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学中环境保护意识的渗透

来源 :学习与科普(知与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qqmyquanq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不断提高国家的经济实力,人们正在逐渐将环境保护方法转变为强调环境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这不可避免地会对我国教育的发展产生一些影响。在高等教育地理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通过合作来增强学生的地理知识、技能和思考能力的发展,教师还应注意环境概念的渗透并帮助学生识别环境问题,有助于学生保护环境。本文探讨了高中地理教学活动中环境渗透的策略。本文从我国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入手,阐述了将环境教育纳入地理课程的重要性。地理教师应发挥示范作用,并结合理论和实践来促进环境学习,以便学生对我国的环境问题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关键词:高中地理;环境保护;教学渗透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主要国家政策。目前,许多学校还没有单独的环境课程,地理学科的性质和特点使中学的地理教学成为学生进行环境教育和发展对环境的了解的重要渠道。因此,如何提高学生对学校环境保护的认识,全面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质量,是高中地理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高中地理教师的强制性职责。环境教育是一个关键的人与环境的关系,旨在解决环境问题并实现可持续发展,增进学生对环境的了解和有效的参与技能,促进环境知识和技能,并培养环境人才。是一种以社会实践活动为手段进行的过程。高中地理学科是环境教育的良好载体。让我们来谈谈关于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这些见解。
  1.浏览现有的培训资料并逐步传播环境
  在当前的高中地理教科书中,天文学、气候、地质、生物学、资源、能源、工业、农业、人口、城市等等,在环境教育中有极好的内容。教师应使用此教材在课堂上使用“启发式”和“讨论式”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学生了解自己家乡的地理条件和环境问题;另一方面,教师应注意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和课堂内外形式的统一,不仅取决于学生对环境理论和基本环境知识的理解,还取决于提高学生的实际参与和学习能力,解决环境问题。因此,教师应注意地理的协调统一,以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
  例如,关于全球气候变化,教师可以解释全球变暖的原因,这导致海平面上升,一些岛国将被迫搬迁。然后邀请学生思考导致全球气候和环境变化的主要人类活动吗?在小组讨论或搜索信息时,学生终于了解了以下原因:人们燃烧了大量的燃料来产生温室气体;森林被吹走以减少温室气体的吸收,人为地代替了大片水体,等等。让学生认识到不适当的人类活动会对环境造成重大破坏,从而促进学生对环境的理解。另一个例子是合理利用水资源,加上人口稳定增长和强劲的经济发展,增加了人们对水的需求,但是许多水源被污染和无法使用,这进一步加剧了水的短缺。例如,学校位于城市和农村地区。有很多工厂。你可以洗衣服并在学校周围的河水中游泳。但是现在不再可能。事实不仅告诉我们保护水生环境,而且只有合理利用水资源才能确保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以色列是合理利用水资源的典范,他们使用滴灌技术来节省大量水。这可以激发学生讨论与当地情况有关的水资源合理利用,并加深学生对保护水资源的理解。
  2.创新的教学方法,以增进学生对环境的了解
  高中地理上有很多环境教育内容。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合理创建教学情境,创新教学方法,深刻理解教材中的环境因素,为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发挥关键作用。高中生正处于生活,世界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对教师而言,环境教育的主要目标不是要求学生具有环境技能,而是提供环境知识,使学生能够了解环境、人类和社会。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可以使学生能够树立榜样与环境和谐相处的行为。
  例如,当学生了解全球气候变化时,教师首先向学生展示动画电影“哦,地球在流汗”,然后使用多媒体工具为学生播放“明天以后”教程视频和相关图片。在这些情况下,学生可以了解对气候变化问题的理解。让学生思考以下问题:全球变暖的原因是什么?优点和缺点是什么?让学生思考和讨论生活实践,然后发表意见。最后,教师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例如,政府官员、当地热带丛林居民、伐木工人、环境组织的成员等,让学生提出建议和应对措施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情境学习、协作学习、角色扮演等方法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教师的教学可以有效地渗透到环境教育中,从而可以识别环境概念并有效地指导学生的日常活动。
  3.开展实践活动,将环境知识转化为对环境的了解
  环境意识的形成必须取决于学生的参与,而这只能在学生的实践中发生。因此,教师必须高度重视将理论与地理教学相结合,加强环境教育。首先,教师必须将地理知识与可见和有形的环境紧密联系起来。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感受分析冷热,风雨的现象,学生只有了解自然规律,寻求优势,避免不利因素,并按照客观规律行事,才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教师可以结合探访来提高学生的知识意识,并加深对理性知识的学习。地理和人们的生活是相互依存的。在这方面,教师应将环境保护的概念渗透到高中学校的地理教学活动中必须与生活的实际应用密不可分。在真实的地理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将地理知识整合到现实生活中,以便学生可以在地理知识学习的背景下加深对环境的了解,并在生活中采取环境行动来改善学生的环境机会。
  例如,在研究了工业“三废”的危害和处理后,鼓励学生参观化学开发区,以查看新浦化工废水处理设备,并听取工厂经理的演讲。学生清楚地了解工业“三种废物”的管理过程,学生不仅获得了环保技能和知识,而且还通过学生个人经验巧妙地发展了环保意识。另外,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环境小组并积极参与社会研究活动。环境小组可以研究当地的生态环境,例如,县、村十年来耕地的萎缩程度,在沙尘暴和暴风雨等恶劣天气下增加或减少的天数;以及多年来温度和降水的变化。教师要重视组织有关环境保护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参与这些活动并提高环保意识。例如,教师开展垃圾分类回收,节水节能活动,指导学生购买有机产品,支持绿色环保产业的发展,并使用更多的自行车代替塑料袋来达到清洁目的。还可以让学生成立兴趣小组进行气象观测,水污染和空气质量研究的采样和分析。与国际湿地日和环境日一起,将有专门的学习活动,让学生热爱自然并保护动植物。这些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可以增进学生对环境的了解,也可以起到指导和鼓励作用,使环保观念渗透到人们的心中,更好地指导人们的日常活动。
  综上所述,环境保护是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的质量与每个人的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没有所有人的关心、参与和实践,很难解决困扰学生的环境问题。环境教育应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活动中,教师应与学生的核心群体协调教学目标,科学合理地计划教学活动,充分暴露环境因素,并运用教学策略充分发挥辐射作用,以鼓勵学生学习地里知识并保护环境。随着环境保护的概念也被应用到现实生活中,以对我国的环境工作做出很小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赖兴贵.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7(06):28.
  [2]徐佳. 高中地理课程中环境教育案例教学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7.
  [3]巩莉. 高中地理教学中实施生态文明教育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7.
其他文献
摘要:新的教育改革当中强调了教师应在实际活动当中不断进行创新,根据学生的实际发展需求优化教学模式、拓展教学思路,进而满足学生的实际发展需求与综合能力培养。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大多数教师往往注重在课堂中单纯展开理论知识的讲解,忽略了学生综合发展的培养,而新课程改革为广大知识传授者带来了新的挑战,需要教师立足于原有的模式之上加强思考与分析,提出更加科学有效的对策。对此,小学音乐课程教学当中,教师应结合实
期刊
摘要:数学的学习可以促进学生大脑的发育和逻辑思维的发展,对于高中生的发展来说作用甚大。在社会的不断进步之下,当代人们对于很多的事物都有了新的理念和新的想法。当前,在高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利用生活化的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使其形成一定的学习思维和学习理念,促进学生平衡发展成为了教育者共同奋斗的目标。这一理念的提出,促进了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在此基础上,本文就在课堂教学中开展高中数学生活化教学
期刊
摘要:阅读教育是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学语文阅读教育中学生通过阅读的有效学习,可以获取丰富的知识,提高自身阅读理解能力。而教师以科学的阅读课程教学展开,则是可以激发学生阅读热情,促进学生智力发展以及语文素养培养。面对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日益受到广泛关注重视的这一教学背景,教师在新的教学理念下,应积极开展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改革,探索创新教学策略,促进阅读教学效果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初中语文;
期刊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学数学的教学模式在不断优化与创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与解题能力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师不断探究的问题,经过实践证明,运用问题化教学法对于数学课堂效果的提升具有积极意义。对此,这篇文章主要从问题导入教学、鼓励学生提问、培养追问能力三个方面来对小学数学的授课方法展开讨论。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化教学;学习效果  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授课中,提问是教师教学中的一种重要手段,传
期刊
摘要:新课程改革下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研究中,本文通过实施趣味导入方式,达到活跃课堂学习氛围的目的,其次,通过保证学生学习新鲜感,达到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促进师生知识双边互动的教学目的,最后,通过使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提高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三个方面的教学研究中,加速学生从被动化学习者转变为主动化学习者,整体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同时也希望本文讲述的观点,能够为大家带来参考性价值。  关键词:新课程
期刊
摘要:在小学低年级教授语文时,趣味识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一方面,汉字是我国文化遗产的最重要载体。另一方面,识字也是接受全面教育的先决条件。因此,在低年级语文中提高小学生的识字和阅读水平,是现代素质教育的关键。本文分析了小学语文识字课程的现状,并研究了趣味识字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语文;趣味识字;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教学的内容主要是识字,需要识字的学生人数很多,但小学生的特点是很
期刊
摘要:鉴于当前的素质教育目标,音乐教学的重要性已逐渐显现,音乐可以有效地培养小学生的整体素质。在许多音乐能力中,节奏感是最重要的表现之一。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提高,有必要增强小学生的节奏感,提高他们的音乐能力。  关键词:小学音乐;节奏感;训练策略  随着我国现行教育制度的不断完善,当前小学教育中的音乐课程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受到了教师和家长的赞赏。在音乐学习中,节奏感是评估音乐的最重要能力之一,但我
期刊
摘要:通过实施素质教育和促进青少年素质教育,职业学校逐步开始加强学生德育的渗透和运用。体育是可以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一项运动,也是培养学生德育素质的重要途径。学校体育教师应结合体育文化的特点,自觉进行德育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中职体育教学;德育;实践探索  体育是中职培训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育方面發挥着重要作用。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使用多种方法来鼓励学生发展良好的道德认知和行为
期刊
摘要:我国传统节日文化同传统文化是一个整体,在整个文化体系中的作用是相辅相成的。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推动文化传承和创新的重要途径,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础。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可以通过举办丰富活动、深化道德情感;拓展教材内容,弘扬传统美德;组织社会实践,提升道德行为。  关键词:传统节日文化;道德素养;道德情感  中华优
期刊
摘要:以道德的方式进行道德教育的教材。道德是内心的一种体验,必须靠“养”来形成。本套教材重视与学生生活经验的有效联结,重视学生体验、反思、探究、对话,重视道德实践的指导。  ——追求与选择  以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為基础,以学生成长过程中需要处理的关系为线索,有机整合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国情等方面的内容,进行科学设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整合教材内容,进行价值观教育,影响人的情感态度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