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与复兴

来源 :首都教育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huaj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们中华民族有辉煌的过去,也有过近代的落后与挨打,更有光明的未来。展望明天,我心潮澎湃,信心百倍!在新中国六十岁生日来临之际,仅以此文献给伟大的祖国。
  关键词:中华文明;和平崛起;民族复兴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在波澜壮阔的中华大舞台上,上演着王权的兴衰、民族的崛起。看似缭乱无序,其实都有内在的规律。历史中的每个主角,其思想和行为都离不开环境的影响、文化的沉积。如果除掉他们头上那些神秘的光环,走下神坛,他们也是和你我一样都是普通之人,都有七情六欲,也有这样和那样的缺点和过失。不管他们是否是由开导民智成为先知、藉父兄之资守成为主或跻身于仕途之路成为权臣,他们只是幸运地和时代的那一刻的际会相逢,而且明智地顺应了时代的潮流,终于成就了辉煌的业绩。一位英国哲学家说过:“历史使人明智。”历史成承载着人类高超智慧和精神财富,包蕴着发人深思的哲理。只有了解历史,才能感受历史的启迪;才能震碎一切混沌的蒙昧、唤醒一切沉睡的灵魂;才能深刻地理解现实;才能敢于挑战未知;才能将人类最优秀的文化和精神延续。只有学习历史,才能从先辈的经历中学习生存和发展的技能、知识和经验教训。一切动物出于生存本能,都要向长辈学习生存本领,但那只是本能地学习,不是有意识地学习。类人猿进化到人时,意识就开始代替本能,也就开始有意识的向长辈学习生存的技能、知识和经验,进而意识到不仅需要向在世的长辈学习,还需要向逝去的先辈学习。由此就开始萌发出最初的历史意识。
  早在原始时代,人类就开始意识到自己的现时的生活同以往的历史有一定的联系。生活在我们这块土地上70万年至20万年前的北京人,把自己群体中死去的成员安葬在自己栖息的洞穴里,表明他们已经多少意识到自己现时的生存同自己群体中死去的生存有某种连续性。这大概是人类历史意识的最初萌芽。后来,在原始人的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中,这种萌芽状态的意识就更明显。因为那样的崇拜表明,他们意识到图腾和祖先同他们现实生活的幸福或不幸有一定的联系。进入文明时代以后,人类的历史意识就通过历史记事明确地表达出来了。
  人类产生历史意识的原因在于:历史是一面镜子,历史是现实的前身,现实是历史的延伸,通过历史,了解过去,正视现在,预测未来。后辈既不可能离开先辈留下的历史遗产,在一片空白的土地上开始生活和创造;先辈也不可能不给后辈留下一定的遗产,供后辈作为生存和发展的“启动基金”,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历史不外是各个时代的依次交替。每一代都利用以前各代遗留下来的材料、资金和生产力;由于这个缘故,每一代一方面在完全改变了的环境下继续从事所继承的活动,另一方面又通过完全改变了的活动来变更旧的环境。”
  历史遗留下来的遗产是多方面的;既有作为生存环境的历史方面的遗产,也有经济、社会、政治以及思想、文化方面的遗产。每一代人都必然要对先辈各代人遗留下来的遗产进行清理,继承和发扬有利于自己创造新的生活的遗产,扬弃那些不利于自己新的生活的遗产。
  不同的社会阶级或阶层由于存在着不同的利害关系,对先辈遗留下来的历史遗产的取舍标准也各不相同。人们必然要站在不同的阶级立场上,对先辈各个时代的不同阶级的人们的历史活动,做出不同的阐释和评价;那些阐释和评价,必然要通过历史著述和口耳相传的途径,不知不觉地在不同阶级的人群中形成不同的传统意识,进而对他们的现实社会行为产生不同的影响。不同阶级和阶层的人们,都要运用有利于自己的历史认识或历史传统意识为自己的现实利益服务。反动的人们要利用歪曲真相的历史认识为自己的反动行为辩护,进步的人们要利用符合真相的历史认识为进步的事业服务。因此,任何一种历史认识或观点都必然要在现实社会引起一定的反响。同一种历史认识或历史观点在不同的阶级或阶层中引起不同的反响,与人们现实生活利害关系涉及越深的历史观点,引起的反响就越强烈。这就是历史学:“以史为鉴”——指导人们的社会实践;“继往开来”——陶冶人类精神品格;“温故而知新”——传承文化财富。
  我们中华民族当中的大多数都是从中华文化的环境中熏陶出来的,所以当我们沉迷于中华文明那金碧辉煌的千年古殿时,不由得梦回“秦时明月汉时关”那种桃源仙境,感慨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祖国的伟大,人民的勤劳,民族的智慧。作为华夏子孙,祖国的儿女,我们应倍加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努力创造美好的未来。
  关于中华民族的形成在民间有“盘古开天劈地”、“女娲造人”和“三皇五帝”等之类的传说。但传说不等于历史,中华民族实际萌芽于约5000前的黄帝和炎帝,中国雏形于夏朝,文明于商丘,成于秦朝。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促使秦国强大,秦国处于落后的边远地区,相对来说也就减少了改革的阻力。 秦朝苦役太重。当陈胜担心受到惩罚而挑起竹竿起义时,竟然有成千上万人的为逃避劳役、兵役的人们纷纷响应,这就是“揭竿而起”。他当雇农时就有“燕雀焉知鸿鹄之志”的豪言壮语,喊的口号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矛头直指统治阶级核心。至于汉朝的开国皇帝刘邦,据《史记》载,秦始皇巡游天下时,刘邦和项羽都亲眼目睹了秦帝的堂堂威仪,说:“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项羽言道:“彼可取而代也。”
  汉高祖亲眼目睹了起义军颠覆秦朝的强大力量和浮躁不安的社会现状,借鉴秦朝灭亡的经验教训,废除了秦朝的苛政,采用黄老的无为政策,经文景之治的休养生息之后, 中国的国力已达巅峰。15岁的汉武帝继位后, 他利用儒学敦化民风,同时采用法术、刑名巩固政府的权威,即“表儒里法”。公元前133年,汉武帝在御前主持了是否需要解决北方的匈奴的威胁的大辩论,会中他作出战略决策:主动进攻。他派张骞出使西域,重用名将霍去病、卫青、李广等不断攻击河西走廊地区,最后迫使匈奴归顺。 公元前28年, 北匈奴杀中国使节反叛, 副校尉陈汤率领汉军对北匈奴发起攻击 ,战败后的北匈奴在汉军的追赶下经过了数次西迁,居住在顿河草原一带。
  唐朝在中国历史上占有显赫的地位, 其疆域之广大、国力之强盛、文化之灿烂在当时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直到今日,世界各国依然习惯称我们为“唐人”,所住的社区为“唐人街”,可见唐朝在给世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唐朝的繁荣也与初期的政治开明和文化包容都有很大的关系。唐初马周被唐太宗选去做官,一句“臣闻天下者以人为本”,今天我们所讲的“以人为本”就是从这里来的。唐朝道教、佛教盛行,景教、伊斯兰教也不排斥。鼓励个性,甚至模仿“胡人”的衣食住行都成为一种时尚像李白。唐朝的衰败源于唐玄宗。玄宗年轻的时候很有作为,快到6旬时得到一个倾国倾城的美女杨贵妃,当时是“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结果让玄宗迷恋,把全国1/3的兵力交给胡人安禄山掌管。结果安禄山起兵造反,唐朝的京城被毁、被抢,也失去了西北的军马场,按照苛条件和帮忙平叛的穆斯林作交易,唐朝也就衰了。
  宋朝的经济繁荣程度可谓前所未有,农业、印刷业、造纸业、丝织业、制瓷业、航海业、造船业都是世界第一,宋、金两国的经济量占世界的70%。宋朝拥有人类历史上最庞大的帆船舰队和商船队,和南太平洋、中东、非洲、欧洲等地区50多个国家通商,火炮和枪后来传入欧洲,当时全世界有5个超过百万人口的城市,全部都在宋朝。一位北宋大臣说:现在的农夫走卒居然也穿上了丝制的鞋子,难怪有的西方学者说当时一位欧洲君主的生活水平还比不上东京汴梁一个看城门的士兵。 宋王朝花钱买和平,开创了中国历史上抱残守缺的战略,思想上“独尊儒术”,用人政策上“重文轻武”。宋朝有“杯酒释兵权”,民间就有“武大郎开店”。就是这个“杯酒释兵权”,激起了夏国公李元昊的反叛,宋朝失去了西北的军马场,军事实力大为下降。南宋偏安一隅,诸如“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尤其崖山一战,宋军兵力20万,元军只有2万,最后宋军十余万具尸体浮海,600人随幼皇帝赵昺(时年八岁)投海自尽,最后宋被蒙古族消灭。
  明太祖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唯一出身赤贫的皇帝,他习惯于小农经济,所以“重农抑商”,实行海禁,让军队自耕自食。 科技的进步、火器的发展使游牧民族满族不再具有军事上的优势,荷兰作为“海上马车夫”横绝四海以至于到了中国;俄罗斯占据了我大片土地。在世界性的革命大潮中,成为被文明遗忘的角落是明清时期的中国,明朝时,西方传教士把土豆、番薯、番茄、玉米等高产作物引进中国,明朝统治者却根本不关心这件事,没有普及。清朝才开始大面积种植这些作物,将中国人口从5000万左右提高到道光皇帝时期的3亿。1793年,英国派英王的表兄弟、前任驻俄大使马戛尔尼勋爵来华拜见乾隆,想和中国进行平等贸易。清廷对外政策只有两个:“剿夷”和“抚夷”。英国政府不太了解中国的“国情”,让马戛尔尼他带了84名随行人员 ,包括科学家、音乐家、艺术家和汉语教师,还有600件行李,装着科学仪器、自来火枪、速射炮、望远镜等29种科技含量和军事价值高的礼物,还有一个英国当时最大的装备有一百一十门大口径火炮的战舰“君主号”的模型。但清廷只当“贡品”、“玩好”收藏。马戛尔尼邀请清军将领福康安观看英国使团卫队操练新式武器,福康安拒绝说:“看亦可,不看亦可。这火器操作,想来没有什么稀奇!”他们看到了一个富饶、封闭、原始、保守和虚弱的东方大国,自马可•波罗以来在欧洲传诵的中国神话破灭了!落后就要挨打 !英国入侵后清廷战败,让鸦片贸易成为合法,国人10%的人口吸毒,成为西方人眼中的 “东亚病夫”。李鸿章说英国的国会辩论是“乱哄哄的”,说外交人员的交际舞“不成体统”,对西洋科技受其老师曾国藩“制胜之道,在人不在器”的影响,以后通过洋人镇压太平天国的实践中才承认了西洋科技带来的“坚船利炮”的威力,走上“洋务运动”的道路。但清政府依然在思想上非常守旧,那时中国自主修建了第一条用于运输煤炭的唐胥铁路。1881年建成后,清政府认为火车震动了东陵的先王神灵,只准以骡马拽引车辆,人称“马车铁路”。中国武科考试的内容却还是弓马骑射,文科考试的内容仍然是八股文章。
  每每掩卷叹息,我中华民族曾有多少优秀儿女为中华崛起而奋斗,而献身。林则徐严厉禁烟,关天培战死沙场,陈化成喋血炮台,左宗棠抬棺出兵,邓世昌以死尽节,义和团以血肉之躯抵挡洋枪洋炮……由于中日甲午战争,加上八国联军侵华,清政府下决心编练新军。但由于新军需要有知识的年轻军官,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的同盟会成员便大量进入军队,开始宣传反清革命思想,最后发展至起义。末代满清遗老在编《清史稿》时不由得感慨:“本朝以兵兴,亦以兵败。”孙中山是在海外接受的西方教育,他的立国思想是建立西方民主政治体制,可惜中国当时并没有经过思想“启蒙运动”,最后归于失败。中国社会主义经过“五四运动”思想启蒙运动, 最后的胜利取决于几个因素:一、组织纯洁,二、政治民主,三、领导集团有坚定的信仰,终于在28年后进北京城,一代伟人毛泽东以胜利者的姿态在天安门城楼上用他那浓厚的湖南湘音向全世界郑重宣告: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彻底结束了100多来中国人民受压迫、受奴役、受侵略的黑暗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四分五裂、民不聊生的黑暗历史,彻底结束了在中国绵延几千年的封建专制统治的黑暗历史,实现了近代以来几代中国人梦寐以求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中华民族的发展开始了新的纪元。改革开放三十年,经济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2008年9月15日,拥有158年历史的华尔街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控股公司申请破产保护,爆发了自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世界金融危机。坦率地说,国际金融危机给中国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中国政府史无前例地实施了4万亿(人民币)经济刺激计划,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成大局,不断推动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成主题。这场金融危机暴露了治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弊端,暴露了资本主义道德体系的弊端,然而,“万变不离其宗”,危机映证了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发展规律的正确性,也更加坚定了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岁月铭刻着奋斗的艰辛,历史映射着真理的光芒。2009年,我们伟大的祖国迎来了60周年的华诞。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昔日积贫积若的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巨变,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在古老的华夏大地上创造了震古烁今的人间奇迹,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新的壮丽史诗。60年的历程雄辩地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正如胡主席所说:“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实践中越来越彰显出无可比拟的制度优势,越来越得到亿万人民的广泛认同和忠心拥护。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道路和理论体系,真是“天翻地覆慷而慨”啊!事实证明:这是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极大增强的60年,这是中国人民生活水平根本改善的60年,这是中国社会文明程度大幅提升的60年,这是中国国际地位空前提高的60年,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的生动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具有这样的优势,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它遵循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有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它既是以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为指导建立起来的,又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它符合中国国情,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符合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应具体地看,看全局、看整体、看本质,具体地看,发展地看。“历尽天华成景,人间万事出艰辛”,中国特色社会逐一制度优势,就不能孤立地看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而应该把两个30年联系起来看,从整个60年的发展历程来把握:首先,前30年为后30年的发展创造了前提,奠定了基础,不能离开前30年来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势;同时,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我们党和国家实现了伟大的历史转折,开始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前后两个30年是一以贯之、一脉相承的有机整体。一言以敝之,“与时俱进”!前途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我们要“咬定青山不放松”,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坚持不折腾,中国才能赢”,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马克思逐一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到我们党成立100年时,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我们中华民族几代儿女梦寐以求的伟大复兴!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传承久远而不衰,兴旺发达而不败,无不需要有一种能够兼蓄世界各民族优秀品质的健康向上、不懈进取的民族精神,无不需要有一种能够包容历史、直面现实、拥抱未来的时代精神。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创造了灿烂的传统文化,孕育了优秀的民族品质和民族精神。
  祖国,祝福你!
  
  [参考文献]
  [1]《中国历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版
  [2]《史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版
  [3]《六个“为什么”》,学习出版社2009版
其他文献
家庭教养是在家庭生活中发生的,以亲子关系为中心,以培养社会需要的人为目的的教育活动。家庭教养的效果,不仅取决于教育者,即父母的教育动机和教育内容,更重要的是取决于父母的教养方式,良好的教养方式有利于儿童的社会化。  在以往对儿童发展的研究中,研究者对家庭教育方式有过不同解释:原苏联著名心理学家彼得罗夫斯基把家庭关系概括为四种,即专制式的家庭关系,监护式的家庭关系,“和平共处”式的家庭关系与合作的家
期刊
摘 要: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专家访谈等方法针对新疆柯尔克孜族中学教师亚健康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新疆柯尔克孜族中学教师亚健康的现患率为68.93%,高发年龄段是35-45岁之间。柯族女性教师亚健康现患率高于男性教师。课时量的多少、是否是主干科目柯族教师,其亚健康现患率均有不同。  关键词:新疆;柯尔克孜族中学教师; 亚健康    我国著名学者李力研的《来自中关村的健康报告》中说:号称民族希
期刊
摘 要:本文通过对兵团产业结构演进及发展水平、兵团产业结构的成因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说明兵团长期以来产业结构调整缓慢,成为制约兵团经济增长,影响兵团未来生存的重要现实问题。  关键词:产业结构;演进;影响;调整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下称兵团)经过50年的艰苦创业,取得了巨大的发展,经济规模不断扩大,产业和产品门类日益完善和增多。但是,面对科技和信息的飞速发展,兵团经济却增长乏力,经济增
期刊
摘 要: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淡化的现象日益严重。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内容、方法上存在着一些问题。我国的社会转型期还存在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大学生容易受到影响。独生子女父母的过分溺爱、袒护甚至放纵,使他们形成了义务感和责任感淡薄的心态。要发挥学生主体性, 把关爱融入到教育中去。要从社会教育的角度,在社会生活实践中, 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关键词:大学生;责任意识    当代大学生是在急剧社
期刊
摘 要:恐怖主义犯罪愈演愈烈,给世界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和无穷的痛苦,恐怖主义犯罪已构成了对世界各国和国际社会安全与发展的严重威胁。为了人类的和平、进步与发展,恐怖主义犯罪已被多个国际公约规定为国际犯罪,联合国也对打击恐怖主义犯罪问题极为关注。由于恐怖主义犯罪具有国际性的特征,所以,打击、惩治国际恐怖主义罪行已经成为当今国际社会共同的课题。  关键词:国际恐怖主义犯罪;国际法;国际合作    一、国
期刊
摘 要: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思想的研究重点逐渐由关注逻辑语言过渡到日常语言。后期的维特根斯坦主张将自然理解与充分分析相结合,注重交际意图的实现。语用真实性是一种普遍存在的语言现象,它的存在以简化交际行为,减小交际阻力为基础,因此词语的模糊应用广泛存在于语用真实性的句子中。语用真实性之所以长期存在,除了广为人知的经济原则外,还有它的哲学渊源。本文拟从维特根斯坦后期的自然理解和充分分析相结合的哲学思想的
期刊
摘 要:国际乒联对竞赛规则的三项改革, 使中国乒乓球队面临新的挑战。实行新规则后, 乒乓球运动将会发生一些新的变化。文章对新规则带来的新变化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并对这些新变化对乒乓球技战术水平的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关键词:乒乓球;新规则;技战术;发展趋势    1、前言    自1926年12月第一届世锦赛以来,乒乓球运动有了很大的发展,无论是技、战术还是比赛的激烈程度以及欣赏性,都在不断的变化和
期刊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传统优势和制胜法宝。历史经验证明,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在新形势下如何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工作模式,丰富工作内容,提高工作效率,对完成新时期的工作任务,推进各项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科学的发展观不仅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我们全面建设现代化和谐小康社会的根本保证,是我们做好新时期思
期刊
摘 要:本文旨在探讨如何推进成教大学英语公共课的教学改革,剖析新时期发展英语教学的有利因素,揭示成教英语教学中突出的困难与问题,如工学矛盾、学用脱节。结合社会与学员的需求和教学实际,提出教改要从三个方面入手,即强调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加大考核制度的灵活性和采取多样化的助学手段。  关键词:成人教育;大学英语公共课;教学改革    近年来,随着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不断扩大,社会对具备较好外语水平的各专业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这是适应语文教学改革的需要,是语文教学的必然回归。因此,我们必须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充分挖掘教学中的开放因素,创设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参与的课堂教学环境,努力构建开放性的语文教学。    一、对小学语文开放性教学的认识    21世纪的社会是一个日益信息化和国际化的社会,高速发展的社会要求我们培养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创新精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