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中创造性心理素质的培养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ngpiaoy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创造性素质教育,渗透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语文教学是一门极具创造内涵的学科,语文教师应以新时代的要求为已任,树立创新意识,为学生提供创造性教育的氛围,为社会的发展培养出一批优秀的具备较高水平的创造性心理素质的学生。
  【关键词】心理素质 创造性 培养
  创造性心理素质是现代素质教育中的一个核心部分,也是集体化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针对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如何探究出一个适合小学语文教学,培养小学生创造性心理素质的教学模式,对于素质教育显着极为重要。创造性素质,要求对于客观事物,有着自己独立的见解,及标新立异的看法。具备创造性心理素质的人,拥有常人所不能及的角度来分析遇到的问题,和强烈的敢于创造勇气。因此,作为教师,我们需要在日常教学中,注重学生创造性心理素质教育,从不同的角度来挖掘释放小学生的创造潜能,激发他们敢于创造,勇于创造的心理素质。
  一、 创设轻松情境,诱发学生的创造欲望
  创造欲望是一种发现和探求新知识的心理需求。一个人的创造能力,不但与其自身的知识积淀和智慧有关联,还与其在创造过程中的情绪,尤其是创造的欲望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我们在教授课堂内容时,必须注重课堂的教学气氛创设,尽量在轻松、快乐、兴趣的学习环境下,诱发学生的创造欲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体会到乐学、好学、主动学的氛围。教学《匆匆》这课时,准备自己儿时、青年及中年的照片,通过课件的展示,让学生观察画面的变化,理解岁月的匆匆,好奇的心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为感悟细腻、诗意化的文本创设了良好的情境。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学会与学生相处,放下传统的架子,将教师与学生看作是两个平等的个体,以“大朋友”的身份,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中,互动交流,平等对话,为学生的学习创造一个开放性的教学环境。在这种教学活动,提倡学生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敢于在教师面前提出自己的见解,质疑并与教师互动讨论。
  二、引导学生质疑,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萌芽
  在发现问题、质疑问题、解决问题过程中,往往闪烁着人的智慧,也是优秀人才必备的品质。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鼓励学生大胆生疑、质疑。在实际教学中,学生产生的疑问越多,他们对于教学的内容理解程度就越深,同时在解决疑问的过程中,也会产生更多的兴趣。古人云:“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质疑,是学生进行创造精神的首要体现,是学生独立思考,主动获取知识的基本方法。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质疑时,应合理安排时机。每次质疑的时机,应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一般可分三个阶段:课前、课中和课后。教师在引导学生掌握质疑方法的時候,还应适时帮助找到解决的钥匙。在对一篇课文学习时,可以根据课文标题发问,从语言运用发问,从文章的关键词句发问等等,抓矛盾,抓联系。例如学习《第一场雪》时,文中有一句: “落光了叶子的柳树上挂满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而那些冬夏常青的松树和柏树上,则挂满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儿。”这时,可以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矛盾进行质疑:在我们正常的生活认识里,一般毛茸茸的东西,是不会发出亮晶晶的光芒,那么文中的毛茸茸为什么会发光呢?文中蓬松松的雪球儿,又怎么会沉甸甸呢?同样,在学习其他课文时,教师应多允许和鼓励学生对于课文学习,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提出独创性的结论,甚或发现课文中不足的地方,进行修复和弥补,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创造性心理素质。
  三、鼓励创造思维,提高创造性心理素质教育
  学生极具模仿天赋,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成为其学习的榜样,而教师在文本的解读时,引导学生对句子、段落的品读经常喜欢让学生得出预设的答案,这样容易产生思维定势,我们一味苛求答案的唯一性,严重束缚了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抑制了创造素质的发展。如教学《丰碑》一课,学生对军需处长一心为公、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肃然起敬,但在谈感悟时,有的学生却指出军需处长失职,如果粗暴加以否定,挫伤他的积极性,因势利导,让其谈原因,他的观点在于军需处长没有照顾好自己,叫一大堆人马怎么办?一石激起千层浪,让学生质疑,他为什么会冻死?(困难、让出衣服......)育人点迎刃而解。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想办法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中来,引导他们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发散性思维,朝不同方向进行思考。敢于发表不同意见,敢于打破常规,也敢于争议。这样,通过学生的认识是非、理清曲直,辨析分歧,来萌生和促进学生创造意识的成长和发展过程,其积极意义非常重大。
  四、开展实践活动,提供创造性心理素质能力氛围
  创造性能力的发展需要实践活动提供条件,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应为学生提供实践创造的机会和条件,设置创造性心理素质培养的氛围。使学生的创造能力在实践活动中得到充分地发展。例如,教师通过举办一些学生乐于参与、接受的学校社团活动与班级社团活动相结合形式,如学校诵读社团,分为低年级童话歌谣诵读社团,中高年级的经典诗词的品读社团的实践活动;红领巾小广播社团的播音实践活动;雨滴社团为小记者校园的新闻报道、出黑板报等写作提供实践活动机会。或者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兴趣小组,如书法小组、写好字与正人创造性心理素质的培养相得益彰;课本剧表演小组,通过理解感悟课文内容到提升表演艺术才能的培养等。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提高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独立创作能力,激发他们的创造兴趣,从而培养他们的创造心理素质和创造能力。
  现在的语文课文中,介绍了许多的名人故事,如李时珍、爱因斯坦、牛顿、刘伯承等。教师应在教学活动中,积极挖掘这些名人身上的成功故事。这些名人成功故事,对于学生的人格特征、自信心及意志力培养都是很好的榜样作用。有利于教育学生学习他们的自信心、恒心、顽强的意志和敢于创造的勇气,培养学生的创造动力,提高他们的创造性心理素质培养。有研究表明,少儿期的创造能力主要是以想象来表现的。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根据课文提供的一些信息,充分利用联想空间,唤起学生的想像,让学生的想像空间发散发展。如,在《小壁虎借尾巴》教授过程中,通过课文内容,学生已经了解了动物尾巴的用处后,教师可以借机告诉,人类通过研究动物尾巴,已经大量运用到科学技术方面。如,利用鱼的尾巴原理,设计成了船的舵;鸟的尾巴原理设计成飞机的机尾。接着可以诱发学生们思考,我们还可以利用哪些小动物的尾巴的原理,为人类服务呢。从而达到开启学生的创造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心理素质。
  总之,创造性素质教育不仅要体现在教育观念上,也要渗透在教育活动中,每一位教师身上。而语文教学是一门极具创造内涵的学科,语文教师更应以新时代的要求为已任,在教学活动中,树立创新意识,敢于改革,勇于为学生提供创造性教育的氛围,积极引导、系统训练,为社会的发展,培养出一批具备较高水平的创造性心理素质的优秀学生。
  参考文献
  [1] 张芸华;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J];成才之路;2010年24期.
  [2] 汤靓亮;基于儿童的有效语文教学实践[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1年09期.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自二战之后,英语的使用范围迅速扩大,英语逐渐成为世界通用的语言.随着英语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使用,产生了不同的英语变体.本文借鉴前人对中国英语的界定,总结了中国英语的内
情感教育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纽带,具有塑造学生美好心灵,陶冶学生高尚情操的作用,能直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效果,有利于巩固、掌握所学的知识技能。但在语文教学中人们往往只重视认知教育而忽视情感教育。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渗透情感教育?  一、畅读教材,呼唤学生的情感  我们教材中选取的作品都是情文并茂的精品,无论是情景交融的诗歌,富有诗意的散文,还是引人入胜的小说,催人泪下
期刊
《秋天的雨》是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秋景主题中的第一篇课文。引导学生学习秋色,从作者对秋色的描写中感悟秋天的美好、美丽,体会重点词句的表达方式以及作用就成为了学习这篇课文的难点和重点。下面就课堂教学中的几处情境创设举例分析。  1、师:(学读第三段—描写果园部分)让我们闭上眼睛,深深地吸气,跟着这位同学(指一名同学)的朗读,去闻一闻好闻的味道吧!  生:读第三段  师:哪位同学闻到了香味?  生:我闻
期刊
在英语学习中,口语交际表达能力已成为听、说、读、写四大基本语言技能之一,而且社会对于口语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当前“聋哑英语”这一畸形状态远远不能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口语教学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引起业内外人士的高度重视。那么,如何发展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呢?  一、重视课文的模仿朗读和背诵  英语口语训练中,课文的模仿朗读和背诵尤其重要。跟读课文磁带是纠正学生不正确的发音的有效手段。背诵课文能帮助学
期刊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NIH)、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enters for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与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创新教学是必然趋势。教师应转变理念,根据语文新课程的标准要求,结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认真探索与实施可行的创新教学策略,为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而积极努力。本文通过阐述我国小学语文创新教学的重要意义,分析并提出了我国小学语文创新教学的策略措施。  【关键词】小学语文 创新教学 重要意义 策略措施  一、我国小学语文创新教学的重要意义  现阶段由于受
【摘 要】高中教学需要创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而营造课堂文化尤其重要。課堂文化是指在特定的课堂里师生教学活动所体现出来的思维方式、学习方式以及人际交往关系方面的总和。课堂文化是一种交往情境,教师的每一个动作、神情、声音都能深刻影响学生对学习现有知识的渴望。课堂文化也是一种互动文化,它涉及了课堂最基本的两个要素:学生和教师。学生在课堂感受各种不同的教学风格,而教师通过充分运用其主导性对学生直接施加影
目的 探讨大气细颗粒物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择在我院确诊并且病情处于稳定期的COPD患者100例,随访4次,检测研究对象的肺功能、炎症因子水平、氧化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