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作“筋脉”,悟为“骨”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tang3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诗文对于小学生而言,既是他们文化底蕴上的积淀,也是他们语言拔节过程中的锦上添花。文言的凝练,可谓字字珠玑;古诗意境的丰富,更是言有尽,而意无穷。在小学古诗教学中,我注意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展开联想,逐步体会古诗的感情美;发展形象思维,体会诗中的形象美;抓住景和情,体会诗的意境美;抓住关键句,启发学生体会诗的语言美。下面我着重谈谈自己是如何一气呵成,让小学生入情入境,走进早已久远的年代,逐步去切身感受古人文字中所暗藏的各种内蕴的。
  教学《江雪》时,我作了如下尝试。
  在整个教学中,我以层次渐深的“六读”法为“筋脉”,以自主体悟为“骨架”,引领学生一步步贴近诗人,聆听古诗文字中所传达出的豁然开朗和柳暗花明的韵味。
  初读。学生边读边自学生字,只要读正确,读流利就可以了。
  二读。在初读的基础上,边读边想象,让诗句在头脑中形成画面。交流时,不强求学生叙述上的完整,学生只言片语也可,零零散散也可。教师再适时出示课件,让学生一下子把刚才还支离破碎的画面,聚合成眼前的完整画面。
  三读。有了以上的铺垫后,教师可向学生介绍学习古诗的方法:借助注释法。对于学生难以理解的“蓑”和“笠”二字,教师可辅以图片。这样无需多余的语言,学生便能一目了然。然后,再让学生小组合作,共同探讨:“你读懂了什么?”一段时间的放手讨论后,学生们跃跃欲试,可谓众说纷纭、异彩纷呈。学生基本理解了诗意后,渐渐进入了诗境。这时,教师可适时过渡:“古语说,吟诗作画。老师给大家配上音乐(一段古曲),让我们一起来吟出景的寒意,吟出人的孤单,吟出诗的韵味吧!”
  四读。三读之后,教师就可以追根求源,慢慢引导学生把目光转向那个寒江独钓的蓑笠翁了:“(出示课件)在这样的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时节里,老翁的背影,让你感受到了什么?”学生几乎是异口同声地说:“孤单,孤独。”教师继续追问:“到底他的孤独有多深呢?”有的学生找出了“千”“万”二字。“是啊!其实,诗人的孤独,藏在了词中,藏在了句中。此刻,谁能读出诗人的万千孤独呢?”学生自由练读后,全班交流。对于诗的理解,就凸显在了对诗句的诵读之中。有学生豪气万千,读出了其中的不甘;有学生则读出了清冷落寞,无限寂寥;更有学生语调沉郁,甚至能让人听出一个老人的沧桑……听了这样精彩纷呈的吟诵,我欣喜地感到,学生们的目光,分明已经越过诗句,来到了诗人的身边。
  五读。此情此景下,教师再用简洁的语言,叙述当时的写作背景:“在了解了诗人柳宗元曾经也是一个有抱负的热血青年,只是因为时乖运蹇,才被贬永州,直至陷入报国无门的绝境中后,让我们再次捧起书。你是孤傲的柳宗元,对那不公的社会,你就激愤地读;你是执著的柳宗元,你相信自己的坚持,你就坚定地读……”此时的朗读,已经不仅是在读诗中的字词,更是在读诗人深藏的内心,是在读出那个时代的悲鸣!
  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寓情于景,寄情于诗的写作方法,我拓展了一首《独坐敬亭山》的古诗。同样是寄情,在对比中不仅让学生自主品鉴了两位大家的异曲同工之处,更让学生学会了从字里行间探寻出诗人内心的起伏与波澜。
  六读。本课尾声,古曲声再次响起,师生共读全诗,激发了学生继续深入了解柳宗元的兴致。教师再罗列出部分柳宗元的代表作,鼓励学生课后搜集阅读。相信,一个更为立体的诗人形象,将会在学生的眼前跃然而出!
  在时下此起彼伏的“亲近母语,重读古诗文经典”的呼声中,我们的古诗文教学尤显任重而道远。总之,我们应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而小学古诗文教学在对塑造小学生的品质,增广学生知识、开拓学生视野、发展学生智力,特别是在培养小学生的审美情操,给他们以美的陶冶方面,是有很重要作用的。路虽漫漫,但只要我们教师始终有一颗求索之心,又何愁“雾失楼台”“月迷津渡”呢!
  (责编 刘宇帆)
其他文献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教师,在自己平时教育教学工作中应积极地挖掘快乐的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也尽量实施快乐的英语教学,在教学中,努力做到教学语言丰富化、教学内容情境化、教学过程活动化、教学评价激励化,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创设乐学环境,使学生在英语课中“乐”起来,以乐激趣,以趣促学。  一、教学语言丰富化,使学生笑着乐  1.声音语言  呆板、单一的语调以及浑浊的声
故事教学法在外语学习中的运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且得到了广泛的运用。本文以译林版《牛津小学英语》课文为例对英语故事教学方法进行分析。  一、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的意义  故事教学法满足了新课标理念对英语教学的要求。教师使用故事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使得英语课堂更加丰富。故事教学法是在考虑小学生身心特点的基础上提出的有效教学方法。教师通过讲故事的形式把课文内容融入其中,学生在听故事的
有三位老师教孩子画苹果:  第一位走进教室说:“同学们,这一节课我们学习画苹果。大家先观察我是怎样画的。注意,先画一个正方形,然后再画……好了,老师画完了。现在请大家拿出美术本开始画。”  第二位老师手里拿一只苹果走进教室:“同学们,这是什么……对,这是苹果,大家喜不喜欢?如果喜欢,我可以拿到大家面前,大家可以看一看,摸一摸……”然后,教师将苹果放在讲台上:“现在,大家可以画苹果了。”  第三位老
“生成”就是经过教师与学生、文本之间的互动而产生的精彩。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时刻关注生成,并及时捕捉师生互动所产生的有探究价值的新情况、新信息、新问题,重新调整教学结构,重组信息传递方式,把师生互动的探索引向深入,使课堂产生新的思维碰撞,促进教学的不断生成和发展,从而使课堂更加精彩。  1.捕捉错误,把握生成  新课标的阅读目标中提到:教学中要使学生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我
课改专家、华东师范大学崔允郭博士说:“教学有没有效率,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由此可见,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传授给学生丰富的知识,并使学生充分消化吸收,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已成为摆在每一位教师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得向课堂要效率,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我认为充分有效的教学准备更是整个教学环节中的关键
综合性学习被写入课程标准之中,充分体现了语文学科的基本目标,即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语文综合性学习,重点不在语文知识以及语文能力,而是着力于学生对学习资源的利用、需要和开发。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应该紧紧依托语文教材,利用好课堂这块阵地,把学生生活中丰富的语文学习资料与语文教材结合起来,在拓宽课堂教学的空间中实施语文综合性学习,达到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以及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之目的。  
国家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健康、有序、全面地推进,新课程在我市已全面实施。作为富有历史责任感和追求专业精神的美术教师,应该与时俱进,按照新课标更新教学理念,力图改变传统教育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改变师生交往的方式,共同营造新的课堂环境,从而在新课程中实现自身的发展;努力学习新的教育思想,摒弃一味追求专业技能的精尖、忽视人文知识积累的陈旧思想的束缚,加强自身修养,积极调整自身单一的知识结构,全面平衡
班主任工作正在由教书的“副业”转变为育人的“主业”。班主任管理中,“兵法”固然重要,但有效的管理策略往往可以使棘手的问题迎刃而解。本人担任过小学各个年级的一线班主任,深深地感受到:班主任工作的核心就是“爱”,班主任艺术就是“爱”的艺术。  一、真诚赞许,爱在点滴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雷耳曾经说过:“称赞对温暖人类的灵魂而言,就像阳光一样,没有他,我们就无法成长开花。”刚进校门时,孩子们看着教室都会
《品德与生活》作为一门独立的综合性活动型课程,它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体活动和游戏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动脑筋、有创意的生活是时代对儿童提出的要求,旨在发展儿童的创造性,激发儿童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去探究的兴趣,增添生活的色彩和情趣。  《走进聪明屋》是《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上册)的一课,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的知识面不够广,认识能力还不够强
张老师是位从来没教过一年级的男老师,他一直带中高年级,可是听完张老师的课,感觉他就是一位长期执教低年级的语文老师。张老师非常有亲和力,他的课堂充满生机,充满活力,充满语文味,有张力,有学法指导,有发展的空间,有深度,有力度,是一堂非常成功的课堂。  我从张老师的课堂上学到了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点收获与大家一起分享。  一、习惯培养,巧妙融合  开课伊始,就见黑板上有1到5的序号,等起立喊过后,张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