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肢复杂性区域疼痛综合征Ⅰ型大鼠模型的建立及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对其镇痛作用的研究

来源 :山西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tie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复杂性区域疼痛综合征Ⅰ型(Complex regional pain syndrome type I,CRPS-I)是一种好发于四肢的慢性疼痛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预后高度可变、尚无特异性的治疗方法,往往带给患者较高的经济负担。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在CRPS-Ⅰ型人群中上肢的发生率远高于下肢。目前已提出的动物模型更多地模拟了下肢CRPS-Ⅰ型。贴近于临床真实情况的动物模型更有利于临床前研究成果向临床应用的成功转化,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上肢CRPS-Ⅰ型动物模型。有氧运动具有简便易行、方式多样、低价的特点。已有研究证明有氧运动可对某些神经病理性疼痛疾病产生镇痛作用。然而目前国内外对中等强度有氧运动缓解CRPS-Ⅰ型疼痛的研究尚少。目的:1.建立一种上肢CRPS-Ⅰ型大鼠模型。2.在上肢CRPS-Ⅰ型大鼠模型中,初步探究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对CRPS-Ⅰ型的镇痛效果。方法:1.第一部分:选取270g-290g健康雄性大鼠24只,随机分为2组,假手术组(Sham组):n=6,上肢CRPS-Ⅰ型模型组(CRPS-I组):n=18。CRPS-I组用一内径为3.5mm的O型丁腈橡胶圈套扎大鼠左前肢近腕关节处,3h后切断橡胶圈恢复再灌注;Sham组用一切断的内径为3.5mm的O型丁腈橡胶圈松散包绕大鼠左前肢近腕关节处,3h后移除。于不同时间点动态观察2组大鼠患侧前肢的大体形态,患侧及健侧前爪皮温差、爪厚度差、机械刺激缩足阈值(Paw withdrawal mechanical threshold,PWMT)、热刺激缩足潜伏期(Paw withdrawal thermal latency,PWTL),用ELISA法分别检测CRPS-I组大鼠造模前、再灌注后1d、再灌注后7d、再灌注后28d血清P物质(substance P,SP)水平。2.第二部分:选取270g-290g健康雄性大鼠18只,随机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control组):n=6,上肢CRPS-I模型组(CRPS-I组):n=6,跑台干预组(CRPS-I+E组):n=6。CRPS I组及CRPS I+E组按照第一部分造模方法建立上肢CRPS-Ⅰ型大鼠模型;造模后CRPS-I+E组先进行3天适应性跑台训练,后行7天中等强度有氧跑台运动;control组及CRPS-I组不加任何干预。7天正式跑台运动结束后分别测量三组大鼠PWMT值,用ELISA法测定三组大鼠血清SP水平。结果:1.第一部分:(1)与Sham组相比,CRPS-I组大鼠患侧前爪在O型橡胶圈套扎过程中出现缺氧紫绀现象,于去除O型橡胶圈恢复再灌注后30min出现明显充血红肿;造模后大部分大鼠出现前爪趾屈呈半握拳状的异常姿势,并于再灌注后5天左右得到缓解。(2)与Sham组相比,造模后30min、24h观察到CRPS-I组大鼠患侧前爪较健侧显著增厚(P<0.05);于造模后48h后恢复正常(P>0.05)。(3)与Sham组相比,造模后30min、2h、4h观察到CRPS-I组大鼠患侧前爪皮温较健侧显著增高(P<0.05);造模后24h,CRPS-I组患侧皮温仍高于健侧,但与Sham组相比,两组皮温差值不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4)造模前Sham组与CRPS-I组相比双侧前爪PWMT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Sham组相比,造模后5d、7d、14d、21d、28d观察到CRPS-I组患侧前爪PWMT显著降低(P<0.05),提示CRPS-I组大鼠患侧前爪出现了机械痛觉过敏,且至少可维持4周;4周内观测期内,偶有CRPS-I大鼠健侧偶发出现PWMT值明显降低,但经综合统计分析,与Sham组健侧相比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5)与Sham组相比,造模后5d、7d、14d、21d未观察到CRPS-I组大鼠患侧及健侧前爪PWTL降低(P>0.05),提示CRPS-I组大鼠双侧前爪并未出现热痛觉过敏现象。(6)与造模前相比,再灌注后1d及再灌注后7d CRPS-I组大鼠血清SP水平显著升高(P<0.05),再灌注后28d血清SP水平与造模前相比已无统计学差异(P>0.05)。2.第二部分:(1)与CRPS-I组大鼠相比,中等强度有氧跑台运动干预后,CRPS-I+E组大鼠患侧前爪PWMT显著升高(P<0.05),表明其患侧前爪机械痛觉过敏程度减轻。(2)与CRPS-I组大鼠相比,中等强度有氧跑台运动干预后,CRPS-I+E组大鼠血清SP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1.通过诱导大鼠前肢长时间的缺血再灌注损伤可建立上肢CRPS-Ⅰ型动物模型,该模型模拟了CRPS-Ⅰ型患者肢体红肿、皮温升高、机械痛觉过敏(至少维持4周)等临床表现,可作为人类CRPS-Ⅰ型发病机制及疗法研究的有益工具。2.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可发挥镇痛作用,降低CRPS-Ⅰ型大鼠伤害性感受。
其他文献
<正>以员工归属感为出发点的企业文化,能够引导企业的管理人员对员工诉求予以更多的关注,进而鼓励员工根据企业发展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使其与企业共同进步。企业从员工归属感角度出发建立企业文化,结合企业精神和物质文化对员工进行激励,可收获良好的激励效果,进而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保持活力,创造优秀业绩。
期刊
当前,虽然从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的学生学习了平面设计的知识,但是职业技能、软件应用能力、复合能力、创新意识均达不到企业的要求。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本文提出了通过建立“学校工作室”优化平面设计教学的方法。通过调研,了解了当前中等职业学校平面设计教学存在的问题,结合“学校工作室”运作的特点提出优化策略。
期刊
目的:SD大鼠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后,抑制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1,HMGB1)释放,观察脊髓损伤部位中星形胶质细胞(Astrocytes,Ast)极化相关蛋白的表达,轴突生长情况与运动功能的恢复情况。通过对体外培养的大鼠Ast进行划痕损伤,观察星形胶质细胞极化与HMGB1、Cdc42、α-Actinin4蛋白表达情况
学位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辅助微创血肿清除术与单纯保守治疗两种治疗方式对丘脑基底节区中小量血肿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山西白求恩医院神经外科自2020年3月至2021年6月收治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92例自发性丘脑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进入研究,随访至终点的患者87例(其中4例患者失联,1例患者及家属交流困难),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手术组及保守治疗组2组,其中手术组患者45例,采用立体定向辅助微创血肿
学位
目的:通过研究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患者膝关节疼痛与X线、MRI检查结果中结构改变的相关性,从而探究疼痛的来源,为临床针对性治疗提供依据。此外,探究KOA关节各结构改变之间的相关性,加深对KOA病理学及临床表现的理解。方法:收集山西白求恩医院在2020年03月01日至2021年12月31日期间收住骨科及门诊KOA患者150例,详细记录患者一般情况并进行西安大略
学位
目的:通过体外培养的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与外源性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及髓鞘碎片共同培养以模拟脊髓损伤后血脊髓屏障(BSCB)中内皮细胞的损伤环境。观察HMGB1对髓鞘碎片介导下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吞噬情况变化时细胞黏附功能的变化情况,探讨HMGB1对髓鞘碎片介导的大鼠血脊髓屏障中内皮细胞黏附功能的作用及机制方法:第一部分:观察外源性HMGB1与髓鞘碎片共同培养后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黏附
学位
目的:探讨米拉贝隆与索利那新治疗双J管置入术后膀胱痉挛症状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单盲临床实验设计,筛选出90例在我院行双J管置入术的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按1:1:1的比例将患者分为3组。索利那新组术后当日开始口服琥珀酸索利那新5mg qd,米拉贝隆组术后当日开始口服米拉贝隆50mg qd,对照组仅在术后出现膀胱痉挛疼痛发作时予以吲哚美辛栓直肠栓剂25 mg镇痛对症处理,三组其余治疗及护
学位
目的:通过高频超声测量产后6周女性腹部静息状态及屈曲状态下3个位点的腹直肌间距(IRD),比较不同状态不同位点的IRD及腹直肌厚度,探讨腹直肌分离(DRA)的影响因素,为预防产后腹直肌分离及采取适当干预措施提供指导。方法:选取2020年12月至2022年1月我院妇产科门诊行产后6周复查女性116例,高频超声测量静息状态、屈曲状态下两组3个位点(脐上3cm、脐水平、脐下2cm)的IRD及两种状态下平
学位
目的:1.通过在X线和CT影像学下观察股骨转子间骨折,判断外侧壁的完整性及冠状位骨折是否存在。2.利用X线和CT影像学分别进行股骨转子间骨折AO分型(2018版)分类,探讨三维CT的优势及X线分型不足。3.提出新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CT分型,提高术前分型一致性。方法:本研究通过收集2018年1月至2021年4月就诊于我院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112例,皆具有完整的术前X线和CT三维重建。由4名观察
学位
<正>科学是反映社会、事物客观规律的分科知识体系,象征革新、进步以及理性。干部选拔工作应遵循科学规律、贯彻科学精神、采用科学方法,将干部的选拔、培养、任用、管理标准化、程序化。医院中,干部的素质能够直接决定医院的管理水准以及服务水平。医院必须加强对筛选、任用干部工作的重视,基于科学性、规范性选拔素质优良的干部人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