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美术教学中四种能力的培养

来源 :大观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er54582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925X(2012)02-0292-01
  当前课堂教学改革的主旋律是素质教育。顾名思义,就是在加强基础知识训练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各种技法技巧和各种能力。在现代美术教学中,实施有效教学,也就是说不仅要培养学生的美术技法技巧,更要加强对学生四种能力的培养,即审美能力、创新能力、欣赏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有句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使美术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感体验,必然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激趣是美术课堂上培养学生四种能力的前提条件和关键。四种能力的实现与否也就标志着美术有效教学的成功与否。下面结合本人的教学点滴,浅谈一下在初中美术教学中,这四种能力是如何培养的。
  1 审美能力的培养
   所谓审美能力,也就是能够对美术作品进行正确评判的能力。美术教学在素质教育中有着其他学科不能替代的作用,它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素质,而且能够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要让学生通过对美术学科的学习,能清楚的分辨美与丑、真与假、善与恶,让学生有一种审美能力,有一种审美感受。就如同许多人一起看同一部电影,有的人与剧中人同笑同哭,而有的人则反映木讷,超乎平静。这就是审美感受的差异表现。在美术教学中美感也不是单一的,那种肤浅的将审美感情的培养理解为教师简单的“讲”,学生机械的“看”、“听”的教学方法,显然已经不能完成培养审美能力的任务。如:在学习《秀丽江南》这一课时,教师如果只一味的讲解江南如何如何的美,学生却机器人似的呆在那儿。而不如教师准备一些关于江南风景的美丽图片连同一些优雅的音乐播放给学生欣赏,真正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感官来感受一下江南的秀美;还可以联系其他学科的有关知识,让学生自由的畅谈一番江南的民族风情、民族文化、民间艺术作品等。通过这些直接的感官之后,再让自己动手绘制一副江南秀美图就容易得多了,教学效果也要好上几倍了。这就是要让学生带着好奇心,轻松进入意境,便會水到渠成的完成审美能力和审美水平的培养。
  2 创新能力的培养
   能否创新是一个人水平提高的标志。我们一线的美术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科的优势,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引导学生创新。也就是培养学生敢于尝试的精神,敢于探索的决心和勇气。而这种创新精神的培养不能只靠说教,而要在教学过程中润物细无声的催化其萌发。人与生俱来就有创造的潜能,但要看是怎样的刺激其萌发了。新课改要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对学生的创造性要关注与鼓励,决不能批评和打击。如:我在教学七年级《我为校园添色彩》一课时,让学生自己设计校服。上课时,让几名学生伴着音乐上台走一走,居然走的有模有样,学生的兴趣顿时被激发起来,然后按小组为“模特”设计服装。学生们忙的热火朝天,有的说:“她稍微有些胖,应该以深色为主”,有的说:“要突出青春和朝气”……经过每组中组员们几番商议和修改之后,终于定了稿。通过同学们大胆的想象,共同的交流与合作,为自己设计的校服样式新颖大方,色彩搭配合理,打破了以前传统的蓝白两色,有了更新的追求。这节课有效地激发出学生的创作欲望,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气氛中,完成创造能力的培养。
  3 欣赏能力的培养
   在美术教学时,不能单纯过分的强调基础知识和技能技巧的训练,否则就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也就谈不上素质教育了。美术其实包含的范围很广泛,有欣赏、绘画、制作和设计等等。美术也不是孤立存在学科,而是与各学科之间紧密联系的。比如在八年级的一节欣赏课中,我让学生欣赏中外画家的优秀作品,这节课我参与较少,完全是一个“辅导员”的角色。而学生各自充分准备,人人参与。我只把课本中12副作品分到6个小组中,然后经过各小组成员的合作讨论、研究之后,代表发言,讲解每副作品内容、背景及画家简介等。发言可采用不同形式,如:谈感想体会、用一首小诗、一首歌曲等多种方法来表现。于是各小组成员热闹地讨论,仔细地查找有关资料。在欣赏《杜甫》这副版画时,学生除了讲解画的形式外,还加以联想杜甫的生平与诗篇,情不自禁地吟诵几首。又如在欣赏《做后的晚餐》这副油画时,学生还表演了当时的场景,让全班同学找一找,谁是出卖耶稣的那个犹太人。
   所有的这些场面,我都是一个倾听者和观赏者,但是我很感动。我在想,如果这节欣赏课再按以前的老方式教学,尽管把老师累得口干舌燥,学生们恐怕早就昏昏欲睡了或打玩逗闹了。这种课改的新方法充分体现了学生自主参与的精神,不仅愉悦了学生的身心,而且培养了学生审美和欣赏的能力。
  4 实践能力的培养
   美术教学既是一种艺术创造的活动,又是一种艺术实践的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要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首先教师要有创新精神,然后再通过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实现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手段有:观察图片、动手制作、亲身实践等。当然,前提是要努力创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相信学生,尊重学生个性,把时间交给学生,给他们一片自由的空间,使其敢于独自创作。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知识的进步,是知识的源泉。”有了创新就会有新的形象出现,那才是属于自己的。借助审美的教学内容,创建身临其境的情景,让学生潜移默化的被感染,同时还要发挥学生灵感与直觉的作用,敢于创新,敢于实践。
   以上是我多年来在中学美术教学过程中的点滴经验。要想实现美术教学的有效性,就必须以激发兴趣为前提,努力培养学生的这四种能力。通过我多年来对美术教学的感悟,认识到美术课就是培养孩子的审美能力、创新能力、培养全体学生的美术素养。这就是说在课堂上,要把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讲感受、谈体会、亲自动手实践,学生的兴趣才能被大大地激发出来,才能实现能力的培养。
   学生们都很喜欢上我的美术课,如果我因为某种原因而耽误了一节课,他们一定会追着问:“老师,老师,什么时候补一节美术课呀?”我当时的心情无以言表,只是感动罢了……
   学生的成功就是老师的动力。在我县举办的每年一度的艺术节,我的学生总能捧回鲜红的获奖证书与奖品。自己潜心创作的“杰作”也曾偷偷地送到某个赛区或刊物邮箱,竟也被人“看中”过。我因此而有了十足的动力,今后,我除了要继续以激发兴趣培养学生各种能力之外,更要精心备课,力求把每一节课都上得很精彩。我和我学生也都真正感到,美术不再是“副科”的“副”,而是“丰富多彩”的“富”了。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925X(2012)02-0167-01  古诗文是祖国文学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多少年来倾倒了无数的文人墨客,但当今的学生对语言运用方面的能力,可以用“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学生的语言好无奈。苍白乏力独徘徊,美感灵气全不在。”这个顺口遛来概括。因此,继承民族优秀文化遗产,增强学生文化底蕴,丰富学生语言,已成为教育界众多有识之士的共识。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925X(2012)02-0169-01  一篇课文的教学一般可分为自读感知、精读领悟和诵读表达三个阶段。许多教师往往只重视中间的精读领悟阶段而忽视了自读感知和诵读表达这两个阶段,孰不知自读感知阶段是基础,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在学生对课文还不熟悉的情况下就对课文进行条分缕析,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自然是支离破碎的,缺少整体的把握和自身的感悟
期刊
中图分类号:G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925X(2012)02-0159-03  摘要:曹文轩先生的小说创作,是一个时代的新成就。他以“理性的现代主义”和审美情趣的“古典主义”为原则,通过一系列艺术形象,解读人间真美,讴歌至善至纯的人性,重新审视人生的幸福观与价值观,对生命存在的意义作了深度的思考。其散文化的艺术风格和真挚的悲悯情怀,成为小说形象美最为动人的内核。其现实的意义还在于填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925X(2012)02-0207-02  摘要:在学校发展中,教学质量是关键,而良好的习惯是学生无形的毕业证,成人是做人的基准,成才是祖国建设的需要,结合学校管理经验,阐述良好习惯培养的重要性及其方法。   关键词:修三德;树三心;行为习惯;学习习惯  衡量一所学校在社会上的声誉和地位,主要的不是校长、教师的形象,而是学生的言行举止。如果把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925X(2012)02-0200-01   摘要:师生角色互换 ,形成一种意识的平等。教师甘做学生的学生,可使师生各得其所:第一,生之所益:①学生为老师之老师,激发生之探究动力;②老师向学生请教,给学生信心;③学生为老师之老师,感师之感,体师之痛,理解老师之难。第二,师之所益:①老师为学生之学生,激发师之探究动力;②老师为学生之学生,学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925X(2012)02-0199-01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不断深入,学校文化建设已成为 学校发展的一项重要课题,尤其是在目前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取得了诸多成果的形势下,如何将课程改革进一步引向深入,在学校层面建立起课程改革的可持续发展机制,增强课程改革的后续生命力,就必须在学校确立并崇尚新的学校教育文化,在学校文化的整体
期刊
中图分类号:O185.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925X(2012)02-0229-01  摘要:利用調和分割的定义解决初等几何问题:如何做调和共轭点、证明一角的两边和它的内外交平分线成调和线束、一线段被它的中点和这直线上的无穷远点所调和分割、以及如何用完全四点形的调和性质作图。   关键词:调和分割;中点;无穷远点;完全四点形
期刊
中圖分类号:O185.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925X(2012)02-0264-02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925X(2012)02-0286-01  摘要:要使英语课堂教学具有有效性,我们必须注重“因材施教”,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英语学案的分层设计正是以此为基点,通过英语学案中的教学目标、课堂预习案、课堂巩固案、课后巩固案的层次性设计,指导帮助不同层次是学生进行英语学习,使每位学生都能够根据自己的水平和能力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掌握学习的方法
期刊
中图分类号:O185.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編号:1008-925X(2012)02-0267-02
期刊