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研究背景
北京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中国古今神秘的东方文化像一块巨大的磁石,吸引着全世界各个国家的不同肤色的外国人。他们或来北京旅游,或来北京学习,或来北京工作,也不乏许多外国人来北京安家落户。在社会生活日益全球化的今天,如何正确看待这些外国人在北京的工作与生活,如何正确的与这些异族文化的融合,这些都是目前构建国际化大都市、融汇多元文化的北京急需考虑的问题。
二、目前国内及北京的外国人的数量统计
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居住在我国境内并接受普查登记的外籍人员有593832人,总数接近60万。如果考虑到没有接受普查登记的在华“三非”外国人,常住我国的外籍人员明显超过60万。
仅以北京为例,北京的常住人口约为两千万。调查的数据显示在北京工作、投资、学习的外国人和他们的家属占北京的总人口的比例约为1%或更多,也就是二十万以上,并且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
三、外国人在北京的就业形势
北京有着最强劲的经济增长势头,最便捷的交通资源,最丰富的人才资源,性价比最高的工作及生活环境以及大量的就业机会。这些优势吸引着大批外国人来京投资、工作、学习及观光。从而使得北京成为了在华外国人最聚集的几所城市之一。在北京,外国人打工的队伍来自世界各国,且日益壮大,已是北京大都市职场上的一支不容忽视的就业队伍。他们的到来,体现出北京的更加开放,也体现出经济实力不断增长的北京正散发出空前的魅力。
自从2008奥运会以来,中国的国际地位在世界上有了飞跃似的提升,特别是北京的各种改变已被世界各国人民所接受。这些都提高了各国人民来京的意愿。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来京,也表现在各国的企业、事业及各类组织机构等在北京的安营扎寨。
据北京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处统计,北京现有200多个国家的驻华大使馆及众多国际组织代表机构,200多个跨国公司和金融机构,300多个外国新闻机构的代表处,20000多家外商投资企业,10000多个外国企业代表机构等,这些大量的外资企业及驻外办入住北京,又带动了更大一批的外国人来京。
四、外国人在北京的就业与生活情况分析
1、就业单位类型分析
根据网络数据统计,在京的外国人的工作单位情况如下表: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目前外国人在中国就业的大部分是以雇员的身份分布在企事业单位和大学或科研单位,所占比例分别为49%和15%,另外工作在国际机构的外国人所占比例为8%,在外交单位的人数也占8%,在新闻机构的人数占3%。
数据显示出有大量的外国人在各国的企事业单位中工作,所占比例已近一半,也可以表示大批的外国企事业单位在北京已有了一席之地,这是北京的经济发展不可忽略的一部分。并有相当一部分数量的外国人工作在大学和科研单位,也为北京的教育与科研作出贡献。其他单位的比例也占居高位,证明在北京外国人的工作呈现出了多元化的发展。
2、就业渠道分析
根据网络的数据统计,外国人应聘在京工作所通过的各种渠道如下表:
通过上表可知,目前有41%的外国人是通过在本国内应聘然后外派到北京的,通过来京后再就业的人数不多,只占18%,选择在中国投资的有7%,其他渠道来京工作的占34%。
从数据上看,大多数来京工作的人员都是通过本国外派到北京工作的,其次为其他就业渠道,也就是说明各国来京就业的渠道非常广泛。而先来北京后通过应聘就业只占一小部分,这中间应该包括很多高校留学生的比例,他们在学校毕业后选择留在了北京继续工作和生活。
3、来京人员工作的基本生活情况分析
根据网络的调查所得到的来京工作人员在京的生活情况如下表:
调查显示在京工作的外国人中的未婚人员,有86%是自己一人单独居住,14%选择了与朋友合住。在已婚人员中有63%是与家人同住,而剩下的37%则选择了离开家庭独自来北京工作。
从数据上得出,大多数的单身人员还是很愿意选择独自在京工作的。大部分有家庭的外国人还是喜欢与家人共同生活的。
4、来京工作的外国人的待遇情况分析
由于薪资待遇是个敏感话题,本文作者并未对被访者进行细致性的提问,大多数的被访者都表示工资待遇较为满意。
根据长期实际接触发现,在中国的外企中担负同样职责的外国雇员与中国雇员之间的工资是存在差别的。被认为合理的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外国人在中国不能享受中国公民的退休、教育、医疗等方面的待遇,一切都要自行处理;其次,外国人不仅在中国要交一定的税,在自己的国家内有可能还要交一定的税,造成外国人的税负要比中国人多;再次,外国人实际支付数额明显比中国人要高,比如外国人在自己国家内还会有其他一些房、车、子女教育等应付款项,价格水平也比中国的要高。另外就是在北京生活所需要的各种衣食住行的成本也远远高于本地人;最后,外国人还需要支付往返自己国家的交通费用,这项也是一笔不小的支出。
5、外国人在京生活情况分析
总体来说,在京工作的多数外国人的生活状况较好,他们的生活水平和工作之间的相关性较弱,由于他的工资水平较高,因此在消费上并没有太多的顾虑。大部分外国人并没有长期居住在北京的意向,因此购房的意愿并不高,他们大多是以租赁的形式租住在北京的中高档社区内。
五、外国人给北京带来的影响
现在,在北京工作与生活的外国人的数量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这些外国人在接受北京的同时也给北京带了不小的影响。
北京因外国人增多的改变是显而易见的。首先,外语的大量普及,不知是从几年前开始,人们在逛街时就可以听到店家用熟练的英语或者其他国的语言与外国人对答如流。人们在各个高档写字楼中可以看到满满的英语培训的广告,并且这些英语培训已经渗入到早教的领域。人们在坐车走路时还偶尔会听到一些中国人用很纯正的英语在讲电话,或者和老外聊天等等。英语考级已经成为了学生的必修,英语证书变成了进入外企的敲门砖,海外资历成为了升迁的通关钥匙。如果再多会一门别国的外语,那就更加了不得了。其次,因老外的增多而增多的相关产业,比如一些餐饮服务,有些食物有可能是北京人从未尝过或听说过的,但因老外的增多而应运而生,这当然让爱吃的北京人享了口福;还比如一些进口便利店,在让老外体会到了如同在家的便利,同时也让生活品质提高的北京人尝到了甜头;还有就是在国外很受欢迎的各种家居用品等,也都被北京人欢欢喜喜的接纳。 当然,大量的外国人涌入北京,也给北京带来了不小的压力。最主要的就是就业压力,许多外企广纳人才,从全世界的范围招聘各路英豪,外国人带来了他们的工作经验的同时,也挤占了国人的工作岗位。并且还存在着一些不平等特例,比如由于外国人天生的容貌号招力,使得一些企业打着外国人高比率的旗号,宁愿招聘到一些低水准的外国人,也不愿接受那些高资历,高能力的中国求职者。另外就是高水准消费的压力,由其是在外国人聚集相对较集中的地区。比如,房屋出租价格的虚高,出于有意识的抬高给外国人的房屋出租的价格,北京的某些高档住宅区的房屋租赁的价格就被当地聚集的外国人给抬得很高。再比如一些特定服务于外国人的设施的价格也被哄抬起来,让当地的北京人苦于消费或者是真的消费不起。
还有其他许多生活习惯的改变,比如夜生活的丰富,比如酒吧、茶吧、书吧等的时兴,比如外国商品名称的扫盲,比如会看到更多混血宝宝的增多,很多很多。大部分的改变是让北京人欣喜的接受的,还有一些正处在让北京人慢慢适应的阶段,而不能被接受的也正在被北京人变向的一点一滴的改变着。总之,北京是个胸怀广大的地方。也是个可以兼容各种外来事物的地方。
六、北京应采取正确的态度及角度看待外国人的在京就业与生活
随着北京街头“洋面孔”的不断增多,人们对“老外”已不再感到好奇了。北京人已经习惯了出现在身边的全球化面孔。生活中,老外可以是生意伙伴、朋友、竞争对手、上司、同事、下属、恋人及其他可能性的关系。尽管如此,北京人眼里的老外和外国仍然是非常新鲜有趣的。而老外眼里的大北京及地道的北京文化也是最真实又难以想象的,他们知其然而又不知其所以然。这就是多元文化之间的互动,也是中外文化之间的融合。
外国人在北京生活,不管是独自或与家人同住,不管是工作还是娱乐都存在着语言不通,环境不熟,饮食不合,出行不便等各种不适应。北京人应该给予外国人们应有的帮助,也应给予他们善意的合作,尊重他们的风俗、信仰、习惯等,让老外们能够切身感受到北京人的温暖与包容。北京人还应该正确看待外国人的在京就业,体会到他们离乡背井的艰辛。同时北京人不能崇洋媚外的包容他们的一切,在法律的基础上应设定合理的措施限定外国人在京的一些不合法及不道德的行为。让北京在吸收外国人带来的洋文化丰富我们的同时还要保持北京自有的特色,全面发展,与时并进。
北京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中国古今神秘的东方文化像一块巨大的磁石,吸引着全世界各个国家的不同肤色的外国人。他们或来北京旅游,或来北京学习,或来北京工作,也不乏许多外国人来北京安家落户。在社会生活日益全球化的今天,如何正确看待这些外国人在北京的工作与生活,如何正确的与这些异族文化的融合,这些都是目前构建国际化大都市、融汇多元文化的北京急需考虑的问题。
二、目前国内及北京的外国人的数量统计
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居住在我国境内并接受普查登记的外籍人员有593832人,总数接近60万。如果考虑到没有接受普查登记的在华“三非”外国人,常住我国的外籍人员明显超过60万。
仅以北京为例,北京的常住人口约为两千万。调查的数据显示在北京工作、投资、学习的外国人和他们的家属占北京的总人口的比例约为1%或更多,也就是二十万以上,并且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
三、外国人在北京的就业形势
北京有着最强劲的经济增长势头,最便捷的交通资源,最丰富的人才资源,性价比最高的工作及生活环境以及大量的就业机会。这些优势吸引着大批外国人来京投资、工作、学习及观光。从而使得北京成为了在华外国人最聚集的几所城市之一。在北京,外国人打工的队伍来自世界各国,且日益壮大,已是北京大都市职场上的一支不容忽视的就业队伍。他们的到来,体现出北京的更加开放,也体现出经济实力不断增长的北京正散发出空前的魅力。
自从2008奥运会以来,中国的国际地位在世界上有了飞跃似的提升,特别是北京的各种改变已被世界各国人民所接受。这些都提高了各国人民来京的意愿。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来京,也表现在各国的企业、事业及各类组织机构等在北京的安营扎寨。
据北京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处统计,北京现有200多个国家的驻华大使馆及众多国际组织代表机构,200多个跨国公司和金融机构,300多个外国新闻机构的代表处,20000多家外商投资企业,10000多个外国企业代表机构等,这些大量的外资企业及驻外办入住北京,又带动了更大一批的外国人来京。
四、外国人在北京的就业与生活情况分析
1、就业单位类型分析
根据网络数据统计,在京的外国人的工作单位情况如下表: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目前外国人在中国就业的大部分是以雇员的身份分布在企事业单位和大学或科研单位,所占比例分别为49%和15%,另外工作在国际机构的外国人所占比例为8%,在外交单位的人数也占8%,在新闻机构的人数占3%。
数据显示出有大量的外国人在各国的企事业单位中工作,所占比例已近一半,也可以表示大批的外国企事业单位在北京已有了一席之地,这是北京的经济发展不可忽略的一部分。并有相当一部分数量的外国人工作在大学和科研单位,也为北京的教育与科研作出贡献。其他单位的比例也占居高位,证明在北京外国人的工作呈现出了多元化的发展。
2、就业渠道分析
根据网络的数据统计,外国人应聘在京工作所通过的各种渠道如下表:
通过上表可知,目前有41%的外国人是通过在本国内应聘然后外派到北京的,通过来京后再就业的人数不多,只占18%,选择在中国投资的有7%,其他渠道来京工作的占34%。
从数据上看,大多数来京工作的人员都是通过本国外派到北京工作的,其次为其他就业渠道,也就是说明各国来京就业的渠道非常广泛。而先来北京后通过应聘就业只占一小部分,这中间应该包括很多高校留学生的比例,他们在学校毕业后选择留在了北京继续工作和生活。
3、来京人员工作的基本生活情况分析
根据网络的调查所得到的来京工作人员在京的生活情况如下表:
调查显示在京工作的外国人中的未婚人员,有86%是自己一人单独居住,14%选择了与朋友合住。在已婚人员中有63%是与家人同住,而剩下的37%则选择了离开家庭独自来北京工作。
从数据上得出,大多数的单身人员还是很愿意选择独自在京工作的。大部分有家庭的外国人还是喜欢与家人共同生活的。
4、来京工作的外国人的待遇情况分析
由于薪资待遇是个敏感话题,本文作者并未对被访者进行细致性的提问,大多数的被访者都表示工资待遇较为满意。
根据长期实际接触发现,在中国的外企中担负同样职责的外国雇员与中国雇员之间的工资是存在差别的。被认为合理的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外国人在中国不能享受中国公民的退休、教育、医疗等方面的待遇,一切都要自行处理;其次,外国人不仅在中国要交一定的税,在自己的国家内有可能还要交一定的税,造成外国人的税负要比中国人多;再次,外国人实际支付数额明显比中国人要高,比如外国人在自己国家内还会有其他一些房、车、子女教育等应付款项,价格水平也比中国的要高。另外就是在北京生活所需要的各种衣食住行的成本也远远高于本地人;最后,外国人还需要支付往返自己国家的交通费用,这项也是一笔不小的支出。
5、外国人在京生活情况分析
总体来说,在京工作的多数外国人的生活状况较好,他们的生活水平和工作之间的相关性较弱,由于他的工资水平较高,因此在消费上并没有太多的顾虑。大部分外国人并没有长期居住在北京的意向,因此购房的意愿并不高,他们大多是以租赁的形式租住在北京的中高档社区内。
五、外国人给北京带来的影响
现在,在北京工作与生活的外国人的数量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这些外国人在接受北京的同时也给北京带了不小的影响。
北京因外国人增多的改变是显而易见的。首先,外语的大量普及,不知是从几年前开始,人们在逛街时就可以听到店家用熟练的英语或者其他国的语言与外国人对答如流。人们在各个高档写字楼中可以看到满满的英语培训的广告,并且这些英语培训已经渗入到早教的领域。人们在坐车走路时还偶尔会听到一些中国人用很纯正的英语在讲电话,或者和老外聊天等等。英语考级已经成为了学生的必修,英语证书变成了进入外企的敲门砖,海外资历成为了升迁的通关钥匙。如果再多会一门别国的外语,那就更加了不得了。其次,因老外的增多而增多的相关产业,比如一些餐饮服务,有些食物有可能是北京人从未尝过或听说过的,但因老外的增多而应运而生,这当然让爱吃的北京人享了口福;还比如一些进口便利店,在让老外体会到了如同在家的便利,同时也让生活品质提高的北京人尝到了甜头;还有就是在国外很受欢迎的各种家居用品等,也都被北京人欢欢喜喜的接纳。 当然,大量的外国人涌入北京,也给北京带来了不小的压力。最主要的就是就业压力,许多外企广纳人才,从全世界的范围招聘各路英豪,外国人带来了他们的工作经验的同时,也挤占了国人的工作岗位。并且还存在着一些不平等特例,比如由于外国人天生的容貌号招力,使得一些企业打着外国人高比率的旗号,宁愿招聘到一些低水准的外国人,也不愿接受那些高资历,高能力的中国求职者。另外就是高水准消费的压力,由其是在外国人聚集相对较集中的地区。比如,房屋出租价格的虚高,出于有意识的抬高给外国人的房屋出租的价格,北京的某些高档住宅区的房屋租赁的价格就被当地聚集的外国人给抬得很高。再比如一些特定服务于外国人的设施的价格也被哄抬起来,让当地的北京人苦于消费或者是真的消费不起。
还有其他许多生活习惯的改变,比如夜生活的丰富,比如酒吧、茶吧、书吧等的时兴,比如外国商品名称的扫盲,比如会看到更多混血宝宝的增多,很多很多。大部分的改变是让北京人欣喜的接受的,还有一些正处在让北京人慢慢适应的阶段,而不能被接受的也正在被北京人变向的一点一滴的改变着。总之,北京是个胸怀广大的地方。也是个可以兼容各种外来事物的地方。
六、北京应采取正确的态度及角度看待外国人的在京就业与生活
随着北京街头“洋面孔”的不断增多,人们对“老外”已不再感到好奇了。北京人已经习惯了出现在身边的全球化面孔。生活中,老外可以是生意伙伴、朋友、竞争对手、上司、同事、下属、恋人及其他可能性的关系。尽管如此,北京人眼里的老外和外国仍然是非常新鲜有趣的。而老外眼里的大北京及地道的北京文化也是最真实又难以想象的,他们知其然而又不知其所以然。这就是多元文化之间的互动,也是中外文化之间的融合。
外国人在北京生活,不管是独自或与家人同住,不管是工作还是娱乐都存在着语言不通,环境不熟,饮食不合,出行不便等各种不适应。北京人应该给予外国人们应有的帮助,也应给予他们善意的合作,尊重他们的风俗、信仰、习惯等,让老外们能够切身感受到北京人的温暖与包容。北京人还应该正确看待外国人的在京就业,体会到他们离乡背井的艰辛。同时北京人不能崇洋媚外的包容他们的一切,在法律的基础上应设定合理的措施限定外国人在京的一些不合法及不道德的行为。让北京在吸收外国人带来的洋文化丰富我们的同时还要保持北京自有的特色,全面发展,与时并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