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英语学习中“学困生”转化的心理学效应

来源 :首都教育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cb132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英语学习困难生形成有诸多原因,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学专家和老师都提出了许多不同的建议和方法。对学习困难生心理方面的研究,无疑对学习困难生转化起着积极的作用。笔者在此方面进行了尝试,对英语学习困难生的转化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关键词:心理学;转化学困生;英语课堂教学
  
  20世纪以来,很多心理学家就学生学习的心理状况开展研究,揭示了许多与学习本身有关的心理概念和心理规律。其中代表人物有加涅、布鲁纳和奥苏泊尔等人。他们都提出从心理学角度来分析教与学之间的心理活动,并认为二者密不可分,提倡教师要运用有效的教学策略来优化课堂教学。然而在实际英语教学中,教师的优化措施往往很难实施,究其原因则是由于教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心理活动规律并不了解和熟悉,以至于很难对症下药。笔者欲根据实际英语教学中的亲身体会,谈谈心理学在初中英语学习中困难生转化方面的应用和影响。
  
  一、英语“学困生”的现状及其心理分析
  
  本人根据自己在教学实际中所遇到的情况,认为初中英语学习中所谓的“学困生”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表现。
  (一)“学困生”学习上的表现有三类。
  1、每门功课都挂“红灯笼”,在班级中一直属于倒数的名次。甚至个别“学困生”的成绩几乎都是个位数。
  2、总成绩起伏比较大,很不稳定,尤其在英语这门功课方面,成绩好时,在班里可以进入前几名,差时成绩可以退到不及格。
  3、仅英语成绩亮“红灯笼”,其余各门功课均在班里处于中等甚至拔尖的水平,有的理科成绩甚至可以得到满分。
  (二)“学困生”的心理表现。
  1、懒惰心理。就其“学困生”的内心而言,他们也想学好英语,但由于自我约束能力差,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成绩一直难以提高。他们懒散、贪玩,学习上怕吃苦,作业经常拖拉,没有预习和复习的习惯。他们一碰到难题,就紧缩眉头,浮躁难耐,有的就堂而皇之“请教”同学,实质只求获个直接答案,有的“偷偷摸摸”地看或干脆抄袭他人的作业,如此一来学习质量如何提高?学习成绩当然“不堪入目”了。
  2、自卑心理。“学困生”因为学习成绩不尽人意,往往处于不被老师和同学“看好”的境地。同学的讥笑、排斥,或教师的否定、指责和惩罚都会令他们感到苦恼和厌倦,逐渐“烙”上了“天生我笨,用功没用”的自我意识,进而更加消极逃避,进取心受到了遏制,自尊心变得脆弱,其学习潜能也尘封在他人和自我的双重否定中。
  3、焦虑、恐惧心理。学生学习兴趣的保持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习的效果,取决于他们能否获得成就感。对“学困生”而言,英语学习是充满挫折和失败的艰难历程,谈不上什么乐趣或成就,随着年级升高和学习内容的复杂增多,其内心反而愈来愈焦虑、害怕和失落,甚至产生厌学、惧学、放弃学习英语的心理。
  总之,“学困生”的心理通常就是:胆怯自卑,非常缺乏自信心。
  根据笔者多年的观察发现,学困生常常在英语课堂上找不到自己合适的位置,在家中也常受到家长的批评,感觉不到家庭的“温暖”,心理上颇感孤单,所以他们常常会有“破罐子破摔”的自暴自弃想法。尤其是上述三种学习表现类型中的第一类学生,其承受的心理压力往往是最大的,而且承受心理压力的时间也是比较长的,其心理上所受的折磨也最为严重的,所受伤害也是最深的。
  第二类学生,其学习心理不够健全,学习动机水平也偏低,盲从现象比较严重。这类学生自己没有主见,模仿盲从别人的言行,自制能力比较差,易受外界影响。一项调查表明:65%的学生欠缺学习愿望,学习主动性不够强。这类学生临场心理素质也比较差。极容易受到别的同学和别的方面的影响。尤其在英语听力方面,克服不了紧张的心态。导致听力题失分严重。第三类学生,英语基础知识掌握不够,对英语也是不够重视的,也没有兴趣。他们往往会对其他学得好的科目颇感兴趣,也愿意花精力和时间,但却缺乏学好英语的自信心。
  
  二、心理学方法应用在英语“学困生”转化方面的几点建议
  
  1、创新课堂教学方法,突出“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初中英语学困生存在着比较严重的自卑心理,缺乏自信心,也没有学好英语的动力。他们觉得自己的学习成绩比别人差,而且不管自己付出多少努力都是徒劳的,所以,他们往往会干脆放弃英语学习。针对这一心理特点,在英语课堂教学上,教师一定要有的放矢地进行课堂教学设计,一定要针对不同学习层次来设计出有不同要求的问题,要“因材施教”,让程度较差的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回答出问题。这样就可以提高和培养“学困生”的英语学习信心。在课堂上,对英语“学困生”要多提问,让他们吃一点“偏饭”,当他们回答正确了,就要及时地给予鼓励和肯定。当他们回答错误时,也要给他们一些表扬,对于他们回答问题的勇气和决心给予肯定,为他们多打气,万万不可一棍子打死,那样会削弱或打消他们学英语的的兴趣。同时,教师还需要设计一些适合“学困生”的比较容易做的课堂练习,让他们感受到英语学习上所取得的“成就”,逐步培养他们学好英语的信心,使他们在英语课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另外,还有一个重要事项:就是要尽可能地在课堂教学中创造出自然、和谐和平等的教学氛围,教师要尽可能地少一点“威严”,多一些活泼。教师着装不妨活泼随意些,面部多一些笑容,要有意思地创造一些宽松的课堂学习氛围,让英语“学困生”能积极、大胆地向教师提问、向同学学习,使他们能够积极地投身于教学活动中来。如此坚持下去就能有效地调动“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增强他们学好英语的自信心。
  2、要重视“学困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多采取“开小灶”办法来及时进行补救,体现人文关怀。
  对于英语“学困生”来说,应严格要求他们注重作业质量,并要他们尽可能地独立完成。教师对作业要认真和及时批改,发现错误及时要求他们订正。由于这些学生英语学习兴趣不浓,自制力差,如果对其放松了叮嘱,他们很有可能放任自流,或抄袭作业。因此教师应该多关心他们,让他们感觉到老师对他们关爱,让他们从心理上来接受老师的辅导和教诲。而且这样至少可以让他们感觉到人格上受到了尊重,并享受到与其他同学一样的平等地位。批改作业时,对作业做错的同学尽可能进行当面订正、当面辅导。如此,既可以培养“学困生”学习的自觉性,还可以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对英语“学困生”个别辅导中,更为重要的是加强了师生间的交流和了解,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关心,也让教师及时地了解自己教学中所存在的一些不足,以便于进一步改进教方法。
  3、研究“学困生”心理,迎合他们的心理需求。
  通常情况下,“学困生”会遭受英语教师的斥责,或冷嘲热讽,甚或打骂。这样,久而久之他们就地对教师退避三舍。不管在什么地方见到老师都会选择逃避,甚至出现在背后诋毁老师的事情。所以要想消除师生间的这种隔阂,就是先要摸清“学困生”的一些心理特征,在此情况下教师要主动积极地想办法来缩小师生之间的距离。教师可以多从生活上和学习上关心他们。当师生之间有了沟通,有了默契,“学困生”才就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来。此间,师生感情的培养,则是心理沟通和心理教育不可或缺的成分。比如2008年中考,有一位学生,写信给我说她在小学英语成绩不算太差。进入中学,由于刚开始时不太适应英语新教师的教学方法,因此在第一次月考中只考了36分,她一下成了英语“学困生”。她在拿到考卷后大哭了一场。下课后,英语老师让她到办公室,那位老师不仅没有开导她,反而在她的面前把试卷撕得粉碎,并把她大骂了一通,还威胁说,不行就回家去。从那以后,她与那位英语老师之间就有了隔阂。英语这门功课也就成了牺牲品。所以她说从初一年级时英语就一直很差,但在中考时她却考了理想分数。说实话,笔者收到这位英语“学困生”的信时,才知道她“困”的原因、“差”的理由。笔者认为:抓住学生的心理,用真情感化他们,用心去照顾他们,学会调节学生英语学习的心理情节。当然,对英语困难生要坚持提醒和帮助,使他们懂得“有志者事竟成”要从眼前做起,一点一滴到打好基础,弥补以前的不足,告诉他们“亡羊补牢,未为晚也”。不断锻练学生的意志,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
  4、多给“学困生”指点迷津。
  学习是一项复杂的脑力工作。好的学习方法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方法不对,只会事倍功半。古希腊哲学家普鲁塔个戈曾经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被填充的容器,而是一个需要被点燃的火把。”因此,在学习上要点燃学生的思想,辅之以必要的“催化剂”。这样在茫茫学海中,英语“学困生”才能在教师的指引下,正确的驶向胜利的彼岸。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由读书引起的的精神振奋状态,是一个强大的杠杆,借助它能把大块的知识高举起来”。这就是学好英语的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即“熟读”。英语“学困生” 的最大弱点就是不会读,进而他们又怕读错被人耻笑。这样恶性循环的后果就是不敢开口、不愿开口。此时,英语教师就要让他们克服恐惧心理和自卑心理,要让他们大声说“我是最棒的”,克服其心理畏惧感。其次要多教他们一些学习方法,做任何事情都有方法可寻,学好英语也不例外,“多听多讲”就是好方法,语言的功效就是用“听”和“说”的方式进行沟通。要多听一些英语磁带和广播节目,培养语感。不仅学习英语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学习用英语进行思维,培养英语思维能力,而能力的培养必须依赖于多实践。“多练”是英语“学困生”转化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学困生”最难做到一个环节。因此教师要重点在心理方面给“学困生”进行疏导,培养学生的恒心和毅力。
  总之,转化英语“学困生”是初中英语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重点。转化“学困生”对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有着积极的作用。当然转化的方法也是很多的,笔者只是在利用心理学转化学困生方面进行了一些探讨。在此过程中,笔者希望教师必须在优化教学方法,实施先进教学理念等方面要多下工夫,把“学困生”真正转化成为优秀生。
  
  [参考文献]
  [1]黄伟:“浅析初中英语教学中学困生的转化”《基础教学》2007/8
  [2]李利:“有趣的心理学效应”《大众科学》2009/3
  [3]宋华维:《教育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6
其他文献
摘 要:国际乒联对竞赛规则的三项改革, 使中国乒乓球队面临新的挑战。实行新规则后, 乒乓球运动将会发生一些新的变化。文章对新规则带来的新变化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并对这些新变化对乒乓球技战术水平的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关键词:乒乓球;新规则;技战术;发展趋势    1、前言    自1926年12月第一届世锦赛以来,乒乓球运动有了很大的发展,无论是技、战术还是比赛的激烈程度以及欣赏性,都在不断的变化和
期刊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传统优势和制胜法宝。历史经验证明,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在新形势下如何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工作模式,丰富工作内容,提高工作效率,对完成新时期的工作任务,推进各项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科学的发展观不仅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我们全面建设现代化和谐小康社会的根本保证,是我们做好新时期思
期刊
摘 要:本文旨在探讨如何推进成教大学英语公共课的教学改革,剖析新时期发展英语教学的有利因素,揭示成教英语教学中突出的困难与问题,如工学矛盾、学用脱节。结合社会与学员的需求和教学实际,提出教改要从三个方面入手,即强调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加大考核制度的灵活性和采取多样化的助学手段。  关键词:成人教育;大学英语公共课;教学改革    近年来,随着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不断扩大,社会对具备较好外语水平的各专业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这是适应语文教学改革的需要,是语文教学的必然回归。因此,我们必须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充分挖掘教学中的开放因素,创设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参与的课堂教学环境,努力构建开放性的语文教学。    一、对小学语文开放性教学的认识    21世纪的社会是一个日益信息化和国际化的社会,高速发展的社会要求我们培养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创新精神、
期刊
摘 要:我们中华民族有辉煌的过去,也有过近代的落后与挨打,更有光明的未来。展望明天,我心潮澎湃,信心百倍!在新中国六十岁生日来临之际,仅以此文献给伟大的祖国。  关键词:中华文明;和平崛起;民族复兴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在波澜壮阔的中华大舞台上,上演着王权的兴衰、民族的崛起。看似缭乱无序,其实都有内在的规律。历史中的每个主角,其思想和行为都离不开
期刊
摘 要:本文试图从文本的角度,通过分析超验主义自然观及狄金森以自然为主题的诗歌,就超验主义自然观对狄金森自然观的影响,及狄金森对超验主义自然观的继承与批判进行系统的论证,以期能解开狄金森诗歌中的“自然之谜”。  关键词:狄金森;超验主义;自然观    美国女诗人艾米莉狄金森(Emily Dickinson)是十九世纪美国乃至世界文坛的著名诗人,与惠特曼一起,并称为美国现代主义诗歌的先驱。她不受时代
期刊
摘 要:《作物育种学》是研究选育和繁育农作物优良品种的理论和技术的科学,也是农学专业本科的主要专业课。本文通过与全国其他农业高校本课程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入手,初步探讨了优化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的措施,以供同行借鉴。  关键词:作物育种学; 课程体系;教学内容    《作物育种学》是研究选育和繁育农作物优良品种的理论和技术的科学。它是农学专业本科的主要专业课,也是植保专业的必修课。同时它还是种子
期刊
摘 要:“经验”是杜威哲学思想中的重要概念,本文着重探析了杜威教育视野中“经验”的具体内涵,在此基础上对杜威的相关教育思想作出简短的评价。  关键词:杜威;经验;内涵;评价    “经验”是人人都理解的名词,然而在杜威的哲学和教育视野中,“经验”却是一个有着丰富内涵,而且相当核心的概念。从一定意义上说,杜威是在改造了传统意义上的“经验”概念的基础上来改造教育的——他对传统教育的批判,对进步主义教育
期刊
摘 要:结构主义者受到现代语言学的启发,用“科学的方法”考察文学作品,旨在建立一种普遍的文学“语法”,找出支配作品的潜在规则。而伴随着对于结构主义的诸多抱怨,它无可避免地滑向后结构主义。在后结构主义那里,主体处于一种自我解体的性质中,作者的消失源于表达的失效。阅读的终极目的乃是写作,而写作是为了维护自身完整所进行的最后的挣扎。写作是一种狂欢,我写,故我在。  关键词: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狂欢  
期刊
摘 要:词汇歧义是语言的基本属性之一。歧义现象是很普遍的,任何一种语言都存在歧义现象。本文简要地分析了歧义结构中的词汇歧义,同形异义词和一词多义是引起词汇歧义的两个主要因素。词汇歧义通常会阻碍人们的交际,为此,本文将提出一些消除歧义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词汇歧义;积极作用;消除歧义    导论    词汇和词义之间的联系是随意的,在一个句子里同一词汇可能有两种或多种不同的解释,我们说这种词汇具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