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藤黄属植物中PPAPs类天然产物[3.n.1]核心骨架的新构建方法学及其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

来源 :上海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iyoyo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多环多异戊烯基间苯三酚(PPAPs)类化合是一类植物来源的天然产物,主要存在于藤黄属和金丝桃属植物中。该类化合物因其新颖多变的双环[3.3.1]壬烷-2,4,9-三酮的骨架结构,在抗肿瘤、抗炎、抗病毒等方面均具有较好的活性,尤其是抗肿瘤活性,但也因其结构的复杂性在合成研究中面临诸多挑战。本文主要新构建一种简便高效地合成双环[3.n.1]三酮骨架结构的方法学,结合其抗肿瘤活性对[3.n.1]变种骨架及衍生物进行合成研究与结构修饰改造,并尝试通过合成双环[3.2.1]辛烷-2,4,8-三酮骨架的天然产物enaimeone A进行验证。最后对其中部分化合物进行抗肿瘤体外活性筛选,总结构效关系,为后续此类先导化合物的发现和类似天然产物的合成提供研究依据。方法:通过对双环[3.n.1]三酮骨架和天然产物的合成,简化其天然产物结构,设计以线性底物作为前体化合物的模板反应,以串联Dieckmann反应作为关键步骤,―一锅法‖高效合成B型PPAPs核心骨架,并将此法推行到各类型的底物上进行适应性考察。再结合CTG检测法对已合成的化合物在宫颈癌(He La)、胃癌(SGC7901)、结肠癌(HCT116)、乳腺癌(MCF-7和MDA–MB-231)、肝癌(Hep3B2.1-7和Hep G2)、肺癌(NCI-H1734和A549)、皮肤癌(A-431和Me Wo)和甲状腺瘤(TT和SW579)等8类共13个细胞株上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抗肿瘤体外活性研究,总结构效关系。结果:基于本团队前期已建立的方法学,实现双环[3.2.1]辛烷-2,4,8-三酮骨架前体化合物的新合成路线,并以该核心骨架为中心的5个不同位点,进行11类底物的合成和结构修饰,完成相同或不同取代基、酯基变化、芳环取代、手性诱导和杂原子参与的多种类型的底物适应性考察,还进一步在C-3位实现了预酰化反应。合成实验结果显示酯基位阻越大,产率越低;芳环上取代基和杂原子的吸电性会改变苯环结构,从而影响成环产率;通过初步尝试,此方法在部分A型PPAPs类骨架结构上依然适用。体外抗肿瘤活性数据显示,化合物1-139(C-预酰化)在多个细胞株上都表现出一定的体外抑制作用,且在肝癌细胞株Hep G2和Hep3B2.1-7上活性最优,化合物1-65和1-58在肝癌细胞株Hep G2上表现出一定的活性。结论:本论文运用Dieckmann串联反应,从价廉易得的市售化合物为起始原料,首次通过4-9步高效合成B型PPAPs核心骨架及其衍生物,并实现了C-3位的预酰化和A型PPAPs骨架的合成。整个过程操作简便,产率优良,底物适用范围广,均能实现克级合成。该方法打破了现有的依次成环的合成局限,构建了以线性底物一步构建双环的独特思路,在成环前完成取代基的引入,解决了后期因位阻等原因影响取代基及官能团的引入限制。在多类型底物上的成功尝试,也证明了该方法的高效性和普适性,为B型PPAPs类天然产物的合成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也为后续A型PPAPs类天然产物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新方向。同时通过体外抗肿瘤活性评价,发现C-3位的苯甲酰基(但不限)取代会很大程度上提升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同时含有多羟基取代和环氧结构的化合物比单纯的苯甲酰基取代的活性更显著。另外取代基的引入位点、类型和位置的细微差别,可能会在生物活性上有较大区别,且[3.2.1]骨架在某种程度上活性会优于同类型的[3.3.1]骨架。因此,围绕[3.2.1]辛烷骨架进行结构修饰和活性评价,对该类化合物进行合成和更深入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也为PPAPs类化合物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其他文献
过敏是指人体免疫系统对外来物质发生过度反应,由此而引发的一系列疾病叫做过敏性疾病,常见的过敏性疾病有荨麻疹、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和花粉症等。过敏性疾病的发病率极高,全球约有三分之一的人会患上这种疾病,而太平洋地区患病率甚至高达50%。目前临床上关于抗过敏的药物普遍具有不良反应较多且停药后复发率高的缺陷,因而新型药物的开发就显得迫切需要。文献资料表明中药在过敏性疾病中的应用越来越多,作用也越来越突
学位
目的:本课题以中药黄芪中抗胆汁淤积性肝纤维化黄芪总皂苷提取物为研究对象,在基于软材物性参数与生物黏附微丸黏附性能的相关性研究基础上,提出一种区别与常规筛选最优处方的黏附处方筛选方法,同时基于生物黏附微丸的黏附特性角度为提高黄芪总皂苷干预胆汁淤积性肝纤维化的能力提供一种有效的剂型选择。方法:1.建立黄芪总皂苷原料药中总皂苷的比色法含量测定方法,黄芪甲苷和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及HP
学位
目的:本论文的目的是研究桑叶多糖的结构,在此基础上探索结构特征明确的桑叶多糖是否是中药桑叶在胰岛β细胞凋亡保护和肠道菌群改善中发挥作用的功效关联活性物质,研究将为桑叶多糖的创新药物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1.桑叶粗多糖的提取:采用水提醇沉法获得桑叶水提粗多糖。桑叶水提后的残渣在冰浴下用5%Na OH浸提,然后再用以95%乙醇沉淀,然后烘干沉淀物得桑叶碱提粗多糖。2.水提桑叶粗多糖的分离纯化:从桑叶
学位
目的:为扩大疏风解毒胶囊的用药人群,本课题按《已上市中药变更研究指导原则》将胶囊剂变更为颗粒剂,开展小儿疏风解毒颗粒制剂学研究,主要解决柴翘挥发油不稳定及药物具有严重不良气味的问题。方法:1.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柴翘挥发油中β-蒎烯的含量、建立挥发油气相特征图谱,并以β-蒎烯含量变化及气相特征图谱的相似度为评价指标,考察挥发油在4℃及25℃条件下的稳定性;2.以多孔材料为载体,采用多孔吸附技术
学位
目的:为了解决临床上亚砷酸注射液体内清除快、毒性大、依从性差的缺点,构建转铁蛋白(Transferrin,Tf)修饰的三氧化二砷(Arsenic trioxide,ATO)脂质体(Tf-ATO-LP)。考察Tf-ATO-LP的理化性质、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APL)活性、靶向性,评价其安全性。再联合维甲酸脂质体(All-trans ret
学位
目的:仿制海洋贻贝黏附性原理,合成邻苯二酚改性壳聚糖(CMC),以其为原料制备仿贻贝水凝胶,并与三七花总皂苷(PNF)相结合制备两种不同的载药仿贻贝水凝胶,同时考察几种水凝胶对小鼠皮肤伤口的治疗效果,以期为伤口敷料以及相关产品的开发与应用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方法:以席夫碱还原反应为原理,合成邻苯二酚改性壳聚糖,利用FTIR,~1HNMR,UV-Vis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并考察改性壳聚糖的抗菌效能。以
学位
目的:中药复方是中医用药的主要形式,方剂的灵魂是配伍。用现代科学方法和手段阐明配伍规律、作用机理,有助于揭示中医药理论的科学内涵,是中医药现代化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以具有回阳、益气、固脱之功效的传统复方参附汤为研究对象,建立冠状动脉结扎和阿霉素诱导的心力衰竭大鼠模型,分析参附汤配伍前后对心力衰竭的治疗作用;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究参附汤“多成分-多基因-多靶点”治疗疾病的配伍作用机制;从药代动力学角
学位
目的:生鸡内金由于具有腥臭味及质地硬脆,常需炮制后使用。该文旨在比较生、炒鸡内金抗胃溃疡和消食作用及多糖含量的差异,探究鸡内金的炮制机理。方法:(1)采用正交设计试验,以炮制过程中的物料比(1:20、1:30、1:40)、砂炒温度(210±5、230±5、250±5℃)及砂炒时间(40、60、80 s)为考察因素,以炒品的外观性状,对食积小鼠的胃排空和肠推进作用和HPLC总峰面积为评价指标,进行炒
学位
目的构建低分子肝素修饰的pH响应雷公藤红素纳米粒PP/H NPs;并通过体内外实验考察其抗肿瘤转移的作用并初探其机制。方法1.低分子肝素修饰的pH响应纳米递药体系的合成与表征(1)采用酰胺化的化学反应合成高分子材料PEI-BM,并使用红外光谱及核磁共振氢谱对比相关特征峰验证材料接枝成功;(2)采用酰胺化的化学反应合成高分子材料PLGA-β-CD,并使用核磁共振氢谱对比相关特征峰验证材料接枝成功;(
学位
目的:观察杜仲皮、杜仲叶、杜仲雄花醇提物对类风湿关节炎成纤维样滑膜细胞和Ⅱ型胶原诱导的CIA大鼠关节炎的影响,评价杜仲不同部位醇提物对关节炎症及骨破坏的干预作用,并初步探讨三者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对杜仲皮、叶、雄花醇提物化学成分进行测定。体外实验,用不同浓度(0、25、50、100、200、400、800和1000μg/m L)的杜仲皮、叶和雄花醇提物处理类风湿关节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