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八四》两个中译本评价研究

来源 :武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j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在1949年出版的《一九八四》是一部著名的反极权主义政治小说,在世界文坛占有重要地位,学界对于这本小说的研究多立足于文学、政治学等领域。小说《一九八四》在引入国内后十分受读者欢迎,当前市面上的中文译本超过15个版本。其中,刘绍铭和孙仲旭的译本在国内传播广泛并且颇受好评。因此笔者试图对这两个译本进行对比分析。Martin和White在2000年正式提出了评价理论,迄今已成为系统功能语言学下的重要理论。评价理论研究的是人际资源,即语篇中表达各种态度、反映态度来源以及调节态度强度的词汇语法资源。Martin和White等学者在2003年提出评价系统之下的三个子系统,即态度,介入和级差。目前,评价理论已经应用到政治学、心理学、传播学、文学等诸多领域中,而其在翻译领域的应用相对来说较少。本研究选取小说《一九八四》中第二部分第1-6章及其对应的刘绍铭和孙仲旭中的译文,以此作为语料,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借助UAM Corpus Tool对语料中的评价资源进行分层标注,统计相关数据得出各级评价资源在原文本及刘绍铭和孙仲旭两个译本中的分布情况,并对刘绍铭和孙仲旭两个译本中的评价资源进行对比分析。本文从评价理论框架下的态度资源、介入资源、级差资源三个板块对刘绍铭和孙仲旭译本中的评价资源进行对比,分析刘绍铭和孙仲旭对于小说《一九八四》中评价资源翻译的不同之处,并根据分析结果判断在评价理论框架下更符合原文的译本。分析结果表明,孙仲旭的译文和原文文本较为一致,更清楚地传达了原文的意思,因而在评价理论框架下更符合原文。而刘绍铭在翻译时为了更符合原文的语境,较多地使用了省译和转译的翻译技巧。本文运用评价理论对《一九八四》两个中译本的评价资源进行对比分析,扩大了评价理论的应用范围,为《一九八四》的汉语翻译提供更多的参考。
其他文献
多数支配词居后的语言中,与宾语关系从句(ORC)相比,主语关系从句(SRC)在大脑阅读理解处理机制中被认为更具有优势。然而,现有的汉语关系从句(RC)实时理解研究结论决然不同,有的认为SRC处理对于汉语阅读者较为有利,因此支持基于工作记忆的解释,有的则偏向于ORC处理的阅读优势,以此支持基于经验的方法。以往实证研究结果的不一致归因于汉语自身独特的类型学特征。汉语,虽为一门主谓宾语言,却具有支配词后
学位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精神传承、文明延续的重要象征,是创新中华文化、保持文明定力的不竭之源,其保护与发展对于树立文化自信、发展文化强国有着重要作用。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不断发生改变,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的文化生态环境受到冲击,逐渐走向衰微。作为一个孕育了悠久农耕文明的国家,村落往往承载了大量的历史记忆,而村落的记忆场所则蕴含了许多有形和无形的记忆元素,在保护和传承非
学位
中国大城市空间扩张过程中,产业要素和高密度居住功能向城市外围集聚,引导着城市中心人口扩散和外来人口集聚,城市人口规模、结构的空间分布特征快速变化。与此同时,各类公共服务空间布局优化明显滞后,老旧城区公共服务设施集聚,城市新城区资源紧张,出现严重的公共服务设施供给与人口多元化、高质量社会服务需求空间失配现象,对城市社会公平和现代化治理提出了挑战。《“十三五”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要求建设“人人
学位
《楚辞》是战国时代以屈原为代表的楚国人创作的,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楚辞》介于散文和诗歌之间的文体被后世称为“楚辞体”、“骚体”。它在中国文化中有不同寻常的意义,特别是文学方面,其诗风铺排夸饰,想象丰富,为中国诗歌民族艺术特色的形成做出了贡献,其背后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价值,值得被深入研究和挖掘。在中国经典传统文化“走出去”的战略下,对《楚辞》英译本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本文以杨宪益
学位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轨道交通逐渐成为人们出行的首要选择,城市轨道交通行业也处于新一轮的上升期,智能交通系统已成为未来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热点。而在轨道沿线布置大量无线传感器来对列车的行车安全进行实时监测,是实现智能交通系统的必然趋势。然而传统化学电池供能寿命有限,使无线传感器的应用受到了一定制约,能源供给问题是基于无线传感网络的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而利用列车通过时轨道产生振动
学位
元话语是当前语篇分析、语用学和语言教学中广泛使用的术语。过渡标记语作为元话语的一类,主要用于表达句子之间的语义关系,如增补关系、因果关系和转折关系。然而,目前研究主要考察元话语在学术写作中的综合运用,包括引导式元话语和互动式元话语,较少系统地研究过渡标记语在学习者议论文中的运用。因此,本研究采用语料库对比分析的方法描述中国大学生和本族语大学生在英语议论文写作中过渡标记语的使用情况,旨在探究中外大学
学位
伴随着各学科领域对乡村空间研究的深入以及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对乡村活态保护的强调,对村落的研究也从对其物质空间形态的关注转移到对其物质空间形态与社会历史文化联系的关注,对场所的精神和意义也更加重视。本文以叙事空间理论为视角,从大量的史料收集与乡村现状调研入手,将叙事理论的定性描述与地图叠加法、空间句法等量化分析方法相结合,进行乡村叙事空间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分析典型乡村的叙事空间特征,通过空间组构
学位
21世纪以来,我国掀起了大规模的美丽乡村建设运动,常常为追求效率而采用乡村学习城市的思维模式,通过经济复兴来达到民生改善的目的,我们必须承认快速的城镇化造成了当下乡村空间愈发同质化的尴尬窘境,空间活力逐步丧失,缺乏情感共鸣,乡愁记忆难以延续,因此满足人们精神层面的需求已成为当下乡村营造工作中不可回避的问题。本文从研究乡村空间营造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入手,发现乡村建设在改善乡村环境和提高村民生活品质的同
学位
作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之一,张爱玲创造了大量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备受中西方文学界的关注。同时,她也是一位优秀的翻译家,她对英汉两种语言的灵活运用以及独特的写作风格,不仅给她的作品赋予了独一无二的价值,而且也使得她在文学领域和翻译领域都占有重要地位。但学者对其翻译作品的研究远少于对其文学创作的研究。本文以语料库风格学理论和计量风格学理论为基础,借助最新的语料库工具和计量软件,研究四部张爱玲自译和译他各
学位
我国城市空间发展从增量拓展向存量提升背景下,大城市加速构建以轨道交通为主导的公共交通体系,并将TOD策略作为优化城市空间结构、促进轨道交通沿线空间紧凑有序发展、缓解城市交通问题的重要措施。目前,业界和学术界对我国城市轨道交通与土地利用协调发展机理、站点地区空间模式等进行了深入研究,但对轨道交通沿线地区TOD水平评估体系以及问题导向的发展策略探讨仍有不足。本文在分析TOD理论及其区域化思潮基础上,从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