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尔库塞解放美学思想研究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a15few5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科学的兴盛,资本主义的价值观充斥着所有社会,物质与商品代替了意义与价值,娱乐与享受只能暂时麻痹身心,生命力逐渐干枯,人们却无能为力。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作为法兰克福学派的知名哲学家马尔库塞,试图为人类谋求解决方案。马尔库塞一生著述颇丰,研究范围甚广,纵横于心理学、美学、社会批判等多个领域,而从始至终他内心的关切,出自一种对人类生存处境深深的焦虑。笔者发现,马尔库塞的思想脉络,始终围绕着一个核心的关键问题,统摄了他全部的研究领域以及思考:“人的解放”。自始自终马尔库塞始终在探寻,如何能够摆脱现代社会对人的异化、如何解决资本主义社会对人的控制、如何使人类的潜能得以全面发展。本文以一种还原视角,介绍了马尔库塞不同时期的思想,其前后期的研究侧重不同,而串联其中的一条线索,笔者称之为“解放美学”。作为马克思主义阵营中一名坚定的战士,马尔库塞寄“解放”的希望于一场彻底的社会革命。他认为压抑与奴役人的根源在于外部社会环境,人的身心被摧残和分裂着,要解放必须打破统治阶层的掌控。而美学作为一项重要的课题,指引和揭示着解放的终极目标。审美、想象、艺术等要素恢复了人类生存中“自由消遣”的形态,美学中的自由向度保留着现代文明中的非压抑性因素。美学作为一种揭示,能恢复人身上被分裂的整体性,唤起原本潜藏的自由机能,当人进入艺术世界体验美时,那种生存上深深的焦虑也暂时放下了。可美学功能本身虚无缥缈,实在世界中它是无关紧要的,这似乎又在提醒人们真实生活的残酷。所以冲击现实世界的愿望,不得不以“乌托邦”的形式奉上,这并不妨碍马尔库塞留给自己最后的希望:审美改造个体,新个体打造世界。本文在“解放与美学”的大线索下,试图还原马尔库塞前后时期的思想形态,虽论述与侧重的角度不同,基本纲领未能超出上述。第一章有关本能压抑与爱欲解放,马尔库塞改造弗洛伊德的本能理论,他强调本能与文明的压迫已经来到极点,在新技术成果基础上,以审美化的爱欲来改造新文明迫在眉睫。第二章主要为社会批判内容,笔者认为是马尔库塞本人最出色的思想段落,马尔库塞观察到资本主义社会的控制形成整体,解放的目标不再针对某个阶级,技术带来的压迫与控制遍及社会中各个环节,其中马尔库塞对当代社会的分析不乏精彩洞见。他分析到技术社会的集权统治已经遍及社会各个领域,要彻底的解放唯有颠覆整体社会结构,这也是他予解放最悲观无力的时期,从而无奈地寄希望于少众的社会边缘群体中——妓女、小偷、艺术家等放逐者。最后一章代表了晚年马尔库塞思想,他重新整理早年所有“审美”相关的论述段落,变成最后的一本美学论文集《审美之维》。他重新重视审美中的解放力量,在艺术中人得以回到自由的本来面貌,由此作为一种始发力量,激起个体对现实的反抗,这正是新的社会革命力量的源泉。
其他文献
本文对《二十四诗品》的研究是要探寻横跨在书中24个“品”之上的“一以贯之”的总体美学精神。为此,本研究先悬置学界目前一直尚存争议的作者及成书年代研究,以欧美新批评理论对《二十四诗品》采取内部研究。在进行内部研究的过程中,进一步排除以往以“品”为单位和以“字词”为单位的研究局限,采取以“句”为单位的研究范式,打破《二十四诗品》原有的“品目”的藩篱。然后,本研究又进一步超脱“就《二十四诗品》论《二十四
学位
从初涉文坛的《小铃儿》到建国后的《宝船》,老舍在儿童文学的创作上从来没有停止过脚步。在他的儿童世界里,有天真活泼的小坡,有反抗无效的牛天赐,有保家卫国的小木头人,有幽默搞怪的小二,当然还有和他们快乐地生活在一起的小动物们。老舍遵从儿童的思维:他为万事万物注入灵魂,让它们与儿童自由地交流沟通;他以儿童为世界的中心,让一切规则随着儿童的意愿发生变化;他发挥无限的想象,让事物任意地结合。同时老舍特别注重
学位
在课堂交际情境之下,师生之间普遍存在着一种“失配”的现象。“感知失配”由美国著名的第二语言教学专家库玛(B.Kumaravadivelu.)提出,在语言教学的“后方法”时代,他以真实的教学案例呈现了二语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感知差异,这一研究也为第二语言教学界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受到库玛观点的启发并结合对外汉语新手教师课堂教学的实况,从教学实践的角度切入分析“失配”现象。论文运用课堂观察法、会话
学位
“看”类视觉动词是以“看”为原型动词构成的词类整体,是表示人类借助视觉感知器官完成感知动作和感知行为的动词。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该类动词的学习及运用一直是重点和难点。本文基于教学大纲和通用教材,选取了“看”“见”等出现频率较高的25个“看”类视觉动词,从语义、句法、语用三方面对其进行本体研究。之后将汉英对照,分析差异和联系,并以此为基础探究“看”类视觉动词的偏误情况。在收集整理语料库中有关“看”类视
学位
成语是汉语词汇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它借助短小精悍的组合形式,将丰富的言语内涵与思想文化呈现了出来并流传至今,为丰富人们的表达内容、提升人们的语言艺术做出了贡献。因此,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成语的教学是极为重要的部分。同时,成语相较于一般词汇在结构、含义上的特殊性也使得它不论是对教还是学都具有一定的挑战性。然而,目前对外汉语成语教学的效果却并不如意。有的过分强调文化,有的则过度讲授成语语素含义。这些问题都
学位
弗里德里希·席勒是德国伟大的诗人、戏剧家、史学家和美学家,他的文艺作品灿若繁星,与其挚友歌德被称为是德国文学史上的“双子星座”。他在1795写作出版的《审美教育书简》是美学史上的代表作,也被世人称为是美育宣言书。席勒在《审美教育书简》中创造性地提出了“美育”一词,并在书中阐述了美育的定义、美育的对象、美育的方法和美育的目的。在席勒看来,人性因为进入了文明社会,被物质裹挟而变得异化分裂,这就需要用审
学位
“计算的美学”这一说法,看似是将与美学毫无关联的,甚至是被传统的审美观念彻底抵制在外的工具理性置于审美维度中,用抽象化的科学思维进行审美体验。然而在一切都可数据化、算法化的时代,艺术也不再能独立为不受算法影响的净土。自1933年伯克霍夫(George David Birkhoff)提出“审美计算”(Aesthetic Computing)的数学公式以来,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之间的坚冰不断消融着。但直
学位
目的 探究尿常规干化学法联合尿沉渣镜检对尿白细胞(LEU)、红细胞(RBC)及尿蛋白(PRO)的检验价值。方法 以2019年7月-2022年7月佳木斯市中心医院行尿常规检测的90例受检者为研究对象,收集其尿液样本,给予尿干化学法检验、尿沉渣镜检及联合检验,比较尿干化学法检验与联合检验的LEU、RBC、PRO检验结果,并对其检验符合率、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进行分析。结果 尿干化学法与联合检验的LE
期刊
审美文化一直肩负着不可忽视的历史重任,也正因有以文学与艺术为主要呈现方式的审美活动这一存在,市民社会日常生活才更加富有生机与活力。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新思想、新文化为代表的现代文明持续输入,市民审美文化也在其影响下异彩纷呈,这一时期市民通俗文学、通俗文学期刊的发展走向繁荣便是很好的例证。市民审美需求的真挚召唤,促使审美产品不断按照“美的规律”去产生与发展。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紫色系列”杂志(《
学位
认知功能语言学近年来已经成为语言研究的热点。其中,人类认知和语言的功能性特征是我们认识语言和了解语言的重要途径。而“比”字句一直以来就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研究成果也比较丰厚。其中,句法方面的研究成果比较多,从认知功能的角度对“比”字句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主要是从认知功能的视角对“比”字句的句法成分、认知规律等方面进行的研究。全文大致包括以下五个组成部分:绪论部分论述了该文的科研发展历史即主要背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