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龄前儿童挫折教育的实现策略

来源 :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iedaC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学龄前儿童们现在的生活条件变得更为优越了。如此优越的生活条件在为学龄前儿童们带来幸福的同时,也可能给他们带来一些不利的影响。优越的生活条件使学龄前儿童们失去了体验逆境或挫折的良机,导致意志品质脆弱,出现了"精神缺钙"现象。一旦生活出现波折,学龄前儿童们就显得束手无策,常出现懦弱、孤僻、任性等心理状态。挫折在人的一生中是不可避免的,一个人在生活和成长的过程中,必定会遇到各种危机与挫折。这种危机与挫折在给人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与情绪困扰的同时,也给人带来了成长的契机。一个人的一生不可能不遇到困难和挫折,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对待这些困难和挫折。因此,对学龄前儿童们进行挫折教育,是关系21世纪人才素质的大事,广大教育工作者与家长切不可掉以轻心。
  一、学龄前儿童挫折教育的缺失及其现实诉求
  随着学龄前儿童年龄的增长,学龄前儿童心理健康水平逐渐提高,尤以学龄前到小学入学阶段发展最快。心理健康的不同维度表现出不同的发展趋势。当代许多学龄前儿童由于家庭教育中的过分溺爱和个性的自我,在遇到一些不如意或拒绝,就表现出歇斯底里、肆意而为。原因是什么?
  儿童心理挫折的形成是多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既有因年龄小而不能正确认识和对待挫折的内在因素,也有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不当等极其复杂的外在因素。而反思我们的教育,可以发现,多年来我们的家庭、学校乃至社会一直很强调对学生的智力开发,却忽视了对儿童的挫折教育。"人的一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给与孩子适当的磨难,教导孩子正确地对待失败、挫折,从失败和挫折中总结经验和教训,培养良好的积极向上的心态和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将使孩子的一生都受益无穷。"[1]挫折教育不仅是家庭、学校的事,它更是一个社会问题。儿童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是新世纪振兴中华的主力军,他们能力的大小、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国家的存亡和民族的兴衰。因此,对儿童的挫折教育,是一个全社会的大问题。挫折教育,从本质上讲就是挫折感或挫折观教育,其基本任务是:第一,提高儿童的挫折认知能力,正确认识和对待所遇到的种种挫折;第二,提高儿童积极主动地对待和处理挫折的能力,尽可能地减少或避免挫折带累的消极影响;第三,使儿童学会正确地使用心理防卫机制,发展和提高他们对付挫折的心理调节能力。
  二、学龄前儿童挫折教育缺失的成因
  所谓挫折教育,是根据学龄前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国家、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规格要求,有意识地创设一定的挫折情境,让儿童受到艰难困苦的磨练,经历挫折和失败的体验,以培养起对挫折和失败的承受力、坚韧不拔的意志力、克服困难的应变能力和奋发进取的精神。社会越发达,越显出对下一代进行挫折教育的必要性。分析少年儿童受挫的原因,找出家庭中儿童挫折教育存在的间题,是实施好挫折教育的前提。
  (一)家长过高的期望值使儿童学业竞争受挫
  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风"是人之常情,但现在许多家长不从孩子的智能、体能、年龄特征等实际情况出发,而是把历史留给父母的终生遗憾"补偿"在孩子身上,固执地按照自己的"良好"意愿,拍着脑门子为孩子谋划、设什"锦绣"前程。盲目追求、任意拔高期望目标,希望孩子上大学,光宗扭祖,成名成家,使孩子从小就背起沉重的学习负担和强大的思想压力。孩子除完成教师布工的各种作业外,还必须完成家长自己规定的课外练习,强迫孩子参加各种辅导班、强化班、特长班,且家长不辞辛苦地陪读陪练,不惜重金为孩子请家庭教师。有的家长因孩子没达到预期目标而对孩子贬斥,讽刺挖苦或施行"棍棒教育",使孩子的自薄心、自信心受到伤害,产生极大焦虑,怀疑自己的能力、智力,视学习为畏途。
  (二)学校教育的偏颇是导致儿童心理挫折形成的主因
  长期以来,在对儿童的教育中,一部分教师一直把赏识教育当成惟一教育,而与之相得益彰的惩罚教育则被置于教育的边缘。他们认为只有赏识教育,才能培养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认为在教育中从不采用惩罚的手段,即使孩子犯错,也是美丽的错误,可以理解。还有一部分教师缺少对当前儿童心理问题的了解和研究,更缺乏解决儿童心理问题的有效方法。在教育教学中,对犯错误的学生,随意挖苦、体罚,这不仅不能培养孩子的耐挫能力,反而严重地伤害了儿童的自尊心。其实,当一个人知道自己犯错的时候,内心都有一种接受惩罚的需要,即为自己的愧疚承担责任,取得心理平衡。教育只有加上惩罚的因素,教育才变得完整。学校教育中的惩罚是一把双刃剑,是一种有危险的、高难度的教育技巧,是在不伤害人、尊重人的基础上进行的。另一方面,学校和老师在对学生的评价上,存在简单片面的倾向,把学习成绩作为惟一的评价标准。对学习好的学生,过分溺爱,处处呵护,惟恐受到挫折,使这一部分在老师心目中的好学生几乎从未体验过受挫折的滋味;那些因学习困难而被人为地列入"差生"行列的学生,长期处在害怕考试成绩不好受到老师与家长斥责的不良情绪中,从而失去对学习的兴趣与信心,开始产生逆反心理,出现厌学、逃学等现象。有的甚至干脆破罐子破摔,自暴自弃,出现令人震惊的攻击性举动,做出与他们年龄极不相称的犯罪行为。
  三、学龄前儿童挫折教育的实现策略
  童年阶段不论生理还是心理都处在人生发展的初期。儿童由于年龄小、认知水平较低,加之从小生活在以我为中心的家庭环境里,一旦融入社会环境中,遇到困难和挫折,往往显得手足无惜,很难自行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2]因此,正确认识这些因素,反思家庭与学校教育的缺失,有利于家长和教师在今后的教育中全面了解和认识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与趋势,采取恰当的方法,有针对性地对儿童耐挫能力进行培养。
  (一)正确认识挫折,实现克服挫折的自我意向
  世界是现实的,所以只有现实地认识它,才能适应并最终改变它,许多人都忽略了这一点,因而没能教会孩子这方面的情商技能,甚至反而使孩子不能面对现实。我们总想使孩子不受残酷现实的影响,然而这更加强化了他们的逃避心理。孩子对挫折正确的认知和理解是挫折教育的关键,是我们学龄前儿童园进行挫折教育的第一步。教师在组织学龄前儿童进行各种活动时,尤其是在学龄前儿童面临困难时,应该让他们直观地了解事物发展的过程,从反复体验中逐步认识到挫折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因此,教师或父母应让孩子懂得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总有许多不能如愿的事情,并告诉学龄前儿童:老师和小朋友会与你一同面对,相信你是一个勇敢、坚强的孩子,以增强学龄前儿童面对挫折的勇气。从而真切地感受到要做任何事情都会遇到困难,成功的喜悦恰恰来自于问题的解决。为此,家长和教师应首先排除其对挫折的害怕心理,敢于让儿童面对形形色色的挫折,并鼓励学龄前儿童有意识地在挫折中磨练自己。
  (二)创设情境,引导儿童克服挫折
  为孩子设置一些能够克服的困难,可以锻炼他们承受挫折的能力。现在的学龄前儿童大都过着无忧无虑的幸福生活,偶尔遇到一些挫折大都被家长包办代替,这对培养学龄前儿童承受挫折能力十分不利。为提高他们承受挫折的能力,应有计划地设置一些障碍让他们自己独立设法排除。当孩子在学习做事中遇到挫折时,如果具有良好的意志品质,就能排除内外不利因素的干扰。在日常生活中,教师或父母可有意识地设计一些"经过努力才能完成的难题",给学龄前儿童提供锻炼的机会,减少他们对困难的恐惧心理,增强克服困难的毅力。进行挫折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孩子在现实生活中具有独立生存的能力,能独立面对挫折,较好地解决问题。自然情境因为有自然性和真实性,能使孩子充分地体验挫折的产生、发展、变化的规律,并有一定的心理准备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对于挫折的思考和把握会比较成熟,因而对于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容易接受、容易掌握。
  比如运用游戏情境锻炼儿童。游戏是学龄前儿童最基本的、最喜欢的活动,在游戏活动中容易让学龄前儿童接受和掌握战胜挫折的方法。在游戏时可设置一些人为的障碍,让学龄前儿童自己解决……如让学龄前儿童到暗房子里去取东西;和小朋友闹矛盾怎么办;户外游戏时引导学龄前儿童走"独木桥"爬障碍物,在角色游戏中可安排学龄前儿童分别扮演人际关系冲突中排斥和被排斥的角色,让他们体会不同的心理感受,引导他们分析产生冲突的原因并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等等。在日常生活中,也可创设一些挫折情境,例如把学龄前儿童喜爱的玩具藏起来,鼓励他们自己去寻找。
  (三)教给儿童克服困难、战胜挫折的方法
  面对挫折,儿童可能会产生种种消极心理。教师和家长除了应有的关心、鼓励、启发之外,还要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等知识,教给学龄前儿童对待挫折、战胜困难的具体方法,首先,要让学龄前儿童学习分析产生挫折的诸多因素,采取对策,争取成功。告诉儿童:面对困难和挫折不要惊慌失措,应多动脑筋,培养一种迎着困难向上的坚强意志及战胜困难的信心。其二,让学龄前儿童学习自我鼓励,要求学龄前儿童面对挫折,鼓励自己,拿出勇气,再创成功。教师和家长还应适时地对儿童的良好行为进行肯定性评价,并鼓励儿童的每一个微小进步。有许多研究表明:面对同一挑战和竞争条件、充满自信心的人更容易成功。因此,通过肯定性评价培养儿童的自信心是帮助他们战胜挫折的重要环节。
  总之,挫折教育是一个重要的教育问题,对学前学龄前儿童进行挫折教育是全社会的任务。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挫折教育问题就越显得重要。挫折既可以给人带来痛苦与不幸,也可以使人在与困难的斗争中获得经验与信心。挫折教育并不是教人如何去回避困难,而是教人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去面对挫折,在挫折中成长。因此,我们必须建立起从学校教育到各行各业都关心和参与的全方位挫折教育网络,以便对儿童进行全方位的挫折教育。这样,一个有利于新世纪人才培养的良好社会氛围才能形成,新世纪的祖国未来也才能健康顺利的成长。
  
  参考文献:
  [1](美)爱德华,(中)侯书森.哈佛素质教育理念精华――如何促进孩子的心理健康[M].吉林:延边人民出版社,2001.
  [2]王玉萍.论儿童挫折心理形成的机制与环境因素[J].广西教育,2007(6).
其他文献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是以学生为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为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教与学生学相统一,师生共同参与,交往互动的过程。随着数学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反观今天的数学课堂教学,由于长期以来传统意义下的数学教学琢磨研究得太深,补缀承载得太重,理论一套一套,方法一招一招,尤其是实施新的课程标准以来,我们又努力用这个新思想,那个新观念来改造我们的课堂教学行为模式,理论越显得高深莫测,方法越显得
期刊
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需求的不断提高,智能化产品设备的种类越来越多,技术也越来越成熟,就像大家非常熟悉的家电产品、数字影音设备、通信设备等,智能化产品已经悄无声息地渗透到我们的周围,这完全得益于电子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在工科专业中,将计算机应用于原始的机械、电子设备使其具有智能已是当前的趋势,其中,《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就是机、电、通信类等专业的一门基本又重要的课程。现在的学生就是未来研发智能化产品的栋
期刊
一、引言  中国文化失语症,最初是医学术语,指由受伤或疾病引起的大脑损伤而导致思想表达能力、口语及书面语理解能力的部分或全部缺失。20世纪90年代文学评论家们开始批判西方文学思想的入侵,中国古代文学思想的流失,因此出现了"中国文学失语症"。  患上了"失语症"的人在跨文化交际中似乎已经找不到表达中国本土文化的语言了。这不能不说是英语教学中的一大失败。剩下的问题就是大家齐心协力寻找良方克服这一症结。
期刊
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中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人才为根本任务。要以社会需求为目标、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为主线设计教学体系和培养方案。这类人才必须具有形成实践动手能力所需的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和技能解决现场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在中职教育中实践教学是重要环节。实践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与实践素质,它对形成职业岗位能力与职业
期刊
阅读教学是以学生的自主阅读为主线,以发展语文综合阅读能力为主旨,在整体感悟、理清思路、体验情境、把握意蕴、品味语言、鉴赏评价等具有显性标志的实践环节上,借助各种常用的阅读技能来展开。因此,阅读是一种思想的碰撞、情感的交流。如果没有感悟交流,那么贫乏的思想和淡薄的情怀,是任何再高明再新潮的教学技巧也无法替代或掩盖的缺陷。我针对学生现状和教材特点,做了以下几点尝试:  一、整体感知,深入挖掘  散文的
期刊
长期以来,如何提高统计课教学效果都是广大统计教育工作者研究和思考的问题。笔者多年来一直从事财会专业《统计学原理》课程的教学工作,在教学中尝试了一些做法,教学效果有了明显提高。本文谈一谈提高财会专业学生《统计学原理》课教学效果的实践与体会。  一、第一节课必须做好几件事  (一)加强课程重要性教育  很多学生从思想上对《统计学原理》课不重视,存在着一种误解,认为对财会专业学生来说《统计学原理》课学不
期刊
教学是一项极其复杂的人类活动,教学的发展总是在传统的变革的互动中进行的。它承先启后,继往开来,推动教学的创造和实践。  鲁迅先生从事生物教学工作,正值我国"废科举、兴学校"新教育制度建立的革创时期。清末民国初年,我国的学制、教材和教法,都是以日本的教育为蓝本。若有符合国情的新教育,就要靠先驱者自己来开创。鲁迅先生虽然从事生物教学只有二三年的时间(1909-1911年),但是从他的生物教学的实践活动
期刊
一、引言  为了改变传统高职英语课堂的现状,改进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课堂教学模式,小组合作的教学理论已被广泛应用于教学中,旨在倡导和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从而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cooperative group learning)是指促进学生在异质小组中彼此互助,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并以小组总体表现为奖励依据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这一理论是70年代初兴起于美国,并在70年
期刊
《建筑材料》是研究各种建筑材料的组成、构造、生产与加工方法、材料的技术性能、质量检验以及如何合理使用的学科。我校学生的特点是活跃、积极、不拘一格,但是理论上有所欠缺,尤其不善死记硬背。在这种情况下,《建筑材料》教学改革就迫在眉睫,必须找到适合我校师生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考核方式。  一、建筑材料课程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学内容繁多,教学缺乏连贯性  建筑材料课程所涉及的教学内容繁多,有水
期刊
数学思维能力,就是在数学思维活动中,直接影响着该活动的效率,使活动得以顺利完成的个体的稳定的心理特征。思维能力是一切智能活动的核心。它与其他的一些能力,如观察能力、理解能力、想象能力、记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都是紧密联系的。提高思维能力的过程,实际上是以思维能力为中心,诸能力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过程. 在数学中,"客观事物的一般特性和规律"是指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与数量的本质规律。因此,数学思维就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