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士的智慧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nnananjing31306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古以来,中国就多出隐士,且喜与垂钓结下不解之缘。
  在中国历史长河里,真正的隐士高人,当属严子陵。他不属于姜太公愿者上钩式的功利性垂钓,也不是柳宗元那种万念俱灰的郁闷与孤独的垂钓,更不是厌世与颓废,促使他意志丧失,无赖与乡野为伍的垂钓,而是以一种是非判断、审时度势、适时取舍的睿智做出的一种人生大转移。我觉得,这是他的一种生存策略的精确筛选,与对生存危机感的正确解读。走向隐士、垂钓山水、修身养性,与山水对话,与深邃的天道对话,洗练明澈的心魄,让他进入了另一种积极的人生境界,找到了自己生命的自由属性。千百年来,隐士可以说是前仆后继,层出不穷。隐士的一脉相承是不可忽视的文化现象。山水的清幽与灵性,人与鱼的智斗与缠斗的意境,时空上的辽阔性、神秘性、单一性与可持续性,都给严光提供了最佳的外部条件,也契合了他早期道家修学的精神实质。
  严子陵钟情于终隐富春江,显示了他独到的眼力与心智的抉择力。他太懂得终身隐居一个地方的地理配置。他选择七里滩(后改为严陵濑)作为隐居地,充分展现了他灵敏的山水嗅觉。严陵濑地处百里富春江风景最优美的江段,被称之为“富春江小三峡”。古人这样写道:“连山夹岸,负势争高,青崖翠发,同眉点黛,绿水平潭,清洁澄绿,游鱼细石,直观无碍,云影岚光,山水互映,画图徐展,幅幅佳美。”隐居在如此绝美的风景画廊中,犹如生活在世外桃源里。与其说是隐居,还不如说是打开了人生的另一扇窗。令人称奇的是,在富春山腰有两块巨石东西对峙着,高百余米,孤峰峙起,耸立千仞,俯瞰大江,一览无余。东石上一块大石坪,为严子陵钓鱼处。后来成了著名的严子陵钓台。孟浩然游后,赋诗赞叹:“钓矶平可坐,观奇恨晚来。”可见,严子陵钓台成为富春江标志性景观和历史遗迹,并不是徒有虚名。从某种角度上讲,很难说清楚到底是清丽奇绝、雄伟灵秀、碧波迷离的富春江成就了严子陵的灵性与盛名,还是严子陵造就了富春江丰富内涵的隐士文化,或者说是垂钓文化。我很多时候会受困于,垂钓与隐士纠缠在一起的同质化的成因。有一点可以肯定,山与水的品质与走向,决定了隐士的动机、意向、高度与成就。
  秀丽脱俗的富春江,像闺中少女的深情眼眸,在时光深处静静流淌着。谁都料想不到,严光的到来彻底改变了它的文化属性。从此,一条江的风风雨雨,便与一个历史名人紧紧连在了一起。山注入了文化的基因,水有了灵魂的洗礼。值得注意的是,严子陵钓台虽然因严光的垂钓闻名古今,然而,历史上对他垂钓的奇闻轶事,却记录甚少,因而当时知道的人并不多。直到范仲淹任睦州知州时,在严陵濑旁边建立钓台和子陵祠,并撰写了《严先生祠堂记》,里面写道:“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严子陵才以“高风亮节”闻名于天下。此后,严子陵钓台似乎成了高风亮节的代名词。
  一个东汉名士以遁世逃离官场纠缠,以垂钓装饰生活质地,打发时光,让世人津津乐道,到最后,人们仰慕严子陵钓台,只关乎于他的处世哲学,报以高山仰止的赞叹,而无视于他的垂钓故事。这是非常有意思的文化现象。这一点从历代文人墨客拜谒严子陵钓台的众多诗文里,得以窥见一斑。古代像这样的钓台很多。为什么唯有严子陵钓台引来了那么多圣人先贤前去瞻仰,并留下不计其数的诗、辞、文、论、赞?可见,严子陵在古代隐士文化中的卓越地位。众所周知,古代入仕是许多人一生的追求与梦想。为什么看起来甚是消极的不仕隐居,却得到后人的追捧?人们或许是好奇于,一个皇帝的同窗好友,且得到帝王的不二青睐,却无视前程似锦,荣华富贵,放着千人求、万人慕的事不干,却偏偏要跑去避世隐居,做什么一介布衣,热衷于乡野人的垂钓,分明是有悖于常理。用现代人的话来说,是作死,是不可理喻。名与利、富与贵,这些在常人眼里生命攸关的事情,应是一个人活在世间的价值所在。然而,在隐士那里功名利禄只是一缕云烟,被视为粪土。他们追求的是生命的自由、灵魂的质地、思想的纯洁。他们这种念天地之悠悠,舍我其誰的独立人格,是许多人敢想不敢做的。他们创造出的独具魅力的隐士文化,在中国历史进程中,始终扮演着一种灵魂出窍的角色。
  隐士或许是一种无为的浪漫,仕途的解锁,而在我的眼中,隐士其实很简单,就是“人各有志”的写照。
  责任编辑:青芒果
其他文献
第一次来妻子家,是1998年冬天一个星期六的下午。  当时,我和妻子谈恋爱已有半年了,妻子突然提出请我去鄉下看看未来的岳父大人,我爽快地答应了。妻子早和我说过,未来的岳父有着地地道道中国农民的本分和品质,他当村主任三十多年,把村里的大小事管得很好,还收留了两位男女孤寡老人,全身心为他们养老送终。  我对未来的岳父充满期待,认为他善解人意,是非常善良的好人。可万万没想到,我第一次和他相处,就吃了闭门
期刊
已是初冬,微风不寒,暖和舒适。午后,氤氲阳光在办公室里飘浮。  搬到新办公地点已经一个半月。90天前兵荒马乱的惶恐已慢慢平复下来。每天按部就班,上班下班,做项目方案、修改讲座课件、带班级培训、下学校进课堂听课评课,忙忙碌碌,做着研训员该做的所有事情。时间真是这个世界上最好的跨度,让深情变得苍白,让执着变得可笑,你会觉得回忆才是最刺痛你心的那个东西。  人们总喜欢用“十年”完成一次总结。我在1999
期刊
母亲快要不行了。  冥冥之中,母亲反复说着三句话:“放水参田”“守好谷子”“不要打他”。亲人们认为她在说胡话,其实,只有我知道,母亲不是在说胡话,这三句话,深深地烙在了她的脑海里。  人的命脉在田。  上世纪80年代,土地下放后,各家各户都有或多或少的粮田。因为我们老家水源不好,望天落雨为灌溉粮田,全村人民投工投劳修建了一个小型水库蓄水,每年轮换着“推选”村上所谓有头有脸的人负责管理放水,管理放水
期刊
初见易安,是在他们夫妇举办的一次家宴上,彼时,我七岁。  那是大宋王朝的仲秋之夜,不管一墙之隔的天空如何彤云密布,风雨欲来,在我的眼里,墙内的每一缕空气都是清甜的,在易安出现之前,这丝丝缕缕的清甜混合着黄花的药香,百合的幽深,连同小桥流水汩汩的氤氲之气,让这处青州城一隅的园林情景如画。但是,一旦易安在场,那弥漫于园林的馥郁之气便悄然散去了。  每个人都有专属于他的气息,如同他的身体发肤,与生俱来的
期刊
这天,我想吃盘菜汤圆。  盘菜汤圆,不是一道下饭的菜,它应该是一份点心。我的突发奇想不是来自我的创造力,而是来自记忆。小时候,奶奶经常做这道点心,当奶奶变成天上的一颗星星后,我才越发想念有关她的日常琐碎。  我不爱吃甜食。芝麻、花生、红豆、核桃、豆沙、各种果仁包在里头的甜汤圆,乍吃一颗,还是香糯的,如果吃第二颗就会驹得慌,但我的妹妹总会经常性地提出想吃这种汤圆,尤其是芝麻花生馅的。我认为她这种念头
期刊
早晨的阳光柔和地映照在房子墙壁上,轻抚着每一件看得到的家具。  打开房门,整个内部变成一片生命的流动体,闻到空气里淡淡的气息,优雅而隆重。沙发、床都是新的,但还有几件红漆旧家具夹杂在其中,虽然有点不协调,但却像默默诉说着已有的历史故事与痕迹。这里是我出生的地方,是我的老家。  小时候,最让我留恋和自豪的就是挨着家门前的这条小河了。它尽管仅一米多宽,可它的水源却是大罗山顶溪流倾泻而下的清澈碧绿、纯净
期刊
了解一些中国当代文学史的人,都不会忽略茹志娟这个名字。  那时候,茹老的家在上海闹市区,但一进入她的寓所,市井的喧闹顿时被关在门外。初见茹老,我立刻被她高雅的气质吸引住了:67岁的她,中等身材,穿件白毛衣,步履轻盈,精神矍铄,宽阔的眉宇充满了智慧和灵气。我感到,用她文章里的那些形容词来形容她本人,不仅不算过分,似乎她自身比她笔下的人物显得更加深沉、委婉、清新、柔美。  话题从茹老目前的状况谈起。茹
期刊
白蛤  白蛤,四五月份肉质最肥、最鲜嫩:清水浸泡,放点盐,让沙粒吐露出来。姜片葱段,清煮,原汁原味,汤汁鲜美可口。天气热,口渴,吃饭时喝汤,真是惬意。  这片好空、好阔的涂滩上,洋溢着风的舌尖上有咸水的腥气。这里的泥土受潮水时涨时落的冲击,于是形成泥坎坷的,或是硬邦邦的沙滩。各有千秋的地貌,随着时间的推移,今年是沙滩,明年可能变成泥泞一片。它们相生相克,且并行不悖。涂滩上的沙滩,不像西北大沙漠无水
期刊
75岁高龄的岳父,身体硬朗,走路带风,让人怎么也看不出来已是年逾古稀之人。  岳父一生勤俭节约,艰苦朴素,从行政岗位上退下来后,回到老家当起了农民,种起了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我们劝他,工作了一辈子,也该歇一歇、享享福了。老人终究拗不过我们,答应在家就养养鸡、种种菜什么的。勤劳这种品性,如同一颗种子,已深深地扎根在岳父的骨子里。  “爸爸要喂猪!”(湘北农村称养猪为喂猪)当老婆告诉我这个消息时,
期刊
那年小学毕业,我跟着姐姐到镇上的重点中学读书。开学的第一天,在镇中心幼儿园当园长的大姐领我住进镇政府的一间小屋里,屋里光线不好,有8平方米左右,我且称之为小黑屋。这间小黑屋,是镇政府分配给我姐的住处,但我姐跟着姐夫在附近的中心校住,我则享受了政府一般工作人员一样的住所。  小黑屋是土木结构的两层小阁楼。一楼是砖,楼基是石头砌的,与邻东一面的三层办公大楼呈水平,但比西面的平地高出两米左右,在西面平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