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2.5诱导氧化应激对肥大细胞活化及线粒体损伤的作用研究

来源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lfly52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和目的:空气细颗粒物(fine particulate matter,PM2.5)污染一定程度上是全球城市化、工业化向绿色发展转型过程中的副产品,在全球化推动下,将伴随人类社会科技、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全程。PM2.5成分中富集各类金属元素无机盐、有机物(如多环芳烃)和黑炭等,可随呼吸活动进入肺泡,一方面能够直接刺激肺泡粘膜及毛细血管周围的细胞(如:血管内皮细胞、淋巴细胞、肺巨噬细胞和肥大细胞等),诱发各型超敏反应或毒性反应等;另一方面,PM2.5也可穿透肺泡气-血屏障入血,经循环系统蓄积于某些特定器官或组织细胞内,造成一系列负面病理生理效应。研究已发现PM2.5呼吸道暴露已经成为各种过敏性疾病发病逐年增高的重要原因,交通尾气来源PM2.5暴露与哮喘症状呈正相关,其大气浓度每上升5μg/m~3,急性喘息发生率增加10%,气短发生率增加28%。最新研究还表明,PM2.5可直接引起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湿疹、荨麻疹等过敏性皮肤病。过敏反应(变态反应)是过敏原进入机体后免疫系统为保护自己对过敏原产生的一种“过度”反应,反应的关键环节是体内肥大细胞(mast cells,MCs)的激活。除了经典的过敏原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Ig E)过敏反应途径,MCs也能被尼古丁、乙醇等物质直接激活、脱颗粒,导致机体出现类似于过敏的反应,此为类过敏反应(allergy-like reaction)。我们先前研究证实,PM2.5能够激活MCs(LAD2),诱导其脱颗粒释放β-氨基己糖苷酶(β-Hexosaminidase,β-Hex)和IL-4,这一过程可能与其诱导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升高有关。特定条件下,线粒体内电子传递链(electron transport chain,ETC)中的电子“漏出”(即“电子漏”),提前不完全还原氧气(O2)为超氧化物(·O2-),此过程产生了细胞内绝大多数的ROS,由位于线粒体内膜上的3种呼吸链蛋白复合物I(complex I,Cox I)、II和III参与完成。真核细胞的呼吸作用依赖于线粒体ETC中电子传递以及基质内质子(H+)泵出所共同形成的线粒体膜电位(mitochondrial membrane potential,MMP),ETC中电子经过Cox I、II和III,于Cox IV处传递给O2并驱动线粒体内外膜间隙的H+回流,催化氧化磷酸化生成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供给能量。研究也发现,PM2.5可作用于支气管上皮细胞和角质形成细胞等,增加细胞内ROS,诱导MMP迅速去极化,从而影响细胞呼吸,改变能量供应并引起细胞凋亡。皮肤作为人体最大的器官,外界环境因素特别是大气PM2.5,对皮肤过敏相关症状的作用更直接、更迅速也更明显。因此,近年来PM2.5对皮肤的影响及发生机制越来越受到关注。本实验用PM2.5处理MCs,分析细胞内氧化应激与脱颗粒水平;利用N-乙酰半胱氨酸(N-acetyl-L-cysteine,NAC)干预ROS生成后,进一步探讨PM2.5诱导的MCs氧化应激和活化、脱颗粒反应之间的可能关系;最后,运用Meta分析方法就PM2.5对过敏性皮肤病(AD、湿疹和荨麻疹)发病风险比值比(odds ratio,OR)做定量分析,宏观评估PM2.5污染对过敏性皮肤病发病风险的暴露量-效应关系(exposure-response relationship)。第一部分:方法:1.利用颗粒物采样器(TH-150A)于重庆市区收集PM2.5,制备DMEM混悬液;2.培养MCs(P815);用不同浓度PM2.5(0-200μg/ml)处理MCs后,测量细胞活力和细胞内ATP含量,流式细胞术法分析MMP变化水平,检测Cox I活性和Cox III活性;3.培养MCs(P815);用不同浓度PM2.5(0-200μg/ml)和PM2.5+NAC(10 m M)分别处理MCs 6 h和24 h,测量细胞活力、ROS生成量、β-Hex释放率和IL-4含量。结果:1.用PM2.5刺激MCs后,随着PM2.5浓度的增高,细胞活力逐渐降低;用PM2.5刺激MCs后,随着PM2.5浓度的增高,细胞ATP含量逐渐降低;各组MMP正常的细胞比例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线粒体呼吸链Cox III活性显著降低;线粒体呼吸链Cox I活性仅在PM2.5浓度达到200μg/ml时明显降低。2.使用10 m M NAC和PM2.5刺激MCs后,细胞活力显著提高;ROS生成、β-Hex释放率和IL-4含量均显著降低。结论:1.PM2.5可浓度依赖性抑制MCs存活率,降低细胞内ATP含量和MMP水平并损害呼吸链内Cox III活性,但仅在高浓度时能显著降低Cox I活性;PM2.5加剧了细胞内氧化应激水平,损害线粒体膜功能和能量供应,我们分析PM2.5诱导细胞氧化应激的机制可能与Cox III活性的抑制有关。2.抗氧化剂NAC能够降低PM2.5诱导的MCs内ROS生成,改善氧化应激;PM2.5能够诱导肥大细胞激活,增加β-Hex和IL-4的释放,而NAC可以抑制上述趋势,调节MCs活化、脱颗粒;NAC对ROS生成的抑制趋势与对β-Hex和IL-4释放抑制作用趋势相似甚至部分平行,提示氧化应激在PM2.5诱导的过敏性炎症中具有重要作用。第二部分:方法:按照选定检索词和步骤检索至2019年11月10日的Pub 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 Med)、万方和维普数据库,收集国内、外发表的关于PM2.5与过敏性皮肤病(AD、湿疹和荨麻疹)关系的研究进行Meta分析。纳入研究类型为观察性研究(包括队列研究、时间序列、病例交叉和横截面研究),研究结果可以暴露剂量-反应关系效应量表示,即效应量可转化为PM2.5浓度每增高10μg/m~3,其对过敏性皮肤病的发生风险OR及其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分别评价PM2.5对过敏性皮肤病的发病风险OR并进行亚组分析、敏感性分析,采用Egger和Begg法检验发表偏倚并用剪补法(trim and fill method)校正OR。结果:1.总计纳入PM2.5与过敏性皮肤病关系的研究15篇。2.大气PM2.5浓度每增高10μg/m~3,对过敏性皮肤病的发生风险OR=1.0066,95%CI=[1.0033,1.0100];亚组分析表明:PM2.5对AD的发生风险OR=1.0320,95%CI=[1.0056,1.0590];对湿疹的发生风险OR=1.0066,95%CI=[1.0029,1.0103];对荨麻疹的发生风险OR=0.9994,95%CI=[0.9852,1.0139]。3.敏感性分析:逐一剔除组内的文献后,新的合并OR预估值均未发现明显变化,预估值均落在CI内,说明该分析结果稳定可靠;发表偏倚检验及校正:校正OR=1.0070,95%CI=[1.0030,1.010]。结论:PM2.5是过敏性皮肤病发生的作用危险因素,其室外大气浓度每增加10μg/m~3,过敏性皮肤病发生风险增加0.70%。
其他文献
目的:腋动脉是躯干-上肢结合部位最重要的主干血管,快速定位腋动脉、实施精准体外压迫对控制该部位严重创伤大出血至关重要;而明确腋动脉长度、内径及其分支起源与分型,对腋动脉及其分支相关的疾病的术前评估、手术方案的制定以及减少医源性损伤也有指导意义。既往对腋动脉及其分支等解剖结构的研究多以尸体解剖为主,几乎无活体上的相关研究。本研究拟利用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computed tomography
学位
研究背景与目的:胃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parenteral nutrition associated cholestasis,PNAC)是新生儿胃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PN)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长期接受PN的新生儿可出现PNAC,严重者可出现肝硬化、肝纤维化,甚至死亡,但PNAC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我们前期在1例家族性胆汁淤积性患儿中发现Sema7A的R148W纯
学位
背景: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是所有器质性心脏病最终的临床归宿,已成为一种全球性的流行病,是全球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HF是由于心脏结构或功能异常导致心室充盈或射血能力受损的一组复杂临床综合征,以呼吸困难、活动耐量降低、周围组织水肿等为主要临床表现,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发达国家HF发病率大致相近,美国成年人HF发病率为1-2%,并且每年有超过100万慢性HF患者因急性发
学位
目的:将二乙烯三胺五乙酸(DTPA)和乙二醇壳聚糖(GC)通过有机合成、化学交联等方法,合成乙二醇壳聚糖-二乙烯三胺五乙酸(GC-DTPA),并对其在细胞及动物水平的相对安全性做出评价;通过体内促排能力的观察,为研制消化道核沾染早期促排剂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通过离体组织器官荧光成像,探究其体内代谢分布过程,明确其在消化道沾染放射性核素早期促排的可能促排途径。方法:(1)GC-DTPA的制备与表征:
学位
目的:1、比较单孔腹腔镜(LESS)和多孔腹腔镜(CLS)行卵巢囊肿剥除术治疗良性卵巢囊肿的手术疗效,证实单孔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2、对比单孔腹腔镜体外(LESS-E)卵巢囊肿剥除术和单孔腹腔镜体内(LESS-I)卵巢囊肿剥除术的围术期结局,证实单孔腹腔镜体外卵巢囊肿剥除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以及优势。3、分析LESS-E组和LESS-I组患者的术前临床特征构建列线图模型以预测良性卵
学位
研究背景据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和1990-2017年中国及其各省的死亡率、发病率和危险因素的系统分析,发现肺癌、结肠癌、食管癌等肿瘤在疾病负担中占主要地位。同时,这些罹患癌症的组织富含大量“屏障黏膜”,而这是固有免疫系统完成“免疫监视”功能的重要场所。中性粒细胞是固有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数量多、反应迅速的特点,其不仅是急性炎症的标志,也是调控适应性免疫反应和慢性炎症进程的重要参与者。
学位
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瘙痒性及炎症性皮肤病,严重的或者早发的特应性皮炎患者发生哮喘、过敏性鼻炎、食物过敏等特应性疾病的风险也会增加。AD通常于儿童期发病,可持续反复发作至成年期,儿童患病率为15%~20%,成人患病率高达10%,且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已成为一个公共卫生问题[1]。AD具有高度异质性,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涉及遗传、环境、皮肤屏障、微
学位
目的:分析PSD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卒中相关性肺炎(SAP)和低蛋白血症的相关因素;探究经皮耳迷走神经电刺激(taVNS)对PSD患者的疗效。方法:1.通过回顾性研究分析2017年1月-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328例PSD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存在并发症(SAP或低蛋白血症)分组,统计分析患者的性别、年龄、既往史、临床合并症、疾病损伤特点、血液学指标、康复评定表等数据,采用Logistic回归
学位
研究背景:针对交通事故、自然灾害、军事作战等造成的创伤出血至今仍然是造成大出血死亡的第一原因。因此,迫切需要研发理想的快速止血材料来替代传统止血材料,这也是目前创伤救治中的重要需求。目前,紧急止血法主要有止血带止血和局部药物止血。这些止血法可以被归为两个大类:机械压迫法和化学法。机械压迫法主要使用按压或绷带束缚等来减缓血液流速。化学法是采用一些能够激发自身凝血途径的止血剂来形成血凝块。然而,捆扎止
学位
第一部分两种ICL植入术式的对比研究目的:探讨两种不同的ICL植入手术方式对手术时间、视力结果、角膜内皮细胞密度、眼压的影响。方法:本临床研究为对侧眼研究:严格遵循纳入标准,将入组的96名患者的192只眼按完全随机化分组原则分为两组(组1和组2,每组96只眼),组1的术中处理:构建角膜切口后,先向前房中注入粘弹剂,再植入ICL(V4c型号);组2的术中处理:构建角膜切口后,先将ICL(V4c型号)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