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后殖民理论视角论林纾的翻译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lig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80年代末期,后殖民理论被应用到翻译研究中去,形成了后殖民翻译理论。该理论超越了传统翻译研究中文本的局限,转而对影响翻译活动的社会,历史,政治等其他因素进行研究。后殖民翻译理论关注翻译中强势文化和弱势文化之间的权利差异,从弱小民族和弱势文化的角度来探讨文化交流中的翻译问题。林纾作为我国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的一名翻译家,所从事的大量翻译活动正是在中西文化交流不平等时期进行的,因此本文试图从后殖民理论视角来研究林纾的翻译,以期能为林纾的翻译研究提供新的思路。本文通过个案研究和对比分析的方法,对林纾的《黑奴吁天录》和黄继忠的《汤姆大伯的小屋》进行了对比研究,旨在找出同一部作品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译本中存在哪些差异,进而找出林纾翻译所独有的特点,并尝试在后殖民语境下对林纾的这些翻译特征进行分析,阐明其产生并存在的合理性。通过对比分析,作者发现林纾的翻译特点大体上可总结为以下两点:一是林纾的翻译中存在大量删减,增补和改译的情况;二是林纾的翻译采用归化为主的翻译策略,对原文中大量出现的西方思想和文化行了处理,使其融入到传统的中国语言文化框架之内。论文主体核心部分对以上所列林纾翻译的特点进行了后殖民语境下的分析,并得出以下结论:首先,林纾所处的社会、历史和文化背景是后殖民视角下影响林纾翻译的重要因素之一;其次,后殖民语境下林纾的政治态度关系到他对译文文本的选择,也影响着他对翻译策略的选取;最后,根据后殖民翻译理论,林纾把翻译视为一种抵抗外来思想文化入侵的手段,并因此采取了归化为主的翻译策略以达到翻译的解殖民化作用。论文继而对林纾的这种独特翻译方法在当时的历史时期所起的作用进行了论述,指出他的翻译不仅给当时的中国文学带来了启示,更加从政治层面对整个国民的思想乃至中国政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文章最后进行全面总结并指出了未来研究中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概之,本文旨在将林纾的翻译活动置回于当时具体的社会、历史、文化语境中去,从后殖民主义理论视角来探析影响其翻译活动的外部因素,以期丰富林纾翻译研究的视角。
其他文献
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与原发性肝癌密切相关,是重要的肝癌诊断因子,在临床中对于肝癌定性诊断、肝癌预后和治疗肝癌药物的疗效评价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对甲胎蛋白异
德意志民族是欧洲民族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近现代以来广泛分布于欧洲的中东部地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特别是东欧地区的政治格局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这对德意志民族的分布
氧化石墨烯(Graphene oxide,GO)具有丰富的含氧官能团,比表面积较大,生物相容性良好,且可在水中稳定分散,因此在生物医药领域得以广泛研究。但是它在磷酸盐缓冲液(phosphate buffer solution,PBS)中易于沉积,从而影响其载药特别是释放性能,因此,对GO进行PBS中分散稳定性的改善是必要的。为进一步提高GO的比表面积,同时通过有序纳米结构调控药物分子的释放速率,利
随着社会发展对写作的需要及写作学科的发展,目前对写作活动的研究趋于深入化、细致化。被动写作在写作活动中占有较大的分量,然而被动写作中存在的一些困惑影响了写作活动的
目的:探析冠心病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对其治疗依从性及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临床选择2014年7月-2015年5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
本篇论文通过分析汉英被动语态在结构形式方面的差异,指出英语属于结构被动句,被动形式比较明显,主要通过动词的屈折变换来表现,而汉语属于意义被动句,比较模糊,有些没有明显
众所周知,每个富有民族特色的舞蹈一定与当地的地域文化以及人文环境的影响密不可分。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舞蹈艺术不但没有湮没,反而不断经过改进和融合,传承了一代又一代,凝集了
Ti(C,N)基金属陶瓷因其具备高硬度、强度、耐磨性,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抗蠕变性能,常被用在机械、冶金多种行业和领域。但是它脆性大、韧性及耐冲击能力差,难于制成尺寸大,形状复
S矿业公司最早引进南非铸造级铬矿进入中国,目前中国市场年需求量为26万吨。2007年开始,随着竞争的加剧和经济环境的走弱,企业外部经济环境、行业环境、内部管理都发生了变化
目前对空气中挥发性有机污染物(VOCs)的治理是环境领域的重要问题。最常见、最典型的VOCs是甲苯,基于太阳能利用的光催化技术在控制甲苯等VOCs方面表现出十分重要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