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开放式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来源 :中国篆刻·书画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long__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美术课程标准中提出:美术课程应特别重视对学生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采取多种方法,使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得到发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质。
  如何开发课堂教学的内在潜力,引发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兴趣?近年来,“开放式”课堂教学逐渐成为师生共同探索、共同发展、乐于接受的学习乐园。
  所谓“开放式”课堂,是相对于过去“封闭式”教学模式而言,即在课堂中要尽量减少教师的发号施令,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独立思考、积极探索,多层面、多维度地探求知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充分挖掘学生的思维潜能,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以下是几点思考:
  一、开放的课堂能促进师生情感交流
  教育家陶行知曾说“德者师之魂”,在教育实践中,教师必须以高尚的人格和无私的爱心对待所从事的教育工作,以师者的魅力唤醒学生的无限潜能。师爱是每个教师的精神财富,是一种虔诚而温馨的情怀,教师要带着被真善美洗礼过的心灵走进课堂,教育就会非同凡响,产生直达学生心灵的影响力。
  “亲其师,信其道 ”,有研究认为:儿童的学习动力常产生于对教师的崇拜,儿童因喜欢教师而愿意参加学习活动,因此,教师要把开放式课堂变成一种富有亲和力的情感体验过程,和学生一起沉浸于其中,情感交流是核心要素,在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开放式教育要尊重学生,尊重他们的创意,哪怕是幼稚的、不可思议的想法也要策略地给予肯定,保护好学生探究创造的萌芽。教学中,教师应该置身于学生中间,加深融洽度,教师要习惯与学生一起探索研究,双边互动,增加和谐温暖的气氛,如此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教学中,教师的音容笑貌,言谈举止,服饰仪表,举手投足都是教育元素,教师良好的教态,丰富广博的知识信息,聪慧的教育机智,循循善诱的启发引导,尤其是微笑和鼓励更是学生潜在的学习动力。
  对开放式课堂驾驭性强的教师,能以最简洁的线条,拉动教学中最丰富的画面;能带领学生从最接近的起点,引导他们探索到最远的终点;老师能轻松地“闲”着,而学生最大程度地“忙”起来;教师能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让学生得到丰硕的收获。
  如此,提倡教师博闻多学,兼容并取。我们不能简单地将学习封闭在“知”与“不知”的静态约束中,而要开放到学生个体主动参与的“问题”与“探究”的动态发展上,使教学双方在探究问题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体验。
  二、开放的课堂能拓展学习空间
  开放式教学中,教师应因势利导,巧妙设疑、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自主探索交流,鼓励学生与教师共同面對问题,探究问题,成为合作者。美术教与学必须在一种宽松自由的氛围中,才能激发学生无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小学美术四年级《有趣的字母牌》一课中,教师课程导入时采用先学习一小段英文儿歌,并屏幕展示汉字,学生以为要上英语课,随后教师展示一张字母牌,通过这一手段创设学习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再启发学生用多种形式设计字母牌:可以是夸张的几何图形,也可以是各种不同动物、植物外形等等,给学生以较大的自主创作空间。
  在设计美术兴趣活动《一束花》一课中,教师考虑到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就简要提出两点作业要求:1、一份作业2、作业内容是“花”。
  由于没有统一要求的表现形式,交上来的作品精彩纷呈:形式有多媒体展示、有剪纸、有泥塑,有刻画,花朵有百合、牡丹、菊花……等等。从学生画出的、剪贴出的、泥捏出的种类繁多的作品中,会发现学生对艺术的鉴赏能力和创作潜能。
  开放式课堂在课程设计内容上,可以拓展到与学生实际生活密切联系的方方面面,引导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艺术美。例如教学手工时可以让学生制作一些装饰物,装饰家里环境。鼓励学生和家长一起设计,让家长能够见证孩子的智慧和技能,肯定孩子的创造能力在生活中的应用,发现学以致用的成效,来自于家长的赞许尤其能增加学生学习的愉悦感和成就感。
  毫无疑问,开放式学习探索中,学生自主学习的愿望完全被调动起来,开放课堂的收效显而易见。
  三、开放的课堂能让学生彰显个性
  美术课程标准中特别强调学生全面参与教学活动,包括操作、实践、调查、经历和探究。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学生不仅脑想,还要眼看,耳听,嘴说,手画,体现出多种感官的共同参与,达到亲身体验,心灵感悟,这不仅是理解知识、提升认识的需要,更是激发学生身心成长的需要。
  因此教师在开放式教学的表现形式上应突出创造性并兼顾个性发展,使每个学生都能自由的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表现方式,都能突显自由选择和自主创作的主观性,最大限度地调动全身心的投入。
  例如,在教学小学美术四年级《泥玩具》一课中,教师和学生来到陶艺制作室,学生学习用捏、塑、模印、压制、入窑烧制等不同技法参与了制陶过程,感悟了作品由泥到陶的神奇变化。展示的作品千姿百态,展现出古朴、率真、夸张等别具风格的美感。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塑造出自己喜欢的玩具作品,感受到创造的快乐,激发了无穷的想象力,通过实践,了解了制陶的基本程序,激发了学生再学习的愿望。
  在开放的课堂中,同学们放飞着梦想,舞动着创造的翅膀,翱翔在自由的空间,他们是多彩的艺术小精灵,描绘着绚烂的画卷,装点着开放的学习空间。
  四、开放的课堂能促进学生自我发展
  在开放的课堂中,师生关系要遵循开放、包容、和谐、共进的原则,教师与学生由于在观念、信息、思维方式、情感体验、价值取向等方面存在的差距,因此,课堂氛围必须以理解学生为前提,以激励为导向,以启发为手段,以发展为目的。
  教师要用因人而异的发展眼光看待学生,学生是有自我认同需要的,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对知识的理解与技能表现上会有一定差别,我们不能用统一的标准来评价学生的美术作品,应避免以个人的喜好进行作业评价,对优秀学生,教师应恰如其分地评价和鼓励;对技法不如意的学生, 教师更要善于发现他的“闪光点”,因材施教,适度要求,激发其学习积极性。   另外,开放式课堂中,教师和学生要共同分享创造的快乐,交流双方的情感、体验和观念,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彼此赏识。教师要以“每一颗小树都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的心态和学生相处,让学生充分彰显自我发展的创造潜能。尤其是教师对学生公正平等的评价态度,如同爱的阳光和雨露,能照耀和滋润每一个学生的心田。
  每个学生的认知程度、审美观点不同,对美术作品的评价理解也就不同。在开放式课堂中让同学们自我评价、互相观摩,相互借鉴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判断,审美、包容等方面的能力和品质。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不同的作品中与众不同的独特亮点:这张画的构图好,那幅作品的色彩丰富,还有的作品创意好……取长补短,共识共享,实现教学相长和自我发展。
  教学实践中,教师根据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结合学生已掌握的一些技能操作,二年級下学期组织学生开展了线描画美术兴趣活动课程《美丽多彩鱼》。教学活动前,布置学生参观海洋馆,收集资料,积累丰富的感性素材,课程导入时让学生交流分享资料。教学中,线描画特殊的画纸引起了学生浓厚的兴趣,老师展示的示范作品更是吸引了学生的眼球,独特的艺术性激发了学生跃跃欲试的情绪。
  由于学生在课前亲历了收集资料的过程,接触到不同的媒介的刺激,结合各自的理解、感受、通过个人不同的技法表现,一幅幅形态迥异的“美丽多彩鱼”跃然而出。学生以自己的手法,或稚气,或夸张,或离奇地表现出不同的鱼儿在水中游动的各种动态变化,创作出自己心目中喜爱的鱼以及海底世界的美好景象。这种妙棋横生的开放式课堂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自我表现、自我发展的强烈兴趣。
  五、开放的课堂激活了多元的教学手段
  当前,新媒体时代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教育的与时俱进,有效地提高了美术教学效率。丰富生动的多媒体教学激活了学生的思维状态,声、色、光、触是学生关注的焦点。多媒体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教师讲解和黑板演练的单调模式,极大地优化了教学情景,使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味。激发学生自主调动多种感官,多维度、最大化地获取信息,有效地增加了课堂的饱和度。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开设电脑美术课程,使之成为学生美术欣赏、艺术创作的独特渠道。多姿多彩的网络世界,让学生接触到不同形式的美术作品,吸收大量信息和精彩的艺术观念,开扩了学生的美术视野,启发了学生的思维。
  例如在《精细的描写》一课中,介绍了齐白石先生的蝉的画法,教材上的图非常小,利用多媒体课件可将蝉的整幅图放大,也可将某一部位放大,结构和纹理会清晰明了,便于学生观察感知,这是常规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优势。
  新课改背景下,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在不断更新,开放式课堂应运而生。真正意义上的开放课堂是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是以学论教,“形散神聚”的课堂。开放课堂倡导突破单一封闭,多彩而充满活力,学生得以彰显个性、启迪智慧、创新发展,是师生双方相互沟通、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的介质,也是培养学生思维品质、发展学生潜能的有效途径。
  (合肥市瑶海青少年活动中心 安徽合肥)
其他文献
一、教材分析  《运河古塔》一课是学校《纸塑童心》美术兴趣拓展课程四年级的学习内容。它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运河两岸的古塔,不仅是中国古代杰出的高层建筑,是独具匠心的艺术珍品,更是文化历史的沉淀,它们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众多游人驻足观赏。  本课教学,旨在通过对运河两岸的杭州雷峰塔、杭州六和塔、通州燃灯塔、扬州文峰塔四大名塔的欣赏,使学生能深刻地了解塔的构造特点、艺术特色、历史文化、传说
期刊
为了加强初中美术的中国画教学,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环节,落实中国画学习的能力培养,近年来笔者积极参与了宁海县北片指导学生进行中國画创作教学探究的研训活动。但正视我们现阶段美术教学的现状,中国画教学仍旧是初中美术课程中的一个薄弱环节。究其原因有几点:  1、美术教师中国画知识结构不全面,造成教师对中国画的理解不深,导致中国画教学只是简单传授一些传统技法,缺乏深层次的文化的思考和艺术规律的指导。  2、
期刊
陶艺是一种对泥土的再塑造的过程,它同时融合了多种艺术形式和工艺制作于一体,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进入21世纪后陶艺课堂正逐步融入到新的美术教材中,但在实施过程中也能遇到了不少的难题。广大的农村学校在面对新美术教材中的“陶艺”课程,就引发了诸多的思考。农村学校能否开展陶艺教学?怎样开展陶艺教学?是否具有资源优势?笔者从以下几方面加以解析。  一、填补盲区,提高教师陶艺认知  实现陶艺美术教学并不是件
期刊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飞速发展,我们的教育方式也在逐渐发生变化,网络空间的运用为我们的美术教育和教学注入了新鲜的活力,对美术教师开展美术作业的欣赏和评价更是提供了不同的途径与渠道,为美术教学创造出一个全新的美术作业的评价环境,而如何利用网络环境有效促进学生美术作业欣赏评价亦是我们美术教师值得探讨的。  一、美术教学中美术作业评价的现状  美术作业是体现学生课程内容学习状态的直接载体,也是评价美术课程实
期刊
一、别具匠心 独具一格——创新写字氛围  欣赏玩味汉字之美,恰如在文化的海洋中畅游,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乐趣。但如果写字教学仅仅是为了达到教学目标而施教,而忽略了教学过程中写字氛围的培养,进而无法提起学生对常规写字教学的兴趣。由此,我设想要革新传统的写字教学模式,创新写字氛围应该首当其冲。据此,我尝试用多种创新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感受汉字之美,领略写字教学的独特“语文味”,形成和谐、共进的写字氛围:  
期刊
在《美术课程标准》之下,使学生通过趣味性的美术学习,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前提,兼顾学生个性发展和知识技能两方面的需要,既顺应学生的心理发展需要,又循序渐进地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内容和活动方式充分考虑开放性、立体性,使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具有较大的选择空间。  一、走进生活,感受大自然的本真  儿童的艺术创造的产物都具有独立存在的价值。儿童在美术创作中既可以体会到自己劳动的价值,自我存在的
期刊
摘 要: 写生就是用自己的眼光去观察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用画笔反映大自然中的景、物,并画出自己的感悟和体会。写生教学为学生打开通向生活的大门,让学生的美术学习从封闭走向开放,将绘画融入了生活,并用生活解读了课本。  关键词:写生教学 观察 兴趣  笔者是农村小学的美术教师,每一次面对学生们的作业都非常苦恼,不管是什么题材的作业,学生们的作品往往都千人一面,机械、模仿,没有生机,没有创意,缺少鲜明的
期刊
一、民间艺术的现状  民间艺术是千百年来人民群众劳动创造的智慧结晶,是我国传统艺术的一支奇葩。它不仅丰富了我们的生活,而且传递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然而,捏糖人、布老虎、面人、草编……多少代中国人童年记忆里抹不去的灵动色彩;刺绣、年画、剪纸、彩灯……多少外国人啧啧称绝的民族艺术,正令人堪忧的逐渐走向消亡。  幼儿园开展幼儿民间艺术教育是课程教育中的一部分,符合新《纲要》对幼儿发展需求的新理
期刊
周继中  又名阿中,寂斋主人。1971年生于安徽省含山县,初中畢业后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服役于南海舰队和东海舰队航空兵某部。现为中国书道网CEO、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安徽省书法家协会媒体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褒禅山画院院长。书法作品在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展览中获得:第五届中国书坛新人新作展优秀奖、首届长江奖全国书法作品展优秀奖、全国首届走进青海书法展优秀奖,在第五届中国书法兰亭奖佳作奖、全
期刊
校园文化建设包括学校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和制度文化建设,这三个方面建设的全面、协调的发展,将为学校树立起完整的文化形象。笔者本文所述的美育服务对象着重于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精神文化建设,即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学生为主要群体,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通过美育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的心智,促进学生的发展。  那么什么是美育呢?  苏霍姆林斯基说:“美是道德纯洁、精神丰富和体育健全的有力源泉。”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