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龙泉青瓷以其釉色青如玉、明如镜、声如磬而被业界誉为瓷器艺术的一颗明珠,受到世界各国青瓷爱好者喜爱。可能很少有人知道,这一始于南北朝,经五代盛于宋元,至今已历1700余载的艺术形式,曾随着明清时期的封建统治、朝野更迭与侵略战乱而几经兴衰,直至1957年,才由周恩来总理批示而恢复生产。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传承这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时,涌现了一批又一批的能人志士。从徐朝兴、毛正聪、夏侯文,到张绍斌、陈石玄根、徐定昌,这一个个耳熟能详的名字,继承着古老的传统工艺,弘扬着中华的文明瑰宝,向世人诉说着沧桑的历史正道。所谓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果提到青瓷的传承发扬,就有一个不得不提的名字,此人便是半路出家的青瓷收藏大家、陶瓷设计师,坐落在黄陂南路700号创意产业园区的上海逸清轩青瓷艺术馆馆长——谢德敏。
文化熏陶,百折不挠
一直以来,谢德敏与文化都有着不解的情结。在他还是一名手表厂技工的时候,就曾受大师潘高山指点,学习正统篆刻技艺。随着时间的积累,初出茅庐的他在篆刻、国画、茶艺与瓷器收藏等文化领域皆小有所成。然而造就谢德敏的不仅仅只有业余爱好而已,曲折的人生道路更是让他在品茗之余,感受到了文化所带来的那份自然与恬静。
“我是子承母业,为了顶替母亲,80年代做了一名手表厂的技工。但是后来手表厂越来越不景气,工厂部分转行改做金属架眼镜,这对我来说,是个不折不扣的转折点。”謝德敏说道,“因为我以前是手表技工,又喜爱文艺,所以就调到眼镜车间做产品设计,在那时候积累了许多宝贵的实践经验。”
1990年,在改革开放大旗的号召下,谢德敏辞去了当时还算不错的设计工作,下海从商,然而利用百货公司搞销售却与他原本的想象大相径庭,倍感失落的他也和很多人一样,迷失在了广东——这个改革开放的前线。
“随后的2年时间,我一直都没有一份正经的工作,参与了十几个行业,几乎什么都做过。当时,一个人提着个皮箱子去深圳谋发展,吃最便宜的饭菜,住最便宜的旅馆。虽然日子过得艰苦,但是业务也一天一天繁忙起来。”谢德敏的回忆,让我们感受到了面前这位收藏家的辛酸,“有一次,我为赶一份分析报告通宵没有合眼。第二天早上眼睛就非常不舒服,去医院一查,视网膜脱落。”
视网膜脱落,就意味着他不得不放弃自己所热爱的篆刻艺术,这对谢德敏来说是个不小的打击。然而,人言道:当上帝为你关上了一扇门,自然也会为你打开一扇窗。如果说篆刻是谢德敏青年时期的夙愿,那么瓷器则是他壮年开始的追求。
“我还在钟表厂工作的时候,就一心想着独立,把原来与父母合住的大房子,换成了两套小房子。搬到新家之后,有一位邻居酷爱历史、收藏,一直向我灌输瓷器背后的故事。我就是在他潜移默化的熏陶之下,爱上了茶艺与瓷器收藏。”
随着企业的发展,谢德敏的经济状况得到了有效改善。在长期从事茶文化研究之时,渐渐与青瓷结缘,热爱文化事业的他,也开始思考自己真正的追求。
披荆斩棘,广受关注
上海作为历史文化的传承者,潮流文化的引领者,世界文化的融合者,包罗万象,海纳百川。就在这样一座拥有独特海派魅力的城市里,爱好青瓷的谢德敏终于在2007年,创办了融合古老青瓷记忆与现代时尚元素的逸清轩青瓷艺术馆。独特的辰窑也带着传承传统青瓷文化、发扬海派青瓷艺术,把世界文化与传统中国文化有机融合、发展、创新的使命应运而生。
走进逸清轩,我们发现这600平方米的展馆,简直是一个青瓷博物馆。里面陈列着各式各样的陶瓷艺术品,从龙泉青瓷到其他窑系的名家作品,其中不乏一些传世之宝。此外,现代作品、时尚礼品、收藏珍品不计其数,而馆藏最多也是最有灵动感、富有传奇意味的辰窑精品、海派青瓷的大师杰作。
谢德敏向我们介绍道:“这些年来,辰窑设计制作的作品曾经多次在各种艺术展会上获奖,比如最近的2012年4月,在第十四届扬州国际艺术博览会上,我们的参展青瓷作品‘尚瓶’获得2012‘金凤凰·扬州赛区’创新产品设计大奖赛的金奖,青瓷作品‘尚礼人物’获得铜奖,青瓷作品‘圆满’、‘吉祥百合瓶’荣获优秀奖。”在2012年11月份的第十八届法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会上,谢德敏原创设计的“尚瓶”与“舞者”这两件作品都获了奖项,并同时被法国国家艺术行业联合会永久收藏。
这次获得创新产品设计大奖赛金奖的‘尚瓶’,是海派辰窑为淮海路110周年庆设计制作的原创作品。作品将淮海路时尚、典雅、浪漫的气质融入到设计理念之中,突破了传统青瓷的造型,器形仿佛美丽少女,婉约、纤细、楚楚动人。作品使用了延续了近千年的梅子青釉色,宛如一泓清泉,清澈透亮,完美无瑕。梅子青釉作为龙泉青瓷传统的经典釉色,至今已延续了近千年。这种在高温中形成的与大自然浑然一体的翠青色,有雨过天青、云破日出的天然之美。作品完美展现了当代抽象艺术,具有强烈的现代感,也散发着传统青瓷特有的含蓄之美,表现出淮海路的高雅魅力和浪漫品位。
此外,诸如世博会礼品‘海宝’、淮海路110周年的‘尚瓶’、与漫画家合作的‘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系列,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提炼烧制的‘夜光杯’等,都深受各界人士的关注。这些成就足以说明,沪上辰窑设计的海派龙泉青瓷作品,以其造型之独特,主题之鲜明,釉色之自然,焕发出高雅清纯的艺术魅力。据了解,近年来逸清轩曾多次为国家主要领导人、台湾和港澳地区的领导以及一些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设计的具有鲜明个性的原创作品,这些作品都被作为文化交流的名片而广受欢迎。
海派融合,独具一格
作为一个艺术机构和一个长期展示艺术作品的场所,逸清轩除了把艺术家和设计师们汇聚一起,创作一些既有中国传统特色又具海派文化特点的陶瓷艺术品,让中国陶瓷从工艺性逐步走向艺术性以外,还着重为国内外陶瓷艺术家们提供一个展示交流的平台。
“逸清轩从开办之初起就已经和陶瓷的文化艺术交流结缘了。”谢德敏这样回忆道。带着“海派融合”的使命,每年逸清轩都会为沪上陶瓷爱好者开办数十场收藏方面的专业讲座,举办近十场艺术陶瓷的专业展览,并在逸清轩开设的辰窑工作室内,为陶艺爱好者提供体验制陶平台,这些无不为传播和宏扬传统的陶瓷文化起到了积极的影响。沪上辰窑设计、制作海派青瓷的宗旨是:既蕴含着传统历史,又凝聚着民族艺术,更弘扬着海派文化。在传承、发扬古老灿烂的青瓷文化的同时,完美体现海派青瓷那种自然、质朴、静谧、悠远、时尚的意境,这是上海逸清轩,也是沪上辰窑的一种追求,一种责任和一种享受。
2010年1月16日,胡锦涛总书记前往上海市卢湾区考察创意园区工作时,充分肯定了谢德敏的理念以及他为逸清轩所做的工作。2012年以来,围绕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大型活动在各地举办。在逸清轩成立5周年之际,由上海市黄浦文化创意企业联合会主办、中华陶瓷大师联盟等各相关行业联合发起的,由上海市逸清文化艺术有限公司承办的“海派青瓷发展研讨会”也为今后传统文化的创新和企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思路。
谢德敏现为浙江省青瓷行业协会常务理事,被业内称之为:中国青瓷文化的传播大使、海派青瓷的创始人。
正如他所描述的那样:逸清轩是海,走进世术馆如同进入了瓷的海洋,让您流连忘返沉醉其中。这里汇聚了五大名窑八大窑系的艺术精品,还为您提供了高端商务礼品和茶艺用瓷。逸清轩是窗,集博览、交流、收藏于一体建造的辰窑更为您的设计、创作和自娱提供了必备的条件。使您拥有更开阔的视野来审视和鉴赏当代中外陶瓷的巅峰作品。逸清轩是桥,在陶艺人和爱陶人之间搭起了一座桥梁。在常年展览、主题交流、艺术沙龙等活动中与您共建一个互动的平台。逸清轩是书。品茗赏瓷有缘相聚。谈古论今道不完的意境,你我各添一笔,赋写出一卷千古绝瓷。
我们期待着逸清轩打造的海派青瓷,能成为上海乃至我们国家对外文化交流的一张新名片。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传承这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时,涌现了一批又一批的能人志士。从徐朝兴、毛正聪、夏侯文,到张绍斌、陈石玄根、徐定昌,这一个个耳熟能详的名字,继承着古老的传统工艺,弘扬着中华的文明瑰宝,向世人诉说着沧桑的历史正道。所谓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果提到青瓷的传承发扬,就有一个不得不提的名字,此人便是半路出家的青瓷收藏大家、陶瓷设计师,坐落在黄陂南路700号创意产业园区的上海逸清轩青瓷艺术馆馆长——谢德敏。
文化熏陶,百折不挠
一直以来,谢德敏与文化都有着不解的情结。在他还是一名手表厂技工的时候,就曾受大师潘高山指点,学习正统篆刻技艺。随着时间的积累,初出茅庐的他在篆刻、国画、茶艺与瓷器收藏等文化领域皆小有所成。然而造就谢德敏的不仅仅只有业余爱好而已,曲折的人生道路更是让他在品茗之余,感受到了文化所带来的那份自然与恬静。
“我是子承母业,为了顶替母亲,80年代做了一名手表厂的技工。但是后来手表厂越来越不景气,工厂部分转行改做金属架眼镜,这对我来说,是个不折不扣的转折点。”謝德敏说道,“因为我以前是手表技工,又喜爱文艺,所以就调到眼镜车间做产品设计,在那时候积累了许多宝贵的实践经验。”
1990年,在改革开放大旗的号召下,谢德敏辞去了当时还算不错的设计工作,下海从商,然而利用百货公司搞销售却与他原本的想象大相径庭,倍感失落的他也和很多人一样,迷失在了广东——这个改革开放的前线。
“随后的2年时间,我一直都没有一份正经的工作,参与了十几个行业,几乎什么都做过。当时,一个人提着个皮箱子去深圳谋发展,吃最便宜的饭菜,住最便宜的旅馆。虽然日子过得艰苦,但是业务也一天一天繁忙起来。”谢德敏的回忆,让我们感受到了面前这位收藏家的辛酸,“有一次,我为赶一份分析报告通宵没有合眼。第二天早上眼睛就非常不舒服,去医院一查,视网膜脱落。”
视网膜脱落,就意味着他不得不放弃自己所热爱的篆刻艺术,这对谢德敏来说是个不小的打击。然而,人言道:当上帝为你关上了一扇门,自然也会为你打开一扇窗。如果说篆刻是谢德敏青年时期的夙愿,那么瓷器则是他壮年开始的追求。
“我还在钟表厂工作的时候,就一心想着独立,把原来与父母合住的大房子,换成了两套小房子。搬到新家之后,有一位邻居酷爱历史、收藏,一直向我灌输瓷器背后的故事。我就是在他潜移默化的熏陶之下,爱上了茶艺与瓷器收藏。”
随着企业的发展,谢德敏的经济状况得到了有效改善。在长期从事茶文化研究之时,渐渐与青瓷结缘,热爱文化事业的他,也开始思考自己真正的追求。
披荆斩棘,广受关注
上海作为历史文化的传承者,潮流文化的引领者,世界文化的融合者,包罗万象,海纳百川。就在这样一座拥有独特海派魅力的城市里,爱好青瓷的谢德敏终于在2007年,创办了融合古老青瓷记忆与现代时尚元素的逸清轩青瓷艺术馆。独特的辰窑也带着传承传统青瓷文化、发扬海派青瓷艺术,把世界文化与传统中国文化有机融合、发展、创新的使命应运而生。
走进逸清轩,我们发现这600平方米的展馆,简直是一个青瓷博物馆。里面陈列着各式各样的陶瓷艺术品,从龙泉青瓷到其他窑系的名家作品,其中不乏一些传世之宝。此外,现代作品、时尚礼品、收藏珍品不计其数,而馆藏最多也是最有灵动感、富有传奇意味的辰窑精品、海派青瓷的大师杰作。
谢德敏向我们介绍道:“这些年来,辰窑设计制作的作品曾经多次在各种艺术展会上获奖,比如最近的2012年4月,在第十四届扬州国际艺术博览会上,我们的参展青瓷作品‘尚瓶’获得2012‘金凤凰·扬州赛区’创新产品设计大奖赛的金奖,青瓷作品‘尚礼人物’获得铜奖,青瓷作品‘圆满’、‘吉祥百合瓶’荣获优秀奖。”在2012年11月份的第十八届法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会上,谢德敏原创设计的“尚瓶”与“舞者”这两件作品都获了奖项,并同时被法国国家艺术行业联合会永久收藏。
这次获得创新产品设计大奖赛金奖的‘尚瓶’,是海派辰窑为淮海路110周年庆设计制作的原创作品。作品将淮海路时尚、典雅、浪漫的气质融入到设计理念之中,突破了传统青瓷的造型,器形仿佛美丽少女,婉约、纤细、楚楚动人。作品使用了延续了近千年的梅子青釉色,宛如一泓清泉,清澈透亮,完美无瑕。梅子青釉作为龙泉青瓷传统的经典釉色,至今已延续了近千年。这种在高温中形成的与大自然浑然一体的翠青色,有雨过天青、云破日出的天然之美。作品完美展现了当代抽象艺术,具有强烈的现代感,也散发着传统青瓷特有的含蓄之美,表现出淮海路的高雅魅力和浪漫品位。
此外,诸如世博会礼品‘海宝’、淮海路110周年的‘尚瓶’、与漫画家合作的‘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系列,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提炼烧制的‘夜光杯’等,都深受各界人士的关注。这些成就足以说明,沪上辰窑设计的海派龙泉青瓷作品,以其造型之独特,主题之鲜明,釉色之自然,焕发出高雅清纯的艺术魅力。据了解,近年来逸清轩曾多次为国家主要领导人、台湾和港澳地区的领导以及一些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设计的具有鲜明个性的原创作品,这些作品都被作为文化交流的名片而广受欢迎。
海派融合,独具一格
作为一个艺术机构和一个长期展示艺术作品的场所,逸清轩除了把艺术家和设计师们汇聚一起,创作一些既有中国传统特色又具海派文化特点的陶瓷艺术品,让中国陶瓷从工艺性逐步走向艺术性以外,还着重为国内外陶瓷艺术家们提供一个展示交流的平台。
“逸清轩从开办之初起就已经和陶瓷的文化艺术交流结缘了。”谢德敏这样回忆道。带着“海派融合”的使命,每年逸清轩都会为沪上陶瓷爱好者开办数十场收藏方面的专业讲座,举办近十场艺术陶瓷的专业展览,并在逸清轩开设的辰窑工作室内,为陶艺爱好者提供体验制陶平台,这些无不为传播和宏扬传统的陶瓷文化起到了积极的影响。沪上辰窑设计、制作海派青瓷的宗旨是:既蕴含着传统历史,又凝聚着民族艺术,更弘扬着海派文化。在传承、发扬古老灿烂的青瓷文化的同时,完美体现海派青瓷那种自然、质朴、静谧、悠远、时尚的意境,这是上海逸清轩,也是沪上辰窑的一种追求,一种责任和一种享受。
2010年1月16日,胡锦涛总书记前往上海市卢湾区考察创意园区工作时,充分肯定了谢德敏的理念以及他为逸清轩所做的工作。2012年以来,围绕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大型活动在各地举办。在逸清轩成立5周年之际,由上海市黄浦文化创意企业联合会主办、中华陶瓷大师联盟等各相关行业联合发起的,由上海市逸清文化艺术有限公司承办的“海派青瓷发展研讨会”也为今后传统文化的创新和企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思路。
谢德敏现为浙江省青瓷行业协会常务理事,被业内称之为:中国青瓷文化的传播大使、海派青瓷的创始人。
正如他所描述的那样:逸清轩是海,走进世术馆如同进入了瓷的海洋,让您流连忘返沉醉其中。这里汇聚了五大名窑八大窑系的艺术精品,还为您提供了高端商务礼品和茶艺用瓷。逸清轩是窗,集博览、交流、收藏于一体建造的辰窑更为您的设计、创作和自娱提供了必备的条件。使您拥有更开阔的视野来审视和鉴赏当代中外陶瓷的巅峰作品。逸清轩是桥,在陶艺人和爱陶人之间搭起了一座桥梁。在常年展览、主题交流、艺术沙龙等活动中与您共建一个互动的平台。逸清轩是书。品茗赏瓷有缘相聚。谈古论今道不完的意境,你我各添一笔,赋写出一卷千古绝瓷。
我们期待着逸清轩打造的海派青瓷,能成为上海乃至我们国家对外文化交流的一张新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