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川陕地区大粮户研究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oxiongw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粮食问题是历代统治者最为重视的问题之一。中国历史上的绝大多数时期,一般的农民家庭都可称为“粮户”。作为国家粮食的主要供应者,粮户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粮户的粮食生产、消费、储存、缴纳赋税等行为,已不单纯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抗战时期,川陕地区作为战时重要的粮食主产区,是抗战大后方的重要经济支柱。尤其是1937-1940年,在日军不断进攻下,大量国土沦陷,使得国民政府面临着严重的财政危机,而以往不被重视的西北、西南地区,则在此时受到了政府与民间的关注。川、陕地区在战时的战略地位日益凸显。从粮食种类来看,四川以水稻为主,陕西则以小麦为主。因此,就大粮户的数量与特点而言,四川、陕西两省在全国既具有代表性,也具有典型性。抗战爆发后,粮食成为了战争期间的重要战备物资。随着战事不断推进,国民政府所面临的粮食问题更加棘手,军粮供应逐渐吃力,包括军粮与民食在内的粮食需求不断加大,使得政府与民间、军食与民食之间产生了冲突。对于政府而言,问题在应用何种方法,使分散在全国农村中的巨量粮食,集中到政府手中。蒋介石也深知解决粮食问题的重要性,国民政府高层展开了多次讨论,制定颁布了一系列法令法规。为此,国民政府采取相关粮政措施,通过制度建设逐渐将大粮户确定为征粮的主要对象。由于大粮户手中掌握着众多的土地或粮食资源,国民政府为调查粮食基本情况,方便政府控制粮食,积极动员大粮户,从成立粮食部到大户存粮调查与大粮户调查的展开,在战时面临的粮食困境中将大粮户一步步地拉入战时体系中。随着时间推移,国民政府所需粮食不断增加,政权力量不断向下延伸,动员与征收的力度也在不断加大。国民政府在纳粮动员上,主要考虑因素一直是政府利益最大化。在这样环境下生存的大粮户也一直在考量如何利用市场供需和价格机制来进行自身的投资、积累、消费,达到自身利益最大化。与此同时,大粮户的纳粮行为也会受到多种条件的制约,最终的纳粮行为并不是简单的“政策-行动”模式,而是包括着大户复杂的动机、顾虑与意愿。政府通知纳粮后,大户也并非立马去缴纳,在通过一系列“斗争”后,大户以妥协的形式完成了政府交予的任务。纳粮前后,政府的存粮行为方式也发生着相应地变动。在这种动态积累下,大粮户的储备是具有梯度变化性的,部分大粮户也正在这一阶段逐渐“逃离土地”。在这样的背景下,随着传统市场环境的变化,普通农户和大粮户之间的分化也在扩大,其社会生活、社会网络等方面更是迥然相异。不仅如此,四川与陕西二地的大粮户也有着不同的特点。从实际效用来看,战争期间大粮户对川、陕地区社会经济总体的产生了积极作用,尤其是对战争的军粮保障做出了重要贡献,正是由于这种过度动员,为抗战后国民党政权的失败埋下了伏笔。
其他文献
明清鼎革之际,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发生着巨变。危与机相伴而生,天崩地解的乱世为明朝武官和士人阶层提供了新的选择机会,既有精忠报国、以死明志者,又有不问世事、隐居山林者,更有审时度势、叛明投清者。不同的选择就形成了不同的群体。投降后金(清)的人就构成了降臣这一特殊群体,这一群体乃是拥有明清仕宦经历的人员的集合。明清易代,战事频繁,汉臣的投降不论是主动还是被动,不论是贪生怕死还是战败被俘,毋
学位
在所有疾病中,癌症的死亡率位列第二,仅次于心血管疾病,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健康。跨膜糖蛋白MUC1是上皮癌的生物标志物之一,当上皮组织发生癌变时,MUC1的异常糖基化和过量表达会造成血液中MUC1含量的升高。因此开发可以精确、灵敏检测MUC1的电化学适配体传感器对于上皮癌的早期诊断、治疗监测和预后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开发的三种电化学适配体传感器性能优异,不仅完成了血清中MUC1的灵敏、精确检测,
学位
笔记作为一种文体,在宋代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其体裁灵活自由,受到很多文人的喜爱,宋代笔记的数量远远超过前代,本文所选择的研究对象《钱塘遗事》正是其中之一。《钱塘遗事》,是一本记载南宋晚期军国大事的笔记,编纂者刘一清。《遗事》共十卷,内容多是南宋晚期的政治和军事见闻,间或夹杂着一些逸闻轶事和人文地理,许多事件的完整记载仅见于本书,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本文试图从《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和《遗事》的基本资料入
学位
朝鲜和琉球的关系肇始于明代。立足于两国各自需要,得益于明朝的宽松政策,朝鲜与琉球通过直接遣使、对马商人、赴北京使团等多种渠道建立了较为密切的双边关系。十七世纪初,随着地区局势的变动,受到日本侵略的琉球与受到后金威胁的朝鲜之间的相互交往无奈被迫中断。清朝实力提升后,通过武力征服将朝鲜纳为藩属,又以宣谕的方式招抚了琉球,两国关系在新的朝贡体制中呈现出崭新的特征。作为朝贡国,朝鲜、琉球向清遣使最为频繁。
学位
1644年3月,崇祯帝自缢煤山,明中央政府就此灭亡。4月,清王朝在吴三桂的协助下挥师入关,取代明王朝成为中国大陆上新的统治者。之后,南京等地的明臣扶持明宗室朱由崧等人,在南方先后建立了数个南明政权。为了对抗清军,他们多次向外国请求军事或经济援助,即所谓的“乞师”或“乞资”。其中,南明诸政权向日本请援的次数最多——自1645年至1687年的四十余年间,周崔芝、郑芝龙等明室遗臣曾向日本请援二十余次,这
学位
电化学发光(ECL)技术具有选择性好、灵敏度高、无需外部光源、动态范围宽等优点,在疾病诊断、环境监测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随着经济及科技的快速发展,对ECL传感器提出了便携、低成本等更高要求,而纸具有成本低廉、轻量便携、易功能化、设计灵活等优点,是理想的传感器基底材料之一。本文基于课题组在纸基器件方面的研究工作,结合铂纳米材料在电化学发光领域的多重功能,可以有效提高电子转移速率,增强电化学发光性能
学位
泾原镇是唐王朝在安史之乱后设立的京西北八镇之一。唐王朝之所以设立泾原镇,是因为在安史之乱爆发之后,面对吐蕃的大力入侵,邠宁等镇力不能敌,所以大历三年,代宗分邠州兵士至泾原,以马璘担任泾原节度使,再将郭子仪的朔方军移镇邠州,以两者之间相互补充,相互配合的方式,从而实现抵御吐蕃等少数民族入侵,保卫京师长安的目的。新设的泾原镇位于唐蕃交战的最前线,因此为抵御吐蕃入侵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泾原镇的设
学位
microRNA(mi RNA)作为一种内源性非编码RNA与很多疾病基因的表达直接相关。因此,作为一种新型的生物标志物,对其实施快速、超灵敏的检测对于疾病的早期诊断和预后治疗都具有深远的意义。电致化学发光测试技术由于其具备快速的响应效率、超高的灵敏度和极低的背景噪音等优势赢得了科研界的广泛关注。本论文致力于将电致化学发光分析与生物传感器结合起来构建电致化学发光生物传感器,实现对mi RNA的快速检
学位
本文对中国古典文献中的猫故事进行研究。以笔记、章回体小说作为主要参考,辅之以类书、史籍、佛教典籍、诗文集等各类资料,对其中有关猫的故事叙述进行分类整理工作,总结古代文士笔下关于这一动物最为典型的描述。同时以此为基础探究故事背后蕴含的鲜明文化特征,以期管窥猫在中国古代各时段的故事演变及古人对猫认知态度的转变,从而为我们了解古人、研究古代社会生活提供一个特别的切入点。文章主要分上、下两篇展开探讨研究。
学位
光电化学免疫传感分析的基本原理是光电转换的半导体材料,在光照条件下,其中载流子(电子或空穴)被光激发并在半导体内部与表面、半导体与半导体之间、半导体表面位点与结合分子之间以及半导体与电解质界面之间转移发生电荷密度的变化,从而将体系的分析识别部分与具备光电化学响应基底部分之间的物理化学相互作用转化为电信号。光电化学传感分析体系凭借不同的能量形式来进行激发与检测过程,光激发光活性物质,将光信号转化为电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