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视监督与企业超额现金持有——基于准自然实验的证据

来源 :东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986431230xinglix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一个公司里,其现金持有水平能够直接决定它的财务决策能力,但是很多情况下管理层会肆意使用企业超额持有的闲置现金,导致代理问题越来越严重。国有企业中存在所有者缺位的问题,内部人控制现象成为国有企业改革中的难题,现金作为流动性最强的资产,更容易成为被侵占的对象和滋生腐败的温床。因此国有企业监管层和投资者都将工作重点放在了提高国有企业现金管理效率,减少现金持有的代理动机上。在从严治党的过程中,巡视工作是其基础表现和利器之一,是党进行内部监督的一种重要形式,党中央借助巡视监督更好的实现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自党的十八大之后,党风廉政建设以及反腐败斗争逐渐成为了党中央在巡视过程中的工作重点。中央纪委和地方纪委以常规巡视和专项巡视的方式,完成了对骨干国有企业的全覆盖巡视,巡视监督工作取得了重大的历史性成就。巡视监督能够作为一种外部治理机制,影响企业的超额现金持有决策。一方面,从减少现金储备的角度来看,巡视监督能够有效监督被巡视企业落实国家政策方针执行情况,减少国有企业高管进行非效率投资、防御性行为、资产侵占等短视行为,从而减少相关的现金储备;从增加现金耗散的角度来看,巡视监督能够抑制管理层“慵懒怠”和“不作为”的隐形腐败现象,推动国有企业管理者积极寻找投资机会,减少闲置资金,提高企业资源配置效率和经营绩效,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另一方面,巡视监督通过发挥震慑作用和监督职能,有效制约管理层利用超额持有现金而进行寻租,从而降低管理者超额持有现金的动力。本文从代理理论视角出发,选取2010-2019年企业/年度样本为研究对象,采用双重差分模型,考察巡视监督这一外生事件对企业超额现金持有行为的影响。本文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针对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创新点进行陈述。第二部分为文献综述。这部分基于国内外相关文献阐述巡视监督与超额现金持有的研究现状,并且通过文献述评,总结相关研究进展以及本文的研究切入点。第三部分为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这部分分别对巡视监督和超额现金持有进行概念界定,阐述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并且通过理论推导巡视监督与超额现金持有之间的关系,提出本文假设。第四部分为研究设计。这部分介绍巡视监督对超额现金持有影响的检验模型,包括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的构建、变量的选择等。第五部分为实证检验。这部分主要是实证结果的分析,包括描述性统计、基本回归结果、稳健性检验、进一步分析等。第六部分为结论及建议,这部分总结实证研究的结论以及研究贡献,并且基于研究结论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实证结果表明,巡视监督制度能够对企业持有的超额现金起到一定的治理作用,巡视监督通过约束寻租、抑制管理层短视,进而制约企业超额现金持有。在进行倾向得分匹配、替换巡视监督度量方式、替换超额现金持有衡量方式、考虑十八大的影响之后,回归结果依然稳健。在巡视后三年,巡视监督依然能够影响企业超额现金持有行为,说明巡视监督能够持续发挥治理作用,是一种有效的企业治理机制。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首先,本文以对国有企业的巡视监督作为一个准自然实验,研究巡视监督对被巡视企业超额现金持有的影响。国企巡视作为一项外生政策,提供了准自然实验的优势,缓解了样本自选择偏误,使我们可以得到巡视工作的净效应,对于政府部门准确评估巡视效果、提高巡视工作的威慑效果和监督职能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其次,本文尝试拓展了有关巡视监督治理的研究视角,为厘清巡视监督制度如何发挥监督职能和治理效应提供了经验证据。最后,前人对于超额现金持有影响因素的研究局限于财务因素、企业治理因素或是国家治理体系中的经济制度因素,本文以巡视监督这一非经济制度为切入点,探究巡视监督作为一种外部治理新形式,能否对国有企业的超额现金持有起到约束作用,为新形势下国家政策影响微观企业财务决策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
其他文献
随着当代中国经济增长方式从传统的资源驱动向现代技术驱动的进一步转化,科技和创新已经成为了引领当代中国经济发展和增长的第一推手和驱动力。改革开放40多年来,国有企业因为其规模和影响力一直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坚实基础,国有企业必须发挥先进带头作用持续提升创新能力,增强国有经济的竞争力。国家审计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手段,可以通过其“免疫功能”作用于国企内部治理。本文以2008-2019年我国上市国有企业为研究对
学位
分类转移盈余管理通过会计科目误分类操纵净利润的组成结构,虚增企业核心盈余,而核心盈余恰恰是外部利益相关者衡量企业经营状况的关键指标,并且分类转移盈余管理存在隐蔽性强和成本低的双重优势,因此成为企业日渐青睐的盈余操纵手段,也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在研究分类转移盈余管理的外部影响因素时,现有文献大都围绕分析师、审计师以及外部机构投资者进行探讨,鲜有文献从债权监督视角出发,研究企业的分类转移盈余管理
学位
精准扶贫是粗放扶贫的对称,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扶贫概念。2013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赴湘西考察时提出“扶贫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要精准扶贫,切忌喊口号,也不要定好高骛远的目标”的重要思想;2014年1月,中央办公厅详细制定了精准扶贫工作模式的顶层设计,至此我国精准扶贫事业拉开了帷幕,全国上下开始积极投入我国精准扶贫事业。根据国家统计局相关数据,自从2013年精准扶贫被正式提出后,我国贫困人口脱贫数量每
学位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峻。国家和社会公众也越来越重视由于污染导致的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理念也越来越深入人心。十四五规划也指出要坚持绿色引领发展,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促进社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绿色发展”已然成为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基本理念和战略共识。按照“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的原则,企业应积极进行环境保护投资,推进自身清洁生产,发挥环境治理的主体作用。然而,中国企
学位
近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高能耗,高污染,低质量,低产出”的发展方式造成了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经济要转向高质量发展,但生态环境破坏、能源短缺等问题成为制约我国经济转型的主要瓶颈。而绿色创新恰恰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融合在一起,被认为是缓解经济增长与环境破坏问题、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式。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中指出,绿色创新是
学位
十九大将精准扶贫工作推到了新的阶段。精准扶贫是相对于传统粗放的扶贫方式提出的一种新思路,要求结合实际的贫困状况做到准确帮扶,从本质上消除存在的贫困问题。我国想要顺利完成全面脱贫的的伟大目标,就需要动员社会各界都参与其中,作为重要经济支柱的民营企业势必也要做出自己的贡献。资金作为企业生命的“源泉”,融资问题一直是民营企业发展的重要限制因素。许多企业尝试通过各类渠道获得更多的流动资金,民营企业参与精准
学位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华传统文化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得到高度重视。诚信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是社会建设发展的基础。区域诚信文化这一非正式制度规范着人们的道德意识和价值观念,对人们的思想行为起着隐性的约束作用。与银行信贷不同,作为企业重要的融资方式之一,商业信用的主要决定因素是客户的信誉和客户与供应商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而这些决定性因素往往受制于企业的道德实践。目前
学位
现金作为一项特殊的资产,企业持有现金兼具预防性动机、交易性动机和代理动机。一方面,现金能够满足企业日常经营活动的资金需求,缓解外部经济环境发生剧烈动荡时带来的冲击,另一方面,作为流动性最强的资产,持有现金具有较低的收益和高昂的机会成本,还可能成为管理者谋取私人利益的工具,加剧股东与管理层或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代理问题。因此,现金持有不仅反映公司的经营和财务战略,还与公司治理状况密切关联。在新一轮
学位
企业并购重组已成为上市公司快速扩张的重要途径,作为资本市场最常见的交易行为之一,并购重组交易为企业带来整合与优化的效果,但也蕴含着极大风险。参照西方对赌协议,业绩承诺机制应运而生,通过标的方原股东结合标的资产评估值与实际情况做出未来一定期限内预计业绩承诺,从而降低估值溢价的风险。业绩补偿承诺作为推动并购重组顺利实施的创新契约工具,其条款的设定与并购交易的成功有着直接关系。我国业绩承诺制度几经调整,
学位
2021年,在16年的不断践行中,在时间的见证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已经被证明了其科学性,该理念已经渐渐植根于全党乃至整个社会的心中。与此同时,“两山理论”也是新发展理念的主要构成。如何有效打开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之间的途径和通道,“点绿成金”是一个亟待探索和解决的命题。2020年全国两会报告指出,我国对于生态环境改善还没有能够实现由量变向质变的过渡,尚未进入高水平阶段。面对频繁发生的环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