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对英若诚先生译本的诗歌译文对比分析,发现英若诚译本充分考虑了戏剧诗歌翻译的特殊性,重视再现原剧本诗歌的口语化特征和音乐美感,照顾到观众的感受,从而保证了舞台演出的需要。
关键词:英若诚 世界名剧 话剧 口语化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一 高度口语化,突出话剧语言之本
话剧和小说、诗歌、散文等虽同属语言艺术,但若从语体上区分,后者是书面语言艺术,而话剧则是口语语言艺术。话剧台词主要由对话和独白组成,所有这些都需要演员在表演过程中说出来,高度口语化是话剧语言最显著的特点。所谓口语,说起来似乎很简单,也就是口中经常说的话。给口语下个定义似乎并不难,但把原剧口语化语言再现出来就不那么容易了。这是因为:说话人与其使用的语体关系是相对固定的,由出生时期、地点、阶层及所从事的职业而定,除经过专门训练外,一般不能自由变换(程雨民:《英语语体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9年)。英若诚先生搬上舞台的译著,都是在改革开放以后完成的。“十年动乱”中的牢狱之灾加深了他对社会生活的了解和对人生的感悟。这恐怕就是他的剧本翻译能够达到高度口语化的重要原因之一。阅读先生译笔下的人物对白,给人以未看戏却犹见其人之感。我们不妨先看一个译例:
原文1:
Linda:No,a lot of people think he’s lost his——balance.But you don’t have to be very smart to know what trouble is.The man is exhausted.…and now in his old age they take his salary away.
Biff:Those ungrateful bastards!
Linda:Are they any worse than his sons?When he brought them business,When he was young,they were glad to see him.But now his old friends,the old buyers that loved him so and always found some order to hand him in a pinch.——they’re a11 dead,retired.P133.
译文1.1
林达:别说了,好多人认为他现在——不正常。可是用不着多大学问就能知道他的毛病在哪儿,他累垮了……可是他现在老了,他们停发了他的工资。
比夫:这群忘恩负义的狗杂种。
林达:你们这些亲生儿子也不比别人强,他年轻的时候,能给他们拉生意,他们对他可亲呢。可是现在,他那些老朋友,那些跟他有交情的老主顾,遇到他为难总能帮他一把的老主顾——不是死了,就是退休了。(英若诚译 以下简称“英译”)
译文1.2
林达:不,不少人以为他精神失常,不过有点知人之明的就了解他的毛病在哪儿,他只是心力交瘁罢了……如今,人老了,他们竟不给他薪金。
比夫:那群忘恩负义的狗杂种。
林达:难道他们比他亲生儿子更不是东西吗?当初他为他们拉到生意的时候,在他年轻的时候,他们倒还挺欢迎他呢。可如今,他的老朋友,那些打心底里喜欢他,碰到紧要关头总是交给他一些定货单的老主顾——早都死的死,退休的退休了。(陈良廷译 以下简称“陈译”)
相对而言,英若诚采用北京人常用的大白话译之,不仅与原语大都市方言相对应,而且恰如其分地再现了原语的风貌,如“不正常1ost his-balance”,“大学问(be very smart)”,“累垮了(is exhausted)”,“老交情(were glad to see him)”,“为难(in a pinch)”,“帮他一把(hand him)”等。译本中这些口语化的词语随处可见,贴切自然、如同原创的译文不仅把译语和原语的距离缩短到了极限,也拉近了语言与舞台演出、人物与观众的距离。
二 通俗易懂,准确把握话语特点
把剧本当作闲暇读物时,读者始终处在主动地位,对文中一些含蓄凝炼的文字或反复咀嚼、反复研读才能领略其内在魅力的语句。然而,把剧本搬上舞台,欣赏者的地位始终处在被动接受的状态,他们必须跟着演出的节奏前进,不可能要求演员停下来重复他们还没有领会的地方。舞台演出这种急速前进的特性,决定了台词必须明白晓畅、通俗易懂,不可拖泥带水、含混不清。英若诚的译文处处体现出他对台词这一特点的准确理解和把握:
原文:
Ben:I’ll stop by on my way back to Africa.
Willy:(1ongingly)Can’t you stay a few days? You’re just what I need,Ben,because I——have a fine position here,but I——Well,Dad 1eft when I was such a baby and I never had a chance to talk to him and I Still feel——kind of temporary about myself.120.
译文2.1
本:我在回非洲的路上再来看你。
威利:(企望地)你不能多呆几天吗? 我现在需要你,本,因为我——我在这儿处境不错,可是我——怎么说呢,爸爸走的时候我还小,我没得机会跟他谈谈,所以我到现在还觉得——仿佛我这个人没根似的。(英译P.121)
译文2.2
本:我回非洲去顺便再来看你。
威利:(眼巴巴地盼着)难道你不能耽隔几天吗?你正是我需要的人,本,因为我——我现在这儿有份好差使,不过我——唉,我还是个奶娃娃的时候爹就撇下我,我从没有机会跟他谈谈——不过,我还是感到自己有点儿是在混日子。(陈译P.48)
陈先生显然是按原文句子结构翻译的,故句子结构散乱,句意有些含混。如果按文学翻译标准,也许应这样译,因为直译和意译孰优孰劣本来就是说不清的话题。作为供闲暇时欣赏的文学读本,读者只要认真阅读,译文零乱的句内关系还是不难理清的。但若拿到舞台上演出,观众就不一定能听得清楚了。
三 诗歌台词化,还莎剧诗歌以本色
英先生一生翻译过两部莎翁剧作,一部是《请君入瓮》(Measure for Measure,又名《一报还一报》,已经被搬到中国话剧舞台上),另一部是《哈姆雷特》。后一部是他在病魔缠身的折磨之中坚持译完的,足见他对莎剧的喜爱。莎剧里有很多段对话都是用无韵诗(blank verse)写成的。这一诗体形式每行由十个音节构成、五音步建行,格律十分严谨。由于双语的差异,其严谨的格律形式很难再现出来,因此也很少有译者刻意追求戏剧诗歌的形似。莎剧翻译大家朱生豪先生和梁实秋先生都是将其改译成散文体形式。朱译虽具有诗歌神韵,但形式上不是真正的诗。梁译语言风格朴实无华,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但节奏感不强,也不能算作诗;另有孙大雨、卞之琳、方子、方重、屠岸等先生也都曾尝试着以诗译诗,他们的译文既保留了原诗的大致形式,又再现了原诗的神韵,是形神兼备的佳译。作为案头文学读本,这几位以诗译诗的译文可以说异彩纷呈,难分高下。然而,莎剧诗歌虽然具有极高的文学欣赏价值,但供舞台演出才是莎剧的创作初衷和莎剧诗歌的本色。若以与舞台演出的联系密切程度为尺度来衡量莎剧的诗歌翻译,英若诚先生的译本在各个方面无疑更接近原著。这是因为,几位大师的莎剧诗歌主张的是“存形求神”,把直译放在第一位,把意译作为必要的补充(冯庆华2002),意在全方位地保留原诗的形式,追求的是诗歌基本特征的再现。然而,由于英汉语言的差异,诗歌中存在一些不可译,全方位保留原诗的形式不仅不可能,就舞台演出效果而言,也没有必要。这是因为,剧作者之所以把部分写成诗歌的形式,主要目的是为了利用诗歌语言所特有的格律所产生的音乐美感,增加语言的感染力。英先生不拘泥于原诗的格律形式,而是根据台词的要求,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保留了诗歌形式中灵魂的部分——节奏,突现的是诗歌语言的音乐美感和通俗易懂性。我们不妨对比看一下下面这段台词;
原文:
Claudio:
Ay,but/do die,/and go/we know/not where,
To 1ie/in co1d/obstru/ction and/to rot,
this sen/sible/warm mo/tion to/become/
A kneed/ed clod;/and de/1ighted/spirit/
To bathe/in fie/ry floods,/or to/reside
in thril/1ing,re/gion of/thick-rib/bed ice;
To be/impri/soned/in the/viewless Winds,
And blown/with rest/less vio/1ence round/about
The pen/dent world/;or to/be worse/than worst
Of those/that law/1ess and/incer/tain thought/
ima/gine ho/wing-tis/too hor/rible!p136
译文3.1
克劳狄奥:
话虽如此,可是死,那不知去处的地方
冰冷,僵硬地倒下,慢慢地腐烂;
这充满了知觉,温暖和活力的肉体
变成任人摆布的泥土;这追求欢乐的生命,
去经受烈火的烧炼,或在坚厚的冰山里,
忍受彻骨的严寒;
或是卷进狂暴无形的阴风,无法逃脱,
围绕着悬挂在宇宙中的地球,永无止息
比最荒诞无稽的想象还要可怕
的境地——这太恐怖了。(英译P 137)
为了突出诗歌的台词特点,英先生没有刻意追求形式上的相似,把原诗整齐划一的诗句译成长短不一句式,颇具元曲之神韵。在语言的音乐美感再现方面,英先生没有沿用文学诗歌翻译惯常采用的“以顿代步”译法,而是用对偶、排比的修辞手段,使格律翻译的缺失得到有效补偿,取得了与原诗大致相等的音美效果。英先生还利用汉语容易成韵的优势,把无韵诗译成了押韵诗,整个译诗合仄押韵,不仅易于演员上口,读起来抑扬顿挫,而且极富音乐美感。从语体上看,说话人虽然是身份高贵的绅士,用词比较文雅,但却是与身份相符且易懂的口语,没有一个典故,没有一个成语,甚至没有生僻的词汇。
四 结语
如果说莎剧是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的一顶皇冠,那么,莎剧诗歌则是这顶皇冠上一颗颗璀璨的宝石。经过无数次锤炼的莎剧诗歌形成的脚本早已超出它本身的价值,成为愉悦读者的案头读本、指导人生的至理名言和取之不尽的知识宝库。如果跳出舞台演出脚本圈子看英译本,英先生的译本用词或许没有那么华丽丰瞻,也没有那么高深莫测,甚至与有些译本相比,也许缺乏异域情调。但如果以适合舞台演出为标准来衡量,我们不能不承认英先生的译诗更接近莎剧诗歌台词的风采。
可以说英先生的译著代表了我国话剧翻译的最高水平。语言简练、流畅、生动,高度口语化,没有中国式的英语,也没有英语式的汉语,没有与人物身份不符的书面语,也没有起不到刻画人物、推动情节发展作用的口语词语。他的翻译还原了剧本语言的本色,这正是英先生为中国话剧翻译做出的独特贡献,也是他对中国话剧翻译的发展和新方向的期待。
参考文献:
[1] 英若诚译:《推销员之死》,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年版。
[2] 陈良廷译:《推销员之死》,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2年版。
[3] 冯庆华:《文体翻译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4] 英若诚:《请君入瓮》(序言),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年版。
作者简介:王东旭,男,1977—,河南平顶山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工作单位:河南城建学院。
关键词:英若诚 世界名剧 话剧 口语化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一 高度口语化,突出话剧语言之本
话剧和小说、诗歌、散文等虽同属语言艺术,但若从语体上区分,后者是书面语言艺术,而话剧则是口语语言艺术。话剧台词主要由对话和独白组成,所有这些都需要演员在表演过程中说出来,高度口语化是话剧语言最显著的特点。所谓口语,说起来似乎很简单,也就是口中经常说的话。给口语下个定义似乎并不难,但把原剧口语化语言再现出来就不那么容易了。这是因为:说话人与其使用的语体关系是相对固定的,由出生时期、地点、阶层及所从事的职业而定,除经过专门训练外,一般不能自由变换(程雨民:《英语语体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9年)。英若诚先生搬上舞台的译著,都是在改革开放以后完成的。“十年动乱”中的牢狱之灾加深了他对社会生活的了解和对人生的感悟。这恐怕就是他的剧本翻译能够达到高度口语化的重要原因之一。阅读先生译笔下的人物对白,给人以未看戏却犹见其人之感。我们不妨先看一个译例:
原文1:
Linda:No,a lot of people think he’s lost his——balance.But you don’t have to be very smart to know what trouble is.The man is exhausted.…and now in his old age they take his salary away.
Biff:Those ungrateful bastards!
Linda:Are they any worse than his sons?When he brought them business,When he was young,they were glad to see him.But now his old friends,the old buyers that loved him so and always found some order to hand him in a pinch.——they’re a11 dead,retired.P133.
译文1.1
林达:别说了,好多人认为他现在——不正常。可是用不着多大学问就能知道他的毛病在哪儿,他累垮了……可是他现在老了,他们停发了他的工资。
比夫:这群忘恩负义的狗杂种。
林达:你们这些亲生儿子也不比别人强,他年轻的时候,能给他们拉生意,他们对他可亲呢。可是现在,他那些老朋友,那些跟他有交情的老主顾,遇到他为难总能帮他一把的老主顾——不是死了,就是退休了。(英若诚译 以下简称“英译”)
译文1.2
林达:不,不少人以为他精神失常,不过有点知人之明的就了解他的毛病在哪儿,他只是心力交瘁罢了……如今,人老了,他们竟不给他薪金。
比夫:那群忘恩负义的狗杂种。
林达:难道他们比他亲生儿子更不是东西吗?当初他为他们拉到生意的时候,在他年轻的时候,他们倒还挺欢迎他呢。可如今,他的老朋友,那些打心底里喜欢他,碰到紧要关头总是交给他一些定货单的老主顾——早都死的死,退休的退休了。(陈良廷译 以下简称“陈译”)
相对而言,英若诚采用北京人常用的大白话译之,不仅与原语大都市方言相对应,而且恰如其分地再现了原语的风貌,如“不正常1ost his-balance”,“大学问(be very smart)”,“累垮了(is exhausted)”,“老交情(were glad to see him)”,“为难(in a pinch)”,“帮他一把(hand him)”等。译本中这些口语化的词语随处可见,贴切自然、如同原创的译文不仅把译语和原语的距离缩短到了极限,也拉近了语言与舞台演出、人物与观众的距离。
二 通俗易懂,准确把握话语特点
把剧本当作闲暇读物时,读者始终处在主动地位,对文中一些含蓄凝炼的文字或反复咀嚼、反复研读才能领略其内在魅力的语句。然而,把剧本搬上舞台,欣赏者的地位始终处在被动接受的状态,他们必须跟着演出的节奏前进,不可能要求演员停下来重复他们还没有领会的地方。舞台演出这种急速前进的特性,决定了台词必须明白晓畅、通俗易懂,不可拖泥带水、含混不清。英若诚的译文处处体现出他对台词这一特点的准确理解和把握:
原文:
Ben:I’ll stop by on my way back to Africa.
Willy:(1ongingly)Can’t you stay a few days? You’re just what I need,Ben,because I——have a fine position here,but I——Well,Dad 1eft when I was such a baby and I never had a chance to talk to him and I Still feel——kind of temporary about myself.120.
译文2.1
本:我在回非洲的路上再来看你。
威利:(企望地)你不能多呆几天吗? 我现在需要你,本,因为我——我在这儿处境不错,可是我——怎么说呢,爸爸走的时候我还小,我没得机会跟他谈谈,所以我到现在还觉得——仿佛我这个人没根似的。(英译P.121)
译文2.2
本:我回非洲去顺便再来看你。
威利:(眼巴巴地盼着)难道你不能耽隔几天吗?你正是我需要的人,本,因为我——我现在这儿有份好差使,不过我——唉,我还是个奶娃娃的时候爹就撇下我,我从没有机会跟他谈谈——不过,我还是感到自己有点儿是在混日子。(陈译P.48)
陈先生显然是按原文句子结构翻译的,故句子结构散乱,句意有些含混。如果按文学翻译标准,也许应这样译,因为直译和意译孰优孰劣本来就是说不清的话题。作为供闲暇时欣赏的文学读本,读者只要认真阅读,译文零乱的句内关系还是不难理清的。但若拿到舞台上演出,观众就不一定能听得清楚了。
三 诗歌台词化,还莎剧诗歌以本色
英先生一生翻译过两部莎翁剧作,一部是《请君入瓮》(Measure for Measure,又名《一报还一报》,已经被搬到中国话剧舞台上),另一部是《哈姆雷特》。后一部是他在病魔缠身的折磨之中坚持译完的,足见他对莎剧的喜爱。莎剧里有很多段对话都是用无韵诗(blank verse)写成的。这一诗体形式每行由十个音节构成、五音步建行,格律十分严谨。由于双语的差异,其严谨的格律形式很难再现出来,因此也很少有译者刻意追求戏剧诗歌的形似。莎剧翻译大家朱生豪先生和梁实秋先生都是将其改译成散文体形式。朱译虽具有诗歌神韵,但形式上不是真正的诗。梁译语言风格朴实无华,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但节奏感不强,也不能算作诗;另有孙大雨、卞之琳、方子、方重、屠岸等先生也都曾尝试着以诗译诗,他们的译文既保留了原诗的大致形式,又再现了原诗的神韵,是形神兼备的佳译。作为案头文学读本,这几位以诗译诗的译文可以说异彩纷呈,难分高下。然而,莎剧诗歌虽然具有极高的文学欣赏价值,但供舞台演出才是莎剧的创作初衷和莎剧诗歌的本色。若以与舞台演出的联系密切程度为尺度来衡量莎剧的诗歌翻译,英若诚先生的译本在各个方面无疑更接近原著。这是因为,几位大师的莎剧诗歌主张的是“存形求神”,把直译放在第一位,把意译作为必要的补充(冯庆华2002),意在全方位地保留原诗的形式,追求的是诗歌基本特征的再现。然而,由于英汉语言的差异,诗歌中存在一些不可译,全方位保留原诗的形式不仅不可能,就舞台演出效果而言,也没有必要。这是因为,剧作者之所以把部分写成诗歌的形式,主要目的是为了利用诗歌语言所特有的格律所产生的音乐美感,增加语言的感染力。英先生不拘泥于原诗的格律形式,而是根据台词的要求,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保留了诗歌形式中灵魂的部分——节奏,突现的是诗歌语言的音乐美感和通俗易懂性。我们不妨对比看一下下面这段台词;
原文:
Claudio:
Ay,but/do die,/and go/we know/not where,
To 1ie/in co1d/obstru/ction and/to rot,
this sen/sible/warm mo/tion to/become/
A kneed/ed clod;/and de/1ighted/spirit/
To bathe/in fie/ry floods,/or to/reside
in thril/1ing,re/gion of/thick-rib/bed ice;
To be/impri/soned/in the/viewless Winds,
And blown/with rest/less vio/1ence round/about
The pen/dent world/;or to/be worse/than worst
Of those/that law/1ess and/incer/tain thought/
ima/gine ho/wing-tis/too hor/rible!p136
译文3.1
克劳狄奥:
话虽如此,可是死,那不知去处的地方
冰冷,僵硬地倒下,慢慢地腐烂;
这充满了知觉,温暖和活力的肉体
变成任人摆布的泥土;这追求欢乐的生命,
去经受烈火的烧炼,或在坚厚的冰山里,
忍受彻骨的严寒;
或是卷进狂暴无形的阴风,无法逃脱,
围绕着悬挂在宇宙中的地球,永无止息
比最荒诞无稽的想象还要可怕
的境地——这太恐怖了。(英译P 137)
为了突出诗歌的台词特点,英先生没有刻意追求形式上的相似,把原诗整齐划一的诗句译成长短不一句式,颇具元曲之神韵。在语言的音乐美感再现方面,英先生没有沿用文学诗歌翻译惯常采用的“以顿代步”译法,而是用对偶、排比的修辞手段,使格律翻译的缺失得到有效补偿,取得了与原诗大致相等的音美效果。英先生还利用汉语容易成韵的优势,把无韵诗译成了押韵诗,整个译诗合仄押韵,不仅易于演员上口,读起来抑扬顿挫,而且极富音乐美感。从语体上看,说话人虽然是身份高贵的绅士,用词比较文雅,但却是与身份相符且易懂的口语,没有一个典故,没有一个成语,甚至没有生僻的词汇。
四 结语
如果说莎剧是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的一顶皇冠,那么,莎剧诗歌则是这顶皇冠上一颗颗璀璨的宝石。经过无数次锤炼的莎剧诗歌形成的脚本早已超出它本身的价值,成为愉悦读者的案头读本、指导人生的至理名言和取之不尽的知识宝库。如果跳出舞台演出脚本圈子看英译本,英先生的译本用词或许没有那么华丽丰瞻,也没有那么高深莫测,甚至与有些译本相比,也许缺乏异域情调。但如果以适合舞台演出为标准来衡量,我们不能不承认英先生的译诗更接近莎剧诗歌台词的风采。
可以说英先生的译著代表了我国话剧翻译的最高水平。语言简练、流畅、生动,高度口语化,没有中国式的英语,也没有英语式的汉语,没有与人物身份不符的书面语,也没有起不到刻画人物、推动情节发展作用的口语词语。他的翻译还原了剧本语言的本色,这正是英先生为中国话剧翻译做出的独特贡献,也是他对中国话剧翻译的发展和新方向的期待。
参考文献:
[1] 英若诚译:《推销员之死》,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年版。
[2] 陈良廷译:《推销员之死》,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2年版。
[3] 冯庆华:《文体翻译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4] 英若诚:《请君入瓮》(序言),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年版。
作者简介:王东旭,男,1977—,河南平顶山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工作单位:河南城建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