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是基础教育的重要任务,更是时代发展的迫切需要。开展研究性学习有助于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生活,有助于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有助于学生形成乐于研究、勤于动手、善于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学习习惯,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一、研究性学习的内涵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并确定研究课题,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理解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研究性学习的三种主要组织形式是:小组合作研究、个人独立研究、个人研究与全班集体讨论相结合。研究性学习的四个主要步骤:确定研究课题、制定研究计划、实施课题研究、撰写研究成果。研究性学习的主要目标:使学生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收集信息、整合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作风;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改变传统教学方式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二、研究性学习的特点
研究性学习强调人的主体精神和意识,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在积极愉悦的探索中完成对知识的建构。有如下特点:
1.重发现。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第一要求是发现,学生发现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或有研究价值的课题是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前提。研究性学习要解决的问题可以是教师提出的,也可以是学生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还可以是学生在社会生活中碰到的、发现的。发现也指学生自己在探索问题的过程中获取新体验、新认识,新领悟。
2.重过程。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目的是通过这一新式学习过程,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新的体验、新的认识、新的情感、新的感受,并在学习过程中学会研究问题的方法,养成探究问题的习惯,激发探究奥秘的兴趣。
3.重实践。研究性学习的开放性、自主性决定了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时,学生将直接参与学习活动和社会生活的多个方面,并运用学科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实现当前课程改革人性化、社会化、个别化、生活化的要求。
三、在研究性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研究性学习追求的是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充分张扬,注重的是学生的主体性参与和渗透,从而达到“教是为了不教,学是为了不学”的理想教育境界。然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制约研究性学习的最大瓶颈,是教师没有“放权”,学生囿于教师的思维和习惯。因此,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应首先转变观念,找准教学主导权的最佳“黄金分割点”。
1.转变教育观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1)正确认识研究性学习。由于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很多教师对研究性学习都比较陌生,所以教师一定要明确研究性学习课程中的“研究”只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与研究能力的一种重要手段,如果过分强调“研究”,把手段视为目的,就会本末倒置,违背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同时,教师还要理解“创新”是指在学生自己原有的学识水平、知识技能的基础上有大幅度纵向提高,而不一定要超越前人。
(2)注重学习过程的实践性。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研究课题由学生自主确定,教师只负责指导学生确认课题的可行性;研究的内容主要由学生确定,教师负责审核;研究过程由学生进行科学安排;研究结论和研究报告由学生亲自组织撰写。通过亲身实践,学生往往会经常产生新的体验、新的感受、新的认识。
(3)注重教学过程的开放性。研究性学习的“开放性”为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解除了心理上的压力。研究性学习课程面向每一个学生,尊重不同学生的个性差异,注重所有学生的发展,因此,其课程目标具有开放性,课程内容会随着学生个体及其生活的变化而变化。课程内容的涉及面相当广泛,既可以与传统学科相关,也可以与新兴学科相关;既可以是单科性的,也可以是综合性的。由于学生研究的问题各不相同,所需资科的获取及处理方式也会有所不同,因而可以通过在网上查阅资料,可以在图书馆查文献,还可以通过问卷调查、个别访谈、实验操作等形式得到,同时,不同的学生研究同一问题,其结果可能有很大差别。可见,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结果的表述形式也是开放的。
2.改变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授人以鱼”,而研究性学习更注重“授人以渔”。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对学生进行的指导在于采取谈话、讲座、板报、实践体验等形式,使学生了解研究性学习;指导学生选题,避免出现课题过大、研究过程不可操作等情形;指导学生掌握收集、保存、整理资料的技能;指导学生掌握撰写开题报告和结题报告的方法。教师对学生主要进行方法上的指导、思维上的启发,学生就在学习过程中掌握研究问题的方法,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采用多种方法和手段寻求问题的自主解决,这样不仅可以避免遭受挫折,还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成功。
3.改革评价制度,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应倡导多元化的学生评价制度和综合性的评价体系。教师要将终结性评价、诊断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注重形成性评价;将他人评价、团体评价与学生自我评价相结合,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将绝对评价、相对评价与学生个体内差评价相结合,注重学生个体内差评价;将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注重定性评价。教师在对学生的评价中要尽可能发现、挖掘学生的闪光点。这种评价要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要有利于学生体验成功并形成勇于实践、敢于创新的习惯。
一、研究性学习的内涵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并确定研究课题,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理解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研究性学习的三种主要组织形式是:小组合作研究、个人独立研究、个人研究与全班集体讨论相结合。研究性学习的四个主要步骤:确定研究课题、制定研究计划、实施课题研究、撰写研究成果。研究性学习的主要目标:使学生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收集信息、整合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作风;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改变传统教学方式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二、研究性学习的特点
研究性学习强调人的主体精神和意识,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在积极愉悦的探索中完成对知识的建构。有如下特点:
1.重发现。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第一要求是发现,学生发现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或有研究价值的课题是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前提。研究性学习要解决的问题可以是教师提出的,也可以是学生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还可以是学生在社会生活中碰到的、发现的。发现也指学生自己在探索问题的过程中获取新体验、新认识,新领悟。
2.重过程。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目的是通过这一新式学习过程,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新的体验、新的认识、新的情感、新的感受,并在学习过程中学会研究问题的方法,养成探究问题的习惯,激发探究奥秘的兴趣。
3.重实践。研究性学习的开放性、自主性决定了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时,学生将直接参与学习活动和社会生活的多个方面,并运用学科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实现当前课程改革人性化、社会化、个别化、生活化的要求。
三、在研究性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研究性学习追求的是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充分张扬,注重的是学生的主体性参与和渗透,从而达到“教是为了不教,学是为了不学”的理想教育境界。然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制约研究性学习的最大瓶颈,是教师没有“放权”,学生囿于教师的思维和习惯。因此,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应首先转变观念,找准教学主导权的最佳“黄金分割点”。
1.转变教育观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1)正确认识研究性学习。由于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很多教师对研究性学习都比较陌生,所以教师一定要明确研究性学习课程中的“研究”只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与研究能力的一种重要手段,如果过分强调“研究”,把手段视为目的,就会本末倒置,违背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同时,教师还要理解“创新”是指在学生自己原有的学识水平、知识技能的基础上有大幅度纵向提高,而不一定要超越前人。
(2)注重学习过程的实践性。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研究课题由学生自主确定,教师只负责指导学生确认课题的可行性;研究的内容主要由学生确定,教师负责审核;研究过程由学生进行科学安排;研究结论和研究报告由学生亲自组织撰写。通过亲身实践,学生往往会经常产生新的体验、新的感受、新的认识。
(3)注重教学过程的开放性。研究性学习的“开放性”为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解除了心理上的压力。研究性学习课程面向每一个学生,尊重不同学生的个性差异,注重所有学生的发展,因此,其课程目标具有开放性,课程内容会随着学生个体及其生活的变化而变化。课程内容的涉及面相当广泛,既可以与传统学科相关,也可以与新兴学科相关;既可以是单科性的,也可以是综合性的。由于学生研究的问题各不相同,所需资科的获取及处理方式也会有所不同,因而可以通过在网上查阅资料,可以在图书馆查文献,还可以通过问卷调查、个别访谈、实验操作等形式得到,同时,不同的学生研究同一问题,其结果可能有很大差别。可见,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结果的表述形式也是开放的。
2.改变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授人以鱼”,而研究性学习更注重“授人以渔”。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对学生进行的指导在于采取谈话、讲座、板报、实践体验等形式,使学生了解研究性学习;指导学生选题,避免出现课题过大、研究过程不可操作等情形;指导学生掌握收集、保存、整理资料的技能;指导学生掌握撰写开题报告和结题报告的方法。教师对学生主要进行方法上的指导、思维上的启发,学生就在学习过程中掌握研究问题的方法,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采用多种方法和手段寻求问题的自主解决,这样不仅可以避免遭受挫折,还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成功。
3.改革评价制度,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应倡导多元化的学生评价制度和综合性的评价体系。教师要将终结性评价、诊断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注重形成性评价;将他人评价、团体评价与学生自我评价相结合,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将绝对评价、相对评价与学生个体内差评价相结合,注重学生个体内差评价;将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注重定性评价。教师在对学生的评价中要尽可能发现、挖掘学生的闪光点。这种评价要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要有利于学生体验成功并形成勇于实践、敢于创新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