,然而一直到1961年艾希曼审判之前,大屠杀事件在美国一直不受关注。索尔·贝娄在早年创作时,也一直在有意识地回避自己的犹太人身份。1970年发表的《赛姆勒先生的行星》是索尔·贝娄第一次直面大屠杀的作品。小说通过主人公赛姆勒在现实与回忆之间的意识流动,展现了大屠杀对犹太民族带来的各种伤害,以及20世纪60年代美国犹太群体的生活困境。本文主要从大屠杀事件入手
明治维新后,日本为跻身西方文明序列展开了轰轰烈烈的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等一系列近代国家改革,与之相对,是传统东亚世界秩序的崩溃,其重要表现之一就是明治前期日本汉学的整体衰退。然而在此历史进程中,与汉学关系密切的汉文学,特别是汉诗却展现出“回光返照”般的繁荣景象。汉诗的明治再兴与日本的对外扩展是同步展开的,充当了表述征伐同时也是表述帝国的急先锋。本论文即将目光聚焦于日本人甲午战争主题的汉诗写
尽管近些年我国青少年儿童体质健康状况有所好转,但其整体水平仍然较低,尤其是居住在城市地区的儿童青少年,其根本原因则是身体活动的缺乏。在传统教育观念下,一些家长认为:参与体育锻炼会耽误学生学习时间,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下降。然而,近期不断增加的研究成果表明:身体活动能通过改善脑功能提高学习成绩,但目前有关身体活动对学习成绩影响的研究证据尚不充足。因此,本文对初中生身体活动与认知能力、学业成绩的关系
社交媒体越来越多地参与到人们的生活中,人们在网络上进行的与自我相关的展示与交流,被称为线上自我表露,已成为人们寻求社交需求满足的重要途径。现有研究显示,社交需求满足程度不同的人会带来不同的孤独感水平,呈现出不同的表露特点,而近期不同孤独感水平的个体进行线上自我表露的特点成为研究者关注的重点。但在孤独感与线上自我表露的关系研究中,二者之间的作用机制还不明确,存在着不同的理论解释。本研究试图基于使用与
自中国成功申办2022年冬季奥运会以来,国内冰雪系列政策相继出台,凸显强调且统筹规划了冰雪经济在“十四五”时期的关键地位,随着社会资本逐渐活跃和群众热情急剧攀升,国内冰雪旅游加速进入黄金发展期。位于内陆的西北五省区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和雄浑厚重的产业发展潜力,各省区在逐步加快冰雪旅游的投入和优化下,旅游业转型迭代带来的诸多问题日渐显露,冰雪旅游产业空间较分散,省区不均衡、产业待完善等现状阻碍
阿米塔夫·高希新作《枪岛》是作家表征当今全球气候变化下人类心理失调现状的尝试。然而现有的研究却极少关注到高希作品中的暗恐。笔者发现,相比于传统的生态小说直接描写生态危机的手法,高希通过对怪诞事件和由此引发的暗恐心理的描写来表征现代人面对全球生态危机时的认知失调,并借此揭示了西方现代思维框架的思想渊源,并基于少数族裔作家的文化视角,提出了在全球视野下历时地审视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思想。暗恐使得《枪岛》
菲利普·金德里德·迪克(Philip Kindred Dick,1928年12月16日-1982年3月2日)是美国最重要的科幻作家之一,共创作了44部长篇小说和约121篇短篇小说,其中多部作品被改编为热卖电影。1963年凭借《高堡奇人》获雨果奖,1975年凭借《流吧!我的眼泪》获坎贝尔奖。他的小说不仅展现了科幻文学所独有的奇思妙想,而且其主题广泛且深刻,涉及社会、政治与超验的哲学与神学等多个领域。
Lerner发现人们需要相信自己生活在一个公正的世界里,人们能得其所应得,这就是公正世界信念。它帮助人们保持对世界的可控感和可预测性,因而对每个人都很重要。以往研究普遍认同,公正世界信念包括两个维度,自我公正世界信念与一般公正世界信念。自我公正世界信念是指个人从自身角度认为世界对自己是公正的,多与亲社会行为有正相关,而一般公正世界信念则是指个体以旁观者的视角认为世界对待别人是公正的,与严厉的社会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