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托槽隐形矫治器上颌牙性扩弓设计及其临床疗效的探究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xianwei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初步探究无托槽隐形矫治器上颌牙性扩弓的最适预设扩弓量,评估无托槽隐形矫治器非减数矫治的临床疗效,为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材料和方法从2016年09月至2021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大学路口腔正畸科就诊的患者中选择使用隐适美隐形矫治器完成包含上颌牙性扩弓的非减数正畸治疗且符合排纳标准的成年患者共66例,其中男性32例,女性34例,年龄(24.6±6.7)岁。收集矫治前(T0期)、计算机模拟扩弓后(T1期)、实际扩弓后(T2期)的牙列三维数字化模型以及矫治前的头颅侧位片、曲面断层片、CBCT及正面微笑照片,正畸治疗结束后的全牙列三维数字化模型和曲面断层片。(1)将患者T0期、T1期、T2期牙列三维数字化模型导入Geomagic Wrap.2017中进行测量并计算出每个样本上颌各牙位的预设扩弓量(y)、实际扩弓量(x)、扩弓效率(e)、预设整体扩弓量(y0)、实际整体扩弓量(x0)、整体扩弓效率(e0),绘制x、y之间以及x0、y0之间的散点图,对预设扩弓量与实际扩弓量、预设整体扩弓量与实际整体扩弓量进行线性回归分析,求出线性回归方程。(2)采用隐形矫治器治疗复杂度评估工具(CAT-CAT)对66例患者矫治前的头颅侧位片、曲面断层片、正面微笑照片以及三维数字化模型进行正畸治疗难度评估。依照美国正畸专委会评价系统(ABO-OGS)对66例非减数矫治结束后的牙列三维数字化模型、曲面断层片进行临床疗效评估。绘制CAT-CAT分值与ABO-OGS得分之间的散点图,应用线性回归分析探究隐形矫治器非减数矫治的临床疗效与纳入病例难度之间的关系,从而验证无托槽隐形矫治器非减数矫治疗效的可靠性。结果1、各样本矫治后各个牙位的牙弓宽度较矫治前各个牙位的牙弓宽度均有显著增加(P<0.05),但各个牙位的实际扩弓量均显著小于预设扩弓量(P<0.05)。尖牙、第一前磨牙、第二前磨牙、第一磨牙、第二磨牙的平均扩弓效率分别为[(64.51±8.08)%]、[(68.62±6.48%]、[(64.34±5.51)%]、[(44.08±8.77)%]、[(28.99±10.36)%];尖牙、第一前磨牙、第二前磨牙、第一磨牙的平均整体扩弓效率分别为[(56.70±6.97)%]、[(60.05±5.19)%]、[(55.33±5.56)%]、[(33.64±10.75)%]。2、各牙位预设扩弓量(y)与实际扩弓量(x)的散点图呈线性,估计尖牙、第一前磨牙、第二前磨牙、第一磨牙、第二磨牙预设扩弓量与实际扩弓量的线性回归方程分别为 y=-0.181+1.79x(r=0.96,P<0.05)、y=-0.299+1.72x(r=0.98,P<0.05)、y=-0.285+1.79x(r=0.96,P<0.05)、y=-0.626+3.26x(r=0.90,P<0.05)、y=-0.442+5.04x(r=0.89,P<0.05);各牙位预设整体扩弓量(y0)与实际整体扩弓量(x0)的散点图呈线性,估计尖牙、第一前磨牙、第二前磨牙、第一磨牙预设整体扩弓量与实际整体扩弓量的线性回归方程分别为y0=-0.306+2.24x0(r=0.98,P<0.05)、y0=-0.359+2.04x0(r=0.97,P<0.05)、y0=-0.337+2.18x0(r=0.96,P<0.05)、y0=-0.18+4.14x0(r=0.72,P<0.05)。3、66例患者CAT-CAT治疗难度评估均值为34.90±11.30,其中最大值为64,最小值为14;66例患者非减数矫治结束后ABO-OGS治疗效果评估均数为19.89±5.59,最大值为29,最小值为10。在ABO-OGS评分系统各单项评价标准中,计分均值较高的有以下四项:牙齿排列、后牙边缘嵴高度、后牙颊舌向倾斜度、咬合接触,分别为 3.65±2.90、3.09±1.72、3.52±1.38、3.91±3.03。邻接关系在所有评价项目中计分均值最小,为0.38±0.83。4、66例患者矫治前CAT-CAT难度得分散点图中各点分布较分散。CAT-CAT难度得分与矫治结束后ABO-OGS疗效得分之间相关关系不显著。r=0.461,R2=0.213(P<0.05)。5、根据ABO-OGS临床评测标准,66例患者中得分达到疗效优秀标准的病例共39例,疗效优秀率为59.09%,得分达到疗效合格标准的病例共66例,疗效合格率为100%,疗效不合格的病例共0例。结论1、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可以实现上颌牙性扩弓,其扩弓效率佳,整体扩弓效率稍低。2、各牙位预设扩弓量关于实际扩弓量的线性回归方程可以对无托槽隐形矫治器上颌牙性扩弓量的合理设计提供一定的指导。预设整体扩弓量关于实际整体扩弓量的线性回归方程能对不允许过多颊倾代偿的上颌牙性扩弓病例的扩弓量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3、通过线性回归分析,无托槽隐形矫治器非减数矫治疗效基本不受病例难度的影响。4、无托槽隐形矫治器针对轻度拥挤不同难度的非减数矫治病例能够实现良好的矫治效果。但在使用隐形矫治器非减数矫治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对后牙咬合接触、转矩及牙齿扭转的控制。
其他文献
背景近年来受大气污染和人口老龄化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人患有肺部疾病。在中国,肺癌的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早期发现、诊断和治疗对于防止肺癌的发展仍然很重要,也是提高肺癌生存率的重要方式。肺结节是肺癌早期的影像学表现。随着大数据技术的普及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越来越多应用于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人工智能通过自动化学习,分析肺部结节的核心影像学特征,最终得出肺部结节恶性概率。人工智能技术可以降低恶性
学位
尽管先天性心脏病在手术治疗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治疗仍然是临床面临的棘手问题。特别是室间隔缺损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患者,外科手术后仍然伴随着较高的死亡率和远期不良预后。而单向活瓣补片技术可减轻右心压力,减少围术期右心衰的风险。但是随访时间相对较短且关于采用单向活瓣补片的可手术性讨论较少。对于“手术边缘”的患者,能否采用单向活瓣技术以降低死亡率和远期不良预后,在什么临界指标下采
学位
目的探究食管印戒细胞癌(ESRC)与其它类型腺癌(EAC)的临床特征、治疗方式和预后的异同,讨论食管印戒细胞癌作为食管腺癌的一个罕见亚型是否能够作为一个独立风险因素加以重视,以期为临床诊疗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基于美国癌症中心的监测,流行病学和最终结果数据库(The Surveillance,Epidemiology,and End Results,SEER),采用回顾性的研究方法,并纳入2004年至
学位
目的揭示肺腺癌的独立预后因素,构建预测肺腺癌特异性生存率的列线图模型,为医生实施个体化治疗决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地分析了在SEER数据库中所整理的2010-2015年经病理学确诊为肺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通过Lasso回归分析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方法,去筛选肺腺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以已筛选出的独立预后因素为构建列线图模型的变量,建立预测肺腺癌患者1年,3年,5年特异性生存率的预测
学位
研究背景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发达国家的预期寿命有了显著增长。因此,人口老龄化比例持续增加,据预测,到2030年,美国65岁以上的人口将占据总人口的20%左右,在欧洲,到2050年,平均年龄将增加3.8岁。目前超过一半的心脏外科手术是在75岁以上的患者中进行的。而随着我国国情的改变,经济迅速发展,生活居住条件得到了巨大的改善,人口结构层次不断向着发达国家靠近,人口老龄化也越来越成为社会问题,随之带来的
学位
背景与目的角化棘皮瘤(keratoacanthoma,KA)是一种来源于毛囊皮脂腺滤泡的上皮性肿瘤。该病的生长方式较独特,可在短时间内迅速生长并具有自我消退的特性,一般好发于中老年人曝光部位或长有毛发的皮肤。目前KA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紫外线辐射、外伤、化学致癌物、免疫抑制、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等有关。KA主要分为单发型、多发型、泛发发疹型三种,其中单
学位
目的通过建立早期隐裂上颌第一磨牙不同修复方式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牙体组织的应力情况,以期为早期隐裂牙的修复方式提供力学理论参考。方法1.CBCT扫描获得上颌第一磨牙影像,Mimics、Geomagic及Solidworks软件生成实体模型。2.在上颌第一磨牙实体模型的基础上,Solidworks软件构建隐裂牙模型(A组),根据修复形式及修复材料的不同,建立树脂嵌体(B1组)、瓷嵌体(B2组)、部
学位
针对小电阻接地系统发生单相高阻接地故障时存在的保护死区问题,依据接地线路与正常线路零序电流相位存在明显差异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余弦距离和DBSCAN聚类的小电阻接地系统选线方法,通过计算馈线零序电流余弦距离矩阵并结合DBSCAN聚类算法实现选线。对于工程中零序电流互感器极性错误,通过对零序电流进行预处理,进一步提高选线的可靠性。通过仿真验证所提方法在单相高阻接地、谐波干扰、零序电流互感器极性错误、
期刊
研究背景和目的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全世界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就是肺癌(Lung cancer,LC),肺癌也是全球癌症相关死亡的最主要原因,严重的威胁着人类的健康。肺癌根据其组织学类型可以分为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以及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其中,肺腺鳞癌(Adenosquamous carcin
学位
第一部分 扩散张量成像的影像组学特征预测成人型弥漫性胶质瘤患者的分子分型背景脑胶质瘤是最常见的颅内肿瘤病变,相较于其他颅内占位性病变,如脑膜瘤、听神经瘤及室管膜瘤等,原发性脑胶质瘤具有较高的侵袭性及破坏性,以致其治疗最为复杂且预后不佳。其中胶质母细胞瘤(WHO IV级)恶性程度最高,中位生存期仅15个月左右。近年来针对胶质瘤遗传分子标志物的研究表明,原发性胶质瘤中的遗传分子信息与患者的总生存时间和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