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最高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有关事故责任认定的思考

来源 :法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XTTK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问题的提出
  
   最高人民法院于2000年11月15日公布的《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产生思考,是建立在司法实践中认定行为人是否构成交通肇事罪时对《解释》的适用而产生的。
   《解释》第1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交通事故,在分清事故责任的基础上,对于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解释》第2条就构成本罪犯罪的条件作出了规定,即交通肇事具有以下三种情形之一的,构成犯罪(最低一档法定刑):(一)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二)死亡三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三)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三十万元以上的。另外,该条第2款同时规定,交通肇事致一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并具有下列六种情形之一的,也构成交通肇事犯罪:(一)酒后、吸食毒品后驾驶机动车辆的;(二)无驾驶资格驾驶机动车辆的;(三)明知是安全装置不全或者安全机件失灵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四)明知是无牌证或者已报废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五)严重超载驾驶的;(六)为逃避法律追究逃离事故现场的。
   上述解释,引出这样一个值得思考研究的问题:根据该《解释》第二条的规定,如果行为人交通肇事致使死亡1人或者重伤3人以上,或者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无能力赔偿数额在30万元以上,只负事故次要责任的,是否就不够成犯罪?同样,交通肇事致使死亡3人以上,只负事故次要责任的,是否也不构成犯罪?
  
  二、从我国刑法犯罪构成理论角度探讨
  
   犯罪构成理论,是刑法科学中极其重要的理论,在整个社会主义刑法理论体系中占据着中心的地位,是正确认定犯罪的理论基础。根据我国刑法犯罪构成理论,各种各样的案件,构成犯罪的具体要件不一样,但所有具体要件,都可归属于犯罪构成的四个方
  面。[1]《解释》所规定的事故责任认定已成为是否构成交通肇事罪的至关重要的前提,因而应将其纳入交通肇事罪的犯罪构成的四要件中,应是顺理成章之事,然而正是这“顺理成章”却引发了“于法不通”的问题,因为《解释》第1条不可能只是对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前段的纯粹重复,其措词突出“在分清事故责任的基础上”,精神乃在于将该事实作为认定本罪的前提。《解释》第2条两款也重申“全部责任”、“主要责任”和“同等责任”等要素,可见《解释》对本罪客观要件作实质补充的规定是非常清楚的。然而,从司法解释的定位与功能出发,《解释》对刑法典所规定的犯罪构成要件作实质性的修改,其正当性与合法性不无考量的余地。
   基于上述讨论,笔者尝试着从该事故责任认定应归属何种要件再作进一步的探讨。在此,先解读一下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生成。“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是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在查明道路交通事故原因后,根据当事人的违章行为与交通事故之间的因果关系,以及违章行为在交通事故中的作用,认定当事人所应承担的责任。其实体法律依据为1991年9月22日国务院发布的《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以下简称《事故处理办法》),该行政法规第17条规定:“公安机关在查明道路交通事故原因后,根据当事人的违章行为与交通事故之间的因果关系,以及违章行为在交通事故中的作用,认定当事人的交通事故责任。当事人有违章行为,其违章行为与交通事故有因果关系的,应当负交通事故责任。当事人没有违章行为或者虽有违章行为,但违章行为与交通事故无因果关系的,不负交通事故责任。”第19条进一步细化了责任承担方式,“一方当事人的违章行为造成交通事故的,有违章行为的一方应当负全部责任,其他方不负交通事故责任。两方当事人的违章行为共同造成交通事故的,违章行为在交通事故中作用大的一方负主要责任,另一方负次要责任;违章行为在事故中作用基本相当的,两方负同等责任。三方以上当事人的违章行为造成交通事故的,根据各自的违章行为在交通事故中的作用大小划分责任。”
   从上述《事故处理办法》及其具体规定中可看出,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原理即根据当事人违章行为与交通事故之间的因果关系及违章行为在交通事故中的作用大小来认定其责任大小。联系犯罪构成理论,可以看出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内容应纳入犯罪的客观要件,其解决的问题类似于“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有无因果关系以及“危害行为”对产生“危害结果”的作用大小。《解释》将事故责任认定作为确定行为人是否构成交通肇事罪的至关重要的前提,等于是在认定当事人(行为人)的违章行为(危害行为)与交通事故(危害结果)存在因果关系的情况下,当事人违章行为(危害行为)对产生交通事故(危害结果)作用大(主要责任以上)的一方,且造成死亡1人、重伤3人以上或者无能力赔偿数额在30万元以上的就构成犯罪,(责任相当的情况下,造成死亡3人以上的就构成犯罪)而当事人违章行为(危害行为)对产生交通事故(危害结果)作用小(次要责任)的一方就不够成犯罪。分析到此,高法《解释》的不合理性已显而易见,将“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联系程度”(作用大小)作为是否构成犯罪的至关重要的前提,考察我国刑法典所规定的400余条罪名,未有所闻。笔者揣度,在此即使将上述“联系程度”(作用大小)作为“情节”考量,即引述现行刑法典第十三条“但书”的规定,“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解释》仍然找不到立法及理论上的落脚点。其一,“但书”明确规定,要求危害不大,而《解释》显然没能很好的考虑到这一点,即严格按照《解释》,在行为人承担次要责任的情况下,无论该行为人造成的是何种程度的事故,即无论事故致使几人死亡,财产损失几何,亦即无论危害结果多大,存在着皆不负刑事责任的可能;其二,在将“联系程度”作为情节考量的情况下,等于是“一票(联系程度)否决制”,即当该“票”为次要责任时,无论行为人造成的是怎样的危害结果,都不负刑事责任。这显然与我国刑法理论上考察犯罪“情节”应综合全面考察的指导原则相悖。综上,笔者认为,高法的《解释》将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作为认定行为人违章行为是否构成交通肇事罪的至关重要的前提在刑事实体法犯罪构成理论中是找不到其合理的落脚点的。
  
  三、从“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在刑事诉讼证据中定位的角度探讨
  
   目前我国证据学理论以及司法实践中,一般认为,“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属法定七种证据中的鉴定结论,[2]“鉴定结论是鉴定人就案件中的事实问题提供的意见,不解答法律争议问题,因为后者属于司法人员的职能范围。”[3]高法《解释》将由行政机关作出的责任认定书作为确定行为人是否构成犯罪的至关重要的前提。显然该责任认定书解决的已不仅仅是事实问题,其直接解决是否构成犯罪问题。这与“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的鉴定结论的定位是形成尖锐冲突的。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高法的《解释》将由行政机关作出的“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作为确定行为人是否构成犯罪的至关重要的前提,无论是从刑事实体法还是程序法角度都存在着严重缺陷。其实,考察我国刑事实体法立法的历史沿革,1979年刑法典规定的交通肇事罪及1987年最高人民高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司法解释《关于严格依法办理道路交通肇事案件的通知》中,并无事故责任认定之说,当然这是因为当时也没有有关责任认定的行政法规。但是将后来颁行的行政法规中有关责任认定的内容简单的引入刑事法律认定犯罪的要件中,作出类似于其他司法解释中对“数额”、“数量”等的量化的处理模式,在便宜司法的同时却也产生了新的问题。
  
  注释:
   [1] 参见高铭暄、马克昌《刑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53页。
   [2] 参见何家宏、刘品新《证据法学》,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420页,需要说明的是,本书作者并未明确述及此观点,而是在论及“鉴定结论”的法律依据时,提及《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道路交通事故勘验照相行业标准》等。故笔者以为间接可得出上述观点。
   [3] 参见何家宏、刘品新《证据法学》,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184页。
其他文献
摘 要:婚姻家庭纠纷案件的审理在基层人民法院占据较高的比例地,由于立法等方面的原因,司法实践中各地法院在法律适用上有较大偏差,影响了法律适用的统一。本文通过分析审理婚姻家庭案件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形成原因,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一、婚姻家庭纠纷案件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离婚案件占民事案件的比例较高  以笔者所在法院为例,离婚案件在民事案件中所占比例在40%以上。离婚案件为复合之诉,涉及人
期刊
近年来,随着反腐败斗争的的不断深入,职务犯罪案件的犯罪手段、犯罪背景日益復杂化,检察办案工作的危险性日淅增大,为此,从高检察院到各基层检察机关,都加强了办案安全的保障工作,深化各基层人民检察院工作改革,相继成立了法警大队,并不断完善检察机关司法警察机制。按照最高人民检察院的规定,实行了编队管理,但是,但在工作中,“有警不用、无警可用、检警不分、以检代警”的现象仍是个突出的问题。如何解决当前检察机关
期刊
在司法实践中,聚众斗殴罪是一种常见的犯罪,在案件数量上居高不下。聚众斗殴罪是一种扰乱社会公共秩序的犯罪,但在司法实践中对该罪名的理解存在较大分歧,常常出现对类似案件处理不统一的现状。笔者现就如何正确理解、把握和认定聚众斗殴罪作一探讨,提出一些思考。    一、关于聚众斗殴罪的概念及特征     刑法第二百九十二条第一款规定:“聚众斗殴的,对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期刊
2011年2月25日,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以下简称《修八》),对刑法部分条款进行了补充和修改,已于5月1日起正式施行。此次刑法的修订,是1997年对刑法典修订以来改动规模最大的一次,共涉及了50个条文49个问题,既包括对刑法总则部分的调整,也包括对刑法分则有关罪名的修改和增补。而这50个条文的修改和调整,无一不体现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和保
期刊
《民事诉讼法》第14条规定:“人民检察院有权对民事审判活动实行法律监督。”《行政诉讼法》第10条规定:“人民检察院有权对行政诉讼活动实行法律监督。”从广义上讲,“民事审判活动”和“行政诉讼活动”不仅包括法院解决纠纷的审判活动和诉讼活动,而且应当包括法院执行生效法律文书的诉讼活动。人民检察院有权对民事审判活动实行法律监督,这规定本身就赋予了检察院对民事执行的监督权。因为,“审判活动”包括从起诉、审理
期刊
摘 要:渎职侵权犯罪是一种特殊的“统治阶级内部的犯罪”,此类犯罪的主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他们一旦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势必削弱国家职能,破坏政府形象。然而,我国司法实践活动中出现的渎职犯罪轻刑化问题,给社会造成了极其不良的影响,这直接削弱了法律的威慑、教育作用,加大了渎职侵权案件侦办的难度。本文从职务犯罪轻刑化的成因、危害、对策入手,立足检察机关的监督职能展开论述,力争为解决职务犯罪轻刑化问题提
期刊
当前,由于不同法官对法律规定理解上的不同,或者法律原本就缺乏对新情况和新问题的具体规定,出现对类似案件法律适用标准不统一的现象,甚至出现自由裁量权被滥用,不同地区、甚至同一地区法院同类案件裁判结果各不相同即“同案不同判”现象时有发生,由此影响司法公正,引发社会非议。     一、“同案不同判”案件的主要类型及特点     “同案”指的是此案与彼案在法律关系、构成要件上相同,而不是具体细节的相同。“
期刊
摘 要:《刑法修正案(八)》第四十一条规定了恶意欠薪罪,阐述恶意欠薪入罪的社会基础。评析恶意欠薪入罪的利与弊,把握恶意欠薪罪“情节恶劣”和“造成严重后果”的情节,认定恶意欠薪罪在司法实践存在的困惑,本文试图从以上四方面展开探讨,希冀对司法实务有借鉴意义。  一、恶意欠薪入罪的社会基础  恶意欠薪行为列入刑法调控的范畴,是对当前农民工讨薪难、维权难的有力救济。欠薪是民生问题,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
期刊
一、未成年人社会调查制度的现状分析     在我国,刑法意义上的未成年人是指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   如今,对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所进行的有针对性的背景性调查已经被联合国少年司法准则所确认,并最终影响到对未成年犯罪人的处理结果。从世界范围来看,庭前社会调查是处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独特程序,是区别于成年人刑事诉讼程序的显著特征。庭前社会调查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给未成年被告人最恰当、最合理的保护。在
期刊
近年来,随着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中国的电信事业发展十分迅速,随着手机的逐渐普及和短信服务的行业化,手机短信诈骗犯越来越猖獗。所谓手机短信诈骗犯罪是指,犯罪人为非法占有他人的合法财物采用向他人手机、小灵通或其他短信息接收设备发送虚假信息,以图使对方在轻信虚假短信内容后自愿将其财务交付给犯罪人的行为。短信息诈骗犯罪应用现代通信技术,其传播速度、区域及受害人的数量都远远超过了传统诈骗犯罪,与传统诈骗犯罪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