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涅斯·瓦尔达 抵达我最大的艺术自由

来源 :中外生活广场surface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cheal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28年生于布鲁塞尔的阿涅斯·瓦尔达最初以静照摄影师的身份开始她的艺术生涯。她在1954年拍摄的第一部电影 《短角情事》以高度风格化的结构、实验性的电影语言成为法国电影新浪潮的发轫之作,启发了一批新浪潮导演在电影语言上作出新的思考,于是被后人称为“新浪潮之母”。2003年,一直致力于不断开拓艺术新领域的瓦尔达开始创作装置作品。与摄影和电影作品不同,装置艺术作品可以随着展出时间和场所的不同而进行改变和调整,在瓦尔达看来,这无疑最大限度地赋予了她艺术创作的自由度。
  此次名为 “阿涅斯·瓦尔达的海滩在中国——1957-2012艺术创作全回顾”的展览分别在北京、武汉、上海三地举办,使得广大艺术爱好者能欣赏到瓦尔达五十多年艺术生涯留下的珍贵果实。值得一提的是,瓦尔达在1957年访问中国期间所拍摄的大量从未被公开展出的摄影作品也在尘封了半个多世纪以后,第一次呈现在世人面前。
  通向中国记忆的门
  1957年,作为摄影师的瓦尔达跟随一个10人的代表团来到了中国,在她记忆中,“当时的中国随处可见苏联工业留下的痕迹,而除了我们之外几乎见不到任何来自其他国家的外国人。”长达两个月的旅行中,瓦尔达的足迹遍及中国的多个省市,北至内蒙,南达广州。“我和翻译常常单独到各地的小乡村去旅行,我们乘船沿长江而下,一路上见到的是最真实的中国。”对于当年26岁的瓦尔达来说,中国这个遥远的新生社会主义国家与法国有着太多的不同,她好奇的镜头记录下了那个时代的生活点滴——港口边的挑担女孩,戴着硕大防风镜的孩子,五一劳动节游行的人群乃至渔民家庭的全家福。
  55年后的今天,瓦尔达用专门为这次回顾展设计的装置“中国门”将那份对中国的记忆重新带回给我们。大红门中那一幅幅充满怀旧气息的照片犹如逝去时代的奇异闪回,恍惚间使人们的思绪游离于现实之外。“我不想只是单纯地将照片挂在墙上展出,于是设计了这个红色大门欢迎大家同我一起分享过去的记忆。”作为对“中国门” 的延续和回应,在另外一间中国回忆展厅里展出了瓦尔达1957年在中国收集的纪念品以及在中国拍摄的其他摄影作品。“那些宽边帽子、美猴王剪纸,还有神话人物的游戏卡片都是我在法国没法找到的,对我而言这太有意思了。那时候买的‘老头乐’,我现在还都用它来挠背,虽然它已经掉了一个手指头,”瓦尔达开心地说,“照片只是记录了我旅行中的所见,比如我在广东看到的一个漂亮的小岛,路过汉口看到建设中的长江大桥。这些东西构成了我对当时中国的印象,是对我中国之行的比较私人化的回忆。”
  虚拟照进现实
  作为摄影师的瓦尔达敏锐、细腻,善于以独特的视角观察和捕捉生活中的微妙瞬间。她将这种洞察力同样运用到她的电影作品中,进一步构建了现实与虚构并置的美学风格。早在电影处女作《短角情事》中,瓦尔达便尝试将虚拟化的个人情感与现实的社会问题结合在一部影片中,从而形成一种对照,彰显出虚与实、戏剧与纪录、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张力。而在拍摄纪录片时,瓦尔达也往往设置一些虚构的场景。
  78岁的瓦尔达拍摄了以她个人生活为线索的纪录片《阿涅斯的海滩》,该影片也在此次回顾展上公开展映。瓦尔达说:“突然间我快要80岁了,如同一列火车即将到达终点站。虽然我并不恐惧,但是随着年纪变大,我觉得我应该拍一部关于我自己的电影了。”影片中,染着一圈红色头发的老太太在幼儿园里看孩子嬉闹,在马戏团里与演员合影,绘声绘色地讲述记忆中的经历。她在影片中大量使用她和丈夫雅克·德米 (Jacques Demy)的摄影和电影作品作为素材,结合她本人的叙述,将回忆与现实、过去和现在、真实与虚构巧妙地建构在一起。“许多我记忆中的场景和事物,如今已经完全不是当年的样子了。比如为了表现我的童年生活,我要拍摄我当年住过的房子。于是我把这个房子按照当年的模样重新搭建了一番,让人们能够更真切感受到我居住时的情形。再比如,我在电影里说我是坐船去巴黎的,但实际上我并没有坐船。用这种虚拟故事的方法拍纪录片,是为了让观众获得一种切身的感受。”
  最大的艺术自由
  在影像世界里自由地创造和表达,对瓦尔达这位勇于探索的艺术家来说显然还不够。正如当年她在没有就读电影学院也未学习电影制作的情况下,便毅然放下相机去拍电影,以2003年的威尼斯双年展为契机,瓦尔达正式开始了她作为装置艺术家的生涯。“装置艺术是一个很奇妙的东西,我们可以在同一个空间里放影像、放音乐、放置各种各样的物品来表达观念,它是在创作上能够取得最大自由的艺术形式。”
  在装置作品 “海边”中,瓦尔达将大海的照片、潮汐的录像和实物的沙子结合在一起,创造了一个奇异的海滩景观。“当人们去海滩,可能会在那儿坐上几个小时,而当人们去美术馆里观看关于海的装置,我不知道多少人会坐下来,在这个装置前感受艺术创造的海洋。或许他们停留几秒钟就离开,或许更久。对我来说,就是创造这样的机会,让他们作选择。”投身装置艺术的创作,让瓦尔达找到了新的方式刺激她的创作欲望;而对于观众而言,欣赏她的装置作品不失为理解她影像创作和视听语言的另一个角度。
  S=surface
  V=阿涅斯·瓦尔达
  S: 1957年您在中国拍摄的照片是对当时中国的真实记录,还是以一种艺术视角对现实的截取?
  V: 我当时拍摄的是中国的现实,但是从某种程度上讲也是主观的。我拍什么画面、选择什么角度和人物,这些东西都是主观的。虽然拍摄的是现实,但是呈现出来还是个人、主观的一种视野。哪怕我想呈现这种真实,也可能没有能力完全拍下来,甚至无法触及。所以它是现实,不过是一种个人的现实。
  S: 这次重访中国,您有什么特别的感想?
  V: 这次我是以艺术家的身份来到中国进行艺术创作的。最初我只是想在中国举办一个摄影展,而现在除了照片,我的装置作品也能够如此适宜地在展厅中展出,仿佛它们原本就在那里,这是一个奇妙的过程。我在很多地方做过展览,每个新地方都带给我新的想法、新的欲望去展现新东西。我一直都有一个想法,想看看我的创作在不同空间、时间中都会有哪些变化。
  S: 在 《阿涅斯的海滩》 这部电影的开头,您在海滩上放了很多面镜子,并将镜子中的影像都拍摄下来,用意何在?
  V: 这部片子比较个人化,是表现我自己人生经历的片子。通常当人们为自己做自画像的时候,首先要拿镜子,从镜头里面看自己。而我想把这面镜子面对他人、面对观众、面对那些我想看的人,以及实现这部纪录片的人物与素材,所以我把镜子转了过来。
  S:“瓦姆梯耶的寡妇”这部装置中包含了很多寡妇自述的影片,其中也包括您自己的一段。其他人都在倾诉,为什么你只是静静坐着,最后唱了一首歌?
  V: 这是一个能很好展现装置与电影区别的作品。我用35毫米胶片拍摄了一段这些寡妇在海边围着桌子走的影像,以这段影像为中心,然后在周围设置了14个小屏幕。有14个座位在屏幕前面,每个座位上有一部耳机。观众可以随机拿起一副耳机倾听一名寡妇讲述她的悲伤和孤独。与一群人在剧院里观看同样题材的电影不同,在这个装置空间里,观众可以选择倾听任何一个人的讲述,相当于一对一的私密交流。那些受访的寡妇都生活在我与我丈夫居住的小岛上。她们认识我,信任我,所以可以坦诚地向我吐露她们的悲伤。然而我是拍摄者,当我面对摄影机时,我无法对其他人倾诉。所以我静静地坐在海滩边,旁边放了一把空椅子,表示我也是一个失去丈夫的寡妇,而我唱的那首歌是我在电影《南特的雅克》 结尾唱给我丈夫的。
  S: 在威尼斯双年展上展出土豆的装置时,您本人扮成了一只土豆的样子来迎接前来观展的观众。为什么这样做?
  V: 这就是愉悦观众的一个手段。一个会心的笑更能够给艺术作品赋予更多意义。我们要告诉观众,欢迎你们看展,希望作品使你们开心,而不是让人们进来膜拜任何一幅作品。
  S: 您在中央美术学院的外围展厅上做了新的设计,是出于什么意图?
  V: 当我走入美院展厅的时候,看到这些代表西方古典传统艺术形式的石膏雕塑,我就想以我自己的方式将它娱乐一下。当时我问馆长,我能不能在这些古典雕塑上面放些东西,他同意了。我在人的雕塑上套了个中国龙头,还在马的嘴里放一根骨头,这都让我觉得很好玩。我是一个自由的艺术家,能够自由表达,表达方式并没有限制,我不想把自己搞得太严肃,正襟危坐在古典艺术的基座上。
其他文献
“博特的古董工具博物馆”,位于美国西部奥洛威尔市的一间工具“档案馆”。由布迪·博特(Buddy Bolt)和莱拉·博特 (Laila Bolt) 夫妇创立于1985年。现馆内收纳有上万种工具,涵盖汽车制造、铁路轨道到加油站、农场等等生产制造过程中使用的工具。此外,馆内还专门陈列有同一工具于每个国家的不同 “版本”。博物馆现由创始人之子迈克·博特 (即本文作者) 经营。  小时候,班里的家伙们都以
期刊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在科学家眼中,连食物残渣也大有用处。甘蔗用作胶水,土豆做成餐盒。本期材料栏目邀请MC新材料博物馆北京部的许军舰博士介绍四种创新材料。  01 蔗糖胶水  人们吃甘蔗的时候手上总是很粘,制糖工业总会带来这些黏糊糊的废料。德国制造商把甘蔗当粘合剂,构成Eco-HPL板材的核心。这种板材的甲醛排放量低于0.01,安全环保,回收后还可以制成其他层压板,易于塑形,多用于室内设计、墙面
期刊
不久前,许向东为他工作室门前十几平米的空地松了土,准备种下几株向日葵。“撒下种子,为它们浇水、施肥——等待它们生根发芽,这种感觉就像画画一样享受。”他坦言正如植物的“归根性”,每一位进行艺术创作的艺术家都离不开其最初的一切。“最初”的那个许向东,学过木工活,做过木匠。“或许我的‘缘’在此,所以我后来一直与木板打交道。”当我们留意那些把许向东引向与木板发生“碰撞”的工具,却是从 “细磨” 到 “猛砍
期刊
通常当我们说到工具,脑中会潜意识联想到以下几个选项:A.与机械零件相关的工具:扳手、螺丝刀等;B. 生活类相关工具:笔、尺子、剪刀……当思索至第三个选项,你开始质疑工具似乎无处不在。工具即 “物” 的一种,同时也是 “造物” 的方式,也是你 “废物” (解决一个麻烦)关键的第三只手。在此我们不想大费周章与你讨论有关工具的存在意义,请耐心沿着这条细小时间轴,一切都会不言而喻。  这是个老故事。某天,
期刊
卢征远有一个癖好,播放影碟时喜欢观看最后的制作花絮。他认为,一件作品的制作过程往往更吸引人。相对地,工具之于卢征远,就像是可以用作收藏的 “宝贝”。  S=surface L=卢征远  S:是否有几件对你意义深刻的工具?  L:有时我觉得自己对工具的熟悉程度,几乎到了忘记它是“工具”的状态。譬如我有大大小小、不同型号的工具刀。我是雕塑专业出身,它们对我来说如同画家的笔一样。其实工具是艺术家双手的一
期刊
木头、椅子是老伙计  阿克塞尔松自称是 “来自森林的老木匠”,父母都是种植林地的农夫,“深谙树木的 ‘灵性’似乎是与生俱来的”。十二岁的一天,他从学校木工课上抬回来一只碗柜——柜门上略显拙劣地雕刻着一幅骑马少年图以及他的名字缩写。这是阿克塞尔松制作的第一件家具,至今仍被他保存在工作室里。这只结构巧妙的柜子引起其老师的注意,他鼓励年少的阿克塞尔松学习如何成为一名专业木匠。当时“设计”一词的定义在欧洲
期刊
我拿着我的工具,针也是我的武器  S=surface  X=许静宇  S:怎么定义你的作品形式?是雕塑还是装置?  X:我觉得任何东西都是雕塑,包括一个杯子、一个门把手、你的戒指、你的每一次化妆,都是一种造型,都可以叫做雕塑。说它是雕塑或装置都不那么准确,我更愿意把它们称为“造型艺术”,我想这样带有更广泛的含义,比如说对于这个世界或内心世界而言。  S:现在看来,对你创作最有影响的起点是什么?  
期刊
当我们抵达赵龙工作室的时候,看见了躺在门口的半截红木。这是他最近正在进行的作品之一“朽木”,乍看下是很普通的木头,内部已经空空如也。赵龙计划在其中镶上一些黄金石子和钻石,略有“败絮其中”的寓意。早年在德国留学时,赵龙背着家里跑到当地的一间制作珠宝首饰的工厂当学徒,结果一待就是五年。也许是德国人的严谨、注重细节给他带去潜移默化的影响,性格里有几丝不拘小节的他,面对创作却始终保持认真精细的态度。现在赵
期刊
工具箱1号/丁·布朗:工具和工作是一回事儿  工业设计师丁·布朗 (Dean Brown) 总是将他的工作桌整理得井井有条,但他声称“这并不意味着冰冷”。“工具对我而言就像‘工作’——是有选择性的。它们都很常见,我会为它们灌入自身的想法,加入情感。”他说他不是故意将自己的工具“画”成这副模样,因为在他脑中它们就是如此。  耳机: 我在工作时当然不会“一帆风顺”,这时候就需要它了,让我平静的同时,许
期刊
Christian的作品乍看上去很像文艺复兴时期的肖像画,人物通常表情静美而矜持、服饰精致而富于品位,这是他向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阿尼奥洛·布龙奇诺致敬的一种方式,后者是一位宫廷画家,以那些“提升人物美感与品位”的肖像作品闻名于当时的上流社会。去年早些时候,布龙奇诺画作的首次大型展览曾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展出,受欢迎程度超乎人们的想象:时代无论怎样变幻,人类的虚荣心是不会变的。Christian同时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