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创设情境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antang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设好的教学情境,可以让学生怀着求知的欲望和愉悦的心情学习数学,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变被动为主动,课堂就会充满活力和思维的灵动。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情境创设是课堂教学改革的切入口,以问题的方式展开的教学可以较好地体现对学生认知活动的组织和对学生思维活动的激发、引导和创新。下面我就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情境创设谈谈自己的想法和做法。
  一、创设情境能调动和发挥学生学习的内在因素
  在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的认知过程中,教师居于主导地位,发挥主导作用。但教师的教知识知识学生学习的外因,这种外因只有通过学生的内因才能起作用。现代教学论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任务是为学生创设学习的情境,恰当组织和引导学生的学习活动,使学生自然地获得知识和技能,并促进智能的发展。如果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各种感官不被调动,思维不被激活,就不能积极主动地进入学习情境,也就是说体现不出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显然不会有富有成效地学习。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若善于结合教学实际,巧妙地创设情境,则能使学生产生好奇心,集中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知、情、意、行”协调地参与到教师所设定的问题解决过程中,并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探索知识的发生、发展及规律的揭示、形式过程,进一步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例如在锐角三角函数一节的教学中,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让学生以旅游者的身份思考:已知东方明珠塔的高度为468米,在前往参观途中的C处测得东方明珠塔顶A的仰视角为25°,你知道此处离东方明珠塔塔底B处还有多远吗?学生急于想知道答案,于是纷纷画图计算,但是很快就发现以他们现有的知识根本无法解决这个问题,从而很顺利地引入这节课的研究内容: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又如在相似三角形的判断这节课的开始,我这样问:老师手上有一个三角形,为了布置教室我们还要学多个和这个三角形相似的三角形,你能帮老师画吗?问题一出学生个个忙活起来,不停地想着,不停地画着,还不时和周围的学生讨论着,我想这样的设计更能使学生自主地探讨、合作,以解决问题,从而体现学生之间相互合作的能力,而老师是作为指导者、协作者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真正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为创造性教学,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注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更符合新教材标准对课堂教学的要求。
  二、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新的课程标准更多地强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主动地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自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从生活中抽象出数学问题,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学生感兴趣的丰富多彩的生活情境,使学生感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教学“交集与并集”这一节课时,可这样创设情境:我们班有60同学,每小组15人,为了庆祝教师节,现从第一组第二组总选派18人参加合唱表演,选派16人参加舞蹈表演,那么既参加合唱表演又参加舞蹈的有多少同学?通过这一设计,学生既熟悉又感兴趣,不仅仅引入交集的概念,更对概念进行形象的诠释。又如在教学“对数的概念”这一节课时,可设计我国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的情境。
  三、情境的创设应同所掌握的认知水平相适应
  唯物辩证法认为,人的认识过程是一个由不知到知、从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的矛盾转化过程,而矛盾的转化是需要具备一定条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计划地给予指导与帮助正是学生从不知到知,从不会到会,从不熟练到熟练的外部条件。但只有在对学生的认知规律、学习心理和思维特点深入引导下,才能较好地创设情境并把握课堂。所以在创设情境时老师要将要探索(知识)的内容进行问题设计,尽可能地使这一设计符合学生原有的数学知识结构,因为这样的问题与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相适应(即与学生原有的知识建立某种联系),使它们融入学生所掌握的知识体系中。这既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又符合教学规律的逻辑性,更有助于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例如:在上“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这节课的时候,我问:窗外的国旗正迎风飘扬,同学知道旗杆的高度吗?在得到否定回答后我又问:在有太阳的日子里,给你一把尺,你能设计一个测量旗杆高度的方法吗?因为有前几节课的知识做铺垫,对问题中的“有太阳的日子”有感性的认识,许多学生都想到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的知识加以解决,这样就很顺利地将课引入对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的探究中。当然情境的创设,不能也不应是一成不变,因为同样的情境,因学生的不同,效果可能完全两样,所以情境的创设要因人、因时、因地而异,尽可能地利用突发的真实情境,这样的情境最易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
  四、情境创设贯穿于教学过程
  许多老师一说起情境,往往只想到情境的引入,的确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节课的开始,教师如能善于结理教学实际创设合力的问题情境,则教学效果显著。但情境的创设不应只在课的开始阶段,其实在整个知识的发生、发展及规律的揭示形式和应用过程中,即在整个数学过程中,教师都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创设合理的情境,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例如:在平面直角坐标这节课的数学过程中,理解横轴、纵轴、横坐标、纵坐标等概念后我这样设计以班级作为某一排位x轴,某一列为y轴并分别规定它们的正方向,随x、y轴的不断变化,让学生画图找自己的位置并说出自己所代表的点的坐标。事实证明,这样的设计比单纯出几个数学题让学生解答效果要好得多。
  此外,教师还必须清楚地意识到情境创设只是一种教学手段,并非是教学的目的,数学数学的目的是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发展学生的各种能力,并最终将这些知识应用于不同的情境。
  总之,在从应试教育全面转轨的今天,那种通过反复灌输强化资料作业,以外在的压力推动学习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只知道呆读死记,只对结果目标感兴趣,而对探求真理的过程缺乏热情。初中数学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创设恰当的课堂教学情境,这样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有很重要的作用。同时,创设课堂教学情境的方法多种多样,需要我们不断探究,提高学习水平。
其他文献
语言文字学家倪海曙说:“对于孩子来说,学习的最大动力,第一是兴趣,第二是兴趣,第三还是兴趣。”浓厚的兴趣是学习、创造的源泉和动力,能够促使学生执著地探索,有所发现,有所感悟。如果教师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1.恰当地使用多媒体  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恰当地再现课文描述的情景,生动形象的音响和画面结合起来,可以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保持学习兴趣。现在很多学校都实行“班班
期刊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学好语文就必须多读书、读好书。鲁迅先生说过:读书就像蜜蜂采花,只有读过很多书,才能酿出蜜来。语文学科是一门工具性很强的学科。小学语文的教学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会正确运用言语文字,打好听、说、读、写基本功,而阅读教学则是听、说、读、写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语文教学的核心。如何将课内外阅读一体化,较快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呢?笔者认为抓好课内阅读是基础,强化课外阅读是保
期刊
目的:分析药品检验过程中质量控制的实施必要性,并提出针对性的措施.方法:抽取我所在2018年5月 ~2019年10月开展药品检验的药物共160份进行研究分析,分为研究者80例和对照组80
摘 要: 小学语文的学习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语感,它作为老师教学中的重点课题,毫无疑问地引起老师的高度重视,同时阅读也是小学教学的重要课题。因此,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是老师教学的首要任务。本文通过对语感与阅读二者互动关系作用的分析,介绍两者的辩证关系,进而提出语感提高阅读的模式,旨在为小学语文教学提供借鉴。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 语感 阅读  1.引言  在小学语文教育中,语感显得尤为重要,因为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创新的能力。”“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要重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之间的联系,善于将读与写、说与写有机结合,相互促进。”这些阐述体现了对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高度重视,体现了对读写结合思想的继承与推广。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写作指导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及读写结合思想的运用这两个问题,谈谈自己的思考
期刊
怎样培养小学生阅读的兴趣,学会阅读的方法,让学生尽快进入阅读之中,提高阅读的效率,是目前语文教学中的一个热点问题。我结合教学工作实际,认为阅读教学应该以读为主,以不同的阅读方式贯穿整个课堂,领悟文本内涵。  一、注重理解性的“阅读”  理解是阅读的基础,阅读需要理解,通过理解性阅读,使学生汲取课文中的知识营养。在小学阶段,学生的阅读主要以积累和理解为主。理解是阅读的基础,也是复杂的心智活动,因此,
期刊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呢?教学实践告诉我:作文要“小”、“真”、“实”。  一、作文当求“小”  波澜壮阔的大海是由涓涓细流汇聚而成。宇宙万物皆起源于“小”,如“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要写好作文,必须从“小”写起。  写事从小事写起,就是从片到段,从段到篇。写人先练写人物的外貌特征,然后有目的地着手练习写人物的神态、表情、动作、心理等。写人物外貌特
期刊
一本教科书能带给学生丰富的内容,不同的学生,拥有不同的经历,获得不同的感受、不同的收获。在每一篇文本中,教师都应该驻足欣赏,留心学习,从中汲取营养,用以丰富学生的阅历
期刊
摘 要: 教师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生活,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感悟,进而产生表达欲望。“我手写我心”,让真情流露。  关键词: 走进自然 参与活动 体验生活 创设情境  叶圣陶先生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作出什么样的文字。”现在小学生的生活中,无论是社会、学校、家庭,常会出现许多新的事情,新的人物,新的景象,新的活动。按理说,生活中许多本
期刊
笔者自1981年8月开始,前后在三所中学进行数学教学。先在永泰三中任教21年,后在莆田华侨中学任教11年。2013至2014学年度,应上级领导要求,来到莆田蒲坂华侨初级中学支教。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学习数学的成绩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学习数学的主动性的强与弱。一般说来,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的动机越强,进步就越快;主动学习数学的动机越弱,数学成绩不但很难长进,可能还会下降。  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