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日报》关于义务教育的报道研究(1928-1937年)

来源 :河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sdxz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晚清时期,在民族危机加深、“教育救国”理念的共同影响下,清政府开始创办近代新式教育,并于1904年颁布“癸卯学制”,首次向全国发出实施义务教育的号令。至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初期,近代义务教育已历经酝酿发端期和发展探索期两个阶段。国民政府发出“厉行义务教育”的号令,《中央日报》作为国民党党报,旨在宣传国民党的施政方针和各项政策主张。《中央日报》消息来源渠道广且时效性强,在新闻消息传播过程中更具舆论引导力,其读者群体的大部分都是国民党中央和地方各级党部系统及政府系统官员,能够制造较大的行政组织动员声势,因此在报道义务教育方面优势显著。《中央日报》开设专门的《教育与体育》版,以专版的形式登载义务教育的有关新闻,对义务教育的报道广泛多元,报道类型主要有通讯、消息、公文及社评、社论等。《中央日报》对义务教育的报道共涉及7个专题内容,即调查学龄儿童、救济失学儿童;强迫入学;教学组织方式;义务教育行政管理;义务教育督导制度;义务教育师资管理;义务教育经费配置,尤以1935年和1936年的报道篇数为多。《中央日报》运用正面引导、渲染氛围以及主导舆论,垄断话语的报道策略,其报道具有权威性、指导性、系统性、一定的连续性等特点,又因其被赋予的职能角色,不可避免地存在报道的局限性,表现在报道的内容、形式方面。对《中央日报》义务教育报道的内容、形式、特点、局限性等展开系统研究,能够“以小见大”,窥探国民政府统治时期义务教育的发展演变轨迹,即义务教育在新旧教育不断激荡的社会环境中获得了缓慢、曲折的发展。同时,又可以勾勒出国民政府推行义务教育的清晰脉络,总结国民党党报在新闻事件报道中的经验教训,为今天党报的创新报道提供有益参考。
其他文献
在农业机械化未普及之前,牲畜不仅为人类提供肉食,而且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工具,在适合牲畜生长的地区,牲畜饲养成为重要的生产活动。人民公社时期,牲畜饲养出现了集体饲养和社员饲养等不同形式,涉及国家、集体与个人利益博弈的多重面相。山西省沁源县地处黄土高原区,山大沟深的地理环境、季节性的充足降水以及丰富的牧草资源使牲畜饲养在传统社会就有了长足的发展。沁源县牲畜饲养经过抗日战争猛烈冲击后,新中国成立后的逐渐恢
学位
民国初年,卷烟开始在天津地区流行。为了进一步发展卷烟行业,维护行业自身利益,1930年王文典等人成立了卷烟同业公会,至此天津卷烟业发展有了新的动力,此后为顺应行业发展需要与政府号召又成立了工业、商业、门市卷烟业等同业组织,组织架构日趋完善。天津地区拥有广阔的卷烟市场,利用开埠的优势发展卷烟生产行业,造就了生产与销售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的局面。天津卷烟同业公会历经创始至日本侵占天津前、日伪统治时期、抗
学位
金融问题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长时段问题,同国家权势下移的大趋势相伴随,国家政权对金融秩序的强制性干预是近代现代化民族国家重构的重要举措。长期以来,对于货币为代表金融的研究主要立足于全国整体性的分析,或以近代上海为主要研究对象,北方区域的研究成果相对缺乏。天津作为北方重要商业都市,在金融的构建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然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统治中心南移,国家政治中心立足于江浙,天津原本作为拱卫京师的经济
学位
十九世纪中叶以后,中日两国在西方以坚船利炮为后盾的优势文化冲击下逐渐萌生民族危机意识,并从被动、本我的“中国人”“日本人”意识向主动融入国际新秩序、进而构建近代民族国家的意识转变。随着西方社会进化论思想与文明史学在东亚的传播,一批中日知识分子看到了近代国家与西方文明的先进性,逐步放弃传统的世界秩序与观念,转而以西方“国族国家”为典范着手从事中国“国民”的塑造。而在构建中日近代国民意识与民族认同的“
学位
全面抗战胜利后,国统区内城市不时发生煤荒,引起城市社会、经济的运行失序。天津市作为华北经济重镇,煤炭需求量较大。虽然天津市紧靠众多煤矿产区,但是煤荒依旧爆发,并衍生出严重的社会、经济问题。为解决煤炭危机,国民党政府从多个方面展开调整与部署。首先成立专责机构。国民党政府在华北相继成立了河北平津区燃料管理委员会、华北煤炭调配委员会来统筹管理北京、天津等华北重要城市的煤炭供应。天津市政府成立了天津煤焦供
学位
鸦片战争后,国门洞开,西方列强侵略不断加剧,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同时又被迫加强与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联系。上海作为第一批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其经济发展与世界经济联系较其他地区更加密切,工商业信息的传播也随之加快。同时,近代报刊业也在迅猛发展,引领国内创办商业报刊的潮流。1921年,《上海总商会月报》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创刊后的《上海总商会月报》以上海总商会作为依托,以指导商业社会、提倡学
学位
本文将书写史料与影视作品均视为历史文本,在回顾影像史学概念内涵、研究范畴和相关成果的基础上,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影视作品分为“叙事”和“纪实”两类,梳理其中出现的中国古代帝王形象,与历代正史帝纪、文人著述、历史文学等文本中的帝王形象进行比较。以史实叙述和史料辨伪为基础,笔者着重分析不同历史阶段帝王叙事、形象塑造和历史评价的异同,旨在揭示从书写史料到影像史料的文本形态演变过程中,所包含的政治意蕴、文化
学位
唐执玉是清代以廉洁而著称的官吏,他自幼受家风影响,形成了求真务实的行事作风。他抓住了雍正时期大变革的时代机遇,于雍正七年和雍正十一年两度担任直隶总督。唐执玉的督直一方面由于时代的原因,而另一方面归因于自身出色的从政能力。唐执玉在督直之后,他采取了一系列惠民措施,革除寄粮弊政,免征耗羡银,平抑盐价,这大大缓解了直隶地区的社会矛盾;其次他治理白河,赈济灾民,使百姓安居乐业,不致流离失所,这也促进了直隶
学位
何乔远(1558—1631)字穉孝,又称镜山先生,是明末东南沿海一带杰出的史志学家,主要著述以《名山藏》和《闽书》为代表。《名山藏》纪事,起自明太祖,迄于明穆宗,其中记载的部分史事稍有涉及到万历时期,共记载明代历史达二百五十多年。何乔远所处的历史时期,是官方史学萎靡而私家史学逐渐繁盛的时期。在这一时期,由于万历修国史失败和当时社会各方面正处于多元变革的状态,为私修本朝史提供了有利契机,扩大了私人撰
学位
甲午战争后,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英国于1898年强租威海卫。为维护在威海卫的殖民统治,英国成立了殖民统治机构——威海卫行政公署,并推行了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殖民统治政策。在文化教育方面,威海卫逐步形成了多元化、多类型的教育体系,其中包括新式学校教育、私塾教育与平民教育。新式学校教育以初等教育为主,中等教育为辅,主要由殖民政府、地方绅商、教会三方力量推动。初等教育学校主要包括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