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到对立:村寨社会结构与国家边疆建设策略——基于20世纪上半叶川西北羌族村寨的调查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fter_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家边疆建设是现代民族国家形成和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建设理论讨论的焦点问题。通过对不同国家不同时期国家边疆建设实践的研究,可进一步拓展现代民族国家建设路径的讨论,也能更好的丰富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认识。中国广袤且差异明显的边疆社会的存在及复杂的现代民族国家构建过程,为这种研究的有效展开提供了广泛的空间。从已有的国家边疆建设实践和相关研究出发,国家权力取代边疆社会权力进行直接统治和国家权力与边疆社会权力联盟的间接统治,是国家边疆建设的两种主要策略选择。不过,从20世纪上半叶地处川西北边疆的杂谷脑河流域内的国家建设实践来看,已有的这两种策略并不能完全代表国家边疆建设策略的全部形态,也未能反映出这些策略的形成和变化过程。国家边疆建设策略从来都不是既定的,也不是国家对边疆铸模的过程,而是国家与边疆社会持续互动的结果。为了进一步丰富国家边疆建设及其策略选择的相关研究,本文从中国现代民族国家构建的起始时期出发,以20世纪上半叶地处川西北边疆的杂谷脑河流域地方及其所辖的村寨社会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总结了这一时期内不同时段国家针对该地区所采取的主要建设策略及其变化过程,并从边疆社会内部出发探究了影响国家边疆建设策略选择及其变化的主要因素。从研究来看,这一时期的国家在该地区的建设策略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变化:一是王朝国家末期,国家权力与村寨传统权威联结形成的“因俗而治”策略;二是地方国家时期,国家权力与村寨经济精英联盟形成的联合统治策略;三是中央国家统治时期,国家权力寻求对村寨社会的强力控制而形成的竞争性统治策略。尽管从国家宏观层面看,国家边疆建设目标的变化是影响国家边疆建设策略的主要因素,但国家目标本身并不能决定具体的国家策略选择。村寨作为杂谷脑河流域边疆社会最为基本的构成单位,是国家在该区域开展边疆建设的主要着力点,从村寨社会内部出发,可以发现,这一时期国家边疆建设策略的选择和变化与村寨社会性生产结构的变化有着更为直接的联系。村寨社会性生产结构的变化决定了村寨内部权力构成,村寨不同权力主体自我权力的塑造及其本身能力的变化影响着国家边疆建设策略的选择及其变化。为了更好的体现这种联系,本文以杂谷脑河流域内汉番贸易的发展、鸦片种贩网络的形成及国家鸦片“禁政”的实施为主要线索,呈现了不同时期村寨社会性生产的结构形成和变化,及由此对国家边疆建设和策略选择产生的影响。研究发现,国家边疆建设实际比已有研究更加根植于边疆社会,边疆社会基本构成单元内的社会性生产结构及由此所形成的权力关系影响着国家边疆建设和策略选择。这也就意味着边疆社会常具有更为复杂的社会性特征,尤其是对中国传统边疆社会而言,其所体现出的历史性、结构性和独立性等多种属性,使得这一时期国家以政治“一体化”为目标的边疆建设注定不可能是简单的和容易的,面临着来自边疆社会内部的诸多挑战。本文虽然以历史性研究为主,但对认识中国国家边疆建设历程及国家与边疆社会关系的变迁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其他文献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我国出现了严重了生态环境危机,严重的环境污染成为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态环境的向往构成严重挑战。在环境危机中的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处于高发态势,突发性环境环境危机与一般的环境污染危机相比,其最大的特殊之处在于它没有固定和常态化的污染排放途径,因此,其一旦发生往往事发突然、来势凶猛,并带有严重的不确定性,污染物在短时间内的
学位
农民的生产生活空间不仅是生产和生活的场所,也是经济社会组织和社会治理的场域。乡村社会治理正是以此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农民的生产生活空间不仅体现了农民与农村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也内含复杂的政治与权利关系。空间并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可以塑造和建构的。农民生产生活空间的形成和变化不仅深受经济社会制度、管理体制和政策的影响与制约,也对社会政治关系、政治秩序以及乡村治理结构和治理方式产生直接而深远的影响。对
学位
地方政府参与产业打造的动机、策略与行为是经济社会学领域一个经久不衰的研究议题。在既有关于产业打造的研究中,强调国家和政府主导作用的国家中心主义视角始终占据主流,该视角侧重于探讨宏观制度环境对地方政府产业选择策略的形塑,却相对忽视了市场建构过程中自下而上的力量。本文则呈现了企业家作为关键行动者推动新兴产业发展的故事,他们提出一个“中国有机谷”的产业发展“构想”并成功吸引了地方政府的注意力,此后在多元
学位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从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一直致力于发展生产、消除贫困的工作,并在改革开放之后正式大规模推进扶贫工作。党和国家始终心系人民,围绕着改善民生,带领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美好生活的目标在贫困治理的道路上不断的艰辛探索,并取得了阶段性的重大成就,使人民的生活水平总体上得到了提高。随着扶贫工作的不断深入,中国传统的扶贫方式不再适宜深度贫困问
学位
新中国贫困治理工程的巨大成功内含特定的时空因素和中国特色政治制度与治理体系的内在机理,积累了相当丰富的政策经验且有经过实践检验的理论体系,贫困治理机制在理论指导与实践检验的双向优化过程中螺旋式发展。结合中国农村贫困治理制度发展过程与长期的实践经验,本文认为中国的贫困治理是一个“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刚性与弹性耦合”的过程,即既具备以“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先富带动后富,实现共同富裕”为核心内容的战略
学位
任何社会治理都是在一定的时空存在运行的。一定的空间是城市治理的对象,也是城市治理的基础。空间单元的封闭与开放直接影响到城市治理体制、运行方式及治理方法与效能。正因如此,城市治理空间的结构与特征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与关注。特别是2016年2月2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要求“新建住宅要推广街区制,原则上不再建设封闭住宅小区。已建成的住宅小区和单位大院要
学位
生物体在长期的演化过程中为了适应外部环境,会调整机体内的生理活动以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从而形成一个约为24 h周期的生物节律,即生物钟。生物钟可以使机体预见这些变化,并做出积极的改变以适应这些变化。在分子水平上,脊椎动物的生物钟核心机制是基于转录/翻译的反馈调节环路。为了维持每日的昼夜循环,生物钟必须以正确的周期、相位和振幅紧密地调控数千种mRNA和蛋白质的节律性表达,从而驱动各项节律性的生理活动。
学位
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在资源配置和提升实体经济效率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当前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转型过程中,如何缓解工业化进程所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绿色金融是必不可少的配套支撑,并被赋予了更多的责任和使命。本文重点研究了在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宏观经济转型的进程下如何充分考虑绿色发展因素,在政策层面如何引导金融市场对绿色发展提供有效支持,不仅使金融体系向绿色化方向发展,更要支持
学位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以及城镇化的不断推进,乡村社会随之发生了巨大变化,乡村社会主体多元化、社会矛盾多样性、利益需求多元性等变化了的社会现实亟需乡村治理体系升级换代。2013年,浙江桐乡市的乡村治理地方实践探索对此作出了最新回应,最先践行并提出了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的乡村治理体系。随后,全国多地开启了“三治融合”乡村治理体系建设的实践探索之旅,关于该治理体系的实践样本与建设经验逐渐多元与丰
学位
从起源与形成来看,产权并不仅是国家强制界定和实施的一种私人之间的合约,它还是基于乡土社会的内在逻辑而演化形成的一套关系与规则。产权的稳定性依赖于国家权力对其保护的有效性,而国家的治理则建立在以产权为核心的经济基础之上。本文的研究基于这样一种问题意识,即在面对带有剥削性质的以高租佃率为主要特征的租佃关系时,佃农为何没有形成对地主明显的反抗行动?本文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以四川省乐至县三教观村为研究对象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