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摩擦中迅速发展

来源 :世界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fen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忘两个40%
  
  周世俭先生首先谈到了中国外贸中的两个40%。他说,这两个40%对中美经贸关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这两个40%是指中国外贸占国民经济的比例为40%,中国对美国出口,按照美国统计(包括经香港转口)占中国总出口的40%。这个比例可以通过近两年来的统计数字反映出来:2000年,我国全年国民经济的产值是1.08万亿美元,外贸进出口总额是4743亿美元,占国民经济的比重为47%;2000年,中国的出口总额为2492亿美元,对美国出口(按美国统计)为1000.6亿美元,占中国总出口的40%(按中国统计,中国对美出口约占中国出口总额的20%)。这两个40%反映出,中美贸易对中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个特点
  
  周世俭认为,中美贸易存在着三个明显特点:
  
  1.中美贸易发展迅速。按中国统计,1979年中美双边贸易额为24.5亿美元,到2001年,达到804.8亿美元,增长了32.8倍;中国对美出口,1979年是5.9亿美元,到2001年发展到了542.8亿美元,增加了92倍。按美国统计,1979年中美双边贸易总额为23.7亿美元,2000年达到1163.2亿美元,增长了49.1倍;中国对美出口,1979年为6.5亿美元,到2000年,中国对美出口是1000.6亿美元,增长了154倍。这种发展速度在中国外贸史上是罕见的。
  中美贸易迅速发展,是由于中美两个大国在经济贸易领域的互补性很强,双方可以彼此分享巨大的市场,而且通过合作可以增强各自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中美贸易发展迅速,不仅是在美国经济的繁荣期,而且在美国经济处于萧条时也是如此。美国经济下滑虽然对中美贸易和中国经济产生一定的影响,尤其对生产资料性产品,如钢铁、焦炭、水泥、高新技术的零部件等,但是从出口商品的结构来看,我国输往美国的主要是劳动密集型的日用消费品,这种日用消费品的特点是当经济萧条、人们的收入减少时,这类商品由于价格便宜,反而好卖,因此美国经济萧条对这类产品出口影响不大。在1990年~1991年美国上一次经济衰退中,中国对美出口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增加,2001年情况也是如此。美国经济从2000年9月增速减缓,可是2000年1月~9月中美贸易额也没有减少,反而在此基础上继续增加。按中方统计,2000年中国对美出口521亿美元,2001年为542.8亿美元。
  中美投资方面,到目前为止,美国是中国最大的直接投资国。美国对华投资最早开始于1980年,增长是从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以后。到2001年年底,美国在华投资项目累积是33849个,协议金额712亿美元,实际投资金额355.48亿美元。另外,到2001年6月底美国在香港的直接投资208亿,这样美国在中国大陆与香港的直接投资达到563.48亿美元。
  美国对中国投资发展得如此之快,其中经济的作用是主要因素。尼克松生前说过,“在失去共同的敌人之后,经济贸易关系将成为中美关系发展的几个基轴之一”。周世俭认为,发展中美经贸关系是发展中美关系的“稳定器”和“促进器”,即在中美关系处于低潮时,中美经贸关系就会发挥作用,美国在华投资的跨国企业尤其不希望看到中美关系出现恶化。
  投资是反映两国关系最重要的一个方面。美国在华投资占中国实际吸引外资的8.8%,日本虽然在很长时间内是中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但它始终不能成为中国最大的投资伙伴。周先生认为,到2005年,美国在中国大陆的实际投资将从目前的355.5亿美元发展到600亿美元。展望未来,中美经贸合作潜力巨大,前景广阔,它对中美关系将发挥更大作用。
  
  2.中美经贸关系从来就不是一帆风顺的。可以讲中美经贸关系的特点是摩擦不断,此起彼伏。其实这也是很自然的,随着接触面的增加,摩擦点也必然增加。影响和制约中美经济贸易关系进一步迅速发展的主要障碍和纠纷是高科技出口管制、知识产权保护、贸易平衡与反倾销问题等。最近这几年中美经贸关系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反倾销。1979年以前,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起诉中国反倾销,这是由于1979年以前中国在世界上的出口微乎其微,现在则不同,中国有2600多亿美元的商品出口,占世界贸易总额4%,而1978年只有0.75%。中国的出口商品激增,必然会对别国产业部门和商品出口造成一定的压力,从而成为他国反倾销起诉的对象,这从另一个角度,恰恰说明我国外贸扩大出口的成功。
  由于美国经济下滑,2000年美国对华发起反倾销案件六起,2001年九起,特别是去年美国总统布什亲自批准发起的“钢铁制品201条款调查”,严重影响中国钢铁制品对美出口。
  
  3.发展潜力巨大。中国是个大市场,这是任何入主白宫的美国当政者都不能忽视的。1994年,正当中美因为最惠国待遇争吵不休的时候,美国商务部公布了世界十大新兴市场名单,位居榜首的就是中国。失去中国,就意味着失去了中国市场,这是美国任何政党、任何当政者都必须要考虑的因素。试想一下,如果中国1/10的人口生活水平达到日本人的生活水平,那么在世界上就产生了一个日本;如果中国有20%人口的生活水平达到美国人的生活水平,那么就产生了一个美国。
  对于美国来讲,经济的发展也需要外界的力量来拉动。二战后美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其中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对欧洲和日本的援助,所以现在美国也需要更大的市场来拉动经济的增长。
  
  摩擦不会减少,只会增多
  
  中国入世对中美经贸关系的发展有多方面的好处:中国入世标志着美方一年一度审议中美正常贸易关系这个歧视性的法律程序被取消;中国将按照世贸组织的规则运作,中国法律政策环境将更加透明。此外,由于中国入世,使得中美贸易争端可以在世贸组织下的贸易争端解决机制下得到解决。
  但是,周先生认为,美国希望中国入世,只是希望中国能够按照世界经济的运行规则办事,而不是希望中国从此崛起成为经济强国。因此,中国入世后,中美双方从各自的利益出发,贸易摩擦不会减少,还要增多,这主要表现在:
  
  1.中国入世后,中美双方在中国市场的开放速度上理解不同。中国入世对中美双方都是好事,但美国人对中国入世抱的期望值太高。美国人认为中国一旦入世,市场就一下完全打开了,实际不会那么简单。中国入世所做的承诺有过渡期,中国的开放也会是循序渐进的,并不会出现一旦加入WTO便国门洞开的现象,对于这一点,有些美国人恐怕缺乏耐心,如果这样,中美之间肯定要发生摩擦。
  
  2.贸易平衡问题。由于美国是大量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国家,而中国恰恰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国,正如外电报道,“加入世贸组织将使中国成为世界的工厂,将改写世界贸易格局的版图”。日本著名经济学家大前研一在去年八月发表文章,题目就是“世界的下一个威胁是Made in China”。中国入世以后,一下享受这么多成员无条件的永久的最惠国待遇,无疑会促进中国的出口,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恰恰希望中国入世之后变成它们商品销售的市场,这样一来很容易产生新的矛盾。长时间存在于中美贸易中的一个问题就是美国对华贸易逆差问题。按照美国统计,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对华贸易逆差迅速增加,从1990年104亿增长到2000年838亿美元,而且2000年,中国第一次超过日本成为美国最大的贸易逆差国。即使按照中国统计,从1993年起,美国对中国也有62亿美元逆差,到2001年贸易逆差达到280亿美元,美国对中国贸易逆差成为中国外贸顺差的主要来源。可以预见,入世后,贸易平衡问题将会继续困绕中美关系的发展。
  
  3.知识产权问题。入世之后,中国按照协议履行对知识产权保护的承诺。但由于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双方在标准认同、监管、处罚等方面难免存在一些歧见,矛盾和分歧时有发生。而且作为发展中国家,侵权现象有时是防不胜防,难以避免,包括在韩国和泰国,侵权现象也是屡见不鲜。美国人还不是在二战以前也经常侵犯欧洲的产权?因此,在入世后,中美在知识产权方面肯定还会继续存在分歧与纠纷。▲  
   (附表“中美双边贸易统计”见32页)
其他文献
这是IT史上最大的一桩购并案。它将打造一个新的IT领导者,诞生又一个IT巨鳄。  2002年3月20日,惠普与康柏合并一案在惠普公司股东大会进行表决,虽然惠普声称最后的统计结果没有出来,但从目前情况看,似乎大多数股东赞成合并,惠普与康柏合并似乎已成定局。惠普与康柏最初宣布合并是在2001年9月4日,惠普公司将以25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康柏公司。根据协议,合并以换股的方式进行,在新公司股份中,惠普占6
期刊
八国集团(G8)领导人峰会,每年都会吸引很多人的目光,今年在埃维昂的峰会尤其如此。因为这是伊拉克战争后的第一次峰会,八国领导人是否会借此弥补裂痕,他们会将这个组织引向何处,甚至是否会像一些人所说的那样,取代遭到严重削弱的联合国,这些都是人们关注的问题。  对我们来说,这次会议的最大亮点是胡锦涛主席代表中国,首次出席了同时举行的南北领导人非正式对话会议。一时间,国内外舆论议论纷纷,在给予充分关注和肯
期刊
清华大学学生问布什:为什么美国总是讲和平解决台湾问题,而不讲和平统一?布什不作明确回答,只是把"和平解决"解释为和平对话,既不讲在一个中国原则下进行对话,也不讲海峡两岸的统一,这是因为美国有着不可告人的目的。美国从未讲过"反对台湾独立、支持中国统一"的话,从《上海公报》到以后的所有文件、声明,美国一直表示台湾问题要"和平解决"。所谓"和平解决",无非是两条:一是和平统一,一是和平独立。"和平统一,
期刊
出动韩国陆海空三军65万人、驻韩美军3.7万人、驻日美军1万多人,将电脑控制的"战时联合增援演习"与代号为"秃鹫"军事演习合二为一。  美国把朝鲜列入"邪恶轴心国",又列为七个核打击目标国之一,将朝鲜视为反恐战争对象,在对待朝鲜问题上鲜明体现出"布什主义"咄咄逼人的气势,这使朝鲜半岛局势的每一点变化都引起人们的关注。在这种形势下,3月21日至27日,美韩在朝鲜半岛举行了大规模的联合军事演习,出动韩
期刊
几十年来当权都 往来兴替,军事战略也几经变更,然而对统一的阻碍仍依然如故。  国民党史败亡台湾后,随着国际形势、两岸力量对比和台岛内情况的变化,台湾军事战略亦几经变换。    “反攻大陆”是蒋介石败亡台湾后为稳定军心而提出的一个口号。从1949年到1967年,是蒋介石叫嚣“反攻大陆”时期。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美国改变对华政策,令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相继与台签署“联防互助协
期刊
武器装备是台湾军队的物质基础,是台湾当局抗拒祖国统一的重要支柱。那么,台军队武器装备怎样?特别是高技术武器装备的家底究竟如何?基本技术水平处于什么档次呢?    国民党败退到台湾至今,台军武器装备的发展走过了两个阶段(70年代及以前)、军购与自制相结合阶段(80年代及后以)。    50多年前国民党仗恃美国枪炮发动全面内战,失败后溃逃台湾岛一隅,几十年来其武器装备一直摆脱不了完全依赖美国的顽疾,大
期刊
狭窄的地理环境,脆弱的经济基础,要搞什么"独立王国",必然是自寻绝路。    台湾是一个典型的山地岛屿,大小共有88个岛屿,总面积3.6万平方公里。从军事战略角度来分析,应该是易守难攻。但在现代技术条件下,台湾岛屿的攻、守、难、易,已发生转变,特别是在台湾经济对外高度依赖的情况下,军事上的易守难攻,已变成易围难破。而战争承受能力差,又转化成易攻难守。主要表现在以下的几个方面:    交通密集,易被
期刊
自李登辉上台,"台独"势力日益抬头,陈水扁上台后,更是大肆购买洋枪洋炮,甚至放出"建军备战"、"决战境外"的狂言,在"以武拒统"的道路上滑得更远。"台独"就意味着战争。"台独"分子之所以胆敢这样"玩火",无非是自认为有"洋大人"在背后撑腰,特别是美国对台军售的加强、美国一些人"武力保台"声音的鼓噪,更使其利令智昏。但是,"洋大人"真的就那么靠得住吗?我们不妨回顾一下历史。    20世纪60年代末
期刊
从理论上讲,美国现在尚处于"战争状态"。布什将2002年定为"战争年",又在1月29日的《国情咨文》中称反恐战争才刚刚开始,然而布什却在百忙之中于2月17日~22日出访日本、韩国和中国,对此国际社会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布什此行所为何事?布什的国家安全事务顾问赖斯在1月14日的记者招待会上点明了布什总统此次东亚之行的三大重点:反恐战争、美国本土安全和经济安全。    为了第二阶段和长远反恐联盟    
期刊
美国推翻萨达姆政权的目标似乎已经确定。尽管布什最后没有确定用什么方式将萨达姆赶下台,但美国中东特使的一席话似乎已经说得很明确,现在对美国来说不是“是否”而是“何时”对伊拉克动武。    动武计划出台    据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日前披露,美国国防部的军事策划人员已向美国总统布什提交对伊拉克动武方案,计划在八周内摧毁伊拉克的陆军和空军力量,并把萨达姆撵下台。方案所以订为八周,是因为美军要争取在最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