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视野下英汉谚语的比较与翻译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qdy12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谚语是各民族在长期生活实践中积累下来的经验和智慧的结晶,是人类文化宝库中的珍宝,千百年来在人民群众中广为流传。谚语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在英汉谚语互译中,必须充分发掘其深层的文化含义,达到传递原语文化含义、保留原语文化色彩的目的。本文以文化视野为切入角度,比较英汉谚语的异同及其翻译,旨在探索文化交流的有效途径,以促进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谚语 比较 翻译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谚语是人民群众口头流传的习用的固定语句,它用简单通俗的话来反映深刻的道理。谚语是各民族智慧的结晶,具有鲜明的文化特征,不同民族流传的谚语之间既有共同之处又存在差异。这一点可以通过英汉谚语的比较和翻译充分体现出来。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学习谚语,必须挖掘其深层的文化内涵。学者王宁认为,“翻译研究总是包含两个方面的研究:研究把以一种语言为载体的内容转换为另一种语言形式的狭义的字面翻译;研究把以一种语言为载体的文化转换为另一种文化形式的广义的文化翻译。”长久以来,翻译研究偏重于语言学方面的研究,虽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也不断表现出其局限性,如难以解决文化方面的深层次问题等。著名学者巴斯奈特指出,当前的翻译研究已进入文化转向的阶段。从文化角度进行谚语的翻译研究,无疑也顺应了这一趋势。同样,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来看,人们通过学习语言才能掌握和继承人类长期以来积累的文化财富。再从另一个方面来讲,任何语言都不能脱离文化而单独存在,其中必然包含一个民族流传下来的风俗习惯体系,谚语就是这一特点的具体体现。谚语中包含丰富的文化内涵,谚语的翻译不仅仅是语言形式的转换,而更应是文化移植的过程。如果抛开文化的土壤而谈论语言翻译,那么谚语翻译就会变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这也是笔者选择从文化角度进行谚语翻译研究的一个依据。
  一 英汉谚语的文化比较
  文化是一个复合的整体,包罗万象。语言是文化中最重要的一个象征系统,能够反映出丰富多彩的文化涵义。作为人类生活经验和智慧的结晶,英汉两种谚语都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既反映出人类文化成果的许多共同之处,也存在一些差别。
  1 英汉谚语的共性
  由于世界存在的客观性及人们相似的生活需求,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在许多方面都具有共同之处,特别是一些反映生活哲理,为不同民族所共享的谚语。例如,“Look before you leap”,意思是说在采取行动之前应仔细考虑,不能冒然行动,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这与汉语中的谚语“三思而后行”是如此的吻合。同样,英汉文化中都有一些表达人们对世界认识的真理的谚语,如英语中有“Pride goes before fall.”(骄者必败),汉语文化中同样要求人们应该谦虚谨慎,知道“满招损,谦受益”的道理。汉语中有拔苗助长这样的寓言故事,告诉人们要遵循事物的发展规律,不能急于求成,用谚语来说就是,“欲速则不达”或“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英语中也有这样的谚语“Haste makes waste.”(仓促造成徒劳)。
  2 英汉谚语的差异
  英汉两种语言分属不同语系,必然存在一些文化差异。具体可分为两类:形象意义的差异和隐含意义的差异。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生存环境的差异
  语言植根于社会自然环境,谚语的产生与人们的社会生活和生产劳动密切相关。人们的生活环境不同,所使用的谚语也就各有特点。以英国为例,英国是一个岛国,航海业在世界上一度处于领先地位,海洋文化产生了许多与水、船、鱼等相关的谚语,如:“The fish always stinks from the head downwards.”。由于汉英文化的差别,这样的谚语如果直译为“鱼腐头先臭”,不足以体现出其引申义和内涵,所以往往采用直译加意译的方式,在其后加上“上梁不正下梁歪”,这样便于汉语文化的读者理解这句谚语的深刻含义。“前半部分为直译义,保留源语的形象和色彩;后半部分为引申意义,展示前半部分的深刻含义,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骆世平,2005:273)。再举一个例子,“A rolling stone gathers no moss.”(滚石不生苔,老换工作不聚财。)这样的翻译更好地照顾了源语和译语的文化差异,便于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与融合。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农业国,人们的生存活动与土地息息相关,因此产生了许多与之相关的谚语。以比喻花钱大手大脚、没有节制为例,英语中有“spend money like water”的表达,而译成汉语则为“挥金如土”,“water”与“土”表现出很强的文化差异。可见,在处理这种存在形象意义差异的谚语时,最好采用意译的方式,“得其义而忘其形”。如果采取直译,译语文化中的人则会感到陌生,不能达到有效的文化交流的目的。当然,文化是不断交流和融合的,如“花钱如流水”这样的说法也逐渐为更多的汉语使用者所接受。
  (2)习俗的差异
  语言是约定俗成的,是使用这一语言的社会成员生活经验和风俗习惯的产物。人们习俗的不同自然会在语言中表现出来。在西方英语国家,狗被认为是人类最真诚的朋友,因此在谚语中常以狗的形象来比喻人的行为,多含褒奖之义。例如谚语“Every dog has his day.”直译为汉语是:“每只狗都有走运的时候”。这句谚语的真正意思是每个人不会总是时运不济,总会有时来运转的时候。当我们的熟人、朋友等身处困境的时候,我们可以用这样的谚语来安慰他,使他们树立信心,鼓起勇气,以乐观的心情直面困难。但在汉文化中,狗这一形象却有很多的负面含义。在汉语中,狗是一种卑微的动物,许多与之相关的谚语都含有贬义,如“狗急跳墙”、“狗仗人势”、“狗眼看人低”等。“狗急跳墙”直译为英语,则可译为“A cornered dog will jump over a wall.”但这明显违背英语国家的人对于狗的良好情感,不易为他们所接受。这时候就应当想到适当的变通。在西方,老鼠是令人讨厌的动物,许多与之相关的谚语是与“狗急跳墙”相对应的,如“A cornered rat always jumps.”或“A cornered rat will fight.”这时进行形象的转换是十分必要和妥当的,这从另一方面又凸现出同一形象所代表的隐含意义的差异。还有,汉语中有“胆小如鼠”的说法,译为英语则为“as timid as a hare”,从中得见不同文化习俗的差异。同样道理,“Love me, love my dog”译为“爱屋及乌”,能充分照顾到文化习俗的差异,言简意赅,形象生动,富于表现力,能更好地为汉文化群体的读者所接受。
  (3)不同的宗教传统
  宗教文化对于语言的形成和发展也有着深远的影响。谚语与宗教传统有着密切的关系。例如,西方国家大多信奉基督教,因此,许多谚语都与上帝这一名称有关,如“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不宜译为“上帝帮助那些自助的人”,虽然这种译法本身没有错,也能为一般读者所理解。但在中国文化中是没有“上帝”这一概念的,这样的翻译不利于被汉文化的读者所接受,所以译为“自助者天助”会更为合适。而在中国文化中,“上天”是非常神圣的概念,在传说中,玉皇大帝掌管天地中的一切,他的地位大致相当于西方的上帝。在汉语谚语中,许多表述与天有关,如“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译为英语则为“Mills of god grind slowly but sure”,明显可以看出两种文化中形象的差异。圣诞节是基督教国家最盛大的节日,具有独特的宗教文化蕴义,谚语“Christmas comes but one year”(圣诞节一年才过一次,佳节难逢),劝诫人们对别人要忍让,同时要珍惜和把握机会。同样,“Man proposes, God disposes.”译为汉语为“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汉语中也有大量与佛教和道教相关的谚语,在英译时应注意宗教文化的沟通和交融,为译语文化增色添彩。
  二 英汉谚语的翻译
  两种文化中的谚语具有很强的相似性,这也为英汉谚语之间的互译提供了更多的便利。有些谚语的意义可以从字面上清楚地理解,对于这样的谚语可采用直译的方式。如:Constant dripping wears away the stone.(滴水穿石)。这样便于源语文化和译语文化的共同之处得以充分的彰显,能体现出文化的普适性。同样,对于存在的差异,也应充分认识,如“江山易改,禀性难移”可以意译为“A leopard never changes his spots.”或“A leopard cannot change his spots. ”。这样更符合英语文化群体的认知特点。以致虽然表达方式和选取形象不同,却能表达同样的内涵,达到了异曲同工之美。
  可见,在谚语翻译过程中,既要看到英汉谚语之间的共性,又要注意到两者之间的区别。这就涉及到采取恰当的翻译标准的问题。“翻译标准问题是翻译理论的核心问题,也是一个哥德巴赫猜想式的问题”(严辰松,2005)。自从翻译活动开始以来,有关翻译原则和标准的讨论就一直没有停止过。不同的翻译理论层出不穷,有的甚至截然相反。20世纪80年代,翻译研究已经进入翻译文化论的阶段,文化翻译研究已经显现出其优越性。这一时期的典型代表是苏珊·巴斯奈特。她对文化翻译的研究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渐渐成熟,在《翻译,历史与文化》中她的文化翻译观思想得以体现。由于文化翻译观主张文化因子不可直接翻译,只能移植或是传递,翻译策略上则采用“异化为主,归化为辅”的方法。以英语谚语“Two heads are better than one.”的汉译为例,骆世平(2005:273)指出,翻译时应注意保留源语的民族特色,过于追求同化翻译容易失去源语的特色和风格,如有人曾将这句谚语译为“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这样的翻译带有鲜明的汉族文化色彩,容易给人产生“洋人穿汉装”的感觉,不如“两人智慧胜一人”这样的翻译,后者能更好地保留源语的特色,准确传达其文化内涵。同样,在汉语谚语的英译过程中,也应注意保留汉语的民族特色。以小说《红楼梦》中的“巧媳妇做不出没米的粥”一句谚语的翻译为例,翻译大师杨宪益将其译为“Even the cleverest housewife can’t cook a meal without rice”;霍克斯译为“Even the cleverest housewife can’t make bread without flour”。显然,前者采用了异化的翻译方法,保留了中国特有的文化习俗。后者用了归化的翻译方法,“把中国的文化镀上了西方色彩”(赵莉,2009)。在翻译界,长期以来一直有“归化”与“异化”之争,孰优孰劣,很难一概而论。必须考虑到各种因素,如翻译的目的、译语读者等。笔者认为,谚语翻译应采取异化为主、归化为辅的方式,这样更有利于保持不同文化的特色,体现文化的多元性,打破文化霸权主义。
  三 结语
  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各国之间的联系和交往日益密切,跨文化交流活动不断加强。通过英汉谚语之间的比较与翻译,我们不仅能够学习到英汉谚语中精练的词句,提高语言能力和文学素养,同时能更好地吸收英汉两种文化中人类文明的一切积极成果,更好地促进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推动跨文化交际活动的顺利进行。笔者认为,对于谚语翻译而言,既能易于被译语读者所接受,又能保留原语文化风韵的翻译,才是理想的翻译。
  
   参考文献:
   [1] 崔明秋、王世智:《中英谚语合璧》,中国电影出版社,1997年版。
   [2] 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英汉语言文化对比》,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年版。
   [3] 郭建民:《英语谚语研究》,甘肃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4] 郭建中:《当代美国翻译理论》,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5] 李润生、李海宁:《西方名言名谚译注》,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6] 骆世平:《英语习语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7] 王德春、杨素英、黄月圆:《汉英谚语与文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8] 许钧:《翻译思考录》,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9] 严辰松:《中国翻译研究论文精选》,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10] 赵莉、何大顺:《巴斯奈特的文化翻译观 》,《文学教育》(下),2009年第6期。
  
   作者简介:罗建忠,男,1974—,陕西凤翔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工作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其他文献
摘要非真实性话语在日常言语交际中非常普遍,本文从语用学角度,在顺应理论框架内对此种话语现象进行探讨研究。非真实性话语是说话人顺应自己和听话人的心理世界和社交世界采用的语用策略,对交际的顺利进行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非真实性话语 顺应理论 语境 心理 社交 文化  中图分类号:H08 文献标识码:A    一 前言   语用学主要研究语言的使用,是语言学近年来发展较为迅速的一个领域。具体来说
期刊
摘要《闺塾》是明代戏曲家汤显祖代表作《牡丹亭》中的一出,作品不长,但涉及到一些古代社会生活的习俗内涵,如养鹦鹉、做寿鞋、市井卖花,等等。这些风俗事象的源流、背景、细节及蕴含,对于观众读懂作品,十分重要。故笔者不揣浅陋,就这几个事象作以文化渊源与文献依据的考索,以求教于戏曲学及民俗学界的同仁。  关键词:牡丹亭 闺塾 风俗内涵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一  《牡丹亭》是明朝
期刊
摘要《红楼梦》用神妙的笔触描绘了众多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其中既有家喻户晓的宝、黛、钗等重要人物,也有一些不为众人熟知的小人物,而这些小人物也是光彩夺目并具有丰富结构意义的形象群体。如红楼十二官——贾府一个特殊的戏子班底,她们为迎接元妃省亲这一特殊举动而被买入贾府。她们不但是一群充满生机活力、各具性情的青春美少女,也是身处底层、失去自由与尊严的薄命红颜!  关键词:《红楼梦》 红楼十二官 藕官 蕊官
期刊
摘要世界文化的昌盛繁荣是以文化的多样性为基础的。文化差异、文化渗透、文化交融及人们的求异心理,决定了异化策略在文化交流和传播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作为中西文化传播大师,林语堂的写作中有翻译,翻译中有写作,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学风格。本文简要介绍林语堂的翻译观,研究其中国特色文化信息的翻译策略,分析其以异化为主、阐释为辅的翻译手段,从而弥补国内学术界对林氏翻译研究的不足。  关键词:林语堂 翻译 异化
期刊
摘要文学翻译的策略是什么?本文脱离了直译和意译之争,从目的论和多系统论出发分析翻译者的倾向,多角度阐释一个新的译文的产生,表明目标文本的功能和历史环境决定了相应的翻译策略。  关键词:文学翻译 目的 多系统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一 引言  文学作品是用语言精心制造的艺术,所以文学翻译不仅仅要用优美的语言再现原作的思想内容,还要使读者在读译文的时候能够得到与读原作时一样的感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对英若诚先生译本的诗歌译文对比分析,发现英若诚译本充分考虑了戏剧诗歌翻译的特殊性,重视再现原剧本诗歌的口语化特征和音乐美感,照顾到观众的感受,从而保证了舞台演出的需要。  关键词:英若诚 世界名剧 话剧 口语化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一 高度口语化,突出话剧语言之本  话剧和小说、诗歌、散文等虽同属语言艺术,但若从语体上区分,后者是书面语言艺术,而话剧则是口语语
期刊
摘要莎士比亚的诗作Sonnet 18有12个著名的中译本。本文以这首诗的3个中译本为例,通过分析译文的音韵、形式、意境,浅论英诗汉译的特点。  关键词:Sonnet 18 音韵 形式 意境 莎士比亚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歌颂友谊与爱情,浸透着诗人对人生的感悟,尤以Sonnet 18为最。这首诗有12个著名的中译本,译者分别为梁宗岱、屠岸、梁实秋、戴镏龄
期刊
摘要文学翻译应艺术地再现原作而不是机械地模仿,它是译者再创造的“第二自然”。译者应创造性地建构“第二自然”,进行“二度创作”,再现原作的风貌和艺术世界。艺术地再现,并非一定就要以牺牲“真”为代价,以“真”为美应向广义扩展。  关键词:译者 主体性 真 美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一 引言  在人类文明初期,人们信奉“艺术模仿自然”的原则,认为艺术只有通过模仿才真,只有真才美。
期刊
摘要语言风格的准确传译是保证原作风格翻译的基础。以往经验型、内省型的语言风格评论,过于主观、片面,缺乏说服力。本文将采用主客观结合的综合分析方法,通过分析培根的名作“Of Studies”原文的语言风格,确定要研究的问题及切入点,利用平行语料库对“Of Studies”的王佐良和水天同的中译本进行风格评析,发现王佐良先生的译本恰到好处地体现了原作的风格。  关键词:语言风格 平行语料库 WordS
期刊
摘要专门用途英语(简称ESP),是英语语言学领域的一个分支学科。本文通过分析新闻英语词汇的特点和语句特色,解构新闻英语文体的倒金字塔结构,以帮助读者了解新闻英语的特点。  关键词:新闻英语 消息 特点  中图分类号:H31 文献标识码:A    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简称ESP),是英语语言学领域的一个分支学科,如旅游英语、外贸英语、商务英语等。E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