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3)11-0387-01
【关键词】 高血压;心理特征;护理
高血压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它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长期、不良的情志刺激会导致机体阴阳失衡,会使血压持续升高,从而导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力衰竭、脑血管意外等。[1]而高血压病的发生与心理因素息息相关。当人的心理经常处于紧张、焦虑、忧虑等状态时,大脑皮质和皮层下中枢的抑制和兴奋过程发生冲突,大脑皮质功能紊乱会丧失对皮层下血管舒缩中枢的调节作用,使血管处于收缩状态,为此引起全身小动脉痉挛而使血压升高。中年人的是社会的中坚力量,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无论在事业上还是家庭中都是主导者,工作繁忙,压力大,患病以后更加重他(她)们的精神负担,多种因素导致不能用平和正确的心态应对自己的病情,这将不利于血压的控制。客观地了解中年高血压病患者的心理状态,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是保证血压得以控制、稳定病情的必要手段之一。
1.中年高血压患者的主要心理特征
1.1 恐惧、焦虑 在初患高血压病时,突如其来的疾病,对于处于事业、家庭中坚力量的中年人来说,往往没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容易有焦虑恐惧的心理,致精神紧张而头晕、头痛、眼花甚至胸闷血压上升,病情加剧,不易控制。
1.2 忧郁 由于患者对高血压病知识的缺乏,往往对病情估计比较悲观。因患者病情反复发作,药物疗效差,对疾病康复失去信心。部分患者入院后,由于社会角色的转变以及生活环境的变化,容易胡思乱想,诱发压抑心理,造成心理冲突,表现为抑郁性格。
1.3 急躁、悲观 高血压病是一种慢性疾病,当患者知道疾病无法根治,需要通过终生治疗,而且血压的变化受个人饮食、环境、医从性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治疗过程中血压会变化无常,短期内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容易导致产生急躁情绪,对健康也失去信心,对生活逐渐感到悲观。
1.4 盲目乐观 因文化层次的不同,并且加之中年患者群体总感觉自己有年龄优势,特别是症状轻或者无症状患者,认为血压高一点,对日常生活没有影响,对身体无大碍,饮食随意,不加任何控制,不愿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对疾病也抱无所谓的态度。
2.中年高血压患者的心理护理措施
2.1 针对中年高血压病患者焦虑控制心理状况护理措施 加强高血压防治知识的宣教,认真倾听患者诉说,了解他(她)们顾虑,耐心细致的向患者讲解高血压的发病原因、治疗过程,通过积极的综合治疗可以是血压得到良好的控制等基本知识。向患者介绍所需检查的方法、目的,以取得配合及解除因此引发的顾虑。鼓励患者以积极向上、乐观的情绪对待疾病,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同时向患者解释药物的作用、副作用及注意事项。
2.2 针对中年患者忧郁心理特点,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 当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应详细介绍病房环境,减少其陌生感,介绍医院的医疗护理技术力量,必要时可以推荐一些治疗效果好,积极乐观配合治疗的病友和新发患者加强沟通交流。护理人员应主动热情地与患者交流,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和生活习性,多和患者家属沟通,让家属一起参与到配合治疗的过程中,以树立病人战胜疾病,减轻心理负担的目的。 对急躁型患者,要注意谈话的技巧性,避免外界的不良刺激。
2.3 针对中年高血压患者急躁、悲观心理特征的护理 让患者知道高血压病虽然是一个慢性疾病,但是完全可以通过科学有规律的治疗措施得以控制。多次强调高血压病的发病机理、临床症状、治疗方案及护理措施,指导患者使用心理治疗是对应疾病的一项有效措施之一。护士在与患者交谈过程中,要注意谈话技巧,顾及对方的顾虑,避免外界的不良刺激。指导患者学会采用放松术,为让患者提供相关的健康宣教,提供些图文并茂的宣教卡片,这些均对高血压患者急躁、悲观的心理状况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
2.4 针对中年高血压病患者盲目乐观心理特征的护理 让患者明白高血压病的危害,血压控制不好可能造成对心、脑、血管所造成的危害,介绍那些已经发生的严重病例,引起患者足够的重视。根据患者文化水平层次不同,采取符合的健康宣教。让患者更坚定认识自己对于事业和家庭所处在的重要性,树立患者对高血压病的正确客观认识,这些有助于患者以良好的心态配合治疗护理。
总之,高血压病是一个慢性疾病,无论在疾病任何阶段都会让患者产生些心理状态的变化。良好的心理状态是治疗高血压病的一项必不可少的措施,护理人员应充分了解患者心理反应,及时分析,为患者提供心理护理和心理支持,消除患者对治疗和护理的顾虑,为高血压病患者创建积极、健康、向上的身心环境。
参考文献
[1] 周艷芳 中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心理辩证护理. 湖北中医,2006,3,第28卷第3期
【关键词】 高血压;心理特征;护理
高血压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它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长期、不良的情志刺激会导致机体阴阳失衡,会使血压持续升高,从而导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力衰竭、脑血管意外等。[1]而高血压病的发生与心理因素息息相关。当人的心理经常处于紧张、焦虑、忧虑等状态时,大脑皮质和皮层下中枢的抑制和兴奋过程发生冲突,大脑皮质功能紊乱会丧失对皮层下血管舒缩中枢的调节作用,使血管处于收缩状态,为此引起全身小动脉痉挛而使血压升高。中年人的是社会的中坚力量,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无论在事业上还是家庭中都是主导者,工作繁忙,压力大,患病以后更加重他(她)们的精神负担,多种因素导致不能用平和正确的心态应对自己的病情,这将不利于血压的控制。客观地了解中年高血压病患者的心理状态,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是保证血压得以控制、稳定病情的必要手段之一。
1.中年高血压患者的主要心理特征
1.1 恐惧、焦虑 在初患高血压病时,突如其来的疾病,对于处于事业、家庭中坚力量的中年人来说,往往没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容易有焦虑恐惧的心理,致精神紧张而头晕、头痛、眼花甚至胸闷血压上升,病情加剧,不易控制。
1.2 忧郁 由于患者对高血压病知识的缺乏,往往对病情估计比较悲观。因患者病情反复发作,药物疗效差,对疾病康复失去信心。部分患者入院后,由于社会角色的转变以及生活环境的变化,容易胡思乱想,诱发压抑心理,造成心理冲突,表现为抑郁性格。
1.3 急躁、悲观 高血压病是一种慢性疾病,当患者知道疾病无法根治,需要通过终生治疗,而且血压的变化受个人饮食、环境、医从性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治疗过程中血压会变化无常,短期内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容易导致产生急躁情绪,对健康也失去信心,对生活逐渐感到悲观。
1.4 盲目乐观 因文化层次的不同,并且加之中年患者群体总感觉自己有年龄优势,特别是症状轻或者无症状患者,认为血压高一点,对日常生活没有影响,对身体无大碍,饮食随意,不加任何控制,不愿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对疾病也抱无所谓的态度。
2.中年高血压患者的心理护理措施
2.1 针对中年高血压病患者焦虑控制心理状况护理措施 加强高血压防治知识的宣教,认真倾听患者诉说,了解他(她)们顾虑,耐心细致的向患者讲解高血压的发病原因、治疗过程,通过积极的综合治疗可以是血压得到良好的控制等基本知识。向患者介绍所需检查的方法、目的,以取得配合及解除因此引发的顾虑。鼓励患者以积极向上、乐观的情绪对待疾病,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同时向患者解释药物的作用、副作用及注意事项。
2.2 针对中年患者忧郁心理特点,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 当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应详细介绍病房环境,减少其陌生感,介绍医院的医疗护理技术力量,必要时可以推荐一些治疗效果好,积极乐观配合治疗的病友和新发患者加强沟通交流。护理人员应主动热情地与患者交流,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和生活习性,多和患者家属沟通,让家属一起参与到配合治疗的过程中,以树立病人战胜疾病,减轻心理负担的目的。 对急躁型患者,要注意谈话的技巧性,避免外界的不良刺激。
2.3 针对中年高血压患者急躁、悲观心理特征的护理 让患者知道高血压病虽然是一个慢性疾病,但是完全可以通过科学有规律的治疗措施得以控制。多次强调高血压病的发病机理、临床症状、治疗方案及护理措施,指导患者使用心理治疗是对应疾病的一项有效措施之一。护士在与患者交谈过程中,要注意谈话技巧,顾及对方的顾虑,避免外界的不良刺激。指导患者学会采用放松术,为让患者提供相关的健康宣教,提供些图文并茂的宣教卡片,这些均对高血压患者急躁、悲观的心理状况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
2.4 针对中年高血压病患者盲目乐观心理特征的护理 让患者明白高血压病的危害,血压控制不好可能造成对心、脑、血管所造成的危害,介绍那些已经发生的严重病例,引起患者足够的重视。根据患者文化水平层次不同,采取符合的健康宣教。让患者更坚定认识自己对于事业和家庭所处在的重要性,树立患者对高血压病的正确客观认识,这些有助于患者以良好的心态配合治疗护理。
总之,高血压病是一个慢性疾病,无论在疾病任何阶段都会让患者产生些心理状态的变化。良好的心理状态是治疗高血压病的一项必不可少的措施,护理人员应充分了解患者心理反应,及时分析,为患者提供心理护理和心理支持,消除患者对治疗和护理的顾虑,为高血压病患者创建积极、健康、向上的身心环境。
参考文献
[1] 周艷芳 中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心理辩证护理. 湖北中医,2006,3,第28卷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