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关系中的经济政治学

来源 :世界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mfly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四年前,当具有浓郁保守主义色彩的布什政府上台执政时,人们无不感受到当时中美关系的凛裂氛围。一般认为,促成小布什第一届任期内中美关系转机的重大事变是9.11事件,它使美国突然看清了一直在竭力寻找却浑然未觉的大敌所在。9.11是中美关系发展转机的说法同样得到很多美国的中国问题专家学者的认同。不过,对此持异议者尽管是极少数,但同样存在。
  笔者最近在华盛顿与美中经济安全评估委员会学者有过交流。其研究部主任史万森(James Swanson)就认为,中美关系“真正的转折点”始于美国给予中国永久正常贸易地位。在中国充满曲折与艰辛的漫长入世过程中,认定美国要遏制中国的悲观论者曾认为,美国“永远也不会”给予中国永久正常贸易地位。而这个问题的解决对中美关系凸显的政治和经济意义“十分深远”。
  记得美国前国务卿奥尔布赖特说过一句话:经贸关系一直是动荡不定的中美关系稳定的基石。此话回味余长。从中美经贸关系发展的长过程来看,它并不总随着政治关系好坏的节律起舞。20世纪80年代的中美关系仍处蜜月期,但当时迅速实施改革开放的中国并未获得美国大公司的垂青。冷战后,中国在美国全球战略中的地位下降,加之其他因素的干扰,中美关系进入了一种定位不清、角色不明的时期。但中美经贸关系却一直体现出发展的常性,没有过多地受政治关系干扰,双方的贸易额持续扩大。随着上海浦东的开放,再也按捺不住的美国大公司纷纷进入中国,数十亿美元的巨大投资项目在中国扎根。据估计,到2004年底,92%的美国500强(Top 500)都已经或准备在中国落户或设立办事处。
  正是这样一种难以阻挡的自发力量,成为增强中美关系内聚力的重要因素。随着中国崛起姿态日见明晰,中美在经贸问题上的相互依存性将更为增强。过去美国国会议员在辩论中国问题时总认为“中国对美国的需要大于美国对中国的需要”。而今天已是物换星移、时易势变了。中美贸易2004年可能达到1800亿美元,中国仍然有顺差,但美国对华出口在过去几年中超过对世界其他地区的出口,中国成为美国第三大贸易伙伴,是维系其“一超”地位不致下滑的巨大新兴市场。中国虽有贸易盈余,但相当一部分仍回流到了美国,购买了1400多亿美元的美国政府债券,考虑到在华尔街的投资,总量当然更多。因此,中国成为美国巨额财政赤字的“重大平衡者”,美国在经济方面“需要中国”已是难以否定的基本事态。
  一种更紧密的经贸关系实质上也是一种摩擦更多的关系。过去一年有过太多的贸易摩擦,但双方的协调也更为频繁,经贸问题没有滑入政治化的悬崖峭壁。而在处理分歧的过程中,双方协调的意义已超越双边。美国邀请中国财长和央行行长参加G7财长会议,就在于世界经济、金融协调不能离开中国。中国经济规模大大低于美国,也不及日本和欧盟,但中国经济影响“可能仅次于美国”。美国内对G7的无能化抱怨已久,建立美中日欧“四国集团”取而代之的呼吁时起时伏,有人甚至发出“Why not G2?芽”(为什么不是两国集团呢?)的疑问。作为全球经济双引擎的中美两国,客观上已被要求更多负起为全球经贸发展制定“路线图”和“道路交规”的历史重任。
  紧密的经贸关系必然演绎着政治内涵,领导人不可能不“慎思之”。这就是双方即使有冲突也尽可能要“斗而不破”的隐衷。说开了,如果出现恶性台独事态,中国以武止独,美国即使介入也完全是出于美国利益考虑。抛开美中交战势将带来两个大国历史积怨的严重后果,单从经济方面考虑,这场战争“可能的代价就已经超越美国愿意承受的限度”。很多学者注意到,一旦台海危机可能引发中美兵戎相见的图像开始出现在华尔街投资者的雷达屏,只要全球金融市场察觉到中国可能出脱美国政府债券,只要跨国企业领导人认真想像一下美国经贸制裁中国大陆导致的全球供应链的严重瘫痪,都足以引发全球股市、债市的全面崩盘,届时世界各国领导人、大企业家都将要求白宫采取断然措施拆除引爆战争的引信。抑制台独,对美国政策而言应有其内驱力。中美在台湾问题上不只有分歧,同样也有着显而易见的利益。
  显然,经济因素的意义不论大小都将全面体现于政治决策之中,而这正是经贸关系演绎出的政治内涵。
其他文献
面对美国国内再次抬头的“中国威胁论”,增加信任,化解疑虑,为中国的和平发展争取和谐的国际环境,已成为中国外交工作的中心任务之一。尽管“增信释疑”有其难度和限度,但只要我们尽可能地利用乃至创造条件,在这些条件和基础之上实现中美良性互动,就有可能最大程度地化解“中国威胁论”。事实上,国际关系理论已为我们提出了三条“增信释疑”的思路,或者说三个条件,一是“相互依存”,二是“共同命运”,三是“同质性”。 
期刊
化解中日关系“死结”的尝试  ——推荐《解析日本的历史认识问题》    近年来,中日两国经济的相互依存关系迅速加强,按理相互理解和信任也应加深,然而事态却恰恰相反,摩擦和冲突反而日益突出,其中最明显的当属围绕日本的历史认识问题展开的论争。日本的历史认识问题成为近年来中日关系的焦点,为此中日两国政府一再交涉,媒体屡发评论,民众反响强烈,国际舆论称之为困扰中日两国关系的“死结”。对于这样的重大问题,尽
期刊
自从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发生地震及海啸灾难以来,噩耗频频传来,死伤人数不断攀升,近期死亡人数已超过15万。这次灾难的突出特点是:地震强度巨大、海啸异常凶猛、人员伤亡惨重。  为什么此次海啸会造成如此大的人员伤亡呢?除了自然灾害本身极为严重的原因外,主要的原因是这些国家普遍存在着重大的问题———不具备灾害的预警和危机处理机制。而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这些国家普遍缺乏强烈的灾
期刊
周边邻国发生着变革,“在周边地区建立安全”是欧盟的迫切需要。  欧盟扩大的步伐又加速了。继2004年5月1日实现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扩大,从15国猛增到25国之后,2004年12月,欧盟首脑会议决定:2007年1月正式接纳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入盟,2005年3月和10月先后开始与克罗地亚和土耳其进行入盟谈判。伴随着新成员的加入,欧盟的周边概念也不断地发生变化。其向中东欧的推进已经进入前苏联的疆界,如
期刊
新中国迎来了55周年华诞,新中国外交也走过了55年历程。不久前,我们无意中在外交部档案馆某办公室看到一只陈旧、笨重的大木箱,一问才知道,这竟是档案馆征集到的一件新中国外交文物———一只从延安时期一直使用到新中国外交部成立的外交文件箱。这使我们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在我们的要求下,档案馆的同志带我们瞻仰了一批珍贵的文物和照片,它们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新中国外交的不平凡历程。于是,我们以这些文物和照片为线索
期刊
中美关系发展到今天,已深入到方方面面,利益交织、错综复杂。审未然之势,充实、扩大并推进建设性合作是中美两个大国不能回避的历史重任。  说美国是当今“中国威胁论”的策源地,恐怕一点也不为过。尽管日本《诸君》杂志早在1990年8月发表的文章《论中国这个潜在威胁》,即无端认定中国是一个“取代苏联的潜在威胁”,但就影响而言,美国才是“中国威胁论”发源和扩散的主导国家。冷战结束以来,美国关于中国问题的大辩论
期刊
英国《卫报》在去年5月曾发表过一篇评论,说的是驻伊美军正面临“第22条军规”的困境。这是一条没法违背的军规,所有的人不能离开军队,除非他得了精神病,但自称得了精神病的人想要离开军队,又说明他是正常的。这条军规的创立者,就是现任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  “在阿富汗和在这里服役的人,你们这里的每个人,甚至包括那些我忘记看望的人,我都想包括进去,我对你们表示感谢!如果过了10年、20年和30年,你们
期刊
稳定巴尔干是欧盟大周边战略的一部分。如今,欧盟终于在波黑开展了“木槿花”维和行动。这也是一年多来欧盟独立防务建设水到渠成的结果。  巴尔干半岛,一个曾经让欧洲人闻之头痛、护之无力的“柔软的下腹部”,几经战乱,又将“回到”欧洲的怀抱。2004年12月2日,欧盟的维和部队进驻波黑,接替在那里的北约维和部队。这是欧盟建立以来最大规模的独立军事行动,欧洲把它叫作“木槿花”维和行动。    “7000”背后
期刊
已经成为经济大国、正在走向军事强国、又在积极谋求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日本,如果连承认自己错误的勇气都没有,那它成为“正常国家”的道德基础又在哪里呢?  2004年12月13日的新闻中,有几个值得关注的事件:一是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执委会主席阿巴斯在此前一天访问科威特时表示,巴解组织就其1990年海湾危机时支持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的错误立场,向科威特政府和人民道歉;二是经过一段时间的遮遮掩掩,日本终
期刊
日本规定,在地震发生后,国家气象厅在两分钟内要报出地震强度,大约三分钟内要做出海啸预报,等等。根据气象业务法规定,海啸预报马上通过地上通讯线路和卫星线路以及气象资料电传网和防灾信息网等传递到警察机构、地方政府、通讯公司、电视媒体、海上保安厅、消防机构等,并由此再迅速传递到学校、民宅、医院和船舶。  “海啸”的英文是tsunami,源于日语汉字“津波”一词的音义。由于日本是地震和海啸频发的国家,所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