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搞要】面对21世纪教育的发展趋势和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体育教学要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健康第一的思想为指导,以培养学生创造力为出发点,以“宽松、愉悦”的教学氛围为主调,运用各种教学方法让学生能自主合作和探究地学习。
【关键词】小学体育;自主合作;意识培养
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新性课堂的教学必须促进学生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地发展,从而为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在教学中应遵循儿童认识和情感变化的规律,进行生动活泼和富有教育意义的教学,从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使课堂教学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
一、尊重、亲近学生
教育须从尊重学生的人格开始,尊重和信赖学生是教育的前提,尊重是最好的教育教学方式。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有思想、有感情的活生生的人,人性中最深切的禀质是渴望尊重和被人常识。新型的师生关系应该是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交互活动中是民主的,在相处的氛围上是和谐的,所以教师必须懂得保护学生的自尊心,真诚对待,悉心滋润呵护学生的心灵。在体育教学中,让每个学生都能建立和感受到自主的尊严,体验和感受学习的乐趣。因此,在体育教学中要改变课堂教学过于强调纪律和有序状态的倾向,改变单一陈旧,千篇一律,没有新意的教学方法,应尊重学生,亲近学生,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建立合理,公平的评价机制,为学生创造民主、平等、宽松、和谐、愉快的教学氛围,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充分地发挥自已的潜能,多一点展示自我的空间,多一点享受成功的乐趣,克服教师主宰课堂的现象,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真正成为学生自主活动和探索的天地。
二、创设教学情境,营造创新的课堂氛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的创新思维成果无一不是对所研究的问题产生浓厚兴趣的情况下所取得的,同时心理学表明,一个人创新能力只有在他感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表现和发展。因此,体育教师必须打破常规教学模式,打破严肃、紧张的课堂气氛,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并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挖掘教材特点,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自觉地参与课堂教学。如跨越式跳高的教学,如果一开始就要求学生上竿成习,绝大部分的学生都有一种害怕心理,排前面的学生往往跑到后面不敢跳,如果初学时利用橡皮筋为辅助器械,巧妙地改变教学程序,转移学生“怕障碍”的注意力,合理有效地开展跳高教学,可以由学生自由组织分成多个小组,自然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然后通过师生共同评价,激发學生积极参与,弘扬个性,同时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积极参与、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培养团队精神。
三、及时评价,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及时、公正客观的评价,能积极影响学生的心理活动,对学生即使微小的进步,用积极肯定的语言,加以鼓励和表扬,能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加深对体育课的感情,提高学习积极性,除用富有感情色彩的评价语言:“很好”“有进步”“不错”“继续努力”等外,教师还要用体态语言来评价学生,如微笑、点头、鼓掌等,及时评价要准确,特别注意对不同对象要掌握不同的分寸。对骄傲的学生,要促使他们虚心,看到自己的不足,自己有进步,也希望其他同学一起进步;对基础差的学生应注意观察,只要有微小的进步即要肯定,激励学生,不能冷落,视而不见。心理学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喜悦,便会激起无休止的追求意念和力量。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地给每一位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让学生多体验成功的乐趣,从而获得更强烈、更生动的学习欲望。如,在一年级立定跳远的教学中,教师先引导学生学习单、双脚跳的一般方法,但学生积极性不高,但经过创设一个动物乐园情景,并提问哪些动物弹跳力好,哪些动物跳得远等,然后由学生根据个体实际,自由发挥想象力,自立选择动物、动作进行模仿练习,有的模仿“兔跳”、有的模仿“蛙跳”还有模仿其它动物跳的,这样既迎合学生的心理爱好,又能使学生在欢快的气氛中完成练习。如果教师能调动学生分别扮“兔跳”和“蛙跳”分成若干小组进行比赛,看哪一组跳得好又远,然后评价鼓励、表扬,那么学生兴趣更浓,学习的积极性更高。又如在篮球运球的教学中,个别个子小或个别女同学练习积极性不高,如果教师能创设情境,通过各种方法进行各种游戏,如《抓尾巴》《带球绕过障碍物》等游戏进行练习,既增加练习的兴趣和难度,又提高运球能力,培养学生的竞争合作团队精神,增强自信心,由于学习方式的转变和提高,在活动中,充分体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发展学生自学自练的创新能力,然而使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
四、培养学生自编自导能力
自编,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自导,可以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如教学开始的准备活动,在常规教学中往往都是徒手操或一般慢跑或将要下课时一般的放松,老是千篇一律,学生感到枯燥,没有新意。如果在教师的提示下,放手让学生根据各自的兴趣及想象力去创编准备活动或放松活动:有的做游戏,有的玩其它橡皮筋等,总之学生兴趣盎然,积极性高,气氛活跃,打破常规,死气沉沉,这样既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能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精神。
总之,在新课程标准背景下,教师首先要明确教师工作是为每一名学生创造和保持一个良好、公正、公平、有效的学习环境这一理念,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要寻找教育的契机,树立创新的教育观念,在教学中营造民主的氛围,创设情景,给学生展示自我时空,尝试成功的乐趣,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探索、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精神。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M].
[2]教育心理学[M].
[3]孟繁华.常识你的学生[M].海南出版社,2003.
【关键词】小学体育;自主合作;意识培养
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新性课堂的教学必须促进学生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地发展,从而为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在教学中应遵循儿童认识和情感变化的规律,进行生动活泼和富有教育意义的教学,从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使课堂教学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
一、尊重、亲近学生
教育须从尊重学生的人格开始,尊重和信赖学生是教育的前提,尊重是最好的教育教学方式。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有思想、有感情的活生生的人,人性中最深切的禀质是渴望尊重和被人常识。新型的师生关系应该是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交互活动中是民主的,在相处的氛围上是和谐的,所以教师必须懂得保护学生的自尊心,真诚对待,悉心滋润呵护学生的心灵。在体育教学中,让每个学生都能建立和感受到自主的尊严,体验和感受学习的乐趣。因此,在体育教学中要改变课堂教学过于强调纪律和有序状态的倾向,改变单一陈旧,千篇一律,没有新意的教学方法,应尊重学生,亲近学生,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建立合理,公平的评价机制,为学生创造民主、平等、宽松、和谐、愉快的教学氛围,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充分地发挥自已的潜能,多一点展示自我的空间,多一点享受成功的乐趣,克服教师主宰课堂的现象,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真正成为学生自主活动和探索的天地。
二、创设教学情境,营造创新的课堂氛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的创新思维成果无一不是对所研究的问题产生浓厚兴趣的情况下所取得的,同时心理学表明,一个人创新能力只有在他感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表现和发展。因此,体育教师必须打破常规教学模式,打破严肃、紧张的课堂气氛,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并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挖掘教材特点,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自觉地参与课堂教学。如跨越式跳高的教学,如果一开始就要求学生上竿成习,绝大部分的学生都有一种害怕心理,排前面的学生往往跑到后面不敢跳,如果初学时利用橡皮筋为辅助器械,巧妙地改变教学程序,转移学生“怕障碍”的注意力,合理有效地开展跳高教学,可以由学生自由组织分成多个小组,自然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然后通过师生共同评价,激发學生积极参与,弘扬个性,同时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积极参与、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培养团队精神。
三、及时评价,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及时、公正客观的评价,能积极影响学生的心理活动,对学生即使微小的进步,用积极肯定的语言,加以鼓励和表扬,能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加深对体育课的感情,提高学习积极性,除用富有感情色彩的评价语言:“很好”“有进步”“不错”“继续努力”等外,教师还要用体态语言来评价学生,如微笑、点头、鼓掌等,及时评价要准确,特别注意对不同对象要掌握不同的分寸。对骄傲的学生,要促使他们虚心,看到自己的不足,自己有进步,也希望其他同学一起进步;对基础差的学生应注意观察,只要有微小的进步即要肯定,激励学生,不能冷落,视而不见。心理学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喜悦,便会激起无休止的追求意念和力量。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地给每一位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让学生多体验成功的乐趣,从而获得更强烈、更生动的学习欲望。如,在一年级立定跳远的教学中,教师先引导学生学习单、双脚跳的一般方法,但学生积极性不高,但经过创设一个动物乐园情景,并提问哪些动物弹跳力好,哪些动物跳得远等,然后由学生根据个体实际,自由发挥想象力,自立选择动物、动作进行模仿练习,有的模仿“兔跳”、有的模仿“蛙跳”还有模仿其它动物跳的,这样既迎合学生的心理爱好,又能使学生在欢快的气氛中完成练习。如果教师能调动学生分别扮“兔跳”和“蛙跳”分成若干小组进行比赛,看哪一组跳得好又远,然后评价鼓励、表扬,那么学生兴趣更浓,学习的积极性更高。又如在篮球运球的教学中,个别个子小或个别女同学练习积极性不高,如果教师能创设情境,通过各种方法进行各种游戏,如《抓尾巴》《带球绕过障碍物》等游戏进行练习,既增加练习的兴趣和难度,又提高运球能力,培养学生的竞争合作团队精神,增强自信心,由于学习方式的转变和提高,在活动中,充分体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发展学生自学自练的创新能力,然而使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
四、培养学生自编自导能力
自编,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自导,可以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如教学开始的准备活动,在常规教学中往往都是徒手操或一般慢跑或将要下课时一般的放松,老是千篇一律,学生感到枯燥,没有新意。如果在教师的提示下,放手让学生根据各自的兴趣及想象力去创编准备活动或放松活动:有的做游戏,有的玩其它橡皮筋等,总之学生兴趣盎然,积极性高,气氛活跃,打破常规,死气沉沉,这样既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能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精神。
总之,在新课程标准背景下,教师首先要明确教师工作是为每一名学生创造和保持一个良好、公正、公平、有效的学习环境这一理念,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要寻找教育的契机,树立创新的教育观念,在教学中营造民主的氛围,创设情景,给学生展示自我时空,尝试成功的乐趣,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探索、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精神。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M].
[2]教育心理学[M].
[3]孟繁华.常识你的学生[M].海南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