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变被动为主动

来源 :中国城市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hy82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山西省第二大城市大同是以煤炭工业为主典型的资源型城市,近年来,随着煤炭资源日近枯竭,城市经济及各方面发展面临着严峻挑战。基于此,大同市未雨绸缪地提出经济转型的整体发展战略,这标志着大同将彻底打破长期以来形成的过度依赖煤炭的单一产业结构,逐步构建多业发展、多元支撑的经济格局。
  
  “煤都”的觉醒
  
  《中国城市经济》:如何客观认识大同作为全国重要煤炭能源基地在全国城市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郭良孝:建国以来,大同市累计生产原煤约21亿吨,煤炭生产量、外运量、出口量均居全国煤城之首,是国家能源工业的重要支柱,多年来,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科学判断形势,充分认识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面临的严峻挑战,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现。进入21世纪,尽管大同经济也在稳步发展,但与全国、全省一些兄弟城市相比,在经济总量和增长幅度上还存在差距,而且发展中面临的的风险和困难日益严重,不得不面对一个个严峻的挑战。
  《中国城市经济》:挑战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郭良孝:首先,“一煤独大”的产业格局,使全市的经济命脉面临严峻的挑战。到目前,在大同市的经济总量中,煤炭仍占24.1%,电力占5.2%,煤炭运销占11.2%,加上煤炭产业的间接拉动,煤电及高能耗等相关产业占到全市GDP的63%左右,占到全市财政总收入的70%左右,可以说,大同的经济命脉被煤炭所掌握,存在相当市场风险。上世纪90年代末,由于受煤炭市场疲软的影响,大同市经济总量从全省第二位跌落至1999年的第三和2000年的第四位,而且至今难以摆脱位次后移的尴尬局面。受2006年“5.18”煤矿事故发生后全市地方煤矿大部分停产的直接影响,七、八月间大同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分别完成10.33亿元和9.95亿元,同比分别下降14.45%和21.3%。就业形势、社会治安形势也随之发生变化,社会保障的压力进一步加大。同时,非煤替代产业的动力不足。大同市非公经济只占全市经济总量的33%,与全省占到51%、全国占到65%的比重相比差距较大。
  其次,煤炭生产造成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安全事故等一系列问题,使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一是地质灾害频繁,土地资源和地表设施破坏严重。采空区累计已达940平方公里,水平投影面积达500多平方公里。煤矸石积存量大、占地多。地质沉陷、山体开裂、崩塌、地震、泥石流和滑坡等多种地质灾害频发。二是地下水系遭到破坏、地表水污染严重。目前,大同市区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10%,是全国100个最缺水的城市之一,地下水位以年均1.5米的速度大幅度下降。三是煤矿开采中形成的以二氧化硫和烟尘为主要危害的煤烟型大气污染比较严重。四是煤矿安全事故损失严重,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威胁。
  再次,煤炭资源的日趋衰减,使大同面临“矿竭城衰”的严峻挑战。目前,支撑大同经济的优质侏罗纪煤已临近枯竭,据专家测算,按照现有的开采能力和水平,全市地方煤炭只能开采10年左右。
  《中国城市经济》:除了客观因素外,是否也存在主观思想的桎梏?
  郭良孝:的确是这样。长期以来,“煤”现象所伴随的落后生产方式和封闭思维方式,成为影响生产生活的一个重要的思想根源和文化背景。传统粗放的生产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框定了人们粗犷的生活方式以及封闭的思维方式,成为影响大同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桎梏”。
  
  走出“惟煤是图”的怪圈
  
  《中国城市经济》:转型对大同意味着什么?
  郭良孝:严峻的形势给大同以警示:煤炭资源的枯竭是必然的,而新的支柱产业的培育不是短期内就可以完成的,是一个长期过程,甚至是一个历史过程,关键是要早认识、早应对。如果不尽快从“惟煤是图”的怪圈中走出来,加快培育接续产业、替代产业,大同的可持续发展将无路可走,老百姓的生计将无法保证,对历史、对子孙所负责任将难以承担。同时,中外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实践给大同以启示:资源型城市实施转型是必然的,早转大发展,迟转慢发展,不转就必然遭受“矿竭城衰”的厄运。
  《中国城市经济》:大同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路是什么?
  郭良孝: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项目建设为核心,加快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兴产业规模化进程,加快“中国煤都、北方商埠、制造业基地、电力基地、旅游胜地”建设,逐步形成煤与非煤产业多元支撑、公与非公经济共同拉动、大中小企业梯次推进、城市经济与县域经济统筹协调的发展格局。
  《中国城市经济》:在转型中应把握好哪几个方面?
  郭良孝:一是把握认识转型这个基础。就是充分认识到煤炭产业做出重大贡献的同时,也对可持续发展造成的严峻挑战,进一步增强在煤炭生产处于巅峰时期必须寻求加快转型之路的危机感和紧迫感。在此基础上,走出“市场好时转型没动力、市场不好时转型没能力”的怪圈,统一干部群众的思想,努力形成转型的强大合力、务求必胜的信心以及长期作战的毅力。
  二是把握思维转型这个关键。坚持用市场经济的思维搞转型的同时,注重把发挥自身比较优势与服从国际国内市场需求和产业布局分工相结合,坚持用开放的思维搞转型,此外,还要发挥坚持用协调的思维搞转型、用统筹的思维搞转型和自力更生可持续发展的思维搞转型的积极作用。
  三是把握产业转型这个实质。就是将单一资源经济型城市转为多元经济型城市,而不是简单地将资源城市转为非资源城市。一是以传统产业新型化为路径,以提高煤炭产业的科技含量、延长煤炭产业链为手段,做强接续产业,努力把大同建设成为山西省乃至全国重要的煤化工基地和电力基地。二是以新兴产业规模化为路径,以改造提升冶金、机械、医药化工、建材等非煤产业为手段,壮大替代产业。三是以服务业现代化为路径,以完善“吃、住、行、游、购、娱”产业链条为手段,发展商贸旅游服务产业。力争把大同建设成为立足晋冀蒙、面向环渤海的贸易基地和现代物流中心,全面提升旅游业的整体水平。四是以农业产业化为路径,突出高科技农业、农产品加工业、特色农业、无公害农业四个重点,发展畜牧业、林草业、优质杂粮、蔬菜四大产业。
  


  四是把握经济增长方式转型这个根本。就是在由一元结构向多元结构转型的过程中,既注重量的积累,更注重质的提高。一是坚持不懈地推进科技创新,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依靠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升级。二是坚持不懈地加强环境保护,把环境容量作为发展经济的重要前提,把环境准入作为调节经济的重要手段,把环境评估作为考核经济发展成效的重要依据。三是坚持不懈地发展循环经济,从根本上实现由依靠增加收入、追求数量的粗放型向增加科技含量、突出经济效益的集约型的转变,由资源型城市向创新型城市的转变。
  
  变被动转型为主动转型
  
  《中国城市经济》:有什么样的具体举措?
  郭良孝:一是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促转型。广泛宣传教育广大干部群众,增强对资源型城市转型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在主动转型还是被动转型“转”与“不转”的问题上转变观念;坚决克服“惟煤是图”的思想障碍,在依托资源搞转型还是依赖资源不转型“变”与“不变”的问题上转变观念;大胆改革,开拓创新,积极探索切合实际的资源型城市转型的路子,在锐意改革搞转型还是墨守成规搞转型“改”与“不改”的问题上转变观念;进一步扩大开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在开放意识“强”与“不强”的问题上转变观念;积极调整所有制结构,不断增强经济转型的动力,在“敢”与“不敢”放手放胆支持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问题上转变观念;切实增强责任意识,从是不是能够站在对历史、对人民负责的高度推进转型上转变观念,排除影响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各种思想障碍。二是深化改革、整合资源促转型。进一步加大国有企业改革力度,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推进煤炭资源的有效整合和有偿作用,提高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效益;依托大企业、大集团与地方企业进行资产重组,不断提高经济的市场竞争力和对城市转型的推动力。三是招商引资、项目带动促转型。四是科学规划、政策引导促转型。在制定实施资源型城市转型规划和方案的同时,加快法规建设,使转型战略不以时间的推移、干部的调整而发生变化。五是强化服务、优化环境促转型。推动转变政府职能的同时,加大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全方位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和人居环境。六是严格考核、明确导向促转型。形成推进转型、加快转型的激励机制和正确导向,为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提供有力的组织保证。
  《中国城市经济》:当前,大同在抓转型中取得了怎样的成效?
  郭良孝:初步成效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转型的认识上全市上下高度一致,“加快转型,促进发展”在全市已经形成一个良好的氛围并成为自觉行动。二是转型的大环境更加有利了。中央在制定“中部崛起”战略中,将大同列为可享受东北老工业基地优惠政策的重点扶持城市;山西作为全国惟一的煤炭资源可持续发展试点省,省里又明确把大同作为重点扶持的城市;山西举全省之力扶持晋西北和太行山革命老区加快发展;山西省把大同作为全省煤矿沉陷区、工矿及城市棚户区改造的试点城市。三是在转型的支撑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6年,我们紧紧扭住项目建设这个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关键,精心组织,先后参加五次大型招商活动,共签约73项,合同引资321.21亿元,其中14个项目已经开工建设,是我市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最大成绩的一年。2006年一年,全市实际开工工业建设项目53项,总投资额达到105.6亿元。重点扶持发展的煤炭、电力、冶金、机械、医药化工、建材等六大产业群全年完成销售收入410.76亿元,实现利税47.47亿元。这一方面有力地巩固了我市煤炭和电力基地的地位,另一方面有效地推动了全市非煤接替产业的发展。今年初,市委、市政府又把2007年确定为“项目建设攻坚年”,力求在项目建设上取得更大突破,推动大同资源型城市的全面转型。
其他文献
在那雪绒花盛开的地方    欧洲人对雪绒花的感情就像我们对雪莲一样,尤其敬佩她那高傲圣洁的风骨,欧洲没有雪莲花,在中国却发现了雪绒花。雪绒花生长在海拔超过两千米以上的高山草甸,当北京市进入七八月炎炎盛夏,位于河北蔚县的空中草原上,雪绒花静静的开了,清风掠过时像朵朵雪花在一片绿色上翩翩起舞,真是“碧波轻泛浅雪花,玉茎乱开小银芽”,令人心旷神怡。  “空中草原其实是个花海,七八月份花期到来的时候,每隔
期刊
4月22日,2007年度中国旅游竞争力百强城市高峰论坛在无锡太湖饭店召开。论坛由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和无锡市人民政府主办,无锡市旅游局和北京世纪唐人旅游发展有限公司(CTD)承办。中国城市经济学会会长周道炯,全国人大常委、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城市经济学会第一副会长王茂林,中国城市经济学会秘书长张巨功,北京世纪唐人旅游发展有限公司(CTD)首席分析师、“中国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项目主持人张晓军,通
期刊
今年五一黄金周,焦作市旅游市场再结硕果、旅游经济指标又创新高,全市各主要景区(点)共接待游客150.92万人,同比增长9.5%;门票收入6160.25万元,同比增长9.3%,圆满实现了黄金周旅游“安全、质量、秩序、效益”四统一的目标。  纵观今年五一黄金周,焦作市旅游工作的总体特点是:组织管理规范有序,优质服务成为市场亮点,旅游安全贯彻始终,综合经济效益更加明显。这一成绩的取得,是全市上下共同努力
期刊
大连,面向烟波浩淼的太平洋,依山傍海,景色秀丽,气候宜人。  大连旅游的特点是以大海为背景,以绿色为依托,以漂亮的城市环境为品牌,以大型旅游活动为载体,以特色旅游项目和时装城、足球城、田径之乡、夜光城为吸引力的年轻而现代的浪漫之都。   大连,有着很多骄傲的荣誉和自豪,有大连人民和大连旅游共同创造的奇迹,有大自然赋予这块土地的自然神奇,有人们对浪漫之都的欣赏和向往。  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大连就
期刊
资源型城市的衰落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发达国家市场经济完善,资金雄厚,国家进行必要的干预,制定合适的产业政策,积极进行产业转移,它们的城市转型取得了较好效果,转型后的城市也保持了较快的经济增长。  与国外的资源型城市相比,在计划经济时期我国的资源型城市长期低价输出原材料,高价购入制成品,处于经济上的“双向失血”状态,也使这些城市的劳动多为简单的体力劳动,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人才极度缺乏。在这样的基础上,
期刊
往届奥运会:借奥运契机促城市经济发展    《中国城市经济》:20世纪中期以来,奥运会的规模不断扩大,奥运会对举办城市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日益明显,从往届奥运会来看,这种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赵弘:从历届奥运会的举办经验来看,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奥运会主办城市都把筹办奥运会与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结合起来,借助奥运契机为主办城市和主办国的发展带来新的活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期刊
一、引言    信用风险,指的是在商业交易中由于交易一方的违约,使交易另一方应得的预期现金流量的现值减少而遭受损失的风险。信用风险是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信用风险的度量是商业银行进行信用管理的核心问题, 对信用风险的准确度量和有效管理, 有利于商业银行经营的安全性, 也有利于金融体系整体的稳定和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违约率、赔付率和违约相关性是衡量信用风险大小的主要参数,其中违约率是度量和
期刊
古交是典型的资源型城市,煤田面积754平方公里,地质储量96亿吨,可开采储量50亿吨,由矿业经济创造的增加值占全市GDP的70%以上。然而,也正是煤炭资源的快速开发,让古交人饱受了环境污染的煎熬。近几年来,古交市结合发展现状,痛定思痛,总结教训,充分认识到发展是硬道理,科学发展更是硬道理,必须走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路子,切实转变增长方式。    在转变中
期刊
老子曰:“适者有寿,仁者无敌”。军人出身的庞红华将它改为“适者有道,仁者无敌”。他把老子的思想和孙子兵法的精髓融入经营理念和经商实践中,成功地整合各种资源,组建了一个企业集团——上海苏商集团。他带领集团全体员工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用精神创造了智慧和财富,用创新造就了企业的辉煌。他们努力建设企业文化,增加企业凝聚力;他们积极推进人才战略,提高企业竞争力。他们与时俱进,道路越走越宽广;他们经营讲究诚信
期刊
《中国城市经济》:从上个世纪八十年初起,资源型城市转型便引起各界的广泛关注,如今二十多年过去,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内涵有了哪些重要变化?  王青云:我觉得显著的变化反映在这个问题提法本身,过去我们一直叫作资源型城市转型,特别是2001国家将阜新确定为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转型” 两个字就成为一个普遍的说法和共识,不过最近这个说法有了新的变化,叫做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这两种说法的递进变化,反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