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间品关联的产业区际贸易效应研究

来源 :云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ar2006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世界动荡变革也呈现新趋势,使得经济发展面临新挑战。为应对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2020年中共中央首次提出,构建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2022年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重点强调,并突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目标,可见推动国内大循环的重要性。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其中日趋凸显的则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区域经济差距过大将延缓国内大循环升级及完善步伐,此时区际贸易凭借调度商品特点,成为畅通国内大循环,破解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矛盾的关键之举。学者们对贸易的研究热度只增不减,但大多数研究都聚焦于国际贸易,有关区际贸易研究屈指可数。区际贸易有限的研究也都侧重探究某一地区区际贸易调入或调出,鲜有综合考察我国31个省市区区际贸易发展;其次大多数学者对区际贸易的探究都从宏观层面整体考虑,很少聚焦于产业层面。另外,基于2012年及2017年各省份投入产出表,研究发现:北京、上海等发达地区区际贸易一直为顺差,云南、贵州、甘肃等欠发达地区区际贸易则一直处于逆差状态。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区际贸易顺差和区际贸易逆差区域是否具有不同的贸易特点;相似产业是否也具有相似贸易特点。为解决以上疑惑,梳理区际贸易相关理论,提出如下理论假说:中间品关联程度对区际贸易发展状况产生影响;区际贸易效应存在区域异质性及产业集聚性。基于此,本文从中间品关联视角出发,基于多区域投入产出构造中间品产业内关联、产业间前向关联、产业间后向关联及全向关联矩阵,构建产业区际贸易模型。基于2012年及2017年各省份投入产出表42产业部门,验证猜想假说。区域异质性通过区际贸易顺逆差地区的地理位置体现,产业集聚性根据本产业及其关联产业相关性划分。在统计方法上,首先测算各产业影响力系数及感应度系数,以此求得关联产业距离,得到产业关联力大小,构建产业关联矩阵;计算关联产业相关系数,验证产业集聚性特征。不同于传统方法,对投入产出矩阵进行简单加和,本文将投入产出矩阵分为对角矩阵和非对角矩阵,分别表示中间品水平关联及中间品纵向关联。非对角矩阵进一步分为前向关联异质性矩阵和后向关联异质性矩阵,并提出全向关联概念,即全向=对角∪前向∪后向。将投入产出表引入计量模型,拓宽投入产出表应用范围,丰富计量模型研究思路。本文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和区际贸易状况存在一定关联性。主要表现为:区际贸易顺差地区经济发展较好,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区际贸易逆差地区经济发展较弱,主要集中在西部内陆。(2)中间品关联的产业区际贸易效应存在区域异质性。地区区际贸易状况不同,中间品产业关联效应也不相同,主要表现为:区际贸易顺差地区中间品产业内关联效应对区际净调出具有比较优势;区际贸易逆差地区中间品产业间前向关联效应对区际净调出具有比较优势。(3)中间品关联的产业区际贸易效应存在产业集聚性。产业链上产业集聚的中心——外围结构不同,中间品关联效应也不相同。中心产业和二类边缘产业的中间品关联的产业区际贸易效应存在相似特征,都呈现出对区际净调出的正向促进作用;一类边缘产业和外围产业的区际贸易效应也存在相似特征,都表现为对区际净调出的反向抑制作用。若想提高区际净调出额,中心产业可增强中间品与其后向关联产业的联系;二类边缘产业可综合增强中间品与其自身、前向及后向关联产业的联系;外围产业可减少中间品内部的联系;一类边缘产业可减少中间品与其前向关联产业的联系。基于研究结论提出如下政策含义:(1)结合当地资源禀赋优势,因地制宜制定各区域产业经济发展计划,避免“一刀切”现象;(2)疏通产业链堵点,打破各区域产业间贸易壁垒,增强中间品产业关联,提高产业韧性;(3)利用自身优势,重点发展中心产业,进而引入资本资源等,带动边缘外围产业发展。
其他文献
2012年以来中国经济地理格局呈现出新情况新问题,主要表现为南北差距不断拉大,北方地区在经济规模、人均量、经济增速等层面均逊色于南方。“南北差距”已成为影响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和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引起了各界的广泛关注。2018年国家出台的《关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意见》强调“建立以中心城市引领城市群发展、城市群带动区域发展新模式,推动区域板块之间融合互动发展”,这意味着城市群作为
学位
从马尔萨斯时期至工业革命时期再至后工业化阶段的发展过程中,供给与需求对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影响权重是不断变化的。马尔萨斯需求决定论、萨伊供给决定需求论以及凯恩斯有效需求理论等均是依据相对应的实际经济环境提出,并且在其对应的发展阶段具有一定的解释力。本研究基于凯恩斯需求理论和现实经济环境提出需求有限性的假设,解释现实经济增速持续放缓以及全球滞胀加剧问题。凯恩斯有效需求理论表示,社会总就业量不足即存在
学位
气候变化事关人类前途命运,国际贸易引致的碳排放问题早已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签订与生效标志着RCEP成员国已成为中国重要的贸易伙伴,由此引致的贸易隐含碳排放转移现象值得深入研究。中国于2020年明确提出要“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日本、加拿大、韩国也做出在2050年以前实现碳中和目标的承诺。各成员国充分认识到低碳经
学位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一直坚持走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不断以前所未有的力度与决心推动着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已被赋予了全新的制度建设要求,为充分诠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环保理念,该制度将通过生态价值、保护成本、发展机会的转化来克服“环保不经济,经济不环保”问题,进而实现全国环保工作的有效开
学位
保险业是现代经济的重要产业,是金融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业是一个高风险产业,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是金融改革深化、金融发展和金融监管不容轻视的重大课题。作为吸收风险和经营管理风险的特殊行业,保险业必须有效发挥风险管理作用,加强对自身风险的管控。当前,我国保险业面临的内外部风险形势复杂严峻,寿险公司风险管理面临着艰巨的任务和重大的挑战,在保险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声誉风险等方面问题突出
学位
伴随着精准扶贫政策的落实,2020年后中国历史性的摒除了绝对贫困,有效解决了区域性整体贫困,一个“新扶贫时代”到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要求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这无疑对处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期的中国提出更高要求。为避免返贫现象蚕食脱贫攻坚成果,保障中国扶贫开发工作稳步高质推进,建立行之有效的返贫预警机制,识别不同返贫程度的脱贫人口并提供个性化帮扶就尤为重要。贫困本质是一种动态
学位
为了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提高自身竞争力,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通过并购活动壮大规模、进行多元化发展,实现资源配置的优化和公司价值的增值。然而,我国资本市场发展还不完善,投资者保护薄弱,信息环境较差,并购方和并购目标方之间存在着较大的信息差,此外,管理层为了满足个人私利,有很大的可能通过溢价并购等方式获得超额收益。因此,企业的并购决策通常难以达到预期目标,无法为股东带来财富,严重的信息不
学位
人口老龄化使我国面临劳动力减少、社会养老压力增大、医疗资源不足等问题。在人口老龄化日益严峻的形势下,发展商业养老保险是缓解社会养老压力的重要举措。个税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是养老保障体系第三支柱的主要金融工具,多数发达国家在进入老龄化社会时都推出了个税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政策,在解决养老风险问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18年我国推进个税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但该产品在试点过程中表现较差,为充分发挥个税递
学位
海因兹·霍利格尔([瑞]Heinz Holliger,1939-)作为欧洲当代重要的双簧管演奏家、作曲家、指挥家与钢琴家,他的创作数量庞大、形式丰富,涉及室内乐、管弦乐、歌剧等多种体裁。这些作品的织体与音响都颇为复杂、且总体质量甚高,体现出他精湛的作曲技术与极高的艺术水准。本文以他的三部管弦乐作品《呼吸之弧》(Atembogen,1975)、《音响九阕》(Tonscherben,1985)、《哀辞
学位
中国劳动力短缺和工资增长的现象引起了众多学者对中国剩余劳动力是否消化完毕,“人口红利”是否消失的思考,然而对于该问题经济学界对此却没有形成统一的结论,原因在于传统的二元经济理论无法解释工资增长与剩余劳动力并存的现象,对于该问题经济发展两阶段理论构建了工资增长的动态模型,将工资增长率与就业率的关系作为分析剩余劳动力是否消化完成和划分经济发展阶段的标准,由此对二元经济理论进行了发展。基于此本文采用经济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