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我们数学教师需要在日常的数学教学中设置具有价值的生活情境,有意义地训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审视实际问题。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因此在实施素质教育的数学课堂教学中,要不断优化课堂教学方法,精心设计问题情景,使学生产生“疑而未解,又欲解之”的强烈愿望,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基于创设问题情境的意义和培养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要求,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创设问题情境的几种方法,与同行探讨。
一、创设具有诱导性的问题情境
在数学教学中,知识的呈现方式不但要适应学生的心理特点,生理特点,还要适应他们的认知规律。
例如:在教学全等三角形判定方法----“ASA”时,我先出示如下问题:
(1)我家装潢时需要配一块三角形的玻璃,要求与现有的一模一样,怎么配?
(2)这块玻璃不小心打破了,碎成如图1的样子,问:若要配一块同样的三角形玻璃,是否必须两块都带去?只带一块去行吗?利用哪一块玻璃便可配一块与原来一样的三角形玻璃?
对于第一问,学生很容易回答“带整块玻璃去就可以了”。玻璃后来破了,哪一块能确定三角形玻璃的形状和大小与原来的三角形玻璃的形状和大小一样呢?学生处于一种复杂的心理状态之中,一方面很感兴趣,非常想解决这个问题,另一方面由于认识水平不够,又无法立即解决,引发认知充突,从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这样诱发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通过对情境中问题的积极主动的探索活动来学习新知识。
二、创设具有趣味性的问题情境
在教学中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有目的地创设游戏活动或模拟游戏活动情境,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学习新知识,运用新知识,从而体现学习数学的价值。
例如,在教学概率问题时,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故事情境:请两名学生上讲台,一个扮演街头摆设骗局的甲,另一个扮演过路人乙,其他同学当看客。甲先上讲台招揽生意,向围观的人做宣传:“两枚硬币,同时掷下,如果两个正面同时朝上,你可获得10元,否则你给我5元,来试一试啦,看看你的运气如何?”过路人乙听了后自言自语:“正面同时朝上我可获得10元,输了我只给对方5元,嘿,有门!”这时下面同学有劝阻的,也有鼓励的,更有看热闹等着瞧的。结果乙上前参玩,他一连掷了四次,但乙赢了一次,输了三次,吓得他不敢再掷。过路人乙转向同学们问:“同学们,这个游戏公平吗?我还能继续玩下去吗?”
有趣的情境使同学们展开热烈的讨论,然后埋头计算,很快从概率的角度认定这个游戏不公平,是骗人的把戏。
三、创设具有探究性的问题情境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能力是活动的结果,不同类型的能力只能通过不同类型的活动来培养。在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体验和领悟数学家的思维过程和思维方式。
例如,在学习“三角形中位线的特征”时,我先提出问题:如图,剪出一个任意三角形ABC,分别取AB,AC边的中点D、E,沿DE将三角形剪成两部分.这两部分能拼成怎样的一个特殊四边形呢?通过活动和观察,你能猜想三角形的中位线和第三边有什么位置和数量关系?你能验证你的猜想吗?
在这样的问题情境之中,学生展开了剪图----拼图----验证的探究学习,成功地经历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逐渐形成科学的数学学习方法,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激发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实现数学教学对于学生主动发展的价值。
四、創设具有应用性的问题情境
“数学课堂标准”指出: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注意创设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从而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并解决问题。
例如:在教学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定理及其逆定理时,我先设计这样一个问题情境:在国庆节文艺晚会上甲、乙两位同学分别在A、B两个位置进行抢同一个气球的游戏,当老师把气球放在直线MN上的什么位置时,对甲、乙两同学才公平?
学生被这一现实情境深深地吸引,从而积极地探索发现问题的解决方法。通过这样的问题情境的创设,让学生感觉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把数学学习作为一种乐趣,一种享受,从而学到有用的数学。
五、创设贯穿实践性的问题情境
情境教学注重“情感”,又提倡“学以致用”,努力使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在特定的情境中和热烈的情感驱动下进行实际应用,同时还通过实际应用来强化学习成功所带来的快乐。数学教学也应以训练学生能力为手段,贯穿实践性,把现在的学习和未来的应用联系起来,并注重学生的应用操作和能力的培养。我们充分利用情境教学特有的功能,在拓展的宽阔的数学教学空间里,创设既带有情感色彩,又富有实际价值的操作情境,让学生扮演测量员,统计员进行实地调查,搜集数据,制统计图,写调查报告,其教学效果可谓“百问不如一做”,学生产生顿悟,求知欲得到满足更加乐意投入到新的学习情境中去了。同时对学生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动手能力、想象能力、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甚至交际能力、应变能力等等,都得到了较好的培养和训练。
例如,教学“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时就可以通过实践操作的办法来创设教学情境。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已经有了角的有关概念,三角形的概念,还具有同位角、内错角相等等有关平行线的性质。这些都是学习新知识的“固着点”,但由于它们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之间的逻辑联系并不十分明显,大部分同学都难以想到要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之和进行一番研究,这种情况下,我创设这样的数学情境: 首先,在回顾三角形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会不会存在某种关系呢?”这是纲领性提问,对学生的思维还达不到确定的导向作用,学生可能会对角与角的相等、不等、两角之和(差)与第三个角的大小比较等等问题进行研究,当发现这些问题只对某些特殊三角形有意义时,他们的思维可能会指向“三个内角的和是否有一定的规律?”我适时地提出:“请同学们画一些三角形(包括锐角、直角、钝角三角形),再用量角器量出三个角,观察一下各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有什么联系。”经测量、计算,学生发现三个内角的和都在180°左右。我再进一步提出:“由于具体测量会有误差,但和数都在180°左右,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之和是否就为180°呢?请同学们把三个角拼在一起,看一看,构成了一个怎样的角?”学生在完成这一实验后发现,三个内角拼在一起构成一个平角。经过上述两步实验,提出“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之和为180°”的猜想就水到渠成了。接着,我指出了实验操作的局限性,并要求学生给出严格的逻辑证明。在寻找证明方法时,我提出:“观察拼接图形,从中能得到什么启示?”学生可凭借实践操作时的感性经验,找到证明方法。实践操作不但使学生获得了定理的猜想,而且受到了证明定理的启发,显示了很大的智力价值。
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我不忘经常创设数学情境,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形成主动发展,使学生作为活动主体角色,促进学生整体能力,学生的数学成绩也稳步提高。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可见,提出一个有价值的新问题更是难能可贵的。数学情景作为沟通现实世界与知识世界的桥梁,无疑可使学习者更快地适应工作情景的挑战,有意识地用数学的眼光去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数感”和“数学意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需要设置问题情景,加强问题意识和质疑能力的培养,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在目前情况下,中学数学教学应使学生从过重的学业负担中解脱出来,让学生不断探索和总结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理解数学知识的能力;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展开讨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保持持久的学习积极性,从而真正开发智能,提高数学素质。
一、创设具有诱导性的问题情境
在数学教学中,知识的呈现方式不但要适应学生的心理特点,生理特点,还要适应他们的认知规律。
例如:在教学全等三角形判定方法----“ASA”时,我先出示如下问题:
(1)我家装潢时需要配一块三角形的玻璃,要求与现有的一模一样,怎么配?
(2)这块玻璃不小心打破了,碎成如图1的样子,问:若要配一块同样的三角形玻璃,是否必须两块都带去?只带一块去行吗?利用哪一块玻璃便可配一块与原来一样的三角形玻璃?
对于第一问,学生很容易回答“带整块玻璃去就可以了”。玻璃后来破了,哪一块能确定三角形玻璃的形状和大小与原来的三角形玻璃的形状和大小一样呢?学生处于一种复杂的心理状态之中,一方面很感兴趣,非常想解决这个问题,另一方面由于认识水平不够,又无法立即解决,引发认知充突,从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这样诱发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通过对情境中问题的积极主动的探索活动来学习新知识。
二、创设具有趣味性的问题情境
在教学中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有目的地创设游戏活动或模拟游戏活动情境,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学习新知识,运用新知识,从而体现学习数学的价值。
例如,在教学概率问题时,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故事情境:请两名学生上讲台,一个扮演街头摆设骗局的甲,另一个扮演过路人乙,其他同学当看客。甲先上讲台招揽生意,向围观的人做宣传:“两枚硬币,同时掷下,如果两个正面同时朝上,你可获得10元,否则你给我5元,来试一试啦,看看你的运气如何?”过路人乙听了后自言自语:“正面同时朝上我可获得10元,输了我只给对方5元,嘿,有门!”这时下面同学有劝阻的,也有鼓励的,更有看热闹等着瞧的。结果乙上前参玩,他一连掷了四次,但乙赢了一次,输了三次,吓得他不敢再掷。过路人乙转向同学们问:“同学们,这个游戏公平吗?我还能继续玩下去吗?”
有趣的情境使同学们展开热烈的讨论,然后埋头计算,很快从概率的角度认定这个游戏不公平,是骗人的把戏。
三、创设具有探究性的问题情境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能力是活动的结果,不同类型的能力只能通过不同类型的活动来培养。在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体验和领悟数学家的思维过程和思维方式。
例如,在学习“三角形中位线的特征”时,我先提出问题:如图,剪出一个任意三角形ABC,分别取AB,AC边的中点D、E,沿DE将三角形剪成两部分.这两部分能拼成怎样的一个特殊四边形呢?通过活动和观察,你能猜想三角形的中位线和第三边有什么位置和数量关系?你能验证你的猜想吗?
在这样的问题情境之中,学生展开了剪图----拼图----验证的探究学习,成功地经历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逐渐形成科学的数学学习方法,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激发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实现数学教学对于学生主动发展的价值。
四、創设具有应用性的问题情境
“数学课堂标准”指出: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注意创设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从而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并解决问题。
例如:在教学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定理及其逆定理时,我先设计这样一个问题情境:在国庆节文艺晚会上甲、乙两位同学分别在A、B两个位置进行抢同一个气球的游戏,当老师把气球放在直线MN上的什么位置时,对甲、乙两同学才公平?
学生被这一现实情境深深地吸引,从而积极地探索发现问题的解决方法。通过这样的问题情境的创设,让学生感觉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把数学学习作为一种乐趣,一种享受,从而学到有用的数学。
五、创设贯穿实践性的问题情境
情境教学注重“情感”,又提倡“学以致用”,努力使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在特定的情境中和热烈的情感驱动下进行实际应用,同时还通过实际应用来强化学习成功所带来的快乐。数学教学也应以训练学生能力为手段,贯穿实践性,把现在的学习和未来的应用联系起来,并注重学生的应用操作和能力的培养。我们充分利用情境教学特有的功能,在拓展的宽阔的数学教学空间里,创设既带有情感色彩,又富有实际价值的操作情境,让学生扮演测量员,统计员进行实地调查,搜集数据,制统计图,写调查报告,其教学效果可谓“百问不如一做”,学生产生顿悟,求知欲得到满足更加乐意投入到新的学习情境中去了。同时对学生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动手能力、想象能力、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甚至交际能力、应变能力等等,都得到了较好的培养和训练。
例如,教学“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时就可以通过实践操作的办法来创设教学情境。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已经有了角的有关概念,三角形的概念,还具有同位角、内错角相等等有关平行线的性质。这些都是学习新知识的“固着点”,但由于它们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之间的逻辑联系并不十分明显,大部分同学都难以想到要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之和进行一番研究,这种情况下,我创设这样的数学情境: 首先,在回顾三角形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会不会存在某种关系呢?”这是纲领性提问,对学生的思维还达不到确定的导向作用,学生可能会对角与角的相等、不等、两角之和(差)与第三个角的大小比较等等问题进行研究,当发现这些问题只对某些特殊三角形有意义时,他们的思维可能会指向“三个内角的和是否有一定的规律?”我适时地提出:“请同学们画一些三角形(包括锐角、直角、钝角三角形),再用量角器量出三个角,观察一下各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有什么联系。”经测量、计算,学生发现三个内角的和都在180°左右。我再进一步提出:“由于具体测量会有误差,但和数都在180°左右,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之和是否就为180°呢?请同学们把三个角拼在一起,看一看,构成了一个怎样的角?”学生在完成这一实验后发现,三个内角拼在一起构成一个平角。经过上述两步实验,提出“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之和为180°”的猜想就水到渠成了。接着,我指出了实验操作的局限性,并要求学生给出严格的逻辑证明。在寻找证明方法时,我提出:“观察拼接图形,从中能得到什么启示?”学生可凭借实践操作时的感性经验,找到证明方法。实践操作不但使学生获得了定理的猜想,而且受到了证明定理的启发,显示了很大的智力价值。
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我不忘经常创设数学情境,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形成主动发展,使学生作为活动主体角色,促进学生整体能力,学生的数学成绩也稳步提高。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可见,提出一个有价值的新问题更是难能可贵的。数学情景作为沟通现实世界与知识世界的桥梁,无疑可使学习者更快地适应工作情景的挑战,有意识地用数学的眼光去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数感”和“数学意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需要设置问题情景,加强问题意识和质疑能力的培养,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在目前情况下,中学数学教学应使学生从过重的学业负担中解脱出来,让学生不断探索和总结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理解数学知识的能力;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展开讨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保持持久的学习积极性,从而真正开发智能,提高数学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