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与适应:湖北第一监狱研究(1907~1945)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kuma5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西方列强的隆隆炮声,历史的年轮驶入风云变幻的近代,在变法图强的改革氛围中,鲜少为人措意的狱政管理制度也开启了新旧交替的嬗变。作为国家实施阶级统治的暴力机器,监狱承载着时代所赋予的行刑理念和管理宗旨,监狱的改良转型实与时代的变迁、社会文明进步有密切的联系。本文拟以官方档案、司法报刊等原始史料为基础,试图对1907至1945年湖北第一监狱内部管理运行情况进行动态的考察和分析,以微观个案研究为切入点,关注监狱在不同历史发展时期管理体制建设和改良措施的推行及实践效果,以期系统了解近代湖北地区新监改良发展的具体面相。
  本文除绪论和结语外,主体部分共分四个章节,按照时间脉络详细梳理了湖北第一监狱在晚清民国时期的发展样貌,尤侧重对其改良实施进程的考察。
  第一章主要论述清末狱制改良兴起的背景和湖北省城模范监狱的筹办。清末狱制改良的肇兴实迫于当时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一一封建牢狱积弊的爆发、西方狱政改良观念的传播、以及收回治外法权的政治压力等因素。监狱改良的倡议得到手握实权、倾向改良的地方督抚张之洞等人的支持,张之洞在督政湖北期间亲自创办湖北省城模范监狱,虽然规模形式较备,但囿于种种客观条件,改良计划多未落实。
  第二章主要介绍民国成立至抗战爆发前湖北第一监狱内部管理体制建设和改良实施进展。抗战爆发前,湖北第一监狱在内部组织上已经形成较为完善的“三科两所”管理体制,狱官的设置和待遇也更加科学规范,整体素质有所提升。在人犯管理方面,监狱除践行基本的关押戒护、卫生给养等职能外,更对囚犯辅以劳役作业和教诲教育等改良措施,体现出一定程度的进步和发展。
  第三章主要讲述战时湖北第一监狱的迁徙与演变。抗战爆发后,为保全狱囚性命,第一监狱按照当局指示将重刑囚和部分职员看守辗转迁徙至鄂西建始。在政法纠结的基层社会,第一监狱管理内部事务经常遭到建始县政府的干涉和阻挠,行政与司法连生龃龉,狱政管理更难期获得地方政府的配合与支持,为谋改良发展,监狱不得不隐忍妥协迁就适应,更加小心翼翼地维持内部运作。
  第四章主要从戒护、感化、作业三个方面阐述战时湖北第一监狱对人犯的管理。由于监禁实施条件的不利和内部生存困境的压迫,第一监狱在迁乡后面临严峻的戒护形势,为保人犯无虞,监狱将申请武装戒护、加强看守训练、恢复掌责刑罚作为防范应对之策。即便在生存堪忧的战乱时期,第一监狱也不忘扛起感化改良的旗帜,传统的教诲教育在战火倥偬的岁月里依然得以贯彻执行,因战场形势需要,对人犯实施军训感化也成为这一时期改造监犯品性的必修课程。由于财政状况的艰难,整日为囚粮衣食奔波在“荆天棘地”中的第一监狱,不得不将人犯与劳役捆绑作为改善生存处境的一道门路。
  最后是总结与反思。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分析湖北第一监狱在狱政改良方面的得失利弊,不能简单以成功或失败的字眼来定义,其中监狱所面临的改革困境和与现实的抗争妥协更应值得注意。纵观湖北第一监狱数十年改革发展轨迹,虽然荆棘满地曲折艰辛,且“未竟其功”,但改良始终为社会所推动,改良的理念也渐趋深入人心,其中的经验和教训也可为当下狱政管理建设提供些许借鉴意义。
其他文献
18世纪60年代,英国开始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到19世纪40年代,基本已经完成。工业革命的巨大成果使得英国一跃成为当时世界的经济霸主。但是在经济一片欣欣向荣之下,矿工的工人们却在哀嚎。他们的权益一直得不到保障,处境没有任何改变。最终,在社会改革家们的努力下,政府于1840年派出皇家委员会主要负责调查煤矿童工的工作状况。皇家委员会的第一份调查报告如实揭露了煤矿糟糕的工作环境,社会反响强烈。鉴于女工在矿
学位
自人类诞生以来,传播便是人类信息沟通、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近代以来,电子及信息科技快速发展,也使得传播媒体的发展突飞猛进,新媒体的出现给人们的思想及行为都带来深深的影响;一方面国家领导人发出文化自信的号召,另一方面国家之间文化交流碰撞频繁,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媒体的身影;大学生作为中国最有希望、最有活力的群体,他们的思想决定着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新媒体在大学生中既如老师长者,带给大学生知识学问,又如窗
学位
在中国目录学发展史上,《四库全书总目》可谓集大成者,成就也是多方面的,其中集部对历代文学发展情况进行甄选、探究、点评,对中国文学的发展流变,历代文学的发展规律进行了梳理和总结。特别是对于唐代文学的批评与研究更是特点突出,成就颇高。是后世学者研究唐代文学的重要渊薮。  本文以《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为立足点,在对文本进行整理分析的基础上,找出《四库全书总目》中对于唐代诗学的论述,了解其渊源,分析其内涵,
赘婚作为一种特殊的婚姻形式,是嫁娶婚的补充,是父权制社会中无子家庭虚拟血亲的一种弹性运用。赘婚最初的产生时间已不可考,但至少自战国时期就已存在,发展延续至今,具有极强的生命力。赘婚经过先秦、秦汉、魏晋、隋唐、宋元的发展,至明代时期,赘婚发生了一些变化。明律对赘婚作了明确的要求,再加上明代的社会风俗,赘婚有了一定的改变。那到底明代赘婚有何变化?有何特殊性?赘婚产生的原因是什么?赘婚中赘婿的地位如何?
学位
劳资关系,首先作为一种生产关系,表面上仅涉及劳资双方,但因其常置身于近代复杂的社会环境内,牵涉面颇为广泛,因此也成为一种基本的社会关系。淞沪会战的爆发及其随后“孤岛”形势的确立,对上海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造成强烈冲击。在这一背景下,牵涉广泛的劳资关系必然表现出若干变化。本文即通过解析影响劳资之间冲突与合作关系的“变”与“不变”的因素,理清“孤岛”时期上海劳资之间关系的整体走势及基本特征
学位
1927年国民政府奠都南京,南京便成为当时的政治中心。1928年6月,南北统一后,北京被更名为北平。作为曾经的首都,北平如何在这新旧交替的时代中,为自己重新计划、寻找、打造新的城市身份,是当时北平各界关注的焦点。曾经政治文化合一的故都,剥离了政治身份后,剩有的便是文化。于此,北平各界便借助于北平旧有的文化资源,以开始“文化城”的建设之路。而从此走上和南京迥异的发展道路。  国民政府为了完成全国的统
学位
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国家对于乡村社会的管理更加倾向于村民自治,农村社会呈现出新变化、新气象。乡村社会变迁作为社会转型的一部分,一直是研究乡村社会的一个重要课题,而乡村精英作为乡村社会变迁的主要参与者,其能力、资本、素养对于农村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主要以山东省济阳区南屯村为研究案例,采用田野调查的方法展开研究,以乡村精英与乡村民众的互动为考察视角,并在回顾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从村庄事件入
自开埠以来,青岛被殖民主义裹挟而开始向近代化城市发展,慈善救济事业亦随之开始,并从一开始就呈现出了以官方力量为主、重视民间力量参与的特点。中间虽在日本第一次占领时陷入低谷,但在南京国民政府接管青岛后,青岛的慈善救济事业重新焕发了生机,并根据内政部的《各地方救济院规则》,改组整合原有的育婴堂、习艺所和济良所等多个慈善救助机构而建立了青岛市救济院。虽然改组整合过程一波三折,但在青岛市政府的大力推动之下
学位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期,北京大学有三部周刊相继创刊,分别是《语丝》、《现代评论》和《猛进》。《语丝》倾向于散文创作,形成了独具格的“语丝体”;《现代评论》兼容并包,涵盖了法律、经济、政治、文学等各个方面;《猛进》言辞犀利,对社会现实进行了猛烈的抨击。他们大多继承了“五四”新文化运动反传统的精神,同时也顺应了救国与启蒙的时代潮流。五卅惨案发生后,三部周刊的撰稿人纷纷发表文章,批判帝国主义的暴行,他们谏
学位
本文旨在探讨历史认识中的基础环节——历史证据。研究围绕如下问题展开:“为什么同样的历史证据可以得出彼此相反的研究结果?”通过对学术史的回顾,本文发现:学者们往往将“历史证据”与“历史材料”相混淆,并且通过探讨历史材料的相关问题来回避/覆盖对历史证据的反思。这意味着不仅需要理清我们的概念,还需要重建历史证据与历史材料间的逻辑关系。由此,本文在第2章和第3章中对“证据”和“历史证据”的概念进行了细致(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