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种并非高不可及的奢侈感
在所有美国本土的高级时尚品牌中,Tommy Hilfiger可以说是十分特别的一个。它不像Vera Wang那样,将好莱坞、第五大道的华丽财富和浪漫幻想展现给华尔街和向往华尔街的人们,也不太像Ralph Laurent趋附于流行和上层社会的生活,和快消时尚品牌American Apparel更不靠边。它毫无疑问地另辟蹊径,将“美国梦”似的平等、向上风貌用服装、配饰甚至家居用品呈现出来。
上到企业家金融家,下到普通的大学生,都可以是品牌的顾客。富翁们可以找到那些几百美元的精裁大衣和度假系列;上班族想要买一件百搭衬衫,也无非就是80美元上下的事;女人们可以在各式各样的好穿的高跟鞋中尽情畅游;妈妈可以为自己的小朋友找到一件帅气的牛仔夹克,或柔软的纯棉套头衫;踩着滑板的大学生,更可以买到不同于校园制服的 “学院风”系列。如果将那些性感热辣的时装大牌比作一碗担担面,那么Tommy Hilfiger就更像是一碗低盐蛋炒饭。
从1985年品牌正式成立直至今日,希尔费格用了20多年的时间,用他自己的话说,将 “一种并非高不可及的奢侈感”普及进了美国的千家万户。如今,“美国梦”仍留在美国,而Tommy Hilfiger的美式生活风潮却已经走进超过90个国家。
从圈外人开始人生第一章
如果说卡尔·拉格菲尔德(Karl Largerfeld)是设计天才,那希尔费格应该更算是一个实干家。九岁就开始给邻居家草坪割草、去运动器材店和加油站打工,和传统好学生相比,他对课本和体育并不感兴趣。正值叛逆期的他,总希望在外表上吸引众人的注意:蓄长发、穿上牛仔服和喇叭裤。要知道,在曼哈顿买到一件如摇滚海报上披头士穿的夸张样式的衣服并非易事,于是希尔费格开始自己动手,这或许也就是他设计生涯的源起。
希尔费格只要见到品相还不错的衣服,就会条件反射般地进行“空想改造”:要是膝盖处有个洞会更酷、裙子要是再短点会更性感。再后来,他用在一家名叫“SunFlowers”的朋克精品小店里打工攒下的150美金和朋友们合伙开了他自己的第一家店——People’s Place。在这里,他和朋友们店前卖衣服、店后组乐队、开派对、录唱片。当时矮小精瘦,并不十分起眼的希尔费格常常负责乐队演出的队服,把批来的衣服进行改造,希尔费格说他人生意义上的第一件作品就诞生在那段时间——一件牛仔马甲。后来,越来越多的衣服被他改了又改,而People’s Place的顾客,也乐意买单。70年代初,People’s Place在东海岸的十多个大学旁开起了连锁店。
事业第二春
7年之后, People’s Place破产,希尔费格开始正视自己的事业,从头学习和服装相关的一切:画草图、设计、剪裁、打版到经营。他一边为牛仔品牌Jordache打工,一边着手建立自己的个人品牌Tommy Hill。1985年,他的女儿艾丽 (Ally)出生,这位希望给自己女儿带来完美生活的父亲,顿时压力倍增以致竟鬼使神差地找巫师给自己卜了一卦,而卜卦结果就是让他放弃了当时Calvin Klein给他抛来的橄榄枝(当时所有人都觉得他疯了)。之后,更好的机会果然来临,面料商也是希尔费格合作20多年的合作伙伴莫汉·梅真尼 (Mohan Murjani) 来了一通电话,同意赞助他的自创品牌,并正式更名:Tommy Hilfiger。两年之后,他和拉夫·劳伦(Ralph Lauren)、派瑞·艾力斯 (Perry Ellis) 及卡尔文·克莱恩 (Calvin Klein),一起并称为 “美国四位伟大设计师”。
“红白蓝”标签背后的故事
虽然People’s Place的基因仍潜伏在品牌中,但清新活力的学院风路线却一直稳居品牌首位,希尔费格已经学会了用“旁门左道”来营销自己的品牌。他游走在运动界、时尚界和摇滚界之间,赞助帆船队、乐队和演唱会。但20世纪中期, Tommy Hilfiger在嘻哈界风靡,不少其中的偏激分子开始用Tommy Hilfiger来包装自己,这显然,吓跑了学院派的乖乖仔们。
这可能是希尔费格在创立品牌后遇到的最大麻烦,他不得不通过提高面料质量、撤出百货店、紧缩开支来度过难关。2006年,股价下跌,Tommy Hilfiger几经易主。但唯一不变的是希尔费格仍是首席设计师,他依旧注重实穿性,每季之间的转变也有启承转合,只会在经典中稍作调整。
想起Tommy Hilfiger,脑子里立马会浮现的是红白蓝如旗帜般的标签,“每个设计师都有自己的标签及独特的态度或者样子,红色、白色和蓝色是我的设计中永恒而重要的部分。”希尔费格说。但可别误以为希尔费格是固执起见,为了避免品牌和自己一样“渐渐变老”,他分别在2009年和2010年聘用彼得·桑(Peter Som)和西蒙 (Simon Spurr)为时尚顾问,“仍然是我‘当家’,但我希望借用他们的时尚之眼,让品牌更年轻、更摩登。”
2009年,当时希尔费格和《Vogue》美国版主编安娜·温图尔 (Anna Wintour)探讨如何让走秀系列更吸引眼球,安娜建议他可以去看看彼得·桑 (Peter Som) 的设计,这个出生在旧金山的华裔设计师,曾在美国时装协会 (CFDA) 举办的第一届年轻新秀学院奖上荣获“新锐之星”,不久便创立了自己的同名品牌。没想到希尔费格对他“一见倾心”,索性邀请彼得·桑加入团队,彼得悠闲自在又不失高雅的嬉皮风格或许正是希尔费格相中他的原因。就这样,Tommy Hilfiger开始有更多新鲜血液注入。
回归故里
希尔费格的个人生活一直到遇见他的第二任妻子迪(Dee Ocleppo)才安定下来。在纽约Plaza Hotel顶楼购置的新家华丽地彰显着作为纽约上东区一员的主人的品位。不像许多富豪,将家装置物等琐事统统交给助手负责,希尔费格家中的每一样物件、每一处设计都由夫妇二人亲自选购打造,力图将故里的回忆都浓缩在自己的小家中。拥有五个孩子的家庭,在许多人眼中都是件十分令人头疼的事情,但希尔费格一家却不是这样。他的前妻和现任妻子的前夫是他儿子的教母与教父,与前妻生下的四个孩子从小接受独立而自由的教育,现在大多自立门户开拓事业,或在寄宿学校练习独立生活。当他58岁那年与迪生下小儿子时,他说自己更会做爸爸了。
希尔费格绝不是一个不食人间烟火,以艺术家那特立独行的态度自居的时装设计师。他身居高位,深谙时尚之道,历经起伏,精明谨慎,更是一个对美式生活态度和穿衣需要了如指掌的生活家。
在所有美国本土的高级时尚品牌中,Tommy Hilfiger可以说是十分特别的一个。它不像Vera Wang那样,将好莱坞、第五大道的华丽财富和浪漫幻想展现给华尔街和向往华尔街的人们,也不太像Ralph Laurent趋附于流行和上层社会的生活,和快消时尚品牌American Apparel更不靠边。它毫无疑问地另辟蹊径,将“美国梦”似的平等、向上风貌用服装、配饰甚至家居用品呈现出来。
上到企业家金融家,下到普通的大学生,都可以是品牌的顾客。富翁们可以找到那些几百美元的精裁大衣和度假系列;上班族想要买一件百搭衬衫,也无非就是80美元上下的事;女人们可以在各式各样的好穿的高跟鞋中尽情畅游;妈妈可以为自己的小朋友找到一件帅气的牛仔夹克,或柔软的纯棉套头衫;踩着滑板的大学生,更可以买到不同于校园制服的 “学院风”系列。如果将那些性感热辣的时装大牌比作一碗担担面,那么Tommy Hilfiger就更像是一碗低盐蛋炒饭。
从1985年品牌正式成立直至今日,希尔费格用了20多年的时间,用他自己的话说,将 “一种并非高不可及的奢侈感”普及进了美国的千家万户。如今,“美国梦”仍留在美国,而Tommy Hilfiger的美式生活风潮却已经走进超过90个国家。
从圈外人开始人生第一章
如果说卡尔·拉格菲尔德(Karl Largerfeld)是设计天才,那希尔费格应该更算是一个实干家。九岁就开始给邻居家草坪割草、去运动器材店和加油站打工,和传统好学生相比,他对课本和体育并不感兴趣。正值叛逆期的他,总希望在外表上吸引众人的注意:蓄长发、穿上牛仔服和喇叭裤。要知道,在曼哈顿买到一件如摇滚海报上披头士穿的夸张样式的衣服并非易事,于是希尔费格开始自己动手,这或许也就是他设计生涯的源起。
希尔费格只要见到品相还不错的衣服,就会条件反射般地进行“空想改造”:要是膝盖处有个洞会更酷、裙子要是再短点会更性感。再后来,他用在一家名叫“SunFlowers”的朋克精品小店里打工攒下的150美金和朋友们合伙开了他自己的第一家店——People’s Place。在这里,他和朋友们店前卖衣服、店后组乐队、开派对、录唱片。当时矮小精瘦,并不十分起眼的希尔费格常常负责乐队演出的队服,把批来的衣服进行改造,希尔费格说他人生意义上的第一件作品就诞生在那段时间——一件牛仔马甲。后来,越来越多的衣服被他改了又改,而People’s Place的顾客,也乐意买单。70年代初,People’s Place在东海岸的十多个大学旁开起了连锁店。
事业第二春
7年之后, People’s Place破产,希尔费格开始正视自己的事业,从头学习和服装相关的一切:画草图、设计、剪裁、打版到经营。他一边为牛仔品牌Jordache打工,一边着手建立自己的个人品牌Tommy Hill。1985年,他的女儿艾丽 (Ally)出生,这位希望给自己女儿带来完美生活的父亲,顿时压力倍增以致竟鬼使神差地找巫师给自己卜了一卦,而卜卦结果就是让他放弃了当时Calvin Klein给他抛来的橄榄枝(当时所有人都觉得他疯了)。之后,更好的机会果然来临,面料商也是希尔费格合作20多年的合作伙伴莫汉·梅真尼 (Mohan Murjani) 来了一通电话,同意赞助他的自创品牌,并正式更名:Tommy Hilfiger。两年之后,他和拉夫·劳伦(Ralph Lauren)、派瑞·艾力斯 (Perry Ellis) 及卡尔文·克莱恩 (Calvin Klein),一起并称为 “美国四位伟大设计师”。
“红白蓝”标签背后的故事
虽然People’s Place的基因仍潜伏在品牌中,但清新活力的学院风路线却一直稳居品牌首位,希尔费格已经学会了用“旁门左道”来营销自己的品牌。他游走在运动界、时尚界和摇滚界之间,赞助帆船队、乐队和演唱会。但20世纪中期, Tommy Hilfiger在嘻哈界风靡,不少其中的偏激分子开始用Tommy Hilfiger来包装自己,这显然,吓跑了学院派的乖乖仔们。
这可能是希尔费格在创立品牌后遇到的最大麻烦,他不得不通过提高面料质量、撤出百货店、紧缩开支来度过难关。2006年,股价下跌,Tommy Hilfiger几经易主。但唯一不变的是希尔费格仍是首席设计师,他依旧注重实穿性,每季之间的转变也有启承转合,只会在经典中稍作调整。
想起Tommy Hilfiger,脑子里立马会浮现的是红白蓝如旗帜般的标签,“每个设计师都有自己的标签及独特的态度或者样子,红色、白色和蓝色是我的设计中永恒而重要的部分。”希尔费格说。但可别误以为希尔费格是固执起见,为了避免品牌和自己一样“渐渐变老”,他分别在2009年和2010年聘用彼得·桑(Peter Som)和西蒙 (Simon Spurr)为时尚顾问,“仍然是我‘当家’,但我希望借用他们的时尚之眼,让品牌更年轻、更摩登。”
2009年,当时希尔费格和《Vogue》美国版主编安娜·温图尔 (Anna Wintour)探讨如何让走秀系列更吸引眼球,安娜建议他可以去看看彼得·桑 (Peter Som) 的设计,这个出生在旧金山的华裔设计师,曾在美国时装协会 (CFDA) 举办的第一届年轻新秀学院奖上荣获“新锐之星”,不久便创立了自己的同名品牌。没想到希尔费格对他“一见倾心”,索性邀请彼得·桑加入团队,彼得悠闲自在又不失高雅的嬉皮风格或许正是希尔费格相中他的原因。就这样,Tommy Hilfiger开始有更多新鲜血液注入。
回归故里
希尔费格的个人生活一直到遇见他的第二任妻子迪(Dee Ocleppo)才安定下来。在纽约Plaza Hotel顶楼购置的新家华丽地彰显着作为纽约上东区一员的主人的品位。不像许多富豪,将家装置物等琐事统统交给助手负责,希尔费格家中的每一样物件、每一处设计都由夫妇二人亲自选购打造,力图将故里的回忆都浓缩在自己的小家中。拥有五个孩子的家庭,在许多人眼中都是件十分令人头疼的事情,但希尔费格一家却不是这样。他的前妻和现任妻子的前夫是他儿子的教母与教父,与前妻生下的四个孩子从小接受独立而自由的教育,现在大多自立门户开拓事业,或在寄宿学校练习独立生活。当他58岁那年与迪生下小儿子时,他说自己更会做爸爸了。
希尔费格绝不是一个不食人间烟火,以艺术家那特立独行的态度自居的时装设计师。他身居高位,深谙时尚之道,历经起伏,精明谨慎,更是一个对美式生活态度和穿衣需要了如指掌的生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