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古掩映下的明清铜镜

来源 :中国收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35948306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明 “五子登科”铭文镜
  直径10.5厘米,重140克。圆形,圆钮。钮上下左右置有相对的凸起方框,框内各一铭,合为“五子登科”4字,楷书,直读,字体遒劲。外饰凸弦纹一周,素窄卷缘。“五子登科”出自《宋史·窦仪传》,五代窦禹钧有5子,名仪、俨、侃、偁、僖,五人相继登科,故名。 “五子登科”作为吉语,明代开始出现。此镜现藏兴平市博物馆。
  明 四人多宝镜
  1979年6月咸阳市马泉镇马泉村南釆集。直径10.7厘米,重190克。圆形,银锭钮,窄缘高凸。纹饰由上至下排列。最上方中心为一座二层仙阁,两侧为展翅仙鹤。鹤下分别有宝钱、花叶。钮上为犀牛角,两侧各有手持宝物的两仙人。钮下有香炉,两侧为宝瓶,再外侧有方胜、宝钱、双角、盘肠及画卷。此镜为高浮雕,立体感强,内容丰富,人物栩栩如生。寓意长寿富贵,吉祥如意。现藏茂陵博物馆。
  长期以来,在研究领域对明清铜镜始终缺乏全面、系统的研究,往往认为铜镜自五代以后,质地、纹样、工艺便均日趋衰落,甚至于乏善可陈。尤其是在出版的古代铜镜专著中,对这一时代往往以“制作粗糙”、“形制单一”而寥寥带过,即使在图版收录中,亦仅录几幅作为点缀,使得明清铜镜的学术研究处于严重的偏位状况。而事实上,明清铜镜在中国铜镜发展史上应占有重要的一页。在继承传统风格的基础上,明清铜镜的题材、纹饰、铭文又有了新的突破和创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时代风格。
  明清时期,由于科技的进步、文化繁荣、经济发达,反映在铜镜生产工艺上,即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个高潮。这一时期的铜镜纹饰简单明朗,彻底摆脱了过去那种繁缛、神秘、威严的特點,出现了一些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如科举考试、求道修仙等题材,反映了铜镜制作更加贴近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常见的如“五子登科”镜、“状元及第”镜,反映了国家对科举考试的重视,同时也反映了当时人们的政治思想和社会心理;吉语“寿山福海”、“百寿团圆”、“长命富贵”镜反映了人们对长寿、富贵的期盼。另外,元代出现的吉祥纹在明代开始流行,以多宝纹最为常见,由双角、方胜、宝珠、银锭、书卷、宝钱等宝物组成,同时配以仙鹤、人物、聚宝盆、仙阁或吉语文字,多装饰在圆形或形似银元宝的方形银锭钮镜上。
  同时,随着手工业的繁荣和私人作坊铸镜的兴盛,带有商标性质的工匠名和作坊名大量出现在铜镜上,如“马敬坡造”、“薛次泉造”,一改宋代同类铭文的单一形式。
  此外,明清时期还出现了大量的仿古铜镜,尤以仿汉、唐镜最多。这些仿古镜不在于以假乱真,而是更多地反映了人们的崇古之情。
  陕西兴平地处关中腹地,收藏各个时代的铜镜较多,种类虽不十分丰富,但地域特色明显。通过综合研究,可以为我们了解明清时期陕西咸阳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民风民俗、手工业发展和铜镜铸造工艺提供珍贵的实物资料。
  1 明 孔雀纹铜镜
  1987年12月12日咸阳市文管会移交。直径13.2厘米,重140克。圆形,圆钮。缘内单线阳弦纹内两只孔雀斜角对称配置,孔雀头部结构简单,颈部细长弯曲,双翅、尾屏展开,画面协调清新。窄平素缘。现藏茂陵博物馆。
  2 明 仙人神兽镜
  1978年3月兴平县南位中学挖墙基时发现。直径9厘米,重190克。圆形,伏兽钮。镜背画面分上、中、下三部分,钮上中心为一单足直立的仙鹤,两边有骑童和宝钱;钮左侧为一童子作马步状,童子头左上方有祥云一朵,钮右侧为一仙翁手持杖;下组饰一羊和一菩提树。高浮雕,窄缘高凸。此镜寓意吉祥长寿。现藏茂陵博物馆。
  3 明 鸳鸯戏水莲花镜
  1976年4月3日茂陵霍光墓西南约300米处出土。直径12.3厘米,重215克。圆形,圆钮。单线阳弦纹区间内饰鸳鸯戏水莲花图案,两鸳鸯相对浮于水面,钮上一蜻蜒在花枝间飞舞。素卷边。此镜图案象征着纯洁美好的爱情。现藏茂陵博物馆。
  4 明 “马敬坡造”铭文镜
  1987年12月12日咸阳市文管会移交。直径14厘米,重700克。圆形,圆柱形钮,平顶,顶上有阳文正书“马敬坡造”四字印戳,镜面光素平整厚实,无缘。现藏茂陵博物馆。
  明 “状元及第”铭文镜
  1981年兴平县南位乡留位村出土。直径10.5厘米,重180克。圆形,圆钮。钮上下左右各饰凸起方框,框内各一铭,楷书,直读,字体工整,合为“状元及第”。镜周边饰凸弦纹,素窄卷缘。现藏茂陵博物馆。
  明 “喜生贵子”铭文镜
  直径13厘米,重370克。圆形,圆钮。钮上下左右置有相对的凸起方框,框内各一铭,合为“喜生贵子”4字楷书,直读,字体规整。外饰凸弦纹一周,素窄卷缘。现藏茂陵博物馆。
  明 仿汉博局镜
  直径9.9,重100克。圆形,桥钮,柿蒂纹钮座。座外双线方格,方格四角外各饰一圆座乳。博局纹间饰八只禽鸟,每方二禽相对。外围一周栉齿纹,素卷边。现藏兴平市博物馆。
  清 二龙戏珠纹镜
  1981年兴平县南位公社收购站拣选。直径12.4厘米,重210克。圆形,伏兽钮。以二龙戏珠为主体纹式,两条四爪大龙同戏一珠,钮下有莲花。龙昂首曲颈,拱身翘尾,张开四肢作奔腾状。外缘饰有一周凸弦纹,素卷边。双龙为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短能长。珠应是指龙珠,《述异记》上有:“凡珠有龙珠,龙所吐者。”按传说龙能降雨,遇旱年常拜祭龙王祈雨。“二龙戏珠”或与祭祀时的“耍龙灯”活动有关,有庆丰年、祈吉祥之意。现藏茂陵博物馆。
  清 仿唐练形瑞兽镜
  1987年12月12日咸阳市文管会移交。直径18厘米,重645克。圆形,半球形钮,圆座。内区高浮雕四对瑞兽两两相对绕钮分置,兽首似狼,兽身健硕,鬃毛舒张,有奔跑、伫立、回望、腾跃,两两嬉戏。兽间补以花叶纹。内外区之间饰栉齿纹窄棱。外区铭文:“练形神冶,莹质良工,如珠出匣,仙月停空,当眉写翠,对脸传红,依窗绣愰,俱含影中。”共32字。镜沿为一周锯齿纹和一周缠枝蔓草纹图案。此镜虽采用唐代流行图案和铭文,但铸造较为粗率,应为清仿。现藏茂陵博物馆。
其他文献
众人排队抢“马”的场面着实令人意外,这股热情在寒冷的冬日里也让人感到温暖。那么,这枚一马当先、飞奔而来的马票能否也给颇为冷清的邮市带来一丝温暖?  缘何爱马?  虽然刚刚步入三九的京城再次迎来了寒潮的袭击,但是即便如此,凛冽的寒风和冰点的温度依然没能阻挡广大集邮爱好者的如火热情。据北京集邮爱好者郭永胜介绍,他自己集邮也有二十余年,此前生肖邮票发行时他也曾在第一时间到发售点购票,但其场面似乎都没有今
期刊
如意在民间有着相当广泛的运用,而且,随着历史的变迁,如意的用法也有着发展演变的过程。无论是作为摆设装饰,还是拿来把玩,化器型融入日常生活是民间如意使用的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千百年的斗转星移之中,一声“如意”,不仅是一代又一代人心中“千千结”的凝聚,也涵尽了数不清的祥瑞祈求和美好心愿。  不 乏 实 用  有观点认为,如意最早就是一个搔痒的工具。在魏晋时候,如意相当流行,起初可能和魏晋人爱服食长生药
期刊
编者按:一把好的如意,它的“兰心蕙质”应该体现在哪些方面?是什么原因,让人们在看到如意的那一瞬间“合”对“眼缘”?一千个观众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来听听专业人士是如何评述的。  采访嘉宾:何欣(北京故宫博物院器物部副研究员)  判断一把如意的好与不好,最为简单而直观的方法,我认为是观其整体是否令人感觉舒服。正所谓一饱眼福,我们在欣赏和把玩一件如意的时候,这个眼福很大程度上是来自于工艺与造型。  现
期刊
作家程乃珊曾经在描述女子发髻的文章中这样写道:“当年的上海女人,不论贵如宋氏三姐妹还是公馆人家的夫人太太、写字间先生的太太、石库门弄堂的师母,下至讲规矩人家的保姆,都是留发髻的。百多年来的上海女人发髻,与现今时髦女人的发髻,一样无异,基本上分桃子髻或如意髻(如意髻因酷似一个横写的S,故被海派地称为横S头),如意髻或者因为手势较难,现在梳的不多!”  或许,这款呈“S”形状的发髻,无论是从造型还是名
期刊
在如今的拍卖市场上,如意自然也是夺人眼球的珍宝。我们在拍场上究竟能看到哪些如意奇珍?它们有着怎样的市场行情?笔者对近10年来于各大知名拍卖公司大型拍卖会上成交的如意进行了简要梳理,对于喜爱如意的藏家,希望这些数据能够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材质缤纷 玉为大宗  从近10年成交价格在10万元以上的428件如意拍品(本文数据仅来源于中国嘉德、北京翰海、北京保利、北京匡时、香港苏富比、香港佳士得等一些知
期刊
或许,现在的年轻一代中,对于如意这样一把小玩意儿,大部分人既无太多认知,也无甚特殊的感情。真要问起来,多半也是停留在好看、装饰、讨个好彩头的理解层面上罢了。如意能做什么用?倘若把这样一个问题放到“奇葩”辈出的微博上,相信得到譬如“拿来砸核桃”这样的回答也不是不可能。  尽管我们现在还常常将“事事如意”、“顺心如意”这样的吉利话挂在嘴边,但不得不承认,带有具象的器物——如意早已开始渐渐淡出人们生活的
期刊
文物保护成两会热点  去年两会期间,文物保护仍是全国政协委员关注的热点,加强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等问题在提案中频繁出现。2013年文物遗产被毁坏的事例时有发生,比如引起广泛关注的广州先秦古墓遭强挖一事,即反映了城市建设与文物保护之间的冲突。所以,如何在新一轮城镇化过程中保护传统文化需要相关政府部门的重视并付诸实践,千万不应为了经济数字而断送城市的未来。  纸制品收藏正当其时  2013年2月,全国纸
期刊
如意在清代大致已经淡化了其他含义,独留一味吉祥。清代的皇帝对如意情有独钟,大大小小的喜庆场合用它纳福,日常陈设用它辟邪,赏玩清谈用它助兴。贺寿、赴宴馈赠一柄或是一套如意,成为当时皇宫里的一种时尚。  心 思 缜 密  宫廷尚奢,如意的款制花样百出,做工异常精细,在乾隆时期尤甚。乾隆皇帝好大喜功是出了名的,什么都喜欢“大制作”。打仗要凑足“十全武功”,编书要号称“四库全书”。大臣们在这些日用器物上,
期刊
越窑的烧造历史比较长,早在东汉晚期就能烧造出成熟瓷器,南宋中期以后逐渐停烧。越窑的分布范围比较广,窑场比较多。东汉至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窑场主要集中在上虞一带,隋唐五代时期上虞仍继续烧造,但烧造的中心区域基本转移到了慈溪,分布在慈溪市的上林湖、白洋湖、里杜湖、古银锭湖周围,其中以上林湖周围的窑场最多,分布最为密集。  大约在东吴晚期至西晋时期,越窑进入兴盛时期,东晋早期以后逐渐衰微。隋代至唐代早期
期刊
中国人创造了十二生肖,每个动物各自值守、一年为期。因着在现实中的脾气秉性、相貌特长和与人类关系的远近,这些动物被赋予了不同的象征意味,比如牛的踏实勤恳、兔的温柔可人、狗的忠诚敏锐……那么马呢?作为动物,马身材壮硕、相貌英俊,奔跑起来如风矫健,一声嘶鸣可令三军退却;作为朋友,马温和驯良、对人忠实,伴主人或躬耕田亩或征战沙场,既无怨言,更无畏惧;作为象征,马自由奔放、英勇奋发,如天马行空的无拘无束,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